弘揚朱子文化傳承中華美德書信作文
2023-08-07 00:45:58 3
朱子是我中華民族自孔、孟以來最重要的思想家。小編整理了弘揚朱子文化傳承中華美德書信作文範文,歡迎欣賞與借鑑。
弘揚朱子文化傳承中華美德書信作文一: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仲晦,號晦庵、晦翁等,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朱子文化不時地煥發出智慧的光輝和遠見的卓識。
福建朱氏後裔順應潮流組建社團,加強朱氏成員聯誼、溝通,凝聚人心,匯集力量,在社會、單位、鄉村、鄰裡之間,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朱子文化,構建和諧社會,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為更好地傳承弘揚朱子文化,經座談會討論,現倡議如下:
(一)發揮朱氏宗親社團組織優勢,廣泛開展聯誼、溝通和合作,搭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朱子文化的工作平臺,促進社會經濟和諧發展。建立朱氏宗親社團聯繫會議制度,由各地(市)朱氏會輪流主持,每年定期開展1-2次交流活動,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促進,進一步加強世界朱氏裔孫的聯絡、溝通和交流,
(二)秉承朱子「崇文重教,明理誠信,人格修養」的品德,率先垂範,在家庭、社會、單位、鄉村、鄰裡之間,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設;提高個人品德修養,公民道德素質;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引領時代新風尚;遵循朱子「忠孝廉節」的教誨,踐行「文公家訓」。
(三)在現有宗祠、廟堂文化活動中,探索「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途徑;關心朱子文化研究工作,助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社會的引導作用;關注《朱子文化》雜誌的編輯出版和發行,宣傳並擴大閱讀群體,提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社會道德建設中的地位;積極參與並支持海峽兩岸「朱子之路研習營」活動,發揮福建「道南理窟」、「海濱鄒魯」的歷史文化優勢;搭建「海洋尋根」、「書院之旅」平臺,加強海峽兩岸朱子文化交流活動。
(四)文化遺址遺蹟具有觀賞性,人們可以通過視覺感觀追溯歷史,涵養文化底蘊,提高文化自信與自覺。閩北是朱子的故裡,朱子文化的搖籃,現今尚存的朱子文化遺址,需要朱氏裔孫們的共同努力、保護和修復,讓朱子文化的遺址遺蹟,發揮應有的歷史地位。
讓我們精誠團結,凝心聚力,促進中華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弘揚朱子文化傳承中華美德書信作文二:
在這個生機勃勃、萬物復甦的季節裡,全國上下正在開展爭做「四好少年」活動,這是胡錦濤爺爺在給少先隊的一封信中提到的爭當「四個好少年」的要求。胡爺爺的號召,不僅是對全國少年兒童的關心,也是對全國少年兒童的關愛。他要求少先隊員們人人努力爭當熱愛祖國、理想遠大的好少年,爭當勤奮學習、追求上進的好少年,爭當品德優良、團結友愛的好少年,爭當體魄強健、活潑開朗的好少年,誓做合格接班人。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這次我校開展爭當「四個好少年」主題活動,全校同學都要積極參加這項活動。爭當「四個好少年」應該從我做起,從我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武夷山是朱子成才、成就、成名之地。上午9時,鼓聲響起,武夷山市政協主席楊永華主持儀式,武夷山市代市長林旭陽恭讀祭文,莘莘學子齊誦《朱子家訓》。
來自福建省、南平市和武夷山市的代表,朱子後裔代表,朱子文化研究專家學者,韓國朱子文化交流代表團,以及武夷山社會各界代表,肩披綬帶,手持金秋丹桂,分別向中華茶博園內的朱子像敬獻花籃、桂枝,並致鞠躬禮。
「朱子理學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武夷山歷來高度重視朱子文化保護建設。」南平市副市長朱仁秀表示,此次開展朱子祭祀典禮,不僅是對先賢的景仰和紀念,更是對朱子理學思想的繼承與弘揚。
同學們,今天,我們是株株幼苗,在學校這片沃土上茁壯成長,明天,我們便是根根棟梁,撐起祖國大廈,使它更加繁榮富強!讓我們用自己的行動,做一個文明守紀的四好少年。讓「四個好少年」的活動在我們的學校開花、結果。
弘揚朱子文化傳承中華美德書信作文三:
朱子是宋代新儒學的集大成者,宋明理學的最高峰。他的思想不僅統治了南宋以後元明清近800年的中國,而且影響到整個東亞世界,並演化為東亞世界的統治意識形態。換句話說,早在700多年前,朱子思想積極參與了東亞思想一體化進程,此時的朱子已經是世界化的朱子。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朱子學又會呈現怎樣的一幅圖景?或者說,立足於當代與未來,全球化需要什麼樣的朱子學?朱子學的精神怎樣參與人類精神的建構?這是全球化時代每一位朱子學研究者必須直面的問題。首先,我們必須釐清朱子學中的開放性元素與封閉性元素、釐清朱子學的精神實質,朱子學中哪些思想真正關切我們生命的痛癢,至今仍然與我們的生命息息相關。也許,我們可以進一步思考和發掘朱子全體大用、書院教育、身心修煉、家禮、社倉、文化譜系的承傳等的現代意義。
朱子學的精神,指朱子的學問、思想的本質、終極的意義。「全體大用」思想是朱子思想的中心,在思想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具體而言,「全體大用」就是明德,就是「心具眾理而應萬事」,就是仁,就是性體情用,就是仁之體與忠恕之用,就是聖人氣象等。我們認為,「全體大用」思想是朱子哲學的基本精神,朱子的政治實踐、社倉建設、書院教化、家禮的推廣與普及都是其「全體大用」思想的具體落實。
書院教育的推廣。朱子是南宋書院教育運動的中堅與旗幟,終其一生,他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了書院建設之中。據統計,南宋書院運動中,與朱子有關的書院有67所,佔南宋167所書院的40%,相關書院數量之多,遠遠在同時代各位道學大師在之上,其對於南宋書院運動的貢獻,由此可見一斑。朱子的《白鹿洞書院揭示》集中體現了朱子書院教化的理念。朱子強調:「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堯舜使契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學者學此而已。」《揭示》首先以儒家的「五倫」立為「五教之目」,將傳統的倫理綱常作為為學的目標,並強調「學者學此而已」。它有力地證明了這種道德教化精神正是傳統書院的首要精神。朱子書院教化尤其重視「知行合一」,注重道德的踐履。《揭示》只是蜻蜓點水般提及學、問、思、辨,而把濃墨重彩塗抹在修身、處事、接物等篤行事務上,把知識的獲得與身心修煉彌合得天衣無縫,這是典型的道學家的教化理念,足見朱子書院教化的經世關懷。《白鹿洞書院揭示》既是書院精神的象徵,也是儒家文化精神的高度凝聚,影響久遠。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