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陝的民俗文化(陝西這些年俗你都知道哪些)
2023-08-06 04:46:48 2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俗話說,十裡不同俗,百裡不同風。
中國之大,單這過春節的習俗都有所不同,
作為陝西人,你了解陝西各地的年俗嗎?
西安:雁塔鳴鐘祈福
「雁塔祈福 鐘鳴五洲」之祈福盛典在西安大慈恩寺內和曲江大唐不夜城同時舉辦。西安大慈恩寺、揚州文峰寺、蘇州寒山寺、澳門媽祖廟、臺灣佛光山等寺院將同時敲響新年鐘聲。而「西部之光」陝西廣播電視塔、陝西法門寺、西安小雁塔和西安城牆上也將同步進行元旦祈福活動,迎接新年的第一縷曙光,祈願新年。
每年春節來臨,大雁塔都會舉辦雁塔鳴鐘祈福活動,雁塔祈福依託長安的唐文化歷史資源,發掘祈福文化,讓"和諧世界 祥和中華"的長安大慈恩寺鐘聲響徹四海。
寶雞:搶頭柱香
新的一年開始自然是少不了祭拜祖先,在西府這一傳統同樣被重視。新年第一天搶頭炷香直到現在都是不少村子中非常重視的習俗。搶頭炷香就是看誰第一個去朝祖,多數人兩三點就起來去朝祖了。
一年開始自然是少不了祭拜祖先,祈福上天,來年風調雨順,倉廩充盈,佑護全家平安健康。在西府這一傳統同樣被重視。所以新年第一天,搶頭炷香直到現在都是不少村子中非常重視的習俗。首先要朝祖,一個祖案要去朝祖,帶上獻祭三個蒸的圓饃,再就是帶上香蠟紙錢去燒化一下,叩拜一下,就是禮儀性的習俗。搶頭炷香就是看誰第一個去朝祖,多數的人就兩三點起來就去朝祖了,到了晚上10點左右就結束了。
鹹陽:年夜飯必備烙面
「過年買糖帶買炮,烙面掛麵能吃飽!」這是鹹陽禮泉縣流傳的童謠,過年吃烙面是很多孩子的樂趣,也是禮泉人的習慣。切好的烙面拌上香噴噴的臊子湯,是禮泉人必備年夜飯。2011年,禮泉烙面製作技藝首批入選鹹陽市級第一批非遺保護名錄 。
銅川:藥王山上「摸摸爺」
蒸花饃、吃五豆、看社火,關中各地有很多相同的年俗。在銅川市耀州區,還有一個特別的年俗,就是正月初一到藥王山進廟燒香,然後去摩崖石刻前「摸摸爺」,祈求來年無病無災身體健康。
陝西銅川藥王山是唐代醫聖孫思邈長期隱居之處,這裡最聞名的就是「摸摸爺」了,「摸摸爺」是何方神聖?他就是傳說中的佛教「思維菩薩」,只要摸「爺」哪個部位,就能消除自己哪個部位的病痛,靈驗無比,這一習俗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摸摸爺」用特有的墨黑磐玉石雕刻而成,其造像神態自然,端詳慈悲,已黑漆烏亮,在傳世的石造像中可以說是絕無僅有。
渭南:慶豐年俗跑騾車
騾車,顧名思義就是用騾子拉的車。聽老騾車人說,騾子勁兒大,耐力好,聽使喚,因此不用馬。誰家有迎娶新娘、店鋪開張、新屋奠基、生日壽辰等慶典活動,必相邀一掛或數掛騾車前來助興,以壯聲色。跑騾車的人全是愛好者,他們不講錢財,只圖個熱鬧。主人請一桌酒席,散一條毛巾一盒香菸即可。
四匹騾子頭掛紅、系銅鈴,拉著一輛騾車,騾車上6位敲鼓人鼓點整齊,駕轅人鞭子「吧嗒」一甩,騾子放開腳步恣意狂奔,嘶鳴聲、鑼鼓聲、銅鈴聲以及圍觀者的歡呼聲、喝彩聲響成一片,這就是著名的渭南跑騾車。跑騾車是渭南人祖輩「祈年成」和慶豐收的習俗,逢年過節或是有嫁娶、滿月、祝壽等喜慶活動時,騾車隊就會組織起來熱鬧一番。
延安:宜川壺口鬥鼓迎春
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在延安的大街小巷,總會聽到隆隆的鼓聲,宜川也不例外。在長長的表演隊伍中,聞聲便可識鼓。歡快輕巧的是宜川胸鼓,震耳欲聾的,便定是壺口鬥鼓了。壺口鬥鼓源於氣勢磅礴的壺口瀑布旁,流傳於宜川縣黃河沿岸的壺口鎮一帶。陝北後生敲起了震天的鬥鼓,騰挪跳轉、舞姿雄壯,吶喊聲、鑼鼓聲與奔騰咆哮的黃河壺口瀑布相得益彰,人與自然融為一體。
表演時,表演者結合鼓點節奏場面變化,作出種種舞姿身段。鼓手有「左右開弓」、「馬步衝擊」、「穿插對打」、「開合鬥打」;鑼手有「反扣前衝」、「回扣後弓」;鑔手有「雙人對鑔」、「大鑔高翻」、「胸前空翻」,還有「單翻」、「雙翻」、「斜叉」、「正叉」等,鼓鑼鑔在這裡變成刀槍劍,演奏者則成為將校卒,威武雄壯,「舞」成了「武」。演奏中巧妙自如地運用了「鼓花」、「鑼花」、「鑔花」,加之棰腕上的彩帶裝飾,整個場面顯得五彩繽紛,給予人以酣暢淋漓之感,「武」又成了「舞」。
以上便是陝西部分地區特色的新年習俗,
未提及的地區我們將會在下期為您介紹
敬請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