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小學生築夢中國觀後感

2023-08-06 14:36:28

  築夢不輟,我們砥礪求索;圓夢有時,我們不忘初心。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築夢中國觀後感,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築夢中國觀後感範文1】

  10:49:3294年前中國共產黨在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絕續的關鍵時刻應運而生,這是掀開中國歷史嶄新篇章的偉大事件。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外受帝國主義侵略蹂躪,內受封建專制統治的壓迫,民族災難深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為了挽救國家和民族的危亡,一代又一代追求先進的中國人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但是在中國共產黨誕生之前各種鬥爭都沒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命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從根本上改變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使中華民族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

  雨如磐,我們默默積聚能量;正道滄桑,我們鑄就苦難輝煌。

  在中華民族這個經歷深重苦難和至高輝煌的命運共同體發展前進的偉大徵程中,實現民族復興無疑是最廣博厚重、最具穿透力、最能凝聚正道人心的偉大夢想。當珠江口外的外國炮艦驚醒了我們「天朝上國」的夢囈,當日寇的鋼鐵戰爭機器讓我們「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當日新月異的世界經濟科技發展形勢讓我們審時度勢改革開放……在築夢中國的道路上,我們從被動「睜眼看世界」到主動打開國門、改革開放。從這個意義上說,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追夢、築夢的過程,也是與世界逐步接觸、互動、協作直至再融入的過程。

  在築夢中國的過程中,我們有過難以排解的苦難憂傷。那些不平等條約的背後,是近代中國面對弱肉強食這個國際「叢林法則」時無所適從的代價,更是積貧積弱的近代中國在發展過程中難以迴避的苦痛。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這個命運共同體所面對的是深重無盡苦難,直到嘉興南湖那艘畫舫傳出了令人振奮的聲音,仿佛暗夜海洋上航行的輪船,前方忽然出現了一座燈塔。至此,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才漸漸清晰,有了更加明確的前進方向。

  歷史的底蘊是厚重的。從嘉興南湖的畫舫,到井岡山的星星之火;從二萬五千裡的戰略轉移,到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鋼鐵長城;從三大戰役的摧枯拉朽,到1949年10月1日天安門城樓上的莊嚴宣告;從「十年浩劫」中的砥礪堅忍,到改革開放的奮起直追;從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到「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的「三嚴三實」,這個成立時只有50餘名黨員的政黨,如今一躍成為擁有8779.3萬名黨員、在一個有著13億多人口大國長期執政的黨,在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的發展史冊中,書寫下濃墨重彩的篇章。無論是風雨如磐的彷徨迷茫,還是中流擊水的激情豪邁,無論是正道滄桑的苦難輝煌,還是偉大轉折的驚心動魄,只有與歷史融為一體,才能顯出中華民族在追求復興夢想、構築復興夢想道路上的波瀾壯闊、宏遠豪邁。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裡。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應該是責無旁貸的築夢者。隨著歷史的車輪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我們的改革開放偉業已經進行了近40個年頭,隨著改革進入深水區、攻堅期,此前經濟社會發展當中積累的一些深層次矛盾開始顯現,體制機制中各種不適應新發展的問題開始暴露,各種利益群體對改革發展的訴求也更加多元化、多樣化、碎片化。在這種情況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應時而出,著眼於國家治理理論與治理實踐的有機融合,既強調頂層設計的科學指導,又兼顧具體實踐的可操作性,引領全國各族人民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道路上砥礪前行、追逐夢想。

  築夢不輟,我們砥礪求索;圓夢有時,我們不忘初心。

  【築夢中國觀後感範文2】

  為更好地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2月28日下午,我校組織全體黨員觀看了由中國共產黨江西省委宣傳部、江西廣播電視臺、中國共產黨江西省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攝製的《築夢之基》和《永恆的信念》兩個宣傳片。

  《築夢之基》講述了歷代共產黨人的不懈奮鬥,這些奮鬥都將成為我們實現中國夢的牢固的基石。

  《永恆的信念》描述各種優秀的共產黨員如何堅信為勞苦大眾革命,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將不可能的事變成可能,以他們的事跡告訴我們堅持信念的重要性。

  通過觀看《築夢之基》和《永恆的信念》,結合臨床醫學系的實際情況,談談觀後感:

  鐵人王進喜說: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2013年,是臨床醫學系組建的第一年,在學校黨委、行政的正確領導下,在學校各部門的大力協助下,通過全系老師的團結合作與努力,本著教書育人的思想觀念,克服了教學任務繁重、專職教師短缺、教學設施不足、系部辦公環境還不完善等種種困難,主要以制度建設為保證,抓住系部日常教學與學生管理的工作重點,加強全科醫學特色專業和精品課程建設,穩中求新,不斷加強系管理團隊與教學團隊建設和系網站建設,深化考試模式改革,圓滿完成了上學年度教學和學生管理各項工作。在今後工作中,臨床醫學系應該多一點鐵人的精神,不等不靠,履職盡責,臨床醫學系一定能夠得到長足的發展。

  《尋烏調查》和在《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細緻入微的種種問題,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讓我們了解「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今後臨床醫學系一定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堅定信念,只有了解師生的實際生活狀況,才能真正去關心他們的生活。同樣,我們也要找準自己的定位,尋求社會的需求、學生的需求,根據學生的特殊性,而決定學什麼,教什麼去。定期安排教學研討、教學督導,把教學工作做實,而不能僅僅停留在形式上。片中人物沈浩的《沈浩日記》封面的一句話:「你把人民捧在心裡,人民就把你舉過頭頂」。可換位理解為:「你把師生捧在心裡,師生就把你舉過頭頂」。

  隨後觀看融藝術、教育一體的專題片《永恆的信念》後,讓人在感動與震撼的同時,明白井岡山的光榮奇蹟是在革命先輩在強烈信念的支撐下所創造的,理解堅定信念、艱苦奮鬥是井岡山精神的靈魂;實事求是、敢闖新路是井岡山精神的法寶;依靠群眾、勇於勝利是井岡山精神的根本,我們要以史為鑑,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始終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是我們黨無往不勝的根本,臨床醫學系廣大黨員應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真正做人民公僕,永遠熱愛黨,永遠跟黨走,在平凡的崗位上貢獻自己的力量。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