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老百姓是天觀後感

2023-08-06 06:38:25 2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

  老百姓是天觀後感【篇一】

  在市委、市政府和局黨組的組織下,保山市公共運輸有限公司全體黨員及公司領導觀看了影片《老百姓是天》,隨著彭麗媛演唱的「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共產黨永遠的掛念……」落下了帷幕,影片中主人公沈祥瑞一幕幕感人的事跡和夙夜在公的奉獻精神深深的打動著我們,感人之餘最重要的還是要學習沈祥瑞為人民服務的公僕情懷。

  作為公交從業人員,沈祥瑞同志就是公交人學習的最好榜樣。在工作中,公交人要時刻向「老沈」學習,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雖然公交人的工作平凡而普通,但深知做好不易,這正是公交人為社會做貢獻的最好平臺,我們不會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在「老沈」的影響下,在這個沒有止境的服務工作中,對工作滿腔熱忱,全心投入,設身處地為乘客著想,認真聆聽乘客的意見,在沒有人監督的情況下,更加高效地工作。牢固地樹立為乘客服務的思想,樹立服務為本,乘客至上的觀念,不斷研究分析乘客心理,根據乘客新的要求,轉變觀念,服務創新,以適應營運市場,打造「優質、便捷、舒適」具有地方特色的保山公交。

  老百姓是天觀後感【篇二】

  前幾天我看了《老百姓是天》這部電影,感觸頗深。其中電影以昌平區紀委常委沈祥瑞同志為原型,真實地刻畫出了一位新時期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基層紀檢監察幹部形象,體現了一位基層紀檢監察幹部情系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的公僕情懷。片中展現了他任紀委常委並主管信訪工作的十幾年中一身正氣,一切為了群眾利益,秉公執法的優秀事跡,情節真摯感人,使我深受感動。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全體共產黨員,特別是黨的領導幹部,要堅定理想信念,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沈祥瑞同志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讓我明白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應該怎樣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沈祥瑞是昌平區紀委常委、信訪室主任,但是他對同事和群眾都習慣地說上那麼一句:「請叫我老沈。」看似簡單的一個稱呼,卻足以說明他的平易近人。「老沈」的母親始終鞭策著他,開篇老母親因他為轉業送人兩瓶酒而「大發雷霆」,告誡他不能徇私枉法,當他解釋道這是送給母親的酒,母親才抿而一笑。他的母親說:「你就是一根苴麻菜,老百姓渴了,餓了,要給他們解飢解渴。」母親的諄諄教誨老沈銘記在心,這也成為他為老百姓辦事的準則。影片中農村的一位老大姐因為家中一口水缸被村支書兒子打破就賠償事宜來到老沈辦公室上訪,這其實是一件小事,但老沈把每件事當成重要的事去做,老沈在了解「水缸事件」後,通過老沈的積極溝通協商,讓老大姐和村支書和解。只要是群眾的事他都竭心盡力,時刻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

  他用自己的言行告訴我們什麼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也正是因為有沈祥瑞這樣的幹部,才使人民群眾相信共產黨,相信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這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就是人民的公僕。只有百姓安居樂業、舒心順氣,社會才能和諧穩定,國家才能繁榮昌盛。

  影片的感人之處很多,感人之餘最重要的還是要學習沈祥瑞把老百姓當親人,時刻把老百姓利益擺在第一位的感情,為群眾排憂解難的公僕情懷,學習他「人民至上,到我為止」的精神。聯繫到我們自身,要認真學習貫徹黨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鞏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的實施和「四風」問題的整治。從政治上思想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遵守黨的章程和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積極參加黨課理論學習和支部組織生活,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覺悟和理論文化水平,用黨員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並具體落實到日常學習工作中,團結同學、協作配合,不計較個人得失,一切以黨的利益、集體利益為重,把自己置於組織和群眾的監督之下,做合格黨員。

  老百姓是天觀後感【篇三】

  20xx年6月3日,我到藝術劇院觀看了以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先進工作者標兵、昌平區原紀委常委沈長瑞為原型創作的電影《老百姓是天》。初看這個電影名字,我第一直覺是這是一部老生常談說教的教育片,然而近90分鐘的觀影之後,我被電影中主人公「老沈」沈祥瑞的形象深深的感動了。影片中的「老沈」在從事信訪工作的十幾年中,辦案近500起,不懼黑惡勢力,一身正氣,秉公執法,急百姓所急,想百姓所想,視老百姓利益高於一切,情節真摯感人,讓我從思想上、認識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感受頗多。

  一、老百姓的事是最重要的事

  當一位大娘拿著水缸被村支書的兒子打破的事情到老沈那裡上訪告狀時,老沈非但不覺得大娘無理取鬧,更是循循善誘的讓大娘說出事情原委:原來那缸是大娘唯一的兒子去當兵之前為了讓老母親生活方便給母親買的水缸,兒子在臨走時給母親挑滿了水說「娘,這樣我走以後這水就夠您用很久了」,然而多年之後,兒子成為了烈士沒再回來,水缸便成為了大娘對兒子唯一的感情寄託,那不僅僅是一口水缸,更是一位母親對自己烈士兒子濃濃的思念。沈祥瑞了解情況後,找到村支書說清楚事情原委,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村支書最終不僅給大娘買了缸,挑滿了水,更是表示「以後我就是您親兒子」,願意照顧大娘生活起居。

  水缸被打破,在常人看來是一件不足一提的小事,但正是因為在老沈看來「老百姓的事是最重要的事」,在大娘上訪時,他沒有敷衍了事搪塞過去,而是耐心傾聽與溝通,從而真正了解到事情背後的隱情,最終解開一位孤寡老母親的心結。老沈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曾說過:「到我為止」。意思是:老百姓的困難和問題,只要在自己職權範圍內能解決的就要讓它「到我為止」。在他心裡,人民群眾利益是至上的。他用自己的一生踐行著為老百姓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

  二、老百姓的情是最質樸的情

  電影的開篇,老沈的老母親因他為轉業送人兩瓶酒而「大發雷霆」,告誡他不能徇私枉法,當他解釋道這是送給母親的酒,母親才抿而一笑,老母親鞭策老沈說:「你就是一根苴麻菜,老百姓渴了,餓了,要給他們解飢解渴」,母親的諄諄教誨老沈銘記在心,這也成為他為老百姓辦事的準則。老沈在老母親的教導下,始終將自己比作一顆「苣麻菜」,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忘本,不要忘記過去的艱苦生活,不要改變做人的原則,要懂得珍惜現在的生活,要始終將人民群眾的利益裝在心中、放在首位。

  自古忠孝兩全難,當老沈母親重病不起時,老沈和妻兒在床前悉心照顧,但是這個時候電話卻來了,說是有緊急情況,必須老沈馬上趕回去處理。可是面對病重得隨時可能離去的老母親,誰又忍心離去啊,更何況是老沈這樣的孝子。看到兒子接電話後的樣子,老母親猜到了兒子面臨的情況,努力拼著一口氣,對著兒子說著什麼,最後老沈看明白了,老母親說的是「苣麻菜」三個字,意思再明顯不過。都說養兒為防老,試問哪一個老人不希望自己在彌留之際有兒女至親守候陪伴,可老沈的母親,卻催促兒子把老百姓的事放在第一位,以工作為重,在兒子走後卻早已淚流滿面,多麼讓人可歌可敬的母親啊!

  然而當這位敬愛的老母親去世後,想按照母親意願將母親土葬的老沈,卻找不到按照鄉村習俗抬母親去墓地的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因為鄉親們平日裡求他辦事「走後門」、開「綠燈」,他從沒答應過,始終堅持秉公辦事,得罪了不少人。當夜已至半,老沈一家披麻戴孝正為出殯之事發愁時,有人敲開了老沈家的門,那是全村57口人全部來出席老沈母親的送終儀式,聞訊而來的群眾用火把照亮了深夜的黑暗……那一刻,不僅是老沈和他的家人,就連熒幕外的我也為之動容,紅了雙眼。這時,我想起電影前半段,老沈的母親曾告訴老沈「鄉親大伙兒的心是明鏡兒」,這一刻,我為我們的好黨員因為一身正氣贏得了老百姓的愛戴而激動和自豪!

  三、老百姓是共產黨永遠的掛念

  電影有這樣一個場景,在順利查處村支書魏永旺違法亂紀事實之後,一位村裡的大姐追出村口一定要給老沈送口水喝,老沈問大姐「信不信共產黨」,這位大姐含淚地說出她信。正是因為辦案工作組的言出必行,正是因為有沈祥瑞這樣貼心的好幹部,她打心裡相信共產黨就是老百姓的保護傘,跟著共產黨錯不了。看到這裡,相信每個黨員都會深思,其實,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關乎黨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關乎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共產黨永遠的掛念……」,隨著彭麗媛演唱的這首片尾曲《江山》的音樂響起,影片《老百姓是天》落下了帷幕,電影中主人公沈祥瑞一幕幕感人的事跡和夙夜在公的奉獻精神深深的打動著我,讓我思緒難平,不禁在想是怎樣的情懷能讓這位基層紀檢監察幹部時刻情系群眾、執政為民?是怎樣的感情能夠讓他始終將為群眾排憂解難放在職業生涯的第一位?又是怎樣的信念能夠支撐著他本著一身浩然正氣,一切為了群眾的利益鞠躬盡瘁?

  我想,大概是因為他有一種覺悟叫責任,有一種精神叫奉獻,有一種品德叫良心;也是因為他有這樣的衝動,就是敢於較真碰硬,有這樣的感動,就是真愛、真信、真赤誠,更有這樣的堅持,就是把百姓的滿意度作為自己工作的試金石;更是因為他有甘願寂寞的耐心,有甘當無名英雄的底氣,有不為名利左右、不被浮躁困惑的操守,有心懷天地的胸襟。

  雋永豐富的啟迪,餘音未歇的凱歌。老百姓是天,百姓的呼聲就是天大的命令。急百姓之所急,是人民公僕的使命所在;憂百姓之所憂,是社會長治久安的根本保障;永葆為人民服務的本色,是社會主義事業蓬勃發展的不竭動力。只有在與時俱進中始終踐行黨的宗旨,中華民族的明天才會更加燦爛輝煌!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