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觀看作風建設在路上有感【匯總篇】

2023-07-24 06:20:53 1

  由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攝製的電視專題片《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正風肅紀紀實》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晚上黃金時段播出。中央紀委選擇在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兩周年之際播放專題片,釋放了中央對作風建設常抓常緊常嚴的強烈信號,表明了黨中央堅決整肅「四風」,推進作風建設的堅定決心,既是對八項規定出臺以來作風建設的階段性總結,又是新階段的良好開端。

  觀看作風建設在路上有感400字

  由中紀委宣傳部與央視聯合攝製的專題片《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在央視黃金時段強檔推出。12-15播出第一集。筆者看後感悟頗多。

  一、大量再現了毛澤東同志偉大的建黨思想和實踐。特別是如何加強黨和軍隊的作風建設。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六項規定的誕生和實踐史實。革命聖地西柏坡,是新中國成立前夕進京「趕考」黨規黨紀誕生地。

  二、再現了習總書記沒有公開過的關於黨的建設的重要講話。為啥講話當時不發表?耐人尋味、發人深省。

  三、剖析了不少典型案例,展現了官員從『饞、貪、腐、變』的脫變過程,讓人明白是怎樣從「一針不補」發展到「十針難縫」的。

  四、習總書記嚴正指出,黨內「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和腐敗,已經到了令人髮指、不可容忍的地步。不狠剎四風、不堅決反腐,就將亡黨亡國。事實正是這樣。

  五、從十八大以來的剎四風、反腐敗實際情況看,我黨政官員的「腐敗」問題確實觸目驚心、危在旦夕。其面廣量大、性質嚴重程度,正是史無前例、空前絕後。

  六、可惜的是:(1)沒有深挖造成如此腐敗的「本質根源」。(2)沒有指出造成如此「危機」後果的主要責任人。

  筆者鑑於上述六條,得出結論:《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為什麼?原因只有一條即「擒賊不擒王;斬草不除根」——永遠在路上。

  觀看作風建設在路上有感800字

  會期短了,議程實了,鮮花沒了,橫幅少了……正在召開的地方兩會,務實節儉之風勁吹。在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一周年之際,這樣的新會風可謂政壇新氣象的一個縮影。回首一年多來的變化,花架子少了、幹實事多了,奢侈浪費少了、勤儉節約多了,老百姓的大拇指紛紛豎起來了。國際輿論也普遍認為,中共有能力在變革中達到自我更新。

  「打鐵還需自身硬」,「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履職伊始的鏗鏘宣示,僅僅19天就化為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黨中央以作風建設為突破口推動黨的建設、贏得良好開局,開啟了新的歷史進軍。從八項規定出臺到教育實踐活動在全黨開展,從反浪費到反「四風」,在作風建設新徵程上,這一代共產黨人留下了閃亮的前行足跡。

  子帥以正,孰敢不正?一年多來,從參觀展覽沿途不封路,到河北農村踏雪訪真貧;從倡導短實新文風,到與群眾零距離接觸,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率先垂範,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行動是最有力的誓言,正是堅持從中央政治局做起、從領導幹部抓起,我們才能激發以身作則、以上帶下的正能量,讓作風建設破冰向前。

  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共產黨就最講認真。以貫徹落實八項規定精神為切入點,治理「舌尖浪費」「車輪鋪張」不鬆勁,管住中秋月餅、新年賀卡、春節煙花爆竹不含糊,剛性執紀打破了一些人的幻想,讓緊箍咒越念越緊;中辦、國辦加強督查,中央紀委點名通報,截至去年底共查處違反八項規定精神問題24521起,鐵面問責防止了「破窗效應」,使紀律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憑著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一步一個腳印,過了一山再登一峰,我們以改作風的成效取信於民,讓八項規定贏得了「鐵八條」的讚譽。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八項規定針對調查研究、會議活動、幹部待遇等方面的突出問題,亮出了制度建設的利劍。一年多來,從八項規定到六項禁令;從《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到「1+20」制度建設框架,不斷織密的制度之籠,體現了中央靠制度抓問題、管根本、謀長遠的戰略思考,為管住權力、轉變作風提供了堅強保障。有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制度創新,解決作風之弊才能變「割韭菜」為「連根拔」,人們才會越來越堅信「改作風不是一陣風」。

  歷史選擇為民務實者,未來屬於勇毅篤行者。形成優良作風不可能一勞永逸,克服不良作風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貫徹群眾路線沒有休止符,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繼續推進八項規定所開啟的歷程,乘勢而上、乘勝前進,我們就一定能夠鞏固擴大來之不易的作風建設成果,贏得黨風政風和社風民風的更大好轉。

  觀看作風建設在路上有感600字

  作為一名中層幹部,我準時於12月15日至18日晚8時收看了中央紀委宣傳部與中央電視臺聯合製作的四集電視專題片《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落實八項規定精神正風肅紀紀實》。

  這部電視專題片的第一集《承諾與期盼》,第二集《正風肅紀》,第三集《狠抓節點》,第四集《黨風正民風淳》。專題片一方面展示兩年來正風肅紀取得的成績,另一方面也客觀描述改進作風任務的艱巨複雜,展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制定八項規定,以上率下,狠抓作風建設取得的成效。專題片首次還原披露全國30多個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案件的細節,案件當事人現身說紀,被查處的領導幹部身邊工作人員談個人感悟等。

  從中可以領悟到清官和貪官雖有著本質的區別,二者的過渡卻是一個漸變的過程。大多數官員在為官之初,都會恪守本份,牢記「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但隨著權力的增大,就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經不起誘惑,手中的權力就淪為謀取私利的工具,逐漸走向腐化墜落的萬丈深淵。

  使我切身感受到「貪廉一念間,悲喜兩重天」的真諦。從位高權重的領導幹部淪為人人唾棄的腐敗貪官,這是從天堂到地獄的墜崖之變,這是我們必須牢記的前車之鑑。一步走錯,步步錯。為官者,要想在修身立德上不失範不失足,還是離不開自律和他律。他律治標,自律才是治本。遇事能從主觀上找原因的人,出大問題的概率要小些;遇事總歸責於客觀原因的人,這種思維方式就容易讓他誤入歧途。如果在為人、處事、包括工作、生活中,思維方式上發生變化可能會積小錯為大錯。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就是說,行為容易演變為一種習慣,習慣一旦養成就會產生心理變化,心理變化,總開關就出了問題,犯錯誤就是遲早的事了。

  更體現了國家正風肅紀的重要性,只有築牢思想防線,增強拒腐防變能力,牢記權力就是責任,做到「敬畏法律、珍惜現在、不忘責任、自立慎獨」,真正從一個理性的黨員幹部的要求來衡量自己,更多的理性思考問題,包括行為習慣這一塊,感性多了,傷害同事朋友事小,損害組織的形象事大,所以,作為一名中層幹部對自己應該有更高的要求。才會無愧於黨,無愧於職工家屬,無愧於自己和家庭。

  觀看作風建設在路上有感1000字

  總結不是終結,而是凝聚共識、再次出發。昨天,我市召開全市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全面回顧總結了我市教育實踐活動取得的經驗成果,對進一步鞏固和拓展成果、持之以恆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全面推進從嚴治党進行部署。我們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按照會議部署要求,自覺踐行「三嚴三實」,抓常、抓細、抓長,形成從嚴治黨新常態,以黨的建設新成效為改革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在全黨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黨的十八大作出的一項戰略決策。事實證明,這一戰略決策,重申舟水之喻、重敘魚水之誼、重塑血肉之情,抓住了從嚴管黨治黨的要害,抓住了鞏固執政基礎的根本,抓住了作風建設的關鍵。自今年2月我市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市委堅決貫徹中央、省委部署,把教育實踐活動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牢牢抓在手上,達到了預期目標,取得了重要成果。通過教育實踐活動,全市廣大黨員幹部思想上得到洗禮,精神上補了「鈣」,「四風」問題得到整治,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優良傳統得到弘揚,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以轉作風改作風為重點的制度體系更加完善……這些實實在在的成績,使黨在群眾中的威信和形象進一步樹立,黨心民心進一步凝聚,形成了推動改革發展的強大正能量。

  但是,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教育實踐活動取得的成效還是初步的,與中央要求和群眾期待相比,用達到作風建設的理想狀態來衡量,還有不小差距。廣大幹部群眾也擔心活動一結束就曲終人散、「濤聲依舊」;也不排除有些黨員幹部還有鬆勁思想和過關心理,盼著緊繃的弦松一松,好讓自己舒服舒服。踐行群眾路線沒有終點,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針對「四風」中的深層次問題和可能產生的變異問題,我們必須繼續保持「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把作風建設緊緊抓在手上,不煮「夾生飯」,不做「半拉子」工程,讓群眾不斷看到幹部作風的真變化、好變化。

  世間事,做於細,成於嚴。嚴字當頭,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取得成功的關鍵,也是教育實踐活動給我們提供的最深刻啟示。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從嚴治黨的重要論述,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鮮明態度,體現了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和堅持不懈、毫不放鬆的韌勁抓作風建設的思想自覺、政治擔當和堅定決心。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根本遵循,按照市委書記丁大衛在全市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講話要求,以這次活動為新起點,具體地而不是抽象地、認真地而不是敷衍地把從嚴治黨要求落實到黨的建設各個方面,真正做到嚴格落實管黨責任、從嚴教育管理幹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持續深入改進作風、嚴明黨的紀律、紮實抓基層打基礎。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緩;滴水穿石、一滴不可棄滯。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根本目的,是要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為改革發展穩定提供堅強保證。歷史使命越光榮,奮鬥目標越宏偉,就越要保持從嚴治黨的高度自覺,營造風清氣正、心齊事成的幹事創業環境。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基本結束了,但貫徹黨的群眾路線、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的歷史進程永遠不會結束。讓我們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抓黨建,繼續打好作風建設、從嚴治黨這場硬仗,不斷把活動效果轉化為發展成果,為鞏固發展南通風清氣正的從政環境,為南通創建陸海統籌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爭當蘇中新一輪發展「領頭雁」、建設長三角北翼經濟中心、紮實開創「兩個率先」新局面提供堅強保證!

  觀看作風建設在路上有感500字

  這幾天中央電視臺播放了《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我觀看後,對我震撼比較大,已讓我深深反思作風建設的重要性。以下是我的幾點感受:

  作風建設,是一個政黨自我進化、強筋壯骨和自我調適、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根本目的是踐行和實現政黨的宗旨及執政目標。

  轉作風,核心在情感上。焦裕祿當縣委書記僅一年多時間,但是群眾對他的感情、他在群眾心中的地位是很多黨員幹部十年甚至是幾十年都無法達到或超越的,這源於他對老百姓的真情實意和真心付出。我們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學習焦裕祿對群眾、對工作的那份感情,一方面把學生和家長的感情作為出發點和立足點,體現教育的本質屬性;另一方面與學生打成一片,讓學生學得更好。

  轉作風,根子在思想上。只有在思想上把各類模糊認識理清了、把各種偏差校正了,才能在行動上有方向和目標、在作風上有改進和完善、在靈魂深處有信仰和堅持。要真正地熱愛自己的學生,充分尊重他們,關心他們的感受和發展,關心我們的教育會給學生的未來帶去些什麼。更新教育觀念,徹底改變以往那種懲罰學生是為學生好的錯誤思想,改變對學生居高臨下的態度,主動、積極地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尊重學生人格,熱愛學生,尤其要熱愛差生和後進生。作為一個好教師至少要教會學生三樣東西:開發自己能力的本領、相信自己能力的信心和為人處事的原則。

  轉作風,關鍵在行動上。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發展觀,不斷學習、勇於創新的教育實踐觀,關注細節、追求和諧的教育價值觀,確保教育各項任務、工作目標順利完成。落實到工作中就是幹好每一天的工作,上好每一節課。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讓孩子全面發展,全面完成上級布置的各項任務。

  習總書記強調「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再次說明作風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啟示我們:只有持之以恆的鍛造好作風,才能形成凝聚力、執行力和戰鬥力,才能密切黨同人民的血肉聯繫,讓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