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你的名字》觀後感【精彩】

2023-07-27 07:04:38 2

  從喜入悲再以喜劇結尾,或許就是新海誠《你的名字》熱賣的重要原因。下面是《你的名字》觀後感範文,也許對你有幫助哦

  20xx年《你的名字》觀後感一:

  《你的名字》講述了千年後再度回歸的彗星造訪地球的一個月前,日本深山的某個鄉下小鎮。女高中生三葉(上白石萌音配音)每天都過著憂鬱的生活,而她煩惱的不光有擔任鎮長的父親所舉行的選舉運動,還有家傳神社的古老習俗。三葉身居這小鎮之中,又處於過多在意周圍人目光的年齡,因此對大都市的憧憬日益強烈。

  然而某一天,自己做了一個變成男孩子的夢。這兒有著陌生的房間、陌生的朋友。而眼前出現的則是東京的街道。三葉雖然感到困惑,但是能夠來到朝思暮想的都市生活,讓她覺得神清氣爽。另一方面在東京生活的男高中生立花瀧(神木隆之介配音)也做了個奇怪的夢。他在一個從未去過的深山小鎮中,變成了女高中生。兩人就這樣在夢中邂逅了彼此。

  自從《你的名字》在大陸播出以後更是好評如潮:

  剛好得個機會去了日本,一路從東京到箱根富士山到京都再到大阪,回國前晚趕去影院看了《你的名字》。在電影裡看到一路所見,有種撞破了次元壁的神奇感覺。特別是在箱根富士山下的河口湖,高山上火山噴發形成的火山湖,圍著湖泊是小鎮,山坡上隱匿著箱根神社,站在箱根神社鳥居下,眼前就是一片如鏡的湖面,昨晚在電影裡看到三葉住在的高山湖泊,簡直是一模一樣,美得讓人無法言說。

  新宿街頭標誌性大屏幕,三軒茶屋,神宮外苑,JR急線,少年所在的東京新宿,代入感實在是太強烈了。在誠哥電影裡的慣用意向:飛行器,星空,雲海,急促秩序的人流,櫛比的高樓,穿梭的電車,掉落的粉筆屑,一個都沒有少,片頭出場的老師一下讓我有種雪野老師的錯覺。

  再說故事,簡直是完美。這麼多年了,誠哥終於拍了一部正常的電影,讓我落淚的電影。

  不同於之前三部長篇裡對故事敘事的捉急,也不同於短篇裡只有現實流不見世界系的遺憾。近100分鐘的影片,前30分鐘交代了空間的距離以開幕,再30分鐘交代了時間的距離以轉折,再30分鐘高潮爆發,最後收尾。敘事清晰,慣用的意向也沒有落下,開幕轉折爆發都有伏筆。而且,最難能可貴的是,誠哥之前的影片都會在轉折那裡停下,留下愛而不能,深海孤獨的遺憾。但這次誠哥終於放過了觀眾,釋懷了自己。所以,誠哥,你真的可以了。

  20xx年《你的名字》觀後感二:

  這部電影目前為止我一共刷了四遍,

  第一遍的時候全靠渣聽力,有些地方(尤其是後半部分)理解起來有些燒腦子;第二遍是和朋友看的熟肉,但是感覺字幕組漏掉了很多細節;三四遍是和基友去影院充值信仰,這裡誇一下大陸版的字幕真的很用心,很多細節譯的相當到位,並且把歌詞也翻譯了簡直催淚暴擊一萬點傷害……

  看了這麼多遍之後,每一幀都深深印在腦海裡,有很多令人驚喜的小細節和日網上查到的資料,特此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

  1、二刷的時候發現,影片中區分男女主的方式一共有三點:口音、身體姿態、髮型。

  女主的口音有明顯的尾音「ya」,而男主則是標準普通話(東京口音),發現這一點之後瞬間敬佩兩位配音演員,不僅要在男女說話方式之間切換,還要無縫切換口音。(ps:神木隆之介真的是票房福神,日本本土動畫票房前七名,神木DD竟然配了其中四部——千與千尋、你的名字、哈爾的移動城堡、借東西的小人)

  身體姿態和髮型是比較明顯能看出來的,這裡就不多說啦。

  2、老師在黑板上寫下的「黃昏」的語源應該是本片最重要的線索。詩句源於『萬葉集』巻10-2240:

  誰(た)そ彼とわれをな問ひそ九月(ながつき)の

  露に濡れつつ君待つわれそ

  電影中沒有告訴我們的是,『萬葉集』的成書時間正好是上一次彗星降落的時候——1200年前。

  上一個「黃昏」之時,又有誰和誰相遇了呢。

  在《千與千尋》中,只有黃昏時刻才能看見妖怪,總之這是個有些詭異有些玄妙的時間。

  女主外婆和媽媽都曾做過變成他人的夢(他爸也說過「神社的人腦子都有問題」),這也符合她們的身份——巫女,這些夢應該是來自土地的記憶。

  3、片中一大隱藏彩蛋——古典課老師正是《言葉之庭》的雪野先生。

  如此相似的面相,再加上同是花澤香菜配音,而且最後演職表出來的時候這個人叫「ユキちゃん先生」(小雪老師)。

  雖然官方打死不承認,但是鬼才信這兩個老師不是一個人嘞……

  《言葉之庭》的結尾,雪野回到了自己的故鄉——愛媛縣今治市,那個時候是2013年9月下旬。

  《你的名字》裡,三葉上古典課的時間大約是2013年9月到10月之間。

  兩個故事的時間線也大致重合,好巧哦。

  4、解釋一下「產靈」這個東西。

  前兩遍看的時候聽到這個詞是むすび,直譯是「系、結、連接」,因此沒有引起我的關注,直到在影院看到翻譯成「產靈」,一下子有點懵逼,雖然緊接著外婆就解釋了,但是這個奇葩的名詞實在有點接受困難……後來上yahoo搜了一下才知道它的原意。

  「君の名は」小說第87頁14行:

  「土地の氏神さまのことをな、古い言葉で産霊(むすび)って呼ぶんやさ。この言葉には、いくつもの深いふかーい意味がある」

  「這片土地的守護神,在古語中被叫做『產靈』,這個名字有很深很深的含義……」

  「產靈」,有著「生產、生成」的深刻意義,它和「神皇產靈神」(タカミムスビ)一起將「創造」一詞神格化。

  據《古事記》,天地初開之時,最早出現的是天之御中主神,接下來,神皇產靈神和高皇產靈神一同出現在高天原。

  通常認為,神皇產靈神具有女神的要素,而產靈則是象徵著男女羈絆的,沒有性別的神明。

  其中,「沒有性別」這一點很重要。

  《你的名字》的中心主題,就是「結び」、「紐帶」,和「男女內心的互換」。

  5、三葉名字的秘密。(以下是從日網上看到的,覺得很有意思於是翻譯了一下)

  三葉的名字中含有數字「3」

  「3」在日本被認為是通神之數,上文中提到的造物三神的「3」也暗含這個意義。

  影片中是什麼將「3」和「產靈」聯繫起來了呢?

  竟然是一種食物——

  (原諒我只能截渣畫質)

  還記得男主在山洞裡吃的飯糰麼?沒錯,正是三個三角形的飯糰(三角のおむすび)給影片又增加了一點神話的要素。

  6、因為3年的時間差再加上男女主不停切換身體,看第一遍的時候有很多地方沒理清楚,之後大致明白了:

  (1)約會當天,男主翻看手機裡日記,裡面寫到:「約會結束後的晚上是看見彗星的最佳時刻。」這時男主呆了一下,因為此時(3年後20xx年)並沒有什麼彗星要降臨,這裡應該是影片首次暗示男女主兩人的時間不在同一條線上。

  (2)男主喝了口嚼酒醒來變成女主的時候,世界線和時間線應該就已經發生了變動——男主因為想要救人的執念,穿越回了3年前,如果任務成功則小鎮被拯救,任務失敗則依舊死人,這時結果還不知道(薛丁格的貓)。

  下一個場景醒來的的女主(體內男)在白天變成了短髮(女主的本體在她以為男主應該去約會的前一天去東京把頭繩給了男主,但其實這是2013年,男主根本不認識女主),然後去上學並被朋友吐槽髮型。

  而3年前彗星落下的那天,應該是晚上穿浴衣之前讓外婆剪的短髮。

  也就是說最開始所有人都掛掉的世界線可能依舊存在的。

  在這個世界線裡忙著拯救大家的是外表女(內心男),但是因為鎮長看出她不是真女兒而行動受限,馬上小鎮就要完蛋了;此時成功復活,在洞裡醒來的是外表男(內心女)。他們兩人需要在黃昏之時(劃重點)見面互訴衷腸搞哭觀眾順便交換一下身體,交換完身體的外表女(內心女)繼續進行拯救任務。

  男主穿越之時只有短短的黃昏那一刻,導演給了一個很明顯的暗示物,就是遠方的隕石湖,男女主角在黃昏之時相聚時,湖只有一個,而筆掉地上三葉消失,鏡頭拉遠,後方湖又變成兩個。男主在這一刻已經回到了20xx年,並且暈了or睡了過去。

  這時候會有兩種可能:

  (1)回到2013年的女主任務成功——20xx年的男主醒來,村莊被毀,人全活。

  (2)回到2013年的女主任務失敗——20xx年的男主醒來,村莊被毀,人全死。

  話說鎮長才是真·亞歷山大,信不信女兒的一念之間就是500條人命……

  7、結尾的社會人女主,脖子上的項鍊是一顆星星,應該算是個彩蛋吧。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算是達到了我心中的「神作」水平。

  第一遍看的時候覺得片子除了插入歌過多之外幾乎沒有缺點,而第二遍看的時候驚奇的發現所有BGM都插入如此有道理,三刷四刷看到歌詞翻譯表示:麻蛋太催淚了!!RADWIMPS果然大神!

  本人最喜歡的片段是男主在山洞裡喝了酒之後的那一段回想,從彗星降臨聯想到生命的受孕。這一部分的畫風和鏡頭都相當意識流。

  推測男主應該是學建築的,最明顯的是他的手繪技巧和求職手帳裡寫的××建設。並且男主就職活動的時間是彗星掉落的八年後,高中三年+大學五年,時間上很合理。

  男主在穿越時還不忘給小鎮設計了個咖啡節點(自動售貨機旁的小亭子),動手能力值得點讚。

  男主在面試的時候說:「想親手設計出城市的風景……東京某天可能會消失,所以,哪怕只是留個記憶,我想要設計出讓人感到溫暖的風景。」

  新海誠本人是建築會社的大公子,也許男主的這些話就是新海誠的心聲吧。

更多相關觀後感推薦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