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兩優一先典型事跡片觀後感精選

2023-07-27 17:58:38 2

  廣東這次受中央表彰的"兩優一先"是理想信念堅定、對黨忠誠、帶頭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推動發展、深化改革、服務群眾、維護穩定等方面作出顯著成績,得到黨員群眾公認的先進模範。下面小編整理了兩優一先典型事跡片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兩優一先典型事跡片觀後感

  近日,來自印尼的華僑黃景文先生,一大早如約來到南方醫院惠僑醫療中心檢查身體。黃景文是惠僑醫療中心最早的病人之一,他每年都會特意回廣州到惠僑醫療中心看病或體檢,如今已持續了36年。

  惠僑醫療中心創辦於1979年,是全國開辦最早、規模最大、收治海外患者最多的特需醫療服務機構,也是醫院的保健、涉外與高端醫療中心。大家都知道,廣州有個「惠僑樓」。在這裡有很多像黃景文這樣「長情」的病人。

  改革開放初期,惠僑樓通過為海外患者服務,樹立了黨和國家良好的開放形象,成為海外人士了解中國醫療事業的一個重要渠道。30多年來,作為醫療界的一個「特區」,惠僑醫療中心黨總支以黨建統領工作全局,成為展示中國醫務工作者風採、講述「中國故事」的一個重要窗口。

  服務海外患者

  展示中國風採

  是怎樣的一份信任,才能跨國持續這麼多年?黃景文與惠僑樓的故事還得從36年前說起。

  1980年,在印尼經商的黃景文因為便血多年,走遍了東南亞的各大醫院,都被診斷為結腸癌,事業正蒸蒸日上的他幾近崩潰。在朋友的建議下,他慕名來到剛創辦不久的南方醫院惠僑樓。

  惠僑樓的醫生給黃景文做了細緻的檢查,僅用半個小時便明確診斷出他患有「多發性結腸息肉」,並利用當時最先進的腸鏡做了高頻電凝切除,不開刀就治好了需要動大手術的疾病。

  黃景文大為感動,從此「認準」了惠僑樓。36年來,雖然平時居住在香港或國外,國內也沒有親人,但每年他都會特意回一趟廣州,來惠僑樓看病體檢,還介紹了很多親戚朋友也來這裡看病住院。

  惠僑樓領導和醫護人員不斷流動,真情服務病人的傳統卻一直得到了傳承。36年來,惠僑樓一代代的醫護人員都給予了黃景文貼心的照顧。惠僑醫療中心主任吳京告訴筆者,這一次黃景文回來體檢,醫護人員發現他患有黴菌性肺炎,需回院打針增加白細胞。考慮到他抵抗力差,回院打針易院內感染,惠僑樓醫務人員就到黃景文的住處上門打針。

  惠僑醫療中心黨總支書記許明輝介紹,著眼涉外醫療的特點,惠僑樓專門成立了外賓服務中心、客服中心,為外籍患者提供預約、導診、翻譯及訂購機票、籤證續籤等服務,還為過生日的外籍患者送上生日蛋糕。

  惠僑樓受到了海內外病人的歡迎與信賴,也贏得了眾多國際醫療機構的信任和尊重。目前,惠僑醫療中心是俄羅斯等十多個領事館的全員定點醫療服務機構,與國際SOS救援中心、美國加州太平洋醫療中心等單位達成了合作協議。

  醫生跟著病人走服務患者見真情

  惠僑醫療中心不僅以精湛的醫術為患者治療,更以細緻的服務感動患者。惠僑醫療中心副主任吳漫萍是在這裡工作了23年的「老惠僑人」。她回憶當年剛從普通病房轉到惠僑科時受到的震動:早晨抽血檢查時,如果病人想多睡一會兒,護士就過會兒再來;要灌腸時,如果病人不舒服,也會等病人感覺好一點時再進行,「以病人為中心做到了極致」。

  何湘軍是惠僑醫療中心的護士長,她的口袋裡始終揣著一個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患者的姓名、病情、用藥情況、護理注意事項等等。惠僑醫療中心的護士,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小本子。「以前老教授魏冬梅的小本上,還記錄著每個老病人的喜好和特殊習慣。」何湘軍說,小本子是惠僑樓延續了幾十年的傳統。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進步,惠僑樓的醫護人員還改進了服務病人的方式,利用微信與病人進行即時溝通,並提供輔助治療。皮膚科醫生後桂榮就在自己的微信上建了一個工作平臺,利用每天下班後的休息時間,為微信上1500多名病患提供諮詢。

  吳京介紹,為了提高服務質量,惠僑醫療中心還會定期召開病人座談會,定期對患者進行滿意度調查。

  紅包抵作押金

  一年拒收20多萬元

  惠僑醫療中心作為我國醫療界的「特區」,時有國內外的病人感動於醫生護士的精湛醫術和貼心照料,送上紅包乃至貴重禮物表示感謝。這種情況下,醫護人員該如何保持自己的本色?

  患者張桂蘭來自江西贛州,因為患了腫瘤需要做手術,來到了惠僑醫療中心。在手術前,張桂蘭的丈夫硬是給醫生護士塞了一個大紅包。手術非常成功,張桂蘭康復得也很快。就在他們辦理出院手續的時候,卻意外地發現他們的住院押金帳戶上,多了1000塊錢。

  惠僑醫療中心黨總支在如何拒收紅包的問題上,有自己的妙招。惠僑醫療中心三病區支部書記、副教授吳承堂說:「為了打消病人的疑慮,我們就先把紅包接過來交給黨小組長。等到病人出院前,我們再把紅包以押金的形式,放到病人的帳戶上。」

  據統計,僅20xx年一年,惠僑樓的醫護人員就通過這種形式,拒收了300多個紅包,金額高達20餘萬元。

  連續22年組織專家到羅湖口岸開展義診活動,連續18年赴廣州市老人院進行慰問,多次到貧困偏遠地區進行義診……惠僑人始終把肩負的社會責任當作自己的使命。37年來,惠僑醫療中心收治了89個國家和地區的11萬多名各界人士,獲得了無數榮譽和獎牌。

  篇2:兩優一先典型事跡片觀後感

  根據省委組織部《關於學習收看「兩優一先」典型事跡片的通知》及學校黨委組織部的有關指示,為弘揚正氣、樹立標杆,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激勵作用,計算機學院黨總支黨布置了教工黨支部、學生黨支部組織開展觀看了關於「兩學一優」先進事跡的影片。

  教工四個支部及學生支部分別在7月8日至11日期間,組織了黨員在實訓室觀看了關於「兩學一優」先進事跡片,其中學生黨員在觀看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時,特別是講到精彩、振奮人心的時刻,激發起黨員同志心中的驕傲之情和愛黨、愛國之心,課堂上發出陣陣的掌聲。

  教工第一黨支部的康玉忠老師在通過學習《關於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方案》時,心有感觸,他表示計算機學院軟體技術專業作為一流院校申報的專業,在一流高職院校建設實踐中,黨員教師應該刻苦鑽研,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和能力,努力擴大知識面,讓自己賴以教育學生的一桶水變為有源的活水,常換常新,源源不斷,並珍惜組織賦予自己的幹事創業的平臺,才能切實增強夯實基層、推動發展、才能創造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實績。

  教工第二黨支部的賴小卿老師在觀看了《生命因奉獻而精彩》視頻後,感觸很深,表示要成為一名優秀的黨員不是一朝一夕的,得通過平時點點滴滴的積累,經常向身邊優秀的黨員學習取經,他對於視頻中提到的主人公,十幾年如一日的為社區做義工,更是感覺到了突出體現了黨員的先進性,是我們各位黨員老師學習的楷模。

  教工第四黨支部的任淑美老師在觀看《俠骨丹心護平安》視頻後,表示現代社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身處於安保第一線的廣州火車站派出所肩負著極為重大的安全責任,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一天都是戰場,每一天都不能鬆懈,每一天都需要時刻保持最快速的行動和最有效的處理方式,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向他們學習。

  此次組織觀看「兩優一先」典型事跡片作為當前「兩學一做」的重要內容,通過學習這些先進事跡,教育了我院教工、學生黨員,向這些先進的事跡,先進的人物學習,讓黨員們深刻了解我黨的發展歷史,讓黨員們明白了我們有現在的生活是多麼的來之不易,有效加強了黨員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信念。

  篇3:兩優一先典型事跡片觀後感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是繼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之後,深化黨內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實踐,是推動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舉措,是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部署。紮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關鍵是要學到細緻,做到細節。

  學習黨章黨規,不能「觀其大略」而要「務於精熟」。要逐字逐句地細讀,才能全面理解黨的綱領,牢記入黨誓詞,牢記黨的宗旨,牢記黨員義務和權利,自覺尊崇黨章、遵守黨章、維護黨章;學系列講話,不能「囫圇吞棗」而要「細嚼慢咽」,只有「融會貫通」才能「學以致用」。應當認識到,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提出了很多富有創見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形成了一個系統完整、博大精深的科學體系,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豐富、完善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集中體現。學系列講話,要認真學、細緻學,深入領會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自覺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作為行動指南,不斷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

  荀子曰「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黨員佩戴黨徽看似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實則意義非凡。黨徽是黨的象徵,是黨員身份的標誌。早在1996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於中國共產黨員佩戴黨徽規定》,就強調了「自覺佩戴黨徽,既是黨員形象的具體反映,也是每個黨員自身覺悟和組織紀律的一種外在表現;既有利於黨員認真履行黨員義務,加強自我教育,又便於密切黨群關係,主動接受群眾的監督,樹立黨員形象。」做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就要敢於亮出黨員身份,大大方方地佩戴黨徽,敢於把自己的一言一行置於廣大群眾的監督之下。

  有這樣一則哲理:世界上最近的距離是手和嘴,最遠的距離是說和做。從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到「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再到「兩學一做」,其具體要求和最終的目的都是「知行合一」。做合格黨員,不妨先從小事做起,讓佩戴黨徽成為一種習慣。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