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建黨95周年《聽黨話跟黨走》觀後感

2023-07-27 15:10:32 2

  黨不僅僅是一部歷史,更是經濟發展的動力,是一座改革開放、開拓創新的豐碑。下面是為大家整理的聽黨話跟黨走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聽黨話跟黨走》觀後感一

  專程回到以前我曾經戰鬥過的地方,去看望那些長眠於地下的戰友們。望著他們的墓碑我淚如雨下。是的,和他們相比,我真的很幸運。在那場邊境戰鬥中,多名朝夕相處的戰友倒在了血泊中,而我卻成長為一名共和國的師職幹部。

  此刻,我覺得自己的生命不再只屬於自己,而是屬於戰友,屬於黨組織。

  我出生在一個軍人之家,父親是一名參加過上甘嶺戰役的老兵。兒時的我常常依偎在父親身旁,聽他講上甘嶺的故事、黨員的故事。1978年,我如願以償穿上了軍裝,臨行前,父親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到了部隊好好幹,要聽黨話、跟黨走、報黨恩!」

  到了部隊,我真正體會到了父親常講的「黨員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我看到:訓練場上,站在排頭的是黨員;生活中,熱心幫助他人的是黨員;執行險難任務時,衝鋒在前的還是黨員。這時,我遇到了排長黃南冀。學習上,他是我的好師長;生活上,他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懷;工作上,他手把手地教會了我不少的工作方法。然而令我想不到的是,在後來的一次戰鬥中,黃南冀排長身先士卒,壯烈犧牲,後被追記一等功。可以說,黃排長是影響了我大半生的人生楷模,也是在我心目中矗立的一個真實可信、可敬可學的共產黨人的崇高形象。

  1992年,成都軍區向全區官兵發出倡議,號召廣大官兵到西藏去,到最艱苦的地方去。時任駐雲南某部營長的我,看到倡議後,毅然告別產後不久的妻子、襁褓之中的女兒,義無返顧地來到了西藏。當時支撐我的就是像黃排長這樣一些榜樣的力量。在西藏雪域高原工作十幾年,我換了7個工作崗位,跑遍了防區所有的角落。我擔任某邊防團團長後,深知黨把自己放到這個位置上,就是把一段邊防的安寧託付給了我,不把部隊帶好,我愧對黨、愧對祖國和人民。我給自己提出了「三不犯」、「三不毀」的人生要求:堅定政治立場,在政治上不犯錯誤;保持清正廉潔,在經濟上不犯錯誤;潔身自好,自覺抵制燈紅酒綠誘惑,在生活作風上不犯錯誤。不能因條件艱苦就降低工作標準,把團隊建設毀了;不能因工作不盡心盡職,把自己的事業毀了;不能因工作方法簡單、責任心不強,把戰士毀了,並時時以此糾正我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上出現的偏差。

  一次,我在某連蹲點時,發現該連生活用水含有某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為此我連續幾天睡不好覺。後來,我專門請衛生防疫部門的技術人員對水質進行檢測,並把檢測結果寫信告訴了遠在雲南大理的妻子。妻子接到信後,想到家中不久前剛買的淨水器可能對淨化水質有一定作用,便寫信給生產這種淨水器的重慶某公司,懇請他們想方設法予以解決。公司領導層深受感動,當即組織生產了10套特大號淨水器,以最快的速度發往連隊。從此,該連官兵喝上了優質的純淨水。這只是我作為團長做的一件分內事,連隊官兵卻給了我很高的評價,上級首長也多次予以肯定。它促使我在工作中不敢有絲毫的懈怠,更加真心實意地把基層官兵當兄弟,為一線連隊、哨所解難題。

  回想自己的成長經歷,我體會最深的還是那句話:「聽黨話、跟黨走!」

  為了迎接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讓廣大師生樹立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敘永職高於5月13日,特邀關工委主席周農民等4人來我校進行「學黨史、頌黨恩、跟黨走」主題活動專題講座。講座由學校副校長周啟萍主持,全校教師和學生參加了講座。

  周爺爺以詳實、生動的事例講解了中國共產黨走過的90年的光輝歷程。師生們被先烈的事跡感染著,會場不時響起一陣陣熱烈的掌聲。講座歷時一個半小時,學生們熱情飽滿,認真傾聽。

  很小的時候,我就聽說沒有你就沒有翻身的外婆;很小的時候,我就聽過媽媽唱著讚美你的歌……」

  每當我聽到宋祖英的這首《永遠跟黨走》時,我總是心潮澎湃、思緒萬千……

  爸爸告訴我,在他小的時候,門前有一條小路,每到下雨天,總讓人寸步難行;大雨滂沱,屋頂上往屋裡滴水,我們總是能裝三大桶的雨水。沒辦法,那時候太窮了,只好將就將就了。往我家大門走幾步,就可以看到有一座很破舊的房子,簡直快要倒塌了,可裡面依然住著一位60多歲的老爺爺和他的孩子們,他們艱難地生活著。走在家鄉的小路上,出現在眼前的是一望無際的田野:麥穗兒迎風飄揚、綠油油的小草低著頭、鮮豔的花兒彎著腰,農民伯伯忙碌著、拼搏著……

  黨的恩情如陽光,如雨露,給寒冷的冬日帶來溫暖,給絕望的人民帶來希望,永遠跟黨走,走出時代的鏗鏘,走出輝煌的篇章。在農村這片廣大的土域裡,黨的源泉,滋潤著它。那是一片溫情,是一縷春風,是一曲頌歌!我愛我的家鄉,這是一方富有詩情畫意的土地,這是烈士楊學富奮鬥的神聖土地,英雄的精神使它永遠年輕充滿活力。我感謝黨,因為有黨的關愛,農村的面貌煥然一新了。在前進的步伐中,黨始終都站在第一線,我聽到了她的鳴響,也看到了她的強健!

  黨的頌歌如春風一般,如今,我家門前面的泥濘小路煥然一新,搖身變成了高速公路,下雨天不再行走不便。遼望家鄉廣闊的大地:現代化建設事業蒸蒸日上,日新月異的高速發展中,我們可以看到一棟棟樓房拔地而起,都市的繁華,鄉村生態資源的開發,科技成果的推陳出新,展現出我們的智慧與勤勞!

  歷史的風雲沒有褪去時代的呼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在這歌聲中,我感受著黨的偉大。我堅信:只要我們共同協作,牢記一句話「永遠跟黨走」,用自己對祖國深沉的愛和滿腔熱血去建設祖國,祖國的明天一定會更加輝煌!

  《聽黨話跟黨走》觀後感二

  直到有一天,我的胸前也佩戴上了這鮮豔的紅領巾,在入隊儀式上,老師告訴我們,紅領巾是國旗的一角,是烈士們用鮮血染成的,少先隊是少年兒童學習共產主義的學校。看著胸前飄揚的紅領巾,那一刻,我感到無比自豪,心中充滿了神聖和莊嚴的感覺,我告訴自己,要用自己的行動承擔起少先隊員的責任,為紅領巾增光添彩。後來,我經常看到媽媽拿著一張照片端詳,那是一面印有鐵錘、鐮刀圖案的旗幟,媽媽在這面旗幟前舉起了右拳,照片上的媽媽,是那樣的嚴肅、認真;每每這時,媽媽臉上的那份恬淡、那份寧靜、那份溫馨,解讀了媽媽從沒有過的自豪,奶奶告訴我:媽媽是黨的人。從那一刻起,我更加敬佩媽媽,也更加理解了媽媽。

  在我的記憶裡,在我生命發燒的時候,媽媽不止一次把我丟給奶奶,她去上班,照顧班級裡的學生;也不止一次捐助班級裡,從農村來的困難學生。媽媽之所以成為一名出色的人民教師,那是黨培養教育的結果,我暗下決心,我長大,也要成為像媽媽一樣的人。

  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多,我知道了,像王二小、潘冬子、小蘿蔔頭,乃至媽媽這樣的人很多很多。他們出現在抗洪搶險的戰場,他們出現在抗震救援的現場,甚至,他們就在我們的身邊。

  現在,我終於理解了「黨」這個詞的深刻內涵,他不是一個神,也不單指某個人,他就是由千千萬萬個像媽媽一樣的人組成的組織,他是為人民服務的組織,她是為百姓謀幸福的組織。

  從九年義務制教育到今天的免收書本費;從給小學生醫保;再到為農村,在城市打工的子女開辦的綠色通道,處處體現了黨對下一代青少年的呵護與關心。

  近日,西部區學生「小飯桌」難又成了我們黨關心的一件大事,新聞一播出,不但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也換來了一大批愛心人士的青睞,相信,不會太久,那裡的小朋友就會和我們一樣,過上衣、食、住無憂的幸福生活。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進校園,賦予了萬物新的生機。在這靜美的校園裡,到處都是那麼富有朝氣、那麼恬靜、那麼和諧、那麼富有情調,我們坐在溫馨的教室裡,聆聽老師的諄諄教誨,是多麼的幸福啊。想一想,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等國家的少年兒童,又何嘗不希望也有這一份幸福與安寧。

  特別日本的小朋友,在大自然災害面前,顯出了前所未有的無奈,他們的身心也在受著前所未有的摧殘。那種無助,那種恐慌,那種企盼,只有身臨其境的人才能體會得到,與他們相比。

  我們是幸福的,我們的幸福來源於我們強大的祖國,我們偉大的黨。火紅的隊旗在高高飄揚,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鮮紅的領巾系滿理想,載著我們揚帆遠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二十一世紀的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沐浴著黨的陽光雨露。所以,我們要常懷感恩之情,常生進取之心,從小樹立遠大理想。

  花兒朵朵向太陽,紅領巾永遠心向黨!唱響華章——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歷史的車輪碾過一段段不平凡的道路,日月如梭,時光荏苒,多少載春秋已逝,彈指一揮間,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迎來她95華誕。

  時間不會淹沒歷史的亙古垂青,95年,多少風風雨雨,一路走來,歷經滄桑;95年,多少個日日夜夜,前赴後繼,只為今朝;95年,閱盡千山萬水,依就光芒永存,明照千古。站在華夏盛世之顛,逝水東去,騰起萬仗浪花,憶往惜崢嶸歲月,風煙萬裡,炮火連天,響徹雲霄。那血染的風採將黨的光芒鑄成一座座無字豐碑。

  時間不會忘記,歷史不會忘記,作為黨的兒女們更不會忘記。多少個朝朝暮暮,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矢志不渝;多少個日日夜夜,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而嘔心瀝血;多少個春夏秋冬,為中華兒女的幸福安康而不懈努力。

  雖然那段刻骨銘心的歲月正悄悄離我們遠去,但那段艱難成長的徵程讓我們難以忘懷,從五四運動到馬克思理論在中國的成功運用,1921黨的成立到1945從抗日戰爭的勝利,從1945到1949年全國基本解放。伴著一聲莊嚴而又自豪的聲音「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那一刻誰也無法掩飾內心的激動,一種奔騰的熱血燃燒在身體的每個角落,依稀可見多少先驅烈士們含笑九泉,在中華沃土裡放聲高歌。

  歷史的刻板上已經刻下一段永恆的回憶,中華五千年的華章上奏響一曲鏗鏘有力的凱歌,曾經風雨飄搖的歲月終在黨的不懈努力下風停雨過。當那用鮮血與靈魂染成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時,無不訴說著中國共產黨的那份威嚴,那份崇敬,在華夏沃土上綻放光彩,永鑄中華魂。黨的使命不僅僅是打江山,而是守江山;黨的理想不止是站起來,而是讓中國這頭沉睡已久的東方雄獅走的更遠。

  改革春風的號角吹響黨的新篇章,沿海開放城市領軍突起,引領經濟風尚,黨的藍圖運籌帷幄。幾十年來,一顆東方之珠傲立於世界之林。當萬戶飛天,長娥奔月的故事不再成為神話,滿載一船光輝的神舟飛船,長娥一號成功發射,中國在浩翰茫茫的宇宙中邁向航天事業的新起點。

  畢業找工作,上www.YJBYS.com,宣講會微信公眾號[xiaoyuan_xjh]

  當多少奧運金牌填滿沒有中國人參加奧運會的空白,同時伴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更是讓中國成為世界的焦點。2010年的上海世界博覽會,2011年的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共同彰顯今日泱泱大國的風姿與魅力。

  說不盡的豐功偉績,道不完的群英史冊。黨,毅然站在歷史的高峰,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鄧小平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讓中國走向富強,江澤民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讓中國邁向文明,胡錦濤的「八榮八恥」讓中國走向和諧。一代代黨的領導人勵精圖治,堅守著那份「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凌五嶽之顛,察黃河奔騰之勢,浩浩蒼穹,滾滾長江東逝水,萬裡長城亙古綿延,960萬中華大地遍地開花,一曲高歌,唱響黨的95歲生日!「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惟有中國共產黨!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