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晚會觀後感匯總

2023-07-27 14:19:53

  感動中國的人物是我們今生學習的榜樣,他們的精神和品質是我們的楷模。小編整理了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晚會觀後感,快來看看吧。

  20xx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晚會觀後感一:

  孫家棟 男,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高級技術顧問,1929年4月出生,1956年8月入黨,大學文化。

  孫家棟同志是著名的航天專家,「兩彈一星」元勳,我國人造衛星技術和深空探測技術的開創者。在我國自主研發的100多顆衛星中,由他擔任技術負責人的就有35顆。50年多來,他傾注於我國的航天事業,參與創造了中國航天史上多個「第一」的輝煌。他主持完成了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顆返回式衛星和第一顆靜止軌道試驗通信衛星的總體設計。他先後擔任月球探測工程一期和北鬥導航工程總設計師,建成北鬥導航第一代系統。他擔任東方紅三號通信廣播衛星、風雲二號氣象衛星、中巴資源衛星等3個我國第二代應用衛星工程的總設計師,主持解決一系列重大工程技術問題,各項工程均取得圓滿成功。他提出的2020年前我國月球探測工程分三個階段的實施方案,明確了我國月球探測的發展方向、目標和路線圖,為我國突破衛星基礎技術、衛星返回技術、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發射和定點技術、導航衛星組網技術和深空探測基礎技術作出了重大貢獻。

  孫家棟同志2005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2007年被授予「首次月球探測工程突出貢獻者」稱號,2010年獲國家最高科技獎。

  20xx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晚會觀後感二:

  安靜地坐在客廳的一角,向記者伸出的手溫暖而有力。揮毫潑墨,「長徵萬歲」四個大字,一氣呵成。更多時候,她會被電視上的畫面吸引,揮手讓周圍人靜下來,電視上正播著一部關於長徵的電視劇,一個紅軍戰士英勇戰鬥,不幸中彈犧牲……

  她的目光久久不願離開。

  面對她,面對這位百歲紅軍老戰士,如同面對一部中國革命史、民族奮鬥史。

  王定國,「延安五老」之一謝覺哉的夫人,生於1913年,是健在的年齡最大的女紅軍。她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隨紅四方面軍參加長徵。新中國成立後,任最高人民法院黨委辦公室副主任,第五至七屆全國政協委員。2009年9月,被評為雙百人物之一。

  「我清楚地記得在漆黑的夜晚,在蜿蜒曲折的路上,我們點燃了火把,長長的隊伍像火龍一樣,把天地照得通紅……我一直在尋找這生命的火種。」王定國這樣回憶。

  這是一個忠貞追隨者的人生寫照。

  百多年風雨,從黑暗到光明;兩世紀奮鬥,唯初心從未變。

  蛻變

  從童養媳到女紅軍

  王定國的原名叫王乙香,1913年2月出生在四川省營山縣的一個佃戶家庭。困苦的生活迫使她早早地挑起了重擔,六七歲的她,就要到賣擔擔麵的麵食館推磨掙錢。

  那時,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王家也難逃噩運。由於沒有糧食,她的妹妹被活活餓死了,父親也因過重的壓力病故了。無奈的母親賣掉了她三歲半的二弟,才安葬了她的父親。為了活下來,只好把她給了鄰村的李家當童養媳。

  川東地下黨中心縣委委員楊克明以布客身份來山區開展工作。王乙香簡陋的家,成了農會活動的秘密聯絡點。她從退婚、剪長發、解放小腳開始了鬧翻身、求解放的徵途。

  獲得自由的王乙香改名王定國,配合農民協會四處宣傳放腳、剪髮、男女平等三件事,讓婦女勸男人不吸鴉片,動員婦女參加農民協會。

  1933年10月,許世友率紅九軍解放營山,王定國參加了紅軍,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縣蘇維埃政權內務委員會主席、紅四方面軍婦女獨立營營長、川陝蘇區保衛局婦女連連長,為紅軍送彈藥、清剿土匪,拿過槍、上過戰場……

  至今,王定國清楚地記得走上革命道路的那些細節:

  「1932年,我跟著王維舟的川東遊擊隊走南闖北。他有一個侄子叫王波,當時在91師,要我跟著他們走,我就跟著他們打遊擊去了。」「1933年12月,營山縣委在消水河地區召開黨代表大會期間,我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記得那天晚上,縣蘇維埃組織部領導找到我,宣布我為中共正式黨員,無候補期。他們和我談了話,鼓勵我在今後的鬥爭中要更加堅強。入黨令我心緒萬千,心情激動,我感到自己終於有了依靠,有了人生的奮鬥目標。」

  如果說一個人從平凡到偉大有一個起點,入黨就是王定國的起點:「從那天起,我就只有一個想法,跟黨走,不掉隊!」

  長徵

  五過雪山三過草地

  1935年3月,王定國調入紅四方面軍政治部前進劇團,自此開始了艱苦卓絕的長徵路。

  長徵,一個震撼世界的艱難徵程。在王老記憶中,犧牲與戰鬥永不磨滅:「草地我走了3遍,翻了5座大雪山,我們文工團要做宣傳鼓動工作,行軍途中跑前跑後,走的路遠不止二萬五千裡,應該是一倍以上。」王老在雪山上還凍掉一個腳趾頭,「用手一撥,趾頭就掉了,也不疼也不流血。」

  王老記得:「百丈關戰鬥,當時敵人把路全都堵住了,不讓我們走,犧牲了很多人。劇團的人也參戰,我們槍很少,大家都背著樂器趕路,手裡有扁擔之類的棍棒。也不是空手打仗,用棍棍棒棒打。」

  艱苦卓絕這四個字,對長徵中的女紅軍來說,考驗更大。王老說:「過草地很艱苦,仗打得也很苦。敵人多,我們人少,打得好就贏了,打得不好,人就沒了。」

  革命路上有艱險,有時更會身臨絕境。「我們想的,就是打開一條路,唯一目的就是和其他部隊會合。男女沒有什麼區別,打仗時不是說女的留下男的打,而是大家一起打。」王老如此堅定。

  過若爾蓋草地時,王老的體重僅剩下50多斤,「要是胖的話,哪裡過得來啊!踩到泥潭裡就要陷下了。」除了面對敵人的圍追堵截、雪山草地的嚴酷環境,飢餓、疾病、疲勞也是大敵。歷經艱辛,王定國最終還是走出來了。

  讓王老銘記的,是和毛澤東主席一起過草地,「毛主席和戰士們一起行軍,也不騎馬,徒步前行,還一路用濃重的湘潭口音給大家鼓勁兒。」

  王定國的這條路走得心裡踏實,步履堅定。

  戰鬥

  在危難中鼓舞士氣

  從長徵開始,王定國的戰鬥方式就是一手拿著槍、一手拿著劇本。

  王定國身材瘦小,平時就愛唱愛跳,還擔任過地方革命負責人,隨中央紅軍長徵後,被抽調到劇團做宣傳工作。

  今天的人們,已經很難想像那個時代的戰地宣傳是怎樣的情景,又意味著什麼。

  王老曾這樣回憶,「山高路險,道不好走,劇團走前面,當拉拉隊,大家看了我們唱歌、跳舞,忘了疲勞和艱苦,就走得快了。」

  一邊要長徵,一邊要作戰,一邊還要創作、編演、做宣傳。部隊行軍時,劇團必須在隊伍前頭趕路;休息時,演員們還得回過頭來進行慰問演出,從隊頭一直演到隊尾。有人說:宣傳隊員所走的長徵路,有時甚至超過一般部隊的一倍。

  倉德山是紅軍戰士們翻越的第四座雪山。在那之前,戰士們已經翻過了夾金山、夢筆山、長板山。雪山上空氣稀薄,氣候變化無常。上山時,還是陽光明媚,爬到半山腰就雲遮霧罩,寒氣襲人。等爬到山頂時,氣溫更是急轉直下。爬上來時剛出了一身大汗,緊接著被冷風一吹,頓覺腰背冰涼。戰士們的雙手被凍得僵直,幾乎抓不住木棍,耳朵也仿佛是要被凍掉一般。

  就是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王定國和劇團的戰友們仍然堅持著為同志們鼓勁,他們用自己的歌聲和呼喊喚起同志們的鬥志:「打了勝仗以後,劇團要去慰問我們的戰士,我們去唱唱歌,跳跳舞,歡迎歸來的戰士,他們就不想戰鬥的事了,忘記戰鬥的苦了。」

  1936年1月中旬,劇團翻過夾金山到大炮山慰問紅五軍三十七團,那裡人煙稀少,野獸很多,經過艱苦行軍,走了整整兩天兩夜才趕到大炮山腳下的犛牛村。「三十七團指戰員聽說我們冒著風雪,長途跋涉來前沿陣地演出,高興極了,提前為戰友做飯、燒水,並派人前往迎接。演出時,風像刀子一樣刮著戰士們的臉,而臉部肌肉凍僵了,手腳凍麻了,可這喧鬧的鑼鼓聲卻振奮著每個戰士的心。」王定國回憶。

  無悔

  生死追隨不改初心

  在王定國的一生中,更嚴峻的考驗是在參加西路軍作戰那一時期。

  1936年11月,西路軍向河西走廊挺進。王定國所在的劇團改稱為「紅西路軍前進劇團」,過黃河後劇團跟總部行動。

  「戰鬥中,我右腿被流彈擊傷,劇團從士門到涼州時,我右腿又挨一槍,腿完全麻木了,天冷血流出來也凍成了冰,也不知道痛,包紮了一下照樣行軍。」王定國回憶說。

  1936年12月5日,劇社奉命慰問從古浪突圍出來的紅九軍,不料與馬步芳部隊遭遇。終因彈盡糧絕、寡不敵眾,劇社餘下的30多人被敵人抓入了牢房。

  「白天,不見太陽;夜晚,不見月亮。房陰森森,人孤零零,只有豺狼把牢房。」多年後回憶起被俘的境況,王定國寫下了這樣的詩句。

  不叛變、不洩密、不出賣組織,千方百計營救戰友,是王定國那個時期的全部信念。

  1937年8月,黨中央在蘭州成立八路軍辦事處,全力營救被俘的西路軍官兵,王定國和戰友們被救出。當時擔任八路軍辦事處黨代表的是謝覺哉。

  等見到營救回來的紅軍官兵時,謝覺哉一下子認出了王定國。謝覺哉日記中曾記載,王定國就是在長徵途中替自己縫過羊毛衣的姑娘。經過「同志們關心,組織上安排」,1937年10月,兩位志同道合的戰友,在蘭州「八辦」簡陋狹小的平房裡,幸福地結成了革命家庭。

  從此,從蘭州、延安到北京,王定國幾乎一直在謝覺哉身邊工作。

  從此,不識字的王定國有了一個不知疲倦的「識字教師」。

  從此,王定國先後生育了7個子女,並全都撫養成才。

  1971年6月15日,謝覺哉與世長辭。王定國在謝老走後的6年裡,先後整理、撰寫、出版了大量謝覺哉文獻,總文字量多達500萬字。

  歲月易逝人易老,但革命者王定國心隨黨走不覺老。

  1983年,從工作崗位退下來的王定國開始了新忙碌。她參與籌建了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中國老齡工作委員會;她還關注林業發展,提出了我國造紙業應走林、漿、紙一體化等建議。2009年4月王定國被全國綠化委員會授予中國生態貢獻獎「特別獎」,2011年又被授予「終身生態貢獻獎」。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