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傳承工匠精神《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

2023-07-27 08:01:17 1

  電影《我在故宮修文物》與劇集版最大的不同表現在情感狀態的呈現上,劇集版用導語來串聯劇情,電影版則是退後一步,讓情緒向前,使得觀者能主動調動情緒,用心感受,而不是去告訴觀眾有怎樣的感受。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一:

  20xx年1月7日至9日,央視紀錄片頻道一連三晚播出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城門外的我們第一次看到城門裡的故事,神秘又日常,古老又鮮活。繁複的修補和整飾,這群有情懷的匠人手中塑造和傳承的其實是中國文化最基本的形態。

  鐘錶組的王津師傅十幾歲進入故宮,從事鐘錶修復工作。讚嘆古人鐘錶技藝精湛的同時,我們也佩服於王津師傅長年累月的堅持。是他們讓鐘錶重煥光彩。「總想給後人留下些什麼」,一句平淡而樸素,卻道出他們最樸實的心願。文物的修復,使現在與過去聯繫起來。唐代三彩馬的修復工作為王五勝師傅帶來了不少的挑戰:一點點修復,一點點上色,最大限度地保持原作,亦是對文物的尊重。為了精益求精,他還去參觀了許多陳列館,使作品達到極致。他們長年累月專注於他們的修復工作,每一個小小的細節,他們都一絲不苟地對待,這都是匠心的體現。

  木雕組的屈峰是一位很有思想的修復師,他對文物有著自己的見解:文物同人一樣,都是有生命的。在修復文物的過程中,不斷地對文物體悟。文物是為了傳播文化,不斷地傳承下去。還有漆器組的閔峻嶸,紡織組的陳楊,他們都是有深厚的職業責任感的,不斷的付出著。無論是哪一個修復組,他們的匠心精神令我們感動。

  工匠精神在這個時代十分的可貴,更十分需要。他們一絲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貫之;他們苦心技藝、甘於寂寞、堅持不懈。工匠的日常生活讓浮躁的心平靜下來,讓快步走的人且行且欣賞,讓一味追逐潮流的人,感悟到真正的美。說到這些,想起了李宗盛的《致匠心》,他說:「一個人的天分與出什麼樣的作品並無太大的聯繫,我有耐得住性子的天分」。他開創了LeeGuitars品牌。文物修復也是如此耐得住性子才能成就一件好的作品。

  我們需要有工匠精神,對待任何事情不著急,不匆忙,靜下心來,靜靜地感受;我們要有追求完美的態度。另一方面,我想《我在故宮修文物》還想告訴我們的是:傳承文化。我們痴迷於現代科技發展的成果,是否漸漸淡去了對「過去」的懷念呢?殊不知,真的美就是那些傳統!那些文物一直都有鮮活的生命,它們賦予我們了解過去的方式,使我們感悟美,使我們喜愛那些文化。因此,我們要重視傳統文化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做一個愛傳統文化的人。

  這個世界,需要匠心精神,也需要傳承文化······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二:

  在遊覽故宮時,你可曾想到,擺在面前的稀世珍寶,縱使是不起眼的門窗和貼畫,都曾經歷過斷裂殘損和驚心動魄的修復?它們生於千年前,卻一直延續至今,而這得益於一代又一代兢兢業業的宮廷修復師們。

  《我在故宮修文物》是一部格調簡單的紀錄片,樸華無實,為紀念故宮博物院建院九十周年而製作。如果沒看過這部紀錄片,你可能此生都不會知道,在雄偉壯觀的故宮宮殿的一個角隅,有那麼一群人,每天和文物打交道,他們的工作是將破損的文物修復原貌,恢復千百年前的光彩。

  他們是普通的故宮工作人員更是頂級文物修復專家,是國家傳統技藝的傑出人才。他們衣著普通,交談隨意,面對手中的工作不緊不慢,嫻熟而又從容。在外人看來,這是一份難得的好工作,因為面對的是無法估價的傳世珍寶。而在匠人的心中,這是一份難得的修養。傳統技藝讓很多年輕人望而卻步,在這個快節奏生活的時代,按部就班地從事一件繁瑣精細的活動似乎越來越不可能,而在他們身上所展示出來的平常心,在修復文物時的反覆考量,都是真正的匠人所具有的素質和品性。在文物修復工作者的眼中,修復文物不僅僅是將物品的原貌再現,而是在工作中與文物對話、交流。文物是有生命的,其意義就在於它的身上承載著歷史長河的烙印,流淌著源遠流長的文化底蘊。將古昔在今日重現,我們在重溫歷史的同時感受著文化的薰染。

  看完紀錄片後,記憶猶深的是木器組屈峰師傅的一席話:「文物其實是跟人一樣的,中國古代講究格物,就是以自身來觀物,又以物觀自己。人在制物的過程中,總是把自己的想法融入到裡頭,很多人認為文物修復工作者把文物修好了才有價值,其實不見得,在修文物的過程中,交流、體悟,而文物的價值是在於傳播文化。」從他的身上流露出的是對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敬畏和自豪。頗為感慨的是時至今日,這裡仍流傳著傳統的師徒制,技藝需要傳承,更需要精益求精,需要傳統與現代的碰撞。

  紀錄片會有結束的時刻,而修復工作仍將繼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將會有更多的文物在這裡通過文物修復工作者之手,展現在世人的面前。透過冰冷的高牆,在電視劇中被稱為「冷宮」的西三所裡,有著這麼一群可愛而溫暖的人。

  《我在故宮修文物》觀後感三:

  「哲學家」屈峰再蹦金句,史連倉、高飛聊傳承包袱不斷

  修復師屈峰因為酷愛思考,總有「金句」蹦出,而被奉為「故宮文保科技部」的哲學家。在當天活動上,「哲學家」屈峰再蹦「金句」,表示工匠精神自古有之,從哲學角度闡述了四層境界,「第一種境界是,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做什麼事情都是踏踏實實的;第二種境界是,樂之不如好之。你做這個事情不如你真正喜歡這個事情;第三種境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在工作中達到忘我的狀態;第四種境界是,逍遙遊,遊於藝。我們今天談工匠精神不僅僅是堅守,而是在擇一事,守一生的基礎上,達到逍遙遊的境界,去創新,推進事情的發展。」

  史連倉和高飛兩位修復師則聊到了「工匠的傳承」,史師傅還有240天就要退休了,但屈峰作為他的領導,直接以「一入宮門深似海」表示想要退休沒有那麼容易。高飛則分享了自己與王有亮師傅師徒之間的相處之道,兩人互相尊重,師傅也對自己關懷有加,其中無外乎「真誠」二字。三位文物修復師史連倉、屈峰、高飛不斷抖出幕後拍攝趣事,引得現場觀眾笑聲不斷。

  現場觀眾也用熱情肯定了電影品質,「電影裡師傅們在瑰寶中浸潤出的氣質,頗有溥儀那句『就是與我家裡的那些不太一樣『的超然。」「來看電影版依然熱淚盈眶,大電影跟三集紀錄片的敘事方式不一樣,每一個鏡頭仿佛都深入到了修復師們的生活中。」「一部努力走進主流院線的國產紀錄片,卻沒有揭秘,沒有煽情,很平實。我在故宮修文物,不談功名,只是享受每一個與文物交談的當下,更深的認識世界,認識自己,不枉世間走一遭。」

更多相關觀後感推薦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