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建黨95周年獻禮片《築夢路上》觀後感
2023-07-27 16:54:43 1
《築夢路上》以中國共產黨九十五年的重大事件為經,以中國共產黨九十五年的偉大曆程為緯,交織出一幅築夢路上的絢麗畫卷。下面是為大家整理提供的築夢路上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築夢路上》觀後感1
背負著民族的希望,我們的黨從艱難中誕生,在艱難中生存發展。白色恐怖中,凡共產黨員和追求共產主義的進步人士,都有掉頭的危險。一次次武裝起義,一次次反圍剿,我們的黨和軍隊,都是在付出了巨大犧牲後才生存下來的,當走完兩萬五千裡長徵,數萬人的紅軍僅僅剩下了兩萬多人,有名的、無名的,躺在雪山草地裡的無數紅軍戰士,用血肉之軀託起了民族的希望,換來了我們今天的中國夢。
《築夢路上》,上演著一場場共產黨人的感動。陳鐵軍、周文雍一對革命情侶,在刑場上宣布正式結為夫妻,將反動派的槍聲做為他們結婚的禮炮,陳鐵軍發表了最後的演說:為了革命,為了救國救民,為了共產主義的偉大事業而犧牲,我們一點也沒有感到遺憾!夏明翰就義前寫下了「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的英雄詩章,方志敏在獄中寫下了《可愛的中國》,江竹筠在共和國的黎明前含淚繡紅旗、毅然走上敵人的刑場……
為了新中國,無數共產黨人和革命者視死如歸,流盡了自己的最後一滴鮮血。毛澤東、李大釗、周恩來、朱德、陳獨秀、蔡和森、董必武等等,這些共產黨的創造者、領導者和革命者,他們或清貧,或富貴,但為了砸爛舊世界,建立新中國,拯救災難的人民,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了一起,選擇了艱苦奮鬥,不惜犧牲自我。
在革命戰爭年代,在新中國的各個建設時期,都離不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共產黨人的艱苦奮鬥,他們是民族的旗幟、先鋒隊和脊梁,他們是實現民族復興偉大中國夢的築路者,他們用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和英雄無畏的犧牲付出,挽救了中國,建設著新中國,富強了人民,讓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
《築夢路上》觀後感2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黨的奮鬥歷程就是一部在中國建立和建設社會主義,歷經艱辛、接力前行,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不朽史詩。建黨95周年之際,央視綜合頻道在黃金時段播出的32集大型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以黨95年以來領導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為基本線索,以黨矢志不渝實現奮鬥目標的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貢獻為基本單元,用珍貴的文獻資料、經典的事例細節、感人的畫面景象、精粹的畫外解說、縝密的整體構思,形象客觀地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作為民族復興先鋒隊的築夢之路,生動且深刻地呈現了95年來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壯麗畫卷,令人信服地表現了中國共產黨對民族獨立和富強、人民解放和幸福不可磨滅的豐功偉績。
全片從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關於中國夢的講話開篇,點出了本片的主題。自鴉片戰爭失敗後,實現民族復興成為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無數志士仁人、先進分子、人民群眾,求索救國之道,維新變法革命。思想界各種「主義」湧入,社會上數百政黨蜂起。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將民族復興的歷史進程推進到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社會主義為旗幟的嶄新時期。該片脈絡清晰地顯示出,從南昌起義、井岡山鬥爭、萬裡長徵,到浴血抗戰、解放全中國,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領導全黨,團結帶領群眾,從弱小到強大、失敗到勝利、苦難到輝煌,終於贏得了革命勝利,建立了新中國,為實現民族復興構築了制度基礎和道路保證,中華民族走上了依靠社會主義制度實現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了黨和國家的重大歷史轉折,改革開放、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標誌著民族復興偉大事業「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該片聚焦於改革開放30多年來黨的重大理論創新和實踐創造,通過宏觀與微觀的敘事、歷史與現實的對照、高層與基層的互證、國內與國際的視角,用電視語言、影像藝術,真實再現了中國共產黨人一代代繼往開來,一段段築夢不止,一步步接近目標,譜寫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恢宏篇章。全片有力證明了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是幾代中國共產黨人擔當使命、不懈奮鬥的創造結果,黨的領導核心地位是實現民族復興的根本保證。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證明書。《築夢路上》運用大量歷史事實,從各個方面證明了中國共產黨勇於擔當民族復興先鋒隊的偉大實踐和崇高精神。在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我們黨以民族大義為重,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毛澤東的《祭黃帝陵》如任弼時所說,是「奔赴前線誓死抗日的『出師表』」。在與國民黨「誰主沉浮」的較量中,我們黨堅定實行土地改革,貧苦農民翻身解放,而蔣介石卻直言不諱:「如果我們從地主手裡拿走土地,趕走共產黨豈不多此一舉」,兩大政黨的階級立場鮮明對立。新中國成立後,在西方的核壟斷和核訛詐面前,黨中央果斷作出發展原子能事業、研製原子彈的戰略決策,「兩彈一星」讓中國有了和平的盾牌,鄧小平總結道:「這些東西是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誌。」在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探索過程中,我們黨勇于堅持真理、糾正錯誤,果斷停止「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口號,從農村改革起步到創建經濟特區,從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再向全面小康邁進的歷史性跨越,引領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長風破浪會有時」。黨的十八大以來,民族復興進入由大到強的關鍵時期,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創新發展轉型升級機遇期、深化改革完善制度攻堅期。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奮力推進民族復興新的徵程,形成「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總方略,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的總要求,開拓中國特色強軍之路,統籌大國治理與大國外交,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逐步完善,治黨治國治軍成效顯著。該片對此作出了充分深入的敘述描寫,從而進一步堅定了廣大觀眾的理想信念,增強了實現奮鬥目標的必勝信心,不愧為一部走向民族復興有感染力說服力的好作品。
《築夢路上》觀後感3
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以來,以解放中國、振興中華為已任,克服各種艱難險阻,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緊緊圍繞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這一主題,以95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大眾進行的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曆程為敘事線索,擷取黨史上數十件大事,用「講故事」「析事理」的手法,深刻展現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經歷的「尋夢、追夢、築夢、圓夢」之路,充分反映了中國共產黨為中華民族的強大和為人民謀幸福立下了豐功偉績。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美麗的新中國。筆者觀看了前面播出的兩集,從中看到,我們黨為了誕生之初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樹立了遠大的理想和信念;為了實現民族獨立和民族解放,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做出了不朽的貢獻;我們黨在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完整的工業化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的過程中,所取得的成就更是有目共睹。尤其是在推進改革開放、創立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過程中,為人民帶來了滿滿的幸福感。
向著夢想進發是我們黨不變的信念。不能忘懷,95年前一個夏天的晚上,李達、李漢俊、董必武、陳潭秋、毛澤東、何叔衡、王盡美、鄧恩銘、張國燾、劉仁靜、陳公博、周佛海、包惠僧13個人,代表全國五十多位共產主義信仰者,在上海法租界的一座石庫門建築裡,幹了一件開天闢地的大事。不能忘懷,第一國共合作後的國民黨背信棄義,開始大屠殺,再到全民一心放下恩怨共同抗日,終收到抗戰的偉大勝利……更不能忘懷,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以更加堅定的理想,擎起了民族復興的大任。《築夢路上》也再次告訴每一個中國人,只有精誠合作,同心同德,我們才能早日實現中國夢。
可以說,《築夢路上》是一次宏大的黨史教育,讓我們黨95年來的經歷更加清晰。無數風霜雨雪,多次遇到激流險灘,也曾走到懸崖絕壁,也曾面臨重重包圍,但從未因為困難和挫折而改弦更張,放棄理想,而是將民族復興的大任更加高揚。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它支撐了我們黨經受住了一次次艱苦考驗。共產黨永遠是我們的「主心骨」,有了偉大的共產黨,中國革命和建設在一路之上,留下了確定夢想的高瞻遠矚,追逐夢想的堅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