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因素對金融泡沫的推動(通過鬱金香泡沫分析泡沫金融危機對社會的影響)
2023-07-27 10:58:06 1
當談論到泡沫金融危機時,人們腦海裡大多浮現的是悲情的投資家、哀鴻遍野的金融界、一蹶不振的經濟形勢,甚至是大眾非理性意識的大爆發。在經濟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泡沫定義是:那部分無法解釋的資產價格運動,它建立在稱之為基本面的基礎之上。基本面是各種變量的集合體,我們認為這些變量應該驅動資產價格的變化。在一種特殊的資產價格定義的模型中,如果對於資產價格的預測產生了嚴重的偏差,那麼,就會說可能存在某種泡沫。
在眾多泡沫金融危機中,備受人們關注的是1634年-1637年荷蘭鬱金香泡沫——「本質上毫無用處的」鬱金香球根,在一個個酒館、拍賣會,甚至是遠洋歸來的貨船上,被賣出了驚天的價格,以至於後世人們在談論鬱金香泡沫金融危機時,將它變成投機狂熱的代名詞,並摻雜著對投機市場的懷疑和投機事件的警惕。
荷蘭的鬱金香狂熱發生在與西班牙的80年獨立戰爭期間(1568-1648,因歐洲爆發30年戰爭,西班牙與荷蘭籤訂了12年的停戰協議,1621年協議到期,兩國恢復戰爭)。此外,荷蘭在每一年的戰爭中,投入戰場人數達10萬,還供養著一支規模宏大的海上艦隊。如此巨大的軍費開支,絲毫沒有動搖荷蘭的經濟基礎。因為當時的荷蘭是一個宗教信仰較為自由的國家,眾多宗教在此地匯聚而且鮮少發生矛盾。這也就給荷蘭帶來了很多冒險精神、投資精神、經商精神等等。
從1620年開始到1645年,荷蘭幾乎壟斷了東印度到日本的貿易,還徵服了巴西大量領土,在1628年截取了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地上的全部金銀產量。當時荷蘭的僅僅一個東印度公司,它的貿易量就能佔到全球一半。荷蘭商船的足跡已經遍及世界,海上馬車夫的稱號由此得來。隨著商品市場的建立,荷蘭有了複雜的金融市場機制,股票、商品期貨、期權等各種市場開始形成。之後,地跨亞歐非大陸的土耳其與歐洲各國進行貿易時,將原產地在亞洲的鬱金香帶到了法國巴黎,並在歐洲掀起了對鬱金香的狂熱。因鬱金香在最初生活在乾燥陽光的地方,種植在多雨溼潤的歐洲,存活率並不高,再加上花期短、形狀易衰減,鬱金香很稀缺,也成為了歐洲人炫富的標配。
荷蘭不僅因為自身有錢,而且還擁有創生經濟制度的能力,所以荷蘭人開始對鬱金香進行炒高。在最狂熱的時候,一種名叫Semper Augustus「永遠的奧古斯都」的價格高達5500荷蘭盾,相當於3300磅黃金的價格。與此同時,外國的大量資金也湧入荷蘭鬱金香市場,希望能在這一場投機中賺得錢財。鬱金香貿易從一場溫和安全的行動如此迅速地轉換成一場異乎尋常而危險的賭博,給當局造成了明顯的不安。演變成了一種期貨交易的鬱金香貿易,更被當局所反對。而這種期貨交易也不被當時的法律所保護——法律禁止買空賣空的活動。統治階層隨後也開始了對於禁止這項瘋狂活動的宣傳,印發了很多小冊子,還有對於痴迷這種投機行為之人的批評。不同於現在的期貨交易,當時的交易通常在小酒館裡進行,沒有公證人,依靠的是雙方的承諾而不是保證金來維護這個交易的確定性,此外,合同並沒有給鬱金香進行每天的市場定價,而且單方破壞合約的邊際成本幾乎為零,雙方也都沒打算在鬱金香交付期到的時候進行交割。
在政府的有意引導控制、交易過程中價格的下降造成的恐慌、新教徒對鬱金香和投機者的汙名化等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1637年2月的一個星期後,鬱金香花卉市場崩潰了,鬱金香金融泡沫正式破裂。一個世紀之後,各種鬱金香球根的價格下降幅度巨大,據統計,有些球根甚至縮水到最高峰時的1%、0.5%、0.1%、0.005%,之前提到的Semper Augustus「永遠的奧古斯都」只值0.1個荷蘭盾。
很多人也許會認為,如此巨大的一個金融泡沫破裂了,帶給荷蘭當時金融界影響應該是巨大的。可是事實正好相反,荷蘭的國力依舊蒸蒸日上,1637年鬱金香泡沫金融危機,在整個國家來看根本不算是一個宏觀經濟危機。在鬱金香狂熱結束後的三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股票價格幾乎翻了一番,而且大部分是發生在1636年之後:從1636年3月的229點上漲到1639年的412點(也存在西班牙軍隊進攻荷蘭產生的影響)。
▲水粉畫《永遠的奧古斯都》(1640年以前)
前面說過,在酒館裡的交易缺乏內在的約束和控制,這種情況很可能會加劇投機行為。況且,這種交易市場是由一群不遵守衡平法(以「正義、良心和公正」為基本原則,以實現和體現自然正義為主要任務。同時,衡平法也是為了彌補普通法的一些不足之處而產生的。因此,衡平法也只能像普通法一樣,主要是大法官的判例形成的調整商品經濟下財產關係的規範。)的人組成,他們不斷製造高價,因為他們都知道國家不會要求強制履行這些合同。
這次的投機活動,不過是手有餘錢的人們在生意蓬勃的鬱金香市場做的一場遊戲而已。雖然看起來參與的人很多,但大多數的人只是熱衷於談論此事而已,真正金山銀海投進去的人很少。而這些很少的人,也必定是當時的富豪,他們掙來的錢拿去市場上投機一些可能高收益的東西自然也是無可厚非。他們自然知曉高收益就是高風險,同時,對於自己可能賠本的情況也就已經做好心理準備了。
所以說,泡沫的本質就是財富的轉移。這種只是單一商品的價格的上漲,並不會給國家經濟帶來多大的衝擊,最多是在泡沫即將破裂的時候最後接手的那一波人,會有相當的財富損失,但經濟總量在短時間內改變是比較小的,那些從最後一波人的手裡流出來的錢,會回到另一波人的手上,這種泡沫金融危機可以看做是富人之間的零和博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