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化海倫扶貧工程(海倫市101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
2023-08-05 05:35:40 3
人民網-黑龍江頻道
發布會現場。
人民網哈爾濱9月24日電(韓婷澎)9月24日,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一場——海倫市專場舉行。綏化市政協副主席、海倫市委書記王學斌,海倫市委副書記、海倫市市長韓啟彬,以「厚植為民情懷、決勝脫貧攻堅,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海倫力量」為主題,介紹了海倫市脫貧攻堅的有關情況,並回答了相關問題。
綏化市政協副主席、海倫市委書記王學斌作主旨發布。
王學斌介紹,幾年來,海倫市下足「繡花功夫」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果不斷累積,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從2017年確定的33602人減少到2019年底的2731人,101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發生率降至0.43%,2020年2月26日召開的省政府常務會議批准海倫市摘帽退出。
海倫市委副書記、海倫市市長韓啟彬答記者問。
探索資產收益類扶貧新路徑 貧困群體收入水平顯著提升
海倫市堅持以富硒產業開發為主線,從以大豆、大鵝、甜玉米「兩大一甜」為主導的特色扶貧產業開發,到「1 3 5」重點扶貧產業可持續增強,確保了每戶貧困戶進入至少兩個以上增收產業,戶均增收2500元以上。
產業龍頭陣容不斷壯大。投資16.4億元的國投30萬噸燃料乙醇項目10月末投產,投資5億元的5萬噸纖維素燃料乙醇項目即將開工,徹底改寫了海倫市「農業強、工業弱」的歷史。永和豆漿、天津利民、黑臻木耳等6個超億元項目陸續進駐,帶貧作用日益凸顯。隨著大豆產業「東生」品系的開發,海倫大豆中國特優區稱號的獲得,國家級大豆產業園的落地,省部共建國家級行業產地市場的落戶,形成了「繁、產、加、銷」全產業鏈一體化發展格局,年加工大豆能力達到75萬噸,大豆產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扶貧項目可持續性不斷增強。「小菜園」產業實現了「五統一」,整村推進達到3.2萬畝,確保戶均年增收500元以上;生態扶貧「小林場」發展到1260處、1.48萬畝,不但每戶年均增值500元以上,而且全市可獲得碳匯預期收入超千萬元;採取包機方式向寧波「點對點」輸送務工人員1050人,其中貧困戶487人,每人年均穩定收入5萬元左右。同時,積極探索資產收益類扶貧新路徑,投資700萬元入股中糧貿易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所獲分紅為深度貧困村注入了強大動能。
新經濟發展勢頭強勁。省內率先與阿里巴巴集團興農扶貧「一縣一業」展開合作,以小菜園為代表的富硒產品開發,叫響了「黑土硒都」品牌。今年,為應對疫情,海倫市率先提出直播電商發展行動計劃,開展8項行動,打造了千人「網紅」團隊,目前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3億元。
全力提升補短板質量 鄉村面貌顯著改善
海倫市始終堅持「兩不愁三保障」標準要求,全力提升補短板質量。「致富路」全面聯通,新(改)建農村公路2667公裡,實現了「村村通、屯屯通」,被評為「四好農村路」國家級示範縣;「放心水」全線接通,實現了農村安全飲水全覆蓋,讓群眾吃上安全水、放心水,被評為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安全房」實現高質量,改造危房2.39萬戶,其中貧困戶1.32萬戶。
同時,構築了合作醫療、大病保險、大病救助等「六道保障線」,全力推進醫聯共建遠程診療幫扶項目,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北京優質診療服務,遠程診療數量位居全國貧困縣首位,在「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上邁出了新步伐。
在全面落實教育保障政策,確保貧困戶子女不因貧輟學的基礎上,連續三年積極錄取貧困戶子女進入第一中學「宏志班」,接受優質教育。今年高考再傳喜訊,海倫市有6名學子考入清華、北大,其中5名為農家子女,特別是在「宏志班」的引領下,貧困戶子女本科進段率100%,有效阻斷了貧困代際傳遞。
落政策、上項目、解難題 幹部群眾精神面貌發生顯著變化
海倫市認真貫徹「三落實、三精準」要求,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指揮體系、作戰體系、制度體系,101支駐村工作隊、3577名幫扶幹部駐村入戶,落政策、上項目、解難題,實現貧困村、貧困戶幫扶「全覆蓋」,凝聚了強大攻堅合力。
通過開展「三帶兩扶」思想扶貧,打造了一支「不走的工作隊」,貧困群眾「我要脫貧」意識日益增強。在脫貧攻堅這場大考中,海倫市鍛造了一支心繫群眾、敢於擔當、善作善成的幹部隊伍,架起了幹部群眾的「連心橋」,形成了上下一心、和衷共濟的良好氛圍。
圖片由韓婷澎拍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