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北京申奧成功的一封信
2023-08-04 10:38:43 4
親愛的北京:
你好!
「北京成功了!」
「我們贏了!」
這是世界對北京的選擇。
天安門廣場,人潮歡湧,其情撼地震天;中華世紀壇,鼓樂高亢,其勢排山倒海。曾經的坎坷化作今夜的輝煌
讓時光倒流。
1993年9月23日,北京僅以兩票之差與2000年奧運會失之交臂!當中國在雪梨奧運會上以金牌總數第三實現歷史性突破的時候,當中國的綜合國力一步步增強、人們的奧運情結越來越濃烈的時候,八年前的這一幕,仍如此真切地攪動著人們的心緒。
讓時光倒流……
這一聲聲呼喊,在那個中國人被蔑稱為「東亞病夫」的年代,是如此的悲壯與高昂。
讓時光倒流。
1928年,荷蘭阿姆斯特丹奧運會。看臺上的中國全國體育協進會幹事宋如海百感交集,反覆用英語吟誦「奧林匹亞」,忽然喊出一句中國話:「我能比呀!」後來,他將奧林匹克運動會音譯為「我能比呀」!
這不堪回首的一頁,已被我們翻過。「堅定不移地走向世界」
前80年,積貧積弱,民不聊生;後80年,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從最悲慘的境遇走上光明的道路。
在這個曾經苦難深重的國家,人民的愛國之情、強國之夢與體育是如此密不可分。
不能忘記,20世紀80年代,女排精神給人們帶來的巨大鼓舞。「團結起來,振興中華!」成為時代強音。從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的15枚金牌,到第27屆雪梨奧運會的28枚金牌,中國當之無愧地成為國際公認的體育大國。
可是,「中國何時能自己舉辦一屆奧運會?」———上世紀初,同胞的呼喊猶在耳際。
這是一個不畏懼任何艱險的民族。8年前北京申奧失利之後,人們高呼的口號是「堅定不移地走向世界」!
中國走向世界的腳步不可阻擋。奧運之夢牽繫著中華民族為創造人類文明共同奮鬥的理想。
人類一次智慧而詩意的選擇
2000年9月9日。北京。
中國對人類的巨大貢獻舉世皆知。
「在北緯40度上下的世界各大城市,只有北京是歷經3000年而不衰的都城。古蹟之多,勝過羅馬;氣魄之大,勝過巴黎。」
今日中國已成為最具潛力的新興市場,誰能漠視這個巨大市場給予世界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
「新北京,新奧運」,已不僅僅是響亮的口號。網際網路已成為公眾表達意見的窗口。在北京奧申委網站上,一次為支持北京申奧而舉辦的籤名活動中,僅一個月籤名者就達100萬人。20多家民間環保組織加入北京申奧隊伍;「綠色社區」活動,正由居民們自發推行。「人文奧運、綠色奧運、科技奧運」,正實實在在地成為中國賦予奧林匹克運動的嶄新內涵。
1913年,「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寓意深遠地為國際奧委會設計了「五環」標誌,以象徵五大洲通過體育緊密聯繫在一起。奧林匹克聖火就要在古老的中國燃燒。時間將證明,這是人類的一次智慧而詩意的選擇。
1908———2008,從第一個中國人提出申辦奧運會,到北京主辦奧運會,歷史的回聲將穿越整整一百年。這看似巧合,卻蘊含著歷史的必然。
此致
敬禮
未來的小健將:熊楊拓
2004年10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