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第四章 利涉大川

2023-07-22 09:38:32 2

  我心想不用問,這位肯定就是全卦真人了。我充做看熱鬧的,擠進人群,只見馬真人正對著山下指畫方向,琢點穴道,對那些人說道:「西北山平,東山稍凹,有屏擋遮護,有龍脈環繞,咱們莊的學校要是蓋在這裡,必多出狀元。」

  這時有個背著包裹的中年山民,長得其貌不揚,看樣子是路經此地無意中聽到馬真人的言論,便對眾人說道:「看各位的舉動,難道是要在此地建房?此山乃白蟻停聚之處,萬萬不可建造陽宅,否則容易出事故傷人。」

  馬真人一向受慣了眾星捧月,相形度勢百不失一,何曾有人敢出言反駁,看那山民十分面生,不是本鄉本土的,心中不禁有氣,便問他一個外地人,怎麼會知道這山裡有白蟻。

  那過路的山民說道:「東山凹,西山平,凹伏之處為西北屏擋,復折而南,迴繞此山,雖有藏風之形,卻無藏風之勢,風凝而氣結。風生蟲,所以最早的繁體字『風』字,裡面從個蟲。風與山遇,則生白蟻。此地在青烏術或《易經》中,當為山風蠱,建樓樓倒,蓋房房塌。」

  馬真人問道:「這裡山清水秀,怎麼會有蠱象?雖有山有風,但沒聽說過山風蠱,你既如此說,請問蠱從何來?」

  山民指著山下說,白蟻沒有一隻單獨行動的,凡白蟻出沒必成群結隊,「蠱」字上面是三個蟲,三者為眾象,眾就是多,下面的皿字,形象損器,好似蟻巢。此地表層雖然完好,奈何下邊已被蟻穴縱橫噬空。我乃過路閒人,是非得失與我毫不相干,只是不忍房屋倒塌傷及無辜,故此出言提醒,言語莽撞,如有不當之處,還望海涵,這就告辭了。

  那山民說罷轉身欲行,馬真人卻一把將他拉住:「且慢,話沒說明白別想走。你說此山中有蟻穴,此亦未可知,但以蠱字解蟻,卻實屬杜撰,此種江湖伎倆,安能瞞得過我。」

  山民只好解釋道:「自古風水與易數不分家,所以才有陰陽風水之說。這裡地處據馬河畔,河水環西山而走,白蟻行處也必有水,所以《易經》中的蠱卦,也有利涉大川之語,山風蠱便應利涉大川。」

  馬真人聽罷笑道:「我家祖上八代都是卦師葬師,《易經》倒背如流,說起易數你可不能矇混過關了。蠱卦的利涉大川,應該是形容蠱壞之極,亂當復治,撥亂反正之象,所以此卦為元亨而利涉大川,你竟敢如此亂解,實在可笑之極。」

  這時有幾個好事的村民,爭先恐後地跑到山坡下,用鐵鍬挖了幾鏟子,果然挖出成團的白蟻,眾人都不免對馬真人和那山民另眼相看。

  只聽那山民對馬真人說:「依你所說,利涉大川只是虛言,換個別的意思相近之詞一樣通用,這是對易數所見不深。其實利涉大川在此卦中特有所指,蠱卦艮上巽下,本屬巽宮,巽為木,艮卦內互坎卦,坎為水,以木涉水,所以才有利涉大川之言。我還有事在身,不能跟諸位久辯,如果世上真有風水寶地,又哪裡還有什麼替別人相地的風水先生,勸諸位不必對此過於執著,山川而能語,葬師食無所。」說完之後,也不管馬真人臉上青一陣白一陣的表情,轉身就走。

  我在旁也聽得目瞪口呆,這世上果然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自恃有半本《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就覺得好像怎麼的了似的,其實比起這位貌不驚人的過路山民,我那點雜碎真是端不上檯面。這些年來我是只知風水,而不曉陰陽,我猛然間醒悟,這山民對卦數了如指掌,又通風水秘術,今天該著槓著讓我撞見,豈能擦肩而過失之交臂。

  這麼一愣神的工夫,那過路的山民已經走下了山坡。被人辯得啞口無言,自稱全卦能倒背《易經》的馬真人,估計也是個包子,我看都懶得再看他一眼,從後三步並做兩步地追了上去。

  山路曲折,繞過山坳後,終於趕上了他,我單刀直入地說想了解一些卦數之事。那山民也沒什麼架子,與我隨口而談,原來他是來此地探親,這時是要趕路乘車回老家。我見機不可失,便也不多客套,直接請教他,可否知道《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之事。

  山民聽聞此言,露出一絲詫異的神色,乾脆與我坐在山下林中,詳細攀談起來。十六字天卦自成一體,包括訣、象、形、術四門,據說創於周文王之手,然而由於其數鬼神難測,能窺其門徑者極少,漢代之後便失傳了。留下來的,只有易數八卦,後世玄學奇數,包括風水秘術無不源出於此。

  晚清年間,有名金盆洗手的摸金校尉,人稱張三鏈子、張三爺。據說他自一古冢裡掘得了十六字天卦全象,並結合摸金校尉的專利產品「尋龍訣」,撰寫了一部《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但此書奪天地之秘,恐損陽壽,便毀去陰陽術的那半本,剩下的半本傳給了他的徒弟陰陽眼孫國輔,連他的親生子孫都沒得傳授。

  這位山民就是當年張三爺的後人張贏川,他所知所學,無非都是家中長輩口授,特別精研易術。我們一盤起道來,越說越近,陰陽眼孫國輔就是我祖父的恩師,這可有多巧,敢情還不是外人,從祖上一輩輩地排下來,我們倆屬於同輩,我可以稱他一聲大哥。

  張贏川問明了我找十六字的來龍去脈,說此事極難,十六字是不可能找到了,即便是某個古墓裡埋著,找起來那也是大海撈針,而且事關天機,找到了也不見得是什麼幸事。

  我覺得對於「天機」可能是理解不同,我認為所謂的天機,只是一些尋求長生不死之道的秘密,是統治階級所掌握的一種機密。然而我對成仙之類痴人說夢的事毫無興趣,只是想除掉身後背負的詛咒,才不得不從龍骨天書中找使用雮塵珠之道。事關生死存亡,所以甘冒奇險去深山老林中挖墳掘墓,就算是死在陣前,也好過血液逐漸凝固躺著等死的日日煎熬。

  張贏川說兄弟出了事,當哥的就該出頭,但奈何自身本領低微,家中那套摸金的本領也沒傳下來,幫不上多大忙。但易含萬象,古人云生生變化為易,古往今來之常為經,天地間禍福變化都有一定之機,愚兄略識此道,雖然僅能測個輪廓,卻有勝於無,不妨就在此為兄弟起上一課,推天道以明人事,一卜此去尋龍之路途。

  我聞言大喜,如蒙指點,那就是撥雲見日了。張贏川說起卦佔數,並不拘何物,心到處便有天機,當下隨手摘了幾片樹葉,就地扔下,待看明卦象也覺驚奇:「奇了,機數在此,竟又是個山風蠱的蠱卦,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後甲三日。」

  我對此道一竅不通,忙問道:「這卦是什麼意思?我們背上的詛咒能解除嗎?」

  張贏川道:「甘蠱之母得中道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風從西來,故主駁在西,西行必有所獲。然風催火,此卦以木涉水,故此火為兇,遇水化為生,如遇火往未能得,然遇水得中道,卻亦未定見其吉。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終則有始,天行也,切記,切記。」

  我心中本對藏地有些發怵,多日來鬱結於此,始終不能下定決心去西藏,這時見卦數使然,當即打定了主意,看來不去崑崙山走上這一趟,這場禍事終歸不能化解。於是再以雮塵珠究竟為何物相問,究竟是眼睛還是鳳凰?

  張贏川凝視那幾片樹葉半晌,才答道:「既是眼睛,又是鳳凰,此物即為長生。」

  我說這可怪了,怎麼可能既是眼睛,又是鳳凰?難道是鳳凰的眼睛不成?鳳凰是神話傳說中的神獸,世上又怎麼會有鳳凰的眼睛?

  張贏川為我解讀此卦機數,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終則有始,這些皆為輪轉往復是也。傳說鳳凰是不死之身,可以在灰燼中涅槃重生,此也合生生不息之象。目為二,三日為奇,日雖似目而非目,故不足為目,然而有三在前,多出其一,即又為目。我以機數觀其物,可能是一種象徵長生不死之意的極其類似人目,而又非人目的東西,但究竟是什麼,神機不足,參悟不透。

  雖然未能確切指出雮塵珠具體是何物,但已讓我茅塞頓開,佩服得五體投地,眼前那層濃重的迷霧,終於已經揭開了一條縫隙。事先我並未對他明言雮塵珠的情況,但他竟以幾片樹葉以及兩句問話,就斷出了「長生」二字,結合最近經歷的事件,無不吻合,這八卦之數已精奇如斯,倘若有十六字,那真可通神了。

  張贏川說今日機數已盡,再多佔則有逆天道。剛得聚首,卻不得不又各奔東西,卦數之準與不準,皆在心思與天機相合,也許失之毫釐,就差之千裡。剛才所起的一課可以作為參考,不可不信,也不可盡信,願君好自為之,日後有緣,當得再會。

  我把他所言的卦詞都一一牢記,從西藏回來後,若是還有命在,一定再去拜會。於是雙方各留了地址,我一直將他送到山下的車站,方才惜別。我站在原地,回味那些卦詞,竟又覺其中奧秘深不可測。

同类文章
第三十一章 死亡倒計時

第三十一章 死亡倒計時

  我和Shirley楊在「人形行刑坑」邊觀看四周記載的儀式場景,越看越是觸目驚心,那些古老的雕刻圖案,雖然構圖簡單,但帶給人心理上的衝擊,卻絲毫不亞於親眼看到,有活生生的人在面前生剮活剝,壁畫中的一筆一划都似是鮮血淋漓。  但比殺人儀式壁畫更為殘酷無情的,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現實,鐵一般的規
第二十章 魚陣

第二十章 魚陣

  我只好帶上明叔和阿香,沿著布滿水晶礦脈的河流不斷向下遊前進,一連走了三天,發光的淡水水母漸漸稀少。最後這狹長的深淵終於有了盡頭,巨大的山體縫隙,被一道幾百米高的水晶牆攔住,牆體上都是詭秘的符號和印記,一如先前看到的那塊冰山水晶石,不過牆實在是太大太高了,人在這宏偉的壁下一站,便覺得渺小如
第二十八章 白色隧道

第二十八章 白色隧道

  看到明叔那刷白刷白的臉色,我心裡不禁打了個突,他所說的門後有人,我倒不覺得有什麼可怕,大不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也就是了。我自始至終最擔心的一件事,就是明叔的精神狀態。自打進藏以來,接二連三地出現傷亡,使他成了驚弓之鳥,而且這大黑天擊雷山的地名,偏又犯了他的忌。明叔雖然也算是在大風大浪中歷
第三十三章 祭品

第三十三章 祭品

  「鳳凰膽」被明叔隨手扔進了天梁下的雲湖之中,我氣急敗壞地將他從石人像上拽了下來,舉起拳頭想打,但還沒等動手,便聽到Shirley楊叫道:「不好,時間沒有了。」說完抬頭注視著頭頂的晶脈,坐在地上的阿香與剛剛為了躲槍避在另一尊石人後的胖子,包括被我壓在下邊的明叔,也都抬起頭來,看著上面。  
第三十五章 血祭

第三十五章 血祭

  為了避開「大雷天擊雷山」中殺人於無形的「晶顫」,我推開堆積在天梁下的無數乾屍,當作踏腳石,一層層碼向通向祭壇的道路,開始的時候眾人還有點放不開手腳,一來是那些臉上有兩個大黑窟窿的乾屍,實在是過於面目猙獰,失去了生命的空虛軀殼中,也曾經都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大活人,他們大多數還保留這生前面對
第四十二章 還願

第四十二章 還願

  我看此時其餘的人都睡得很沉,大夥實在是太累了,對於明叔這種小聰明也沒必要去驚動其餘的人,於是便不容分說把背囊從明叔手中拎了回來,將之枕在頭下,告訴明叔說要走的話也行,但是東西都不能帶走,因為我們也得用,要是不想走了,就趕緊找個地方好好休息,別吵醒了別人。  明叔無奈,只得重新回來,坐在地
第四十章 由眼而生 由眼而亡

第四十章 由眼而生 由眼而亡

  我們雖然知道困在巨象的頂部,雖能支撐一時,卻無論如何支撐不了一世,正在籌謀對策,卻不料那些毒蛇來得如此之愉,尤其是那條口中不時滴落紅涎的大蛇,身前身後帶著十步毒霧,別說讓它咬著,就是離它距離稍近,怕也難免中毒身亡,我們只好避其鋒芒,迅速逃往巨像暴露在外邊的半個腦袋之上。  我拽著Shir
第三十二章 生死籤

第三十二章 生死籤

  石莖天梁是用一整株古老的化石樹改造而成,長有三十餘米,寬約五米,工整堅固,下邊沒入白雲之中,它一端連接著「白色隧道」前的平臺,另一端直達玉山祭壇山腹中的洞口,天梁上立著許多古老的白色石人,與「獻王墓」中的天乩圖何其相似。  明叔就騎在了一尊石人的肩頭,舉著「鳳凰膽」的手抬起來,探出天梁之
第二十三章 X線

第二十三章 X線

 我邊走邊把屠房中的情況對Shirley 楊簡要說了一遍。Shirley 楊卻認為這裡不是失落在時間的軌道以外那麼簡單,比如鍋裡煮的熟牛肉,的確爛熟可口,吃光了它,它自己也不會再重新出現,城中的一切都固定在了某一時刻,如果不受外力的影響,它始終不會發生任何變化。外邊的天空由昏暗變成漆黑,手錶
第十七章 乃窮神冰

第十七章 乃窮神冰

  我想起在大鳳凰寺見到的鬼母壁畫,當時曾聽鐵棒喇嘛說那畫已經殘破,其原貌應該是藍白兩色為主,象徵著鬼母擁有無量業火與乃窮神冰兩種可以粉碎常人靈魂的邪惡力量。在古藏地的傳說中,並沒有魔國這個稱呼,而是稱其為北方的妖魔,只有世界制敵寶珠大王的詩篇中,才稱其為「魔國」。  從冰川水晶屍口中鑽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