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給佛開光怎麼開光(給佛像開光都需要什麼東西)

2023-07-22 09:41:56

佛像裝心是怎麼回事,有什麼規則?

佛像裝心也就是開光
現代一般開光,已經趨向形式、迷信,把開光的意義完全喪失掉了。開光的真實意義,現在知道的人很少。實際上,開光這樁事情非常重要,它真正的意義,就是說明我們供養這一尊佛菩薩形像意義之所在。佛家的開光儀式,實際上就是一般人所說的啟用儀式。當有新的建築物、新的設施啟用時,一定要接待社會大眾,舉行啟用儀式。最重要的是要告訴大眾,為何要有此設施,這對社會大眾有何好處。佛家供奉佛像,或是新建築落成,也舉行儀式,就稱作"開光"。 譬如我們供養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這個像造好了之後,我們要啟用,供養啟用。在啟用的時候,我們要向大眾說明,我們為什麼供養觀世音菩薩,供養觀世音菩薩意義是在那裡?藉這尊像,開發我們自己自性的光明,所以不是人替佛菩薩開光,是佛菩薩形像為我們開光,這意思在此地。
道場有許多信徒參與開光儀式,那是唱戲表演給大眾看。但是表演的每個細節,都要將意義說明白,大家恍然大悟,覺不至於迷信。在開光儀式中,拿一隻筆去點眼睛,筆代表智慧、文學;拿毛巾擦臉,表把灰塵擦掉,將心地裡的汙垢洗淨。拿鏡子是照自己,也可以照別人,自他不二,生佛一如,都是取很深的意思。那種形式,有些場合可以用,有些場合不必用,只要將供奉的意義說清楚就行了。
"開光"二字的意思就是讓佛菩薩形像, 及這些建築,開發我們自性的光明。絕對不是說,找一個出家人替佛菩薩像開光就靈了,出家人還是凡夫,若凡夫替佛菩薩像開光,那佛菩薩也變成凡夫了。果真開光就靈,不開光就不靈,那何必拜佛菩薩,不如拜這個法師,法師比佛菩薩還靈,這不是顛倒嗎?這是世間人錯誤的觀念。若說佛像開光之後就靈驗,沒有開光就不靈驗,這是迷信的說法,也是對於實際事理完全不明了的說法。所以,開光儀式就是啟用典禮儀式,是要告訴大眾,塑造佛像、蓋建築,代表的意義,我們應以何種心態來供奉,要將這些事理說明清楚。這種種設施是佛陀教育的手段,不是目的。佛陀教育的高明,就是將教學與藝術結合成一體。這是至今有很多人想到,但是還無法做到的,而佛法在幾千年前,就已經徹底實施了,這是最完美的教學。
開光是宣說這個佛菩薩代表的意義。譬如說供養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代表的是慈悲,把菩薩大慈大悲救度一切眾生這個本願宣說出來。我們供養佛菩薩,供養觀世音菩薩,就要效法佛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這一種悲願。所以見到觀音菩薩的形像,聽到觀音菩薩的名號,就把我們大慈悲心引發出來。我們對於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要以大慈大悲,真正去愛護、關懷、幫助,這是這一尊名號,這一尊形像開發我們自性慈悲的光明,這叫做開光。所以是藉佛菩薩名號,開發我們自性的光明;藉佛菩薩的形像,啟發我們自性的光明,是這個意思。決定不能搞錯,錯了,那你就是迷信。迷,決定不能解決問題,唯有智才能解決問題。這個是學佛不能不知道的。
至於什麼樣的人,才有資格來給佛像開光,對於佛菩薩的經論、歷史淵源,他所表達的意義,都能夠通達明了,為大家解說清楚、解說明白,這就對了。絕對不在那些形式。每一種形式都有很深的教育意義,都要把它講解清楚、講解明白,才不致於趨向迷信,把佛菩薩當作鬼神來崇敬、來崇拜,祈求天地鬼神、諸佛菩薩來賜福,這是錯誤的觀念,這是不正常的想法。
開光,又稱開光明、開眼、開明、開眼供養,就是新佛像、佛畫完成要置於佛殿、佛室時,舉行替佛開眼的儀式。《禪林象器箋·垂說門》中說:「凡新造佛祖神大像者,請宗師家,立地數語,作筆點勢,直點開他金剛正眼,此為開眼佛事,又名開光明。」在佛教中,只有經過開光後,佛像便不是原來的木雕石塑,而是具有宗教意義上的神聖性,受到佛教徒的頂禮膜拜。
開光時,先將佛像安好,誦經及咒語,奉請菩薩安座,然後請高僧為佛像開光說法。《黑谷燈語錄》中說:「開眼者,本是佛匠雕開眼,是事開眼;次僧家誦佛眼真言,誦大日真言,則成就佛一切功德,此謂開眼也。」所以它是為佛像舉行一種說法儀式。開光時,由於佛菩薩的功德不同,主法者所說的法也有所不同,並且主法者常常會提到為佛像開「六通」,即眼通、耳通、鼻通、舌通、身通、意通,這是讓佛像具有六種神通:即點眼眼通,真見無所不見;點耳耳通,妙聞遍及十方;點鼻鼻通,普嗅法界諸香;點舌舌通,演說妙法無窮;點身身通,分身塵塵剎剎;點意意通,能鑑三世群機。開光儀式一般是主法者先拿起新毛巾在佛像前做一個擦佛像的動作,說一首偈語,讚頌佛菩薩的功德;其次再用鏡子向佛像正面對照,說幾句寺院、佛像完成的因緣;然後主法者拿起硃砂筆,再說一首偈語,將硃砂筆向佛眼的方向作一個「點」的動作,大喊一聲「開」,整個儀式就完成了。
規模大的寺廟新佛像安置較為隆重,一般要舉行開光法會,這也是我們常見的一種法事活動。在繁多的宗教儀式中,地域不同,各自的法定儀軌也不盡相同,但從總體上說,絕不能違背經典的規定。
開光法會的儀規最早見於北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北印度烏填曩國傳法大師施護在開封太平興國寺譯經院譯出的《佛說一切如來安像三昧儀軌經》。該經指出,佛像塑畫雕造完成後,就要舉行安像慶贊活動。首先選擇吉日良辰和結界勝地,其次在此處設置傘蓋、幢幡、香花、水果、燈明等佛供,接著由身著莊嚴如法的阿闍黎入佛堂安像,並同弟子們一心觀想如來一切圓滿之相。然後合掌作禮,瞻仰聖容,以淨香花等佛供獻於佛前。入定心、離疑念,誦咒三遍,請一切佛安住於此,受此香花、燈、果、飲食等供養。複次,安置佛像坐西面東,並用黃布覆蓋。阿闍黎作觀想佛如一聚火,如來真身諸相圓滿,然後以「唵阿吽」三字安於佛之身上。「唵」字安於頂上、「阿」字安於口上、「吽」字安於心上。若是金、石、銅等佛像,就要塗上香油,用草,刷子刷乾淨,然後用歌舞伎樂讚頌,僧人復誦香贊真言。再用盛滿香水和五寶五藥花果的淨瓶灌浴佛像,再令僧眾齊誦偈贊,並作歌舞伎樂。若是畫像,要用鏡子照之,再以前述五種淨水塗於鏡上,沐浴鏡中影像。再依次吟誦著衣真言、安耳真言、安髮髻真言、安指甲真言、安髭鬚真言、獻塗香真言、安莊嚴真言等等,然後依灌頂儀軌將佛像置入曼荼羅,誦本尊真言三遍。一切供養儀式具足之後,開眼師用筆作點眼姿勢,這是為佛像開眼之光明,再誦開眼光真言二遍。這時,佛像即已開光。誦完開眼光真言後,令施主弟子入曼荼羅,齊誦護摩真言、增壽真言、息災增益真言,使眾生普獲吉祥。這時,阿闍黎即教化施主結緣,施利增福,金銀財帛等隨心布施。複次,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也施以財物,令福德更具圓滿。曼荼羅之內所供財物,必須都歸阿闍黎,其它人不得享用。當這套儀軌全部進行完後,即可收壇。這是密宗的作法,與漢地佛教有所不同。
佛教中任何儀式都具有一定的表法意義,開光也不例外。佛教認為,我們眾生從無始以來,就受到無明塵垢的汙染,而不能徹見諸法的真理,所以需要開發我們內具的智慧。唐代神秀禪師說過:「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所以,在開光儀式中,行使主法的人拿起毛巾向佛像作拂塵的動作,這是表示要拂去眾生心地上的垢塵;用鏡子一照,表示垢除淨顯,明心見性,真正見到諸法的本來面目;用硃砂筆點向佛眼,是因為眼睛代表了智慧,所以點開佛眼,開發眾生的內在智慧。如果眾生沒有智慧,對諸法妄起分別,就如眼睛有病,見到空花,還執為實有,所以需要除去眼病,發掘原有的般若智慧。
也有人研究論證開光這種儀式來自道教和民俗,佛教在流傳過程中受到原有中國文化的影響,將其援入,這也是佛教中國化的突出表現之一吧。

我已經告訴了我的出生年月讓大師開光怎麼辦

沒關係,既來之則安之。
開光,又稱開光點眼,多用在神像或者宗教藝術品上,乃是透過宗教儀式,請來神靈以靈力進入神像或宗教藝術品內。主其事者通常是僧侶,在,也常由民意代表、高級官員或者門閥聞人為之。其儀式大略是在念誦各種咒語或者吉祥話後,以硃砂筆點神像或藝品之上。佛教開光儀式所具有的內涵,是佛教特有的提升加持。佛教開光儀式,不僅是開佛眼,更是開眾生的心眼,開內在般若智慧。
開光是佛教術語,釋迦牟尼佛在《一切如來安像三昧儀軌經》中講:「復為佛像,開眼之光明,如點眼相似,即誦開眼光真言二道。」在《事師五十頌》中稱「開光」為「聖住」,「聖住」是非常標準的稱呼,意思是請佛和菩薩的化身與般若智慧安住於佛像內。嚴格來說,「開光」只適用於寺院落成、佛塔落成、佛像落成與安放、以及佛經安放等佛教活動上。依照佛教的傳統,寺院、佛塔和佛像落成後,要選擇適合的日子,舉行致禮儀式,以表示供奉、安住等意。
佛教中任何儀式都具有一定的表法意義,開光也不例外。佛教認為,我們眾生從無始以來,就受到無明塵垢的汙染,而不能徹見諸法的真理,所以需要開發我們內具的智慧。唐代神秀禪師說過:「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所以,在開光儀式中,行使主法的人拿起毛巾向佛像作拂塵的動作,這是表示要拂去眾生心地上的垢塵;用鏡子一照,表示垢除淨顯,明心見性,真正見到諸法的本來面目;用硃砂筆點向佛眼,是因為眼睛代表了智慧,所以點開佛眼,開發眾生的內在智慧。如果眾生沒有智慧,對諸法妄起分別,就如眼睛有病,見到空花,還執為實有,所以需要除去眼病,發掘原有的般若智慧。

正月裡能不能給佛開光嗎?

開光沒有月份的要求!只要誠心任何時間都可以!就如同看望老人,不一定要春節才去看一樣!

佛不開光可以戴嗎?

開光與不開光都不重要,因為佛是以慈悲為懷的,只要你心誠,佛一樣會保佑你的。 凡夫靠什麼為佛開光

寺院燒香必須要注意哪些

現在信佛的人越來越多,每年春節及農曆初一、十五等日期,廣大民眾有到寺院燒香禮佛、祈福求安的習慣。旅遊途中參觀名寺大剎,燒香拜佛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如何燒香拜佛,為使十方善信種植福田、廣獲法益、正善正行,以滿所願,特將燒香祈福的正確方法簡要的介紹給大家,以祈共沾法益。下面聽我細細道來,為你講解燒香拜佛的規矩。
一、進門禮數
寺廟建築都有許多道門,從哪一道門進入都有講究的。據說只有開了光的寺廟才有資格修十三道門。正中間的三道門,才是供人出入的。普通遊客,進門只能走右邊的那道門,中間那道門叫空門,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出入的。進門時,男客先邁左腳,女客先邁右腳,而且這步子,需邁得越大越好。同時進廟內殿宇時應遵循左門進右門出的原則。注意:一定不能踩踏在門檻(據說門檻代表佛祖的肩膀,當然不能踩踏)之上。而登臨第1和第6個臺階的行禮意味著一心一意和六六大順的含義。
二、燒香拜佛
禮佛前,先要淨(洗)手。香不能叫「買」而應該叫「請」。普通人敬香要用左手持(據說右手不淨,普通人殺生大多用右手),三炷為自己祈福,六炷為兩輩人祈福,九炷為三代人祈福。而十三是一個極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圓滿的高香。先燒香再叩頭。燒香的話,應該是左手拿香,右手拿燭。燒香時,先用自己的火點燃香,要越旺越好,人們就常說香火旺盛嘛。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握住香,高舉過頭頂作揖。作揖後,把香插在香灰裡,就可進門叩頭了。叩頭的話,要認準佛祖菩薩或羅漢。比如,你不能向地藏菩薩一陣猛叩頭。上香以3支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無漏學;也表示供養佛、法、僧常住三寶。這是最圓滿且文明的燒香供養。上香不在多少,貴在心誠,所謂「燒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誠心」。香入香爐時應呈水平角度,曰平平安安。
跪拜的姿勢是這樣的,雙膝跪在蒲團上,雙手合什,注意,這個雙掌合什要注意手心處呈空心狀,高舉過頭頂,向下至嘴邊停頓,可許願,再向下至心口,默念,再攤開雙掌,掌心向上,上身拜倒。
祈福還有一個儀式叫"開光",當然是由得道高僧來主持最好。平時開光的東西置於家中,須得初一十五淨手焚香,否則為不敬。但如果是很特殊的開普光,則不同,開光的物件可隨身攜帶。供開光的物件只能是象牙、金或玉製品。
把開光的物品和寫上被祈福人的姓名和生庚八字(記不住生庚八字亦可不寫)的紙用紅紙或紅錦囊包好,遞上隨喜一份(最好是以三六九數字相關),請大師幫忙開光。言語需恭敬,否則冒犯了大師,不給你開光。
開光的過程是把所有的開光物件放於一託盤,置於佛前,大師念經數篇,即算是佛光普照。你的物件因些而賦於靈氣與法力,可以帶在身邊保佑你了。
專業拈(上)香的方法
1.用自己的火將香點燃;2.用兩手的中指和食指夾著香杆,大姆指頂著香的尾部;3.安置胸前,香頭平對菩薩聖像;4.再舉香齊眉;5.之後,放下如第3動作;6.開始用左手分插。
插香的第一種方法:第一支香插中央,插時默念:「供養十方三世三寶。」第二支香插右邊,插時默念「供養歷生父母師長。」(註:本篇拈香之法全為在家居士所寫,故與出家眾所觀想默念者不同。但出家眾如是個人敬香禮佛,則可同用此法。)第三支香插左邊,插時默念:「供養十方法界一切眾生和我某某的冤債障類。」
插香的第二種方法是先右,念:「誓斷一切惡。」次左,念:「誓修一切善。」後中,念:「誓度一切眾生。」
插香的第三種方法是最簡單的,和第一法一樣,但念得比較簡單,第一支香插中間,念:「供養佛,覺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右邊,念:「供養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左邊,念:「供養僧,淨而不染。」總括而簡單。
上完香後,應對佛像,肅立合掌,恭敬禮佛(合掌,心中默念:「願此香華雲,直達三寶所(或念:「直達諸佛所」)懇求大慈悲,施與眾生樂。」)。
如果是上環香,就要以點燃之處向佛,兩手像持長香的方式一樣,舉香時,只要口中默念:「供養十方三世三寶。」願此香華雲,直達三寶所,懇求大慈悲,施與眾生樂。」即可。
要是上檀香(即檀木劈成之小枝)時,就要用雙手大指和食指拿著香的兩頭,中指、無名指、小指都張開伸直,高舉齊眉,前後放進香爐;第一根檀香用左手拈起,右手接過送入;第二支則利用右手拈起,左手送入;第三支又和第一支一樣。觀想默念的方法都要和上長香時一樣。燒香就是供養,燒檀香最好!
禮拜的方法
禮拜,就是對佛菩薩像虔誠的恭敬作禮之舉動,其法是:
1.肅立合掌,腕與心口平,兩足跟離開約二寸,腳尖相距約八寸,成八字形。站好後,立刻收束雜亂的心意,瞑目觀想:我以往無量劫中的父親在我右邊,我以往無量劫中的母親在我左邊,兒女眷屬在後,一切冤讎障類在前,此無量劫數的父母冤親眷屬,均在我的四周,團團圍繞著我,隨我一齊禮佛,願你們以善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註:此種觀想禮佛的方法,是密宗的無上法門,若常如此觀想禮佛,不僅能超度你所觀想的,而且能為自己滅障消災。即念經,持咒或持佛菩薩聖號時也是一樣,不可忽視。)觀想後,彎臂,右臂斜伸,右掌向上,按於拜墊中央,左掌仍舉不動,兩膝隨即跪下(此為第一拜)。
2.跪下後,左掌隨著伸下,按在拜墊的左前方(此為第二拜)。
3.右掌由拜墊中央移到右前方,兩掌相距約六寸許(此為半拜合共叫「兩拜半」)。
4.以頭垂叩於兩掌中間拜墊上。
5.兩掌隨即翻轉,手心向上。意思是以兩手託承佛足,以求福慧。這叫頭面接足禮。(另一說法是:古時候的小孩子或低階之人,向大人,上級或長者求索物品或錢財時,就是這樣攤開手掌承接所要求的財物。也就是承接佛菩薩所賜的福慧之意)。
6.兩手握拳翻轉,頭離拜墊,右手移回拜墊中心。
7.左握舉回胸前,右掌將身撐起,與左掌合,同時兩膝起立。合掌依然。
8.三拜禮畢,合掌彎腰,垂至膝前,以左手四指包右手四指,兩大指相併,兩食指相合豎直(此為定印),伸直腰,舉至齊眉,再放掌。這叫問訊。
以上為一般之禮拜法。此外,密宗尚有「佛部、蓮花部及金剛部」等之合掌與禮拜方法。行者皈依後,自有上師親傳,此處不贅。
禮拜呼吸法
禮佛的呼吸法:拜下時,舌尖卷抵舌根,同時吸氣,(如果要念佛號或持咒,可在拜下呼氣時念);起立時,舌尖翹頂上顎,同時吸氣。這是一種揉和吐故納新、使全身氣脈發生神秘的循環作用,以保健卻病延年益壽的方法。吸氣時最好能觀想空中日月星辰等通化成了白光,由你的頂門進入體內,(如果是面對佛菩薩像時,則觀想佛菩薩像放光照你);呼氣時則觀想我之病苦孽障都已化成了黑氣隨氣而出(時間久了,你將會看到自己所呼出的黑氣。那時保證你已是一個三業清淨的人了)。喜歡禮佛的同道們,不訪試試,這種又禮了佛,又練了卻病延年氣功,而又因此而清淨了三業的方法習之不斷,必可獲益無窮,悠然而拜,悠然而起,不疾不徐毫無勞累的感覺。
合掌的方法
佛教弟子們恭敬虔誠的第一個表現,就是肅立(兩腳與肩同寬平立)合掌。合掌的式樣有很多種,一般都是以兩手的掌指伸直,掌背微躬,掌心略彎,舉至心口處輕合,不可過緊,宜如塔形。依「菩提道次第修習加行六法妙道入門經」說:「兩掌合緊不留餘隙,是為外道合掌,第一會淪為外道,(因心為形役,難入真空妙有之境故);第二會感生在無佛的地方,不聞三寶之名。」「兜率天讚嘆經三修道根本常演中道修法妙語明燈經注」中說:「外道合掌,緊閉掌心,將來必墮生於無佛之地;以如是合掌,不得真空之理,執著成性故也。」
燒香注意事項:
在寺廟內有很多菩薩,如果你願意,可以一尊一尊的拜過去,如果時間不允許,只需在大雄寶殿前燒。步驟如下:
自己請自己的香,不能由別人付香火錢.。
最好用自己的火點燃香(三支即可,不需要大把大把的燒),面朝大殿的大門(現在為了防止火災,一般不可以在大殿裡燒香了),雙手輕握三支青香(男的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女士反之),突然向上方一提,燃燒的火隨即會熄滅,千萬不能用嘴去吹滅。
上香時先上香後禮拜,三根香就夠了,敬在一個爐中即可,「萬佛一爐」然後經過每一座佛堂時,合掌拜三下就可,佛教根本就沒有諸多講究,最主要你有沒有清淨自心。
把香舉至額頭一般高,閉眼許願,然後三拜。(舉香的高度不得底於下身)
右轉,面朝東方(一般大殿的門是朝南的),按第3步方式許願,三拜;然後朝南,朝北。
拜完後即可將香插到香爐內,注意:應該用左手燃香,因為右手殺生,左手相對來說要平和,不可往香爐內一丟了之。
女人大姨媽來的時候不要去上香。
進廟燒香,意思是點燃自己的心香,點燈是點亮自己的心燈,這時就可以得到佛菩薩的加持,使自己得到智慧等等。所以香可以燒一枝,可以燒兩枝,最多燒三枝。不必多燒。進廟燒香,可以自己帶,也可以從外頭買,不過一般大殿上都備有香,所以你可直接用,如果經濟條件允許,你可以往功德箱中放點功德錢,如果困難,放心菩薩不會怪罪你的,你拜了佛也一樣有功德。
不過見過很多信佛的人請上一串念珠掛在脖子上,師父說這樣做一般人是承受不起的。所以希望朋友們以後如果請了念珠,請把他帶在手上。
焚三支清香,一支敬佛,一支敬法,一支敬僧;
廟裡的墊子中間是給出家人拜佛用的,在家人男人跪拜用左邊的,女人用右邊的;
進入殿門裡,帽及手杖須自提攜或寄放他室為佳,萬不可向佛案及佛桌上安放。儘量不要走中間,沿階梯邊沿而上,男左女右,進門時儘量不要走正門,因為方丈門朝晚課時都是從正門進的,而沙彌等從偏門進,所以為了和寺院一致,大家都儘量應該從偏門進,男左女右,進去時儘量跨右腳,出門時也從偏門出就是,不要踩在門檻上(一般寺院門檻做得很高)。進廟門的時候,千萬不要踩門檻.(據說門檻是佛的肩膀,踩了就是不敬)
先,心要虔誠,要茹素,手要乾淨,不要在廟堂裡大聲喧譁以及說無關的「嘮叨話」,不要用手指點佛像,不可大聲喧譁和講不敬的話語。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不可以隨口胡亂許願,因為許願一定要還願的,如果沒把握做到,就千萬別許願。別求發財,佛不是保佑你發財的。可以求平安,求健康順遂。不要隨口許諾給佛什麼供養,然後又拋到腦後。佛又不爭你的一柱香,這個說法是要讓我們不要隨意承諾,所謂做人應該有言必踐吧。佛所惱的應該是這些虛妄之言吧。
在廟裡按順時針方向行走拜佛,不要跨過蒲團,因為會給人一種不莊嚴的感覺,凡有人禮拜時,不可在他的前頭走過。
去道觀許願是要還願的。一年願望實現後回來,方法進去問人就可以了。如果沒許願光是拜,就不用。寺院一般是不用還願的,但是你最好許個做多少善事的願。就發願來促使你本身的許願。
不要不經寺院同意採摘寺院管理範圍的花果,私自拿供品等物,這也是不對的行為,叫「偷盜四方常住」也要獲果報的。
不要在寺院吃葷食。
寺院通常有經書贈送的,不要忘了請幾本,世間之物還有什麼比經書更珍貴的。
請來的經書護身符不可隨意放置,應該取乾淨的書櫃放好。同房時房間切不可有佛經護身符等法物,因為護身符等是護法護身的,沾上邪氣將會起不到作用,這才是切記的。
如果是因為被邪魅債主纏身,拜完時做回向時念將拜佛功德回向給冤親債主,他們也會高興的。
法器:寺中鐘鼓不可擅敲,袈裟、海青等物不可亂動。
聽經:隨眾禮拜入座,如已後到,法師已經升座,須向佛頂禮畢,向後倒退一步,再向法師頂禮。入座以後,不向熟人招呼,不得起坐不定,咳嗽談話。如不能聽完,但向法師行一合十,肅靜退出,不得招手他人使退。
對寺廟的僧人、道人應尊稱為「師」或「法師」,對主持僧人稱其為「長老」、「方丈」、「禪師」。喇嘛廟中的僧人稱其「喇嘛」,即「上師」意,忌直稱為「和尚」、「出家人」,甚至其它汙辱性稱呼。
與僧人見面常見的行禮方式為雙手合十,微微低頭,或單手豎掌於胸前、頭略低,忌用握手、擁抱、摸僧人頭部等不當之禮節。
與僧人道人交談,不應提及殺戮之辭、婚配之事,以及提起食用腥葷之言,以免引起僧人反感。
遊歷寺廟時不可大聲喧譁、指點議論、妄加嘲諷或隨便亂走、亂動寺廟之物,尤禁亂摸亂刻神像,如遇佛事活動應靜立默視或悄然離開。同時,也要照看自己的孩子,以免因孩子無知而做出不禮貌的事。

如何請佛像 供佛像 立佛堂 這些禁忌千萬不能犯

佛教認為,供奉和禮拜佛像,會產生和積累很多功德,在佛像前觀想佛的莊嚴以及佛教教義的深奧玄妙,從而進入禪思的境界,能夠有利於宗教的修習實踐。
當您想請一尊佛菩薩像來供奉時,心裡一定會有疑問:該請哪一尊呢?請什麼樣的呢?是不是要找人算一算呢?在這裡廣承告訴您,十方三世無如佛!佛菩薩都是已經證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聖人,只要您誠心禮拜,清淨供奉任何一尊佛菩薩像,都會獲得三寶的慈悲垂護,具有無量的功德,從而消除宿世的業障,帶來平安好運。不可以去輕信「大仙」們給您算的你要請什麼菩薩什麼佛,然後給您開光,收取費用,那是極不如法的!廣承在這裡提醒大家,不要去做沒有意義又浪費錢財的事情。
當您發心供奉佛像的時候,可以很自然地到法物流通處或者佛教用品店裡,去選一尊自己喜歡的,投緣的佛菩薩像回來供奉,不論大小,不論材質,不論形態,站像,坐像,臥像都可,只要您喜歡中意,就說明您和他們有大緣分,請回去供奉便會福德無量!
切記,佛教不主張佔卜,算命,看事等外道活動。凡是真正發心學佛的人,自有天龍護法護持左右,不必再去求神問卜,因為那沒有任何用處。佛家講,福禍無門,唯己自招,福德也好,災禍也好,都是自己本身行善和作惡的果報,並不是「大仙」「神婆」們就可以開解避化的了的,只有通過真心的學佛,禮佛,才可以明白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從而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減少惡念惡因的產生,日後才會有幸福安穩的生活和長壽康健的身體。
我們應如何供奉佛菩薩造像呢?佛教對如何供奉佛菩薩造像並無太苛刻的要求,只要您做到「三淨」(清淨,安靜,恭敬)即可。至於供奉的方位,可以按照居家環境的方便來供奉,佛教經典裡並無記載像我們民間流傳所說的那樣,坐東朝西坐南朝北,因為十方三世都有佛在,方位並不重要。當然,您供奉的地方一定要寬敞,潔淨,客廳書房都可以,不可將佛像安置在廚房衛生間等汙濁的地方。如果您居家環境有限。亦可以將佛像供奉在臥室,但一定要保持清淨,睡覺時要將佛像用布遮起為好。儘量不要在佛像前殺生,吃肉,飲酒。當然,您要是能做到在任何時候都持受五戒的話(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那麼您將會遠離一切厄運,擁有無邊的福德!
老實說,所有學佛的人,必都是有宿根和善緣的,今天的因地菩薩,未來便可早證佛果。我們既是未來的佛,我們信自己,禮自己,成就(所得的好處)無一不屬於自己,多拜懺,多禮佛,是非常合算的,《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舍一得萬報」,何樂而不為呢?在此,廣承居士祁願所有善知識,正知護念,福慧雙修,功德無量!
供佛的意義
一,是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的恭敬心,這一點很重要!恭敬心是性德的表現,課誦本裡面諸位常念到「一切恭敬」,佛菩薩對人、對事、對物都是至誠恭敬!我們對人對事對物是不是至誠恭敬?
二,是報恩。佛是我們第一個老師,我們今天能夠得到佛法殊勝的利益,我們不要忘了根本的老師。所以我們供佛,不是把他當神看待,而是把他當作老師看待。我一看到佛像,我要覺悟,我要向佛學習!
如何供佛?
第一:要放在高而乾淨的地方,不能放在臥室過道廚房陽臺等不敬不淨之處。有一份恭敬 一分收穫十分恭敬十分收穫。
第二:上香一支或三支。(儘量請好香.質量好,其味有益身體健康,對空氣也好.可請檀香等)
第三:清水一杯.(可用帶蓋的杯子,乾淨,也避免了小蟲飛入,去佛店找.)
水,第二天可以飲用。(不可以直接用嘴貼近供具飲用,需將水倒入自己的水杯中)
第四:可以香花供果(水果,乾果)千萬不能供酒肉。
第五:如果條件不允許,一定要放在臥室的,請用黃色的或者紅色的淨布遮蓋。
第六:清洗的時候一定要用清水和淨布。
在家居士如何設佛壇?
這是常常被人問起的問題。也就是說在家學佛需要設置佛堂嗎?如果需要,又應如何設置?
這要看各人的情況而定。如果住處很小,或者住於公家宿舍,與同事、同學等共住一室以及同住一棟房子,當然有所不便,那只有在定時課誦之際,暫以佛經代表佛像,置於相當的位置,不必設置香爐、燭臺,也不必供水、供花、燒香,僅於課誦前後,問訊、禮拜,以表示虔誠、恭敬即可。倘若同住的室友和舍友,大家都信佛,當然可以設置共同的佛壇或佛堂,如果僅是自己一人虔誠學佛,則不可由於表現特殊,強設佛壇,而招惹大眾的怨憤。
如果全家之中,僅自己一人學佛,也當比照住於公家宿舍的辦法,否則會引起家庭的口角。不要由於學佛,而使家人對佛教產生惡感、嗔嫌。如果全家信佛、學佛,或者你是家長,或夫婦共同學佛,而家中尚有裕餘的空間或裕餘的房間,最好能夠設置佛壇或佛堂。
如果設置佛壇,應該選擇客廳的正位,也就是主人所坐位置的方向,佛像背後不可臨窗,應當面對門窗,陽光充足,使人進門便可一目了然。佛壇是家庭的中心,要能產生安定力和安全感的作用。至於地理師所定的方位可以作為參考,但也不必拘泥、迷信。只要不把佛像面對廁所、爐灶或直接面對自己的臥床就好。在設立佛堂時,應選擇一間靜室,不是小孩、貓狗嬉戲出入之處;也不是會客、談笑、宴飲之處,而只是用於禮誦、禪修,不作其他用途。如果家中原供有關公、媽祖、土地、祖先等神像、神主牌時,不可由於信佛、學佛而把他們立即廢除,應該逐步進行。先將佛菩薩聖像安於正位,其他神像祖牌置於兩旁,不必另設香案、燭臺。因為一切善神、祖先都會護持三寶且親近三寶,供設佛菩薩聖像之後,他們也能成為三寶弟子,得到佛法的利益。等到下次遷移佛壇和佛堂之時,便可把原先的神像視為古物而予以保藏。
至於祖牌可以移置於寺院的往生堂,家中並不需供奉。如果仍要供奉,則可置於佛像之下首或另移他處,改以較佛壇為小的祖壇,單獨供奉。例如寺院規模較大者,都會另設有往生堂,專供往生牌;寺院規模較小者,即以大殿佛壇的兩側供置長生牌和往生牌。如此,既能對祖先表示慎終追遠的孝思,也能顯出對佛菩薩的崇高信仰,而此崇高信仰有別於慎終追遠的孝思。
家庭供奉佛菩薩聖像,不需太多、太雜、太亂。可以—佛代表萬佛,以—菩薩代表一切佛菩薩。一般的家庭多半是供奉觀音菩薩、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任擇其一即可。如果巳經有了佛與菩薩的聖像,則置佛像在正中或後上方,菩薩像在兩側或在前下方,務必要使佛突出,以顯其尊貴。聖像的大小尺寸,應該和佛壇、佛堂的空間位置比例相稱,不可太大或太小。如果聖像很小,且是以七寶所成,則可以雕刻多重的佛龕來襯託出佛像的偉大。
請購了佛菩薩的聖像之後,一般人大多崇尚舉行開光儀式。以佛教的觀點而言,開光儀式並不一定是必須之舉。因為佛菩薩像只是用來當作修行的工具,佛菩薩的感應在,而以聖像作為致敬的對象,若無聖像,便無可作為禮拜、供養和恭敬的對象。通過類此的修行後,便能得到修行的利益和佛菩薩的感應,但最重要的是在於信心、虔敬心、恭敬心的感發,不在於聖像本身。所以,聖像是否開光並不重要。(未開光的佛像有被鬼靈進駐的風險,所以佛像最好還是請具德上師如法裝藏開光)
在釋迦世尊住世的時候,因為佛去忉利天為母說法三個月,人間的弟子們思念佛陀,所以,為其塑了像來供養,其中也沒有見到有關開光的記載。至後世,乃以經、像、法物、塔、寺等,代表著佛的住世、化世。不過隆重的儀式能使更多人起敬生信,所以後來漸漸地有了各種各樣的供養儀式,而開光就是其中的儀式之一。
因此,迄今,各寺院若新塑佛像,也都集合信眾舉行開光儀式。這猶如學校開學、公司行號開幕、建築物落成時所舉行的開幕剪彩等儀式一般,是為了慎重地向大眾宣告,所以舉行儀式。
至於個人在家庭供養佛菩薩的聖像時,並不需要昭告社會大眾,所以也不一定需要舉行開光儀式,只要以虔誠心、恭敬心將聖像安置供奉,然後以香、花、水果等供品供養,日日不輟,使其保持新鮮、整齊、清潔,就能顯出聖像所在的神聖氣氛,藉此以引發修行者的道心。
為了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所燃的香,以精細、清香為原則,家庭佛堂一次以一炷香為宜,不要大把地燃燒香燭,以免造成室內空氣的混濁。香類以自然的檀香、沈香為佳品,不宜用化學香料或動物香料調製的線香、棒香。現代家庭的佛堂,可以電燈代替蠟燭,且應常常清理供桌、香爐、燭臺,換新供品,至少該保持沒有灰塵或枯萎腐爛的花果食物。每天最好應該有定時的早晚課誦,至少早晚也須燒香、供水。外出之前,到家之時,也當先在佛前禮拜,以表示感謝、恭敬、繫念之心

同类文章
低智面不不出

低智面不不出

領導:生命中總會有這樣的人。他們總是在日常生活中總是不關心他人,他們非常不開心,這些人往往非常低,從我們來看,也可以看到臉。今天
那個說的人是什麼,不相信嗎?

那個說的人是什麼,不相信嗎?

對於一個人來說,你將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你說它,你將永遠被視為空氣,然後事實上,他們的一方會感到痛苦,如果你很高興聽到他們的一些人,他們總是說話
百萬富翁的面部階段功能財富,偉大的特許經營權

百萬富翁的面部階段功能財富,偉大的特許經營權

每個人的臉都不同,但通過臉,你可以找到這個人未來生活的發展趨勢。有些人更好,就像一個散步的錦鯉一樣,一切都可以成功,甚至隨便買彩票,它將是唯一的贏家
你孩子臉的特點是什麼?

你孩子臉的特點是什麼?

這通常是一個非常幸福的東​​西,可以與巨人結婚,但也是一個女孩的夢想,那麼每個人都會稱他們為一個小奶奶。這不是每個可以成為昂貴的小祖母的人。所以在階段
我知道男人的妻子厚厚,眉毛很厚。

我知道男人的妻子厚厚,眉毛很厚。

每個女人都想找到像郎君的那樣。我希望對方可以知道如何接受自己,照顧一個家庭,有責任感,自我激勵,這樣的婚姻生活會很開心。這時,女人最好自己
面對這個人的忠誠部長

面對這個人的忠誠部長

每個女人都想找到自己的真正生活,以及長期的愛,但現實經常被擊中。如果你想快速找到合適的人並不那麼容易。最近,有些女孩想去訂單
男人和兒童面臨前所未有的淺層表面分析

男人和兒童面臨前所未有的淺層表面分析

在古代一個家庭中,最重要的是要繼續家庭線,有些家庭有很多男孩在未來出生不會是前所未有的,但有些家庭基本上沒有男孩女孩,這樣的家庭,不是女孩的身體問題
在耳朵反鼻子中確定女性面孔的臉

在耳朵反鼻子中確定女性面孔的臉

許多戀人正在婚姻奔跑,我希望這兩個人有兩個愛,孩子的手,與舊生活共度消退。但是,即使他們想要自己走到盡頭,也有很多人能夠幸福,但他們的婚姻正在蹲著
有豐富以下功能的人的特徵是什麼?

有豐富以下功能的人的特徵是什麼?

財富是一個人身份的象徵。如果你想成為一個豐富的事情,它不是一個表面,你首先需要經歷長期的努力,沉澱,最後你需要運氣。從面部的角度來看,有些人誕生的是面對財富
一般來說,做大老闆的人是溫和和溫柔的。

一般來說,做大老闆的人是溫和和溫柔的。

不同的人是不同的。在古代案例中,他們將採取一個人的手來觀察他們未來的財富。有些人更敏感,他們可以提前檢查機遇,將發現該行業可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