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北京十大寺廟之戒臺寺

2023-07-06 16:24:07 3

  古時候,環境惡劣、權勢壓人、天災人禍、醫學落後等等原因會讓許多百姓的生活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於是,他們會相信心中的信仰,祈求神明庇佑,這種文化流傳至今,也就有了許多寺廟的存在。今天就讓北京文化帶我們觀摩一下北京十大寺廟吧。

  戒臺寺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的馬鞍山上,始建於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原名慧聚寺,明朝英宗皇帝賜名為萬壽禪寺,因寺內建有全國最大的佛教戒壇,民間通稱為戒壇寺,又叫戒臺寺。戒臺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是中國北方保存遼代文物最多、最完整的寺院。最特別的其是保留了佛塔,經幢、戒壇等遼代佛教中十分罕見的珍品。

  戒壇
  戒壇設於西北院,為高3.5米的漢白玉方臺,雕刻精美。環壇雕刻113尊一尺多高的戒神,壇上供奉釋迦牟尼坐像。像前有十把雕花木椅,即和尚受戒時「三師七證」的座位。該戒壇為明代遺物,與杭州昭慶寺、泉州開元寺戒壇並稱中國三大戒壇,戒臺寺居首,被譽為「天下第一戒壇」。
  戒臺大殿是戒臺寺的標誌,也是寺內最為主要的建築。大殿正門上方高懸漆金大匾,上書「選佛場」三個大字,為袁世凱手書。殿內的天花板為金漆彩繪,殿頂正中部分是一個「鬥八藻井」。藻井內縱深分為上圓下方兩個部分。井口內壁雕有許多小天閣,每閣內都雕有佛龕,龕內則供有金裝小佛,寶相莊嚴。門內橫舫上則掛有清代乾隆皇帝手書的「樹精進幢」金字橫匾,內側掛有康熙親筆的「清戒」二字匾額。可見數朝對戒臺寺感情之深,著力之重。
  不僅如此,戒臺殿內的113尊戒神也是不可多得的奇景,那133尊泥塑金身,神形各異,有的威武雄壯,有的面目猙獰,有的頂盔貫甲,有的仙風道骨,卻一個個栩栩如生,生動傳神。這是迄今為止,北京地區絕無僅有的一組戒神塑像,難得的藝術珍品。

  牡丹院
  晚清時期,道光皇帝的第六子恭親王奕欣,因朝廷內部的權勢傾軋,而從光緒十年(1884年)開始,到戒臺寺「養疾避難」,留住長達十年之久。此間,奕欣出資改建了自己在寺內所住的北宮院,使之成為一座環境優雅、景色秀美的「寺中花園」,因院內廣種牡丹花,所以人們俗稱「牡丹院」。牡丹院位於千佛閣北側,坐北朝南,分內外兩重院落,中間以垂花門相連。其建築風格是北京傳統的四合院與江南園林藝術的巧妙結合,既有北方四合院的古樸又有南方園林的秀美。迎門是一座用太湖石疊砌而成的花壇影壁。院內東、南兩側有房,前有迴廊相連。西側為靠山花壇。兩院之間以木質垂花門相連。門額上掛有晚清恭親王奕欣所題「慧聚堂」的匾額。院內花木遍地,綠樹成蔭,幾塊太湖石點綴其間。後院東、西、北三面的房屋皆有迴廊相連,雕梁畫棟,文採風流。院子四角,用太湖石和花木建成的花壇各自成景。整個院落的布局採用了房屋建築與園林造景、借景相結合的巧妙構思,可以說是舉目皆景。正因景色怡人,美不勝收,由古至今,時有文人豪客,居住於此,修身養性,調養生息,古時的恭親王奕忻、現代藝術家梅蘭芳老先生,俱是此間常客。牡丹院也由此聞名,每逢牡丹花期之時,牡丹院也成為了戒臺寺最美的風景。

  彌勒佛
  千佛閣上坐神佛,納得天下福滿門。千年香樟木雕彌勒佛,作為戒臺寺唯一一尊露天佛,常得日月之光,納天地靈氣,立於千佛閣上修得萬佛之心,用萬世不變的歡喜笑顏,用大肚笑納天下事,也容載著天下人的希望。彌勒佛即未來佛,俗稱大肚彌勒,他強調要大度能容,不要計較人世間的是非憎愛。大肚彌勒寓神奇於平淡,示美好於醜拙,顯莊嚴於詼諧,現慈悲於揶揄,代表了中華民族寬容、和善、智慧、幽默、快樂的精神。香樟木質地堅硬,且具香氣,是明清時期宮廷木器三大主要用材之一。香樟木年份越久越珍貴,千年香樟木自然就成了可遇不可求的無價之寶。戒臺寺此件木雕大佛係為一整塊千年香樟木根雕,雕工精美,形態可鞠,盤腿而坐,袒胸露腹,自然形態惟妙惟肖。

  大鐘亭
  戒臺寺內有一座大鐘亭,原是地藏院的附屬建築。鍾亭為卷棚頂,四根支柱呈八字形叉開斜立,式樣別致。在亭內原掛有一口高3.2米,下口直徑2.2米的大鐵鐘,名叫幽瞑鍾,主要供每年的7月30日戒臺寺做地藏法會之用。大鐘亭位於寺院東北角6米多高的臺基之上,背後三面環山,前方東望平原,居高臨下,毫無遮攔。由於三面環山形成了一個天然巨大的共鳴箱,鐘聲經過震蕩共鳴,被環山反射而回,從東北側開口處衝出,因而可以傳得很遠,據說在四十裡之遙的阜成門外八裡莊都能聽得見。現今幽瞑鍾已不存在,大鐘亭內掛有一口明景泰銅鐘,鍾高1.6米,下口直徑0.9米,壁厚8釐米,鐘紐高0.3米。此鍾為八峰波形口,鐘紐為虹形雙龍頭蒲牢,鐘體上鑄有雲紋,銘為「大明景泰年月日制」。此鍾原掛在戒壇大殿內,供舉行受戒儀式之用。公園管理處為了增添遊藝項目,而將此鍾移到了大鐘亭,供遊客撞擊娛樂。這口銅鐘雖然比原來的大鐵鐘要小得多,但鑄造精美,工藝考究,線條流暢。戒臺寺的鐘聲在歷史上是非常有名的,清代的江寧織造曹寅,即《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曾寫下了一首很有名的詩,名曰《馬上望戒壇》:「白雲滿山誰打鐘?馬首西來路不逢。據此相看如一夢,因緣還欠戒臺松」。

  山門殿
  山門殿為南軸線上的第一座殿堂。兩側與院牆相連,左右各有一個旁門。殿前有石獅子一對,並立有清康熙皇帝撰文的「萬壽寺戒壇碑記。」山門殿面闊三間,單簷廡殿頂,灰筒瓦覆頂。四角掛有風鈴,門額上掛「山門殿」鬥子金匾。殿內前後貫通,中間為通洞。兩側各立有一尊泥質彩繪的護法神塑像,一為密執金剛,一為那羅延金剛。

  天王殿
  天王殿面闊三間,單簷廡殿式,頂覆綠色琉璃瓦,門額懸掛「天王殿」金匾。殿內正中供奉木質漆金彌勒佛坐像。與其相背為泥質漆金護法韋馱立像。兩側為泥質彩繪的四大天王立像。天王殿前有鐘鼓二樓。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在天王殿後面,坐落在近兩米高的月臺上。門額上高懸清乾隆帝手書「蓮界香林」雕龍橫匾。原來還掛有清康熙帝所題「般若無照」匾額和「禪心似鏡留明月,松韻如莫振舞風」的楹聯,今已不存。殿內屋頂上有三個木雕藻井,上圓下方,井內各雕有一條團龍。下方漢白玉石雕的須彌座上供有明代鑄造的銅質橫三世佛。正中為釋迦牟尼佛,南側為阿彌陀佛。北側為藥師佛。每尊佛像高3.2米,重5000公斤。大殿前左右兩側各有三間配殿,左側為伽藍殿,右側為祖師殿。

  千佛閣
  千佛閣始建於遼代鹹雍年間,明清兩代曾進行整修。1965年因年久失修,經北京市政府批准落架保護。因「文革」動亂未修成,現存遺址。千佛閣原為三層簷樓閣式木結構建築,廡殿頂。寬27米,進深24米,高30餘米。門額上掛有清乾隆皇帝手書「智光普照」的匾額。門內楹柱上有乾隆手書-「金粟顯神光,人天資福」,「琉璃開淨域,色相憑參」的楹聯。閣內正中供有高大的毗盧遮那佛銅像。兩側磚牆鑲以琉璃壁飾,遍布閣龕。每龕內都供有一尊高10釐米的木雕小佛像,共計1680尊。

  戒壇大殿
  戒壇大殿位於戒壇院內。始建於遼鹹雍五年(1069),金元明清各代均有維修,現仍保持著遼代的建築風格。大殿頂部四面呈坡形,正中間是一個正方形的小平臺。臺上安放有明成化十三年(1477)由僧人德秀捐贈的銅質鎏金寶頂,呈金剛寶座塔形分布。中間一個高約5米,四周四個較小。殿頂的上下簷之間有風廊環繞,兩層簷角均掛有風鈴,上圓下方。大殿外側四周有20根簷柱支撐,四面正中部分均配置有稱作「戒壇枋」的外枋門。正面門額上掛有「選佛場」匾額。殿內的橫枋上掛有清乾隆帝手書「樹精進幢」的匾額。橫枋內側掛有清康熙帝手書「清戒」二字的匾額。殿內天花板金漆彩畫。正中部分為「鬥八藻井」,井內級深分為上下兩層。方形的井口內壁上四周雕有許多小天閣,閣內雕有小佛龕,龕內圓形小門洞內均有木雕漆金小佛像。藻井上層的圓形部分正中的穹頂上倒掛著一條木雕團龍,龍頭居於藻井中心,俯視下方。團龍四周的穹壁上還雕有八條「升龍」,合為「九龍護頂」。

  旅遊信息
  營業時間:8:30——17:30(夏季)8:30——16:30(冬季)
  行車路線:
  1、沿阜石路向西——雙峪環島向南——石門營環——108國道輔路7公裡即到
  2、自西客站沿蓮石路向西——臥龍崗——石門營環——108國道輔路7公裡即到(2、3、4環有進出口)
  3、長安街西行——首鋼廠東門右行——石景山立交橋左行——雙峪環島向南
  4、乘地鐵到蘋果園站下,換乘948路到戒臺寺站下車。

同类文章
桂林必遊 兩江四湖

桂林必遊 兩江四湖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是我們小學語文課本裡的內容,描述了桂林山水風景如畫、美不勝收的樣子。那麼大家知道去桂林旅遊必去的十大景點都有哪些地方呢?讓城市文化來告訴大家去桂林遊玩不可錯過景點。  兩江四湖  兩江四湖是指——兩江,指灕江的市區段和桃花江的市區段;四湖,指市中心的杉湖、榕湖、桂湖、木龍湖
灕江西岸 靖江王城

灕江西岸 靖江王城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是我們小學語文課本裡的內容,描述了桂林山水風景如畫、美不勝收的樣子。那麼大家知道去桂林旅遊必去的十大景點都有哪些地方呢?讓城市文化來告訴大家去桂林遊玩不可錯過景點。  靖江王城坐落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灕江西岸,是明朝藩王靖江王朱守謙的藩王府,始建於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
桂林最佳景點之一 龍勝溫泉

桂林最佳景點之一 龍勝溫泉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是我們小學語文課本裡的內容,描述了桂林山水風景如畫、美不勝收的樣子。那麼大家知道去桂林旅遊必去的十大景點都有哪些地方呢?讓城市文化來告訴大家去桂林遊玩不可錯過景點。  著名的龍勝溫泉是大桂林旅遊圈裡最佳的景點之一。是人類童年時代留下的一片淨土,可謂天下一座絕版的溫泉。它坐落
桂林山水的璀璨明珠 蘆笛巖

桂林山水的璀璨明珠 蘆笛巖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是我們小學語文課本裡的內容,描述了桂林山水風景如畫、美不勝收的樣子。那麼大家知道去桂林旅遊必去的十大景點都有哪些地方呢?讓城市文化來告訴大家去桂林遊玩不可錯過景點。  蘆笛巖自1959年發現,是桂林山水的一顆璀璨明珠,她位於桂林市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裡,是一個以遊覽巖洞為主
必遊景點 桂林象鼻山

必遊景點 桂林象鼻山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是我們小學語文課本裡的內容,描述了桂林山水風景如畫、美不勝收的樣子。那麼大家知道去桂林旅遊必去的十大景點都有哪些地方呢?讓城市文化來告訴大家去桂林遊玩不可錯過景點。  桂林象鼻山  象鼻山原名漓山,又叫儀山、沉水山,簡稱象山,位於廣西省桂林市內桃花江與灕江匯流處,是桂林名山
旅遊天堂 桂林十大旅遊景點

旅遊天堂 桂林十大旅遊景點

  「桂林山水甲天下」,這是我們小學語文課本裡的內容,描述了桂林山水風景如畫、美不勝收的樣子。那麼大家知道去桂林旅遊必去的十大景點都有哪些地方呢?讓城市文化來告訴大家去桂林遊玩不可錯過景點。  桂林最美風景區 灕江  桂林美最美是灕江,它發源於桂林東北興安縣的貓兒山,流經桂林、陽朔,至平樂縣恭城河口
夏季適合旅遊的地方之青海湖

夏季適合旅遊的地方之青海湖

  炎炎夏日,出遊不得不面對著炎夏的高溫天氣。也許大多數人出遊會選擇有水可以遊玩的地方,比如擁有水上樂園的地方。但是這類地方大多已經人滿為患。所以夏天旅遊我們應選擇些清靜涼爽的去處。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跟著城市文化一起來了解下夏季適合旅遊的地方之青海湖。  青海湖  青海湖位於青藏高原上,距西寧15
夏季適合旅遊的地方之莫幹山

夏季適合旅遊的地方之莫幹山

  炎炎夏日,出遊不得不面對著炎夏的高溫天氣。也許大多數人出遊會選擇有水可以遊玩的地方,比如擁有水上樂園的地方。但是這類地方大多已經人滿為患。所以夏天旅遊我們應選擇些清靜涼爽的去處。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跟著城市文化一起來了解下夏季適合旅遊的地方之莫幹山。  浙江莫幹山  莫幹山位於德清縣西部,系天目
夏季適合旅遊的地方之廬山

夏季適合旅遊的地方之廬山

  炎炎夏日,出遊不得不面對著炎夏的高溫天氣。也許大多數人出遊會選擇有水可以遊玩的地方,比如擁有水上樂園的地方。但是這類地方大多已經人滿為患。所以夏天旅遊我們應選擇些清靜涼爽的去處。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跟著城市文化一起來了解下夏季適合旅遊的地方之廬山。  廬山  廬山是我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廬山雄奇
夏季適合旅遊的地方之北戴河

夏季適合旅遊的地方之北戴河

  炎炎夏日,出遊不得不面對著炎夏的高溫天氣。也許大多數人出遊會選擇有水可以遊玩的地方,比如擁有水上樂園的地方。但是這類地方大多已經人滿為患。所以夏天旅遊我們應選擇些清靜涼爽的去處。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跟著城市文化一起來了解下夏季適合旅遊的地方之北戴河。  北戴河  北戴河是秦皇島久享盛名的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