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教師永遠在路上觀後感
2023-08-10 12:29:59 1
這是一場關係人心向背的鬥爭。而人心向背是一場輸不起的戰鬥,我們唯有勝利,別無選擇。從「老虎」「蒼蠅」一起打,到遏止「隱形腐敗」、重點整治「微腐敗」,從「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堅守」,到既治標又治本,看住關鍵少數,這些反腐理念都最終指向那個莊嚴的承諾——「腐敗分子發現一個就要查處一個,有腐必懲,有貪必肅。」
20xx年黨員教師永遠在路上觀後感一:
「看完第一集《人心向背》後心情特別的激動,感到特別的震撼」「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只有進行時」……近日,由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製作的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成為連州市各級黨員幹部熱議的一個話題。
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播出後,連州市紀委立即發出通知,要求各鎮(鄉)黨委、市直各單位黨委(黨組),要把組織黨員幹部收看《永遠在路上》作為當前的一項政治任務,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加強指導;要把收看電視專題片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結合起來,與市、鎮(鄉)兩級換屆工作結合起來,教育引導黨員幹部以典型案例為鑑,進一步築牢理想信念,時刻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
為方便黨員幹部學習,該市紀委充分發揮網際網路簡便、快捷、覆蓋面廣的優勢,實時將專題片轉載至「連州市廉泉網」。截至目前,已有3000多名黨員幹部通過集中組織收看和分散收看等形式觀看了專題片。
20xx年黨員教師永遠在路上觀後感二:
在傳播日益分眾化、對象化的新媒體時代,一部傳統的電視專題片緣何能集聚起如此廣泛的注意力,成為輿論熱議話題?仔細推究,除了作品本身採訪紮實、案例典型、故事鮮活,呈現了多名因嚴重違紀違法而落馬的省部級及以上官員現身說法等因素之外,更為關鍵的是,專題片以「零容忍」態度正風肅紀、懲治貪腐為主題線索,契合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時代背景,擊中了反對腐敗的社會心理。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懲治貪腐毫不手軟,正風肅紀久久為功,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強力反腐、剛性執紀,證明了「老虎蒼蠅一起打」絕不是空話,黨風政風為之一新,黨心民心為之一振。
但現實中,仍有一些人抱有僥倖心理,「三觀」損毀、價值錯亂、行為失範。
有的人一味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嘴上講的是理想信仰,實際上卻是「雙面人」;有的人貪圖安逸享受、怕苦怕累,享樂在前、吃苦在後,有半點委屈就打「退堂鼓」;有的人以公帑入私囊,為一己之私不惜多貪多佔,屢屢觸碰黨紀國法的「紅線」。
這些人不妨看一看郭伯雄、徐才厚、蘇榮等人落馬後的幡然悔悟,相信會有很深的觸動。
反腐敗是一場攸關執政黨前途命運的持久戰,是「絕不能輸」的價值觀較量。
觀察梳理近年來中央紀委對違法違紀黨員幹部的通報,「理想信念喪失」往往被置於「嚴重違法違紀」之前,是首先需要強調的問題。
今年正值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當此之時,全面深化改革風潮已起,實現民族復興的夢想漸行漸近。
以長徵精神凝聚信念信仰,永葆奮鬥精神、永懷赤子之心,真正做到敬畏人民、敬畏組織、敬畏法紀,公正用權、依法用權、為民用權、廉潔用權,才能永葆共產黨人拒腐蝕、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20xx年黨員教師永遠在路上觀後感三:
打老虎固然有震懾作用,但蒼蠅亂飛,其害如虎。早在2013年初召開的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習近平就明確提出,既堅決查處領導幹部違紀違法案件,又切實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按照中央部署,快查嚴處吃拿卡要、雁過拔毛、與民爭利等典型問題,下大氣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成為十八大以來紀律審查工作的一個重點。20xx年初召開的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在部署年度工作任務時,首次將「堅決整治和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單列一項。
紀委的「自己人」在反腐浪潮中也不能倖免。去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王岐山曾披露,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共處分違紀幹部3400多人,中紀委機關查處處置14人。
中紀委副書記吳玉良在今年年初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xx年,各級紀委處分違紀違法紀檢監察幹部2479人。這一數字比20xx年增加近1000人。
習近平總書記曾先後在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提出要解決「誰來監督紀委」問題、三次全會上提出要解決好「燈下黑」問題、五次全會上要求紀檢機關「清理好門戶」。
去年9月23日,中紀委召開前所未有的高規格的紀檢監察幹部監督工作座談會,王岐山強調「嚴管就是厚愛,信任不能代替監督,要用嚴明的紀律管住自己」。
更多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