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涉之一斑窺漢字之全豹(由涉之一斑窺漢字之全豹)
2023-08-10 01:20:31 1
「爪牙」這個詞是什麼的意思?
看到這個問題,我們腦子裡最先冒出來的是不是「狗腿子」「幫兇」之類的貶義?
其實,這個詞在古代更多的時候是褒義,是「得力幫手」的意思。這樣一來,用我們今天對詞義的理解來讀古文,是不是容易曲解了原文?
其實,詞義的變化一直在發生,今天,我們就通過「涉」這個詞詞義的演變,來看看漢字在發展變化的過程中,詞義是怎樣一步步變化的。
「涉」這個字今天用途很廣泛,「牽涉」「涉及」「跋涉」等場合中都少不了它露臉。那麼,這些意思中,哪個是它的本義,哪個又是後來引申出來的意思呢?
甲骨文中「涉」這個字很形象。
它上下分別有一隻腳,中間是水,意思就是徒步蹚水過河。
到了金文中,「涉」的樣子稍有變化。
水佔的比例增大了,兩隻腳的形狀也有了變化。這樣的變化突出了「渡河」的意思。
到了小篆中,「涉」已經有了今天的雛形。
這時的「涉」,水由字中間移至左邊,兩隻腳移到了右邊。意思上依然沒有發生變化。
隸書的「涉」長這樣:
隸書中「涉」左邊的「水」已簡化為今天的三點水,右邊的「步」基本保留了原來的樣子。
《說文解字》這樣解釋「涉」:徒行歷水也。從水,從步。顯然,「涉」是一個會意字。
如:《詩 • 衛風 • 氓》 中的「送子涉淇。」中的「涉」,用的就是這個意思。
到了楷書階段,「涉」依然保留它徒步蹚水過河的意思,只不過在後來的發展過程中,「涉」又引申出了一些新的意思。
比如「楚人有涉江者」中,「涉」的意思就變成了「渡」,我們今天說「遠涉重洋」取的就是這個意思。此時,「涉」的詞義就由徒步蹚水過河擴大了,只要是「過河」「渡水」,不管用什麼樣的方式,都稱「涉」。
之後,又比喻引申為「進入」、「介入」、「產生關聯」等意思。
如:《左傳 • 僖公四年》:「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這裡的「涉」就是「進入」的意思。
明 • 劉基《賣柑者言》:「杭有賣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潰。」這裡的「涉」就是「經歷」之意。
今天,「涉」的意思更豐富,比如我們常說的「涉案」「涉及」「涉世」「涉外」都是「牽涉」、「進入」之意,而「幹涉」「牽涉」則是「產生關聯」的意思。
相當多漢字的發展變化,大體都和「涉」字相似。在基本意義的基礎上,引申出和本義相關又不完全相同的新義,再往後,相關聯的比喻義開始慢慢出現,詞義就慢慢擴大了。
當然,詞義擴大僅僅是漢字發展過程中的一種情況,除此之外,詞義縮小、情感色彩變化(比如開頭的「爪牙」一詞)、詞義轉移等都是漢字發展過程中常見的現象。閱讀古籍的過程中,要特別留意這些詞義發生變化的漢字,確保對文句的理解與文字最初表達的意思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