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國慶檔電影:觀湄公河行動有感

2023-08-10 01:19:28 2

  該片根據「10·5中國船員金三角遇害事件」(湄公河慘案)改編,講述了一支行動小組為解開中國商船船員遇難所隱藏的陰謀,企圖揪出運毒案件幕後黑手的故事。影片於20xx年9月30日在中國上映

  觀湄公河行動有感【篇一】

  林超賢的《湄公河行動》無疑是國慶檔電影中最大的亮點,好吧,似乎這個國慶檔真沒什麼拿得出手的好電影,也因此,更為突出《湄公河行動》的誠意十足。

  我一直覺得,自吳宇森與杜琪峯之後,香港的槍戰片真的是在走著無可挽回的下坡路。當然這種下坡路並不是一馬平川的坦蕩,至少也曾有過《無間道》的一時無兩,至少還有林超賢的極力阻攔。林超賢給我的感覺就像是當年拍《英雄本色》那會的吳宇森。進入千禧年,香港的槍戰片似乎一直是在警匪作戰、正邪對抗這些極端對立的雙方面之中斡旋,某種意義上,這種格局似乎已經為香港的槍戰片定了型。自然,林超賢也沒有跳脫開這個格局,只是一定層面上,他的電影似乎為這種格局拓寬了更廣的空間:《重裝警察》、《衝鋒陷陣》、《逆戰》中相愛相殺的兄弟情;《證人》、《線人》中隱藏在廝殺逃亡表面後的愛情;《激戰》中拳拳到肉的熱血中又不乏最根源的溫情;《魔警》中警匪片的外衣下裹著的是人性的入魔。林超賢習慣於在那些見慣不慣的正邪對立之中加上更多關於「人」這一物種的詮釋,大概吧,真的可以這麼說,屬於林超賢的槍戰時代已然來臨。而此次的《湄公河行動》,更是香港槍戰片在創作上更深入的拓荒,即不再局限於在香港這畝地上「挖墳」。

  可以這麼說,《湄公河行動》就是一部拍給當局者看的主旋律電影,就像《建黨大業》、《建國大業》這些高唱頌歌的片子。只是《湄公河行動》中的主旋律色彩多少是有些異化的,畢竟它的操刀者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香港人。於是,在這部電影中我們看到了主旋律以外的東西:譬如說娃娃兵、肉身炸彈、虐殺俘虜等等。這些本身帶有政治敏感的元素此番能夠登堂入室,多少是有些「千年等一回」的味道。誠然,這並不能說明廣電局的審核制度已經足夠開明。某種角度上,這倒頗有些「鳥鳴山更幽」的反襯意味,也就是說,電影中的那些血漿暴力、政治敏感的元素倒更是在襯託出了湄公河真實案件中的艱辛與不易,以此彰顯出我國警備實力的突出。

  至於《湄公河行動》的弊端,一方面《湄公河行動》在極力營造那些正邪交戰、險象環生的場面,另一方面也將其推向了似乎只是一部場面之作的尷尬中。場面化的過於追求,帶來的無疑是劇情的浮誇性。本身《湄公河行動》改編自前幾年的真實案件,這種改編在很大程度上應該是一種真實案件的還原,以滿足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們心中的好奇。而《湄公河行動》多少有些大而化之的意思,這種大而化之完全是建立在槍械格鬥的場面上的,給予我們一種不真實感;再者是電影中反派人物的過於臉譜化與模板化,似乎天生就是站著挨子彈的這些角色設定,也將電影的空泛與淺薄表露無遺;三者是正邪雙方過於極端突出的對立,正者大智大勇、邪者大奸大惡,也把電影拉進了俗套的機械化模式中;再另外是過於突出的個人英雄主義與打不死的主角光環,也只能讓其流於商業電影的河床中。

  當然,無論《湄公河行動》的劇情是多麼的敗絮其中,至少它的金玉其外也足夠將其完全遮掩。《湄公河行動》絕對是一部誠意之作,單單是那些血漿能在我們眼前爆裂,也就足夠。另外,在一定方向上,《湄公河行動》或許算不上「新瓶裝陳酒」(內地主旋律電影的外衣,港片的內核)的開先河之作,畢竟前有徐克的《智取威虎山》。只是,相比《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動》港片內核更為突出與顯眼。大概吧,從這兩部電影來看,港片與內地元素的交融似乎也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尖銳生硬,這種主旋律電影的異化真的是帶著光明的。我並不是說,內地拍的主旋律電影有多麼的糟糕,可能是礙於或多或少的文化差異,至少內地主旋律電影的人文主義傾向是港片遠遠不及的。單單從這部《湄公河行動》來看,它的人文主義關懷似乎也只是停留在片尾打著致敬的那幾行字幕中。

  觀湄公河行動有感【篇二】

  就我個人對於電影的理解,電影的本質,或者說一部電影最起碼的底線,就是能以一種認真的、富有誠意的態度去講一個故事,並能敘述完整。

  就像是小時候寫記敘文,在詞彙量不是十分豐富的情況下,最重要的就是把整個事情的脈絡敘述完整。在隨著詞彙量的增加和語法掌握的愈發熟練,循序漸進的學會潤色文章,並能通過各種寫作技巧使得文章的精彩程度得以升華,成為讀者眼中的佳作。

  而很多國產電影,之所以被大家稱之為爛片,除了主演們演技屬實拙劣之外,更重要的問題就是,敘事手法模糊不清、線索紊亂、有些對白莫名其妙,再加上不合時宜的旁白,觀眾除了心頭有萬隻草泥馬呼嘯而過以外,就實在找不出然後了。

  當然,對於裡面的原因,我認為作為普通觀眾,沒有必要花心思去研究和剖析。對於那些粗製濫造、譁眾取寵的爛片,作為觀眾,唯一能做的,就是無聲的抗議————用讓他們捶胸頓足的票房數字給予教訓和打擊。

  所以說,用金錢去衡量一個事物存在的好壞,可能有一刀切的武斷之嫌,但對於相當多的事物的價值判定上,還是有一定道理可言的。

  在《湄公河行動》之前,我一直對於內地電影,是持有一種懷疑和保留的態度的,而在看了這部電影之後,我突然想起了當年李毅大帝說的那句話:天亮了。

  在這裡可能會有那麼一點劇透,但我認為這些還不足以能夠改變讀者的觀影體驗。

  首先,整個電影在敘事上不拖泥帶水,中間穿插的支線幾乎找不到突兀的感覺,環環相扣。張涵予老師的演技足以讓人放心,彭于晏則是亮點,我個人認為他已經不屬於所謂偶像派演員的範疇了。其他演員也是兢兢業業,沒有什麼過多的槽點,而裡面的緝毒犬無疑是加分項,尤其最後犧牲的鏡頭,惹的後面的幾個小姑娘連連嘆息。

  其次,影片的劇本無疑突破了以往的主旋律電影的底線:內線為了獲取情報可以嚴刑逼供,罵髒話的警察、玩俄羅斯轉盤賭輸而被自己爆頭的娃娃兵,讓人拍手稱快的復仇等等,這在之前是不可想像的。我個人的感覺是,角色的配置以及劇本的編輯有那麼一些好萊塢電影的味道,裡面滿滿是有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氣息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你們殺害我們的漁民,我們就幹掉你們全家。以牙還牙,加倍奉還。

  第三,就是電影的特效和打鬥。我個人感覺,這些做的還是蠻不錯的,雖然有些看上去有點眩暈,但看了一會兒還是能夠適應。這可能和我平時更喜歡看一些所謂清新的、文藝的、娓娓道來的敘事電影有關。在這裡我實在不能過多評價,讓我評價這些,實在能力有限,或者說觀影經驗有限。

  寫到這裡,我想說,這是一部地地道道的弘揚國威的、長我志氣的主旋律電影。

  我前幾天重溫了兩部美帝的反映越戰的老片子,一部是《我們曾經是戰士(也有譯作是越戰忠魂的)》,另一部是《野戰排》。兩部電影都是通俗意義上的美帝色彩濃重的主旋律電影:有在現在看來依舊炫酷的戰爭場面、戰士之間的信任和羈絆、對於死亡的恐懼、戰事之後的反思,無論從感官和內涵上無一例外都能觸動觀眾脆弱的神經。

  而這種電影文化的輸出也不例外的影響了世界各地的觀眾對於主旋律電影的理解,以致於當我們觀看國內的一些主旋律電影,或者說國內的老電影,都會有一種假大空的感覺。

  對於國產老電影,我一向心存敬畏。而如今的觀眾之所以有這種感覺,更確切的說是時代的進步帶來的結果。信息高效而精確的交流和傳遞,我們才能夠從更多渠道汲取更加多元的信息知識,認知水平和寬度得以大大的拓展。而正因為多元化文化的洗禮,我們懂得了獨立思考,對於之前的、現在的、乃至是將來的事物,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獨立判斷,這種判斷不見得都合情合理,但正是不同思想間的交流碰撞,才讓如今的生活充滿著樂趣和不確定性。或許,前輩們泉下有知,也會感到欣慰和滿足吧、

  而《湄公河行動》,無疑拓展了國產主旋律電影拍攝的新思路。或許在若干年後,國內的電影市場上一定會湧現出很多優於本片的電影,但每個電影人,都會感激這部開山之作吧。

  觀湄公河行動有感【篇三】

  想必大家對這起事件早有所聞,現實金三角毒梟糯康在湄公河殘忍殺害中國十三名船員,此事在國際引起很大反響,中國迫於國際壓力也好,為自己面子也好,為穩定湄公河治安也好,出動大量人力物力聯合三國終於在半年後把幕後兇手糯康抓獲。導演林超賢將此事高度還原,而且得到中國公安部大力支持,本人覺得此片是近期不得不看的好片,當然如果你拿爵跡出來和我戰那我認輸了。

  首先故事情節吸引人,金三角毒梟殺人越貨,然後栽贓泰國軍人,中國要活捉匪首回國送審難度不是一般的大。第二演員有彭于晏和那誰誰誰,彭于晏要顏值有顏值,要肌肉有肌肉,這部他倒是沒亮肌肉,電影《激戰》有,至於他演技對不起本人太注意他顏值了有沒有演技我沒注意。第三動作場面爆棚,追逐飆車,打鬥,海外戰術小分隊,後勤支援這都是少不了的。大家知道中國一向閉門練兵,弄來弄去都是自己在自家演習,不像美國動不動就和其他國家合作練兵,此次行動是中國近年來少有的四國合作,並且外派特種部隊(不知道說特種部隊合不合適)成功捉獲主謀案件。

  當然為了電影情節的需要,導演給電影安排彭于晏女友吸毒劇情我覺得沒必要,不過時間不長也沒什麼問題,其二在最後捉糯康大戰時候動作場面激烈,還有第三方反糯康的實力在背後虎視眈眈準備漁翁得利,這個情節是為電影需要了,真實抓捕沒有那麼激烈了。電影中有個伏筆,糯康還有個老闆,因為糯康開始不聽話所以老闆要除掉他。基於泰國特殊的軍隊機制,這個所謂的老闆很可能是泰國軍方高層,因為泰國軍隊直接受命於泰國王支配,權利很大。

  其他的我就不多說了,此片真的值得大家去電影院觀影,場面激烈宏達,又有爆破音響震撼還有小鮮肉彭于晏。。導演在拍攝中還被大蜈蚣咬中,而且大家知道中國電影一向審核苛刻,此片能如此高度還原真實事件不得不說是個奇蹟,劇本都前前後後改寫了二十多遍。本人不是槍手哦,第一次寫影評還是手機打的好累啊。還是那句話,值得電影院一看,不要浪費錢去看什麼爵跡。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