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觀後感

2023-08-10 05:34:23 2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觀後感1

  李安新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現在正在熱映的一部電影,受到了觀眾們的好評,我也去看了這部電影,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在電影中看到的生命奇觀。我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不電影的觀後感。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改編自揚。馬特爾暢銷700萬冊同名小說,講述的是一個叫做派的16歲少年,在一次輪船失事後,與一隻孟加拉虎漂泊浩海僥倖求生的故事。一個16歲的少年,一艘救生艇,加上一隻飢腸轆轆的老虎,要在無涯苦海上漂泊227天,並幸運地生存下來,這絕對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命題。而生命的奇觀就是這樣在絕地中怒放,留下令人嘆為觀止的傳奇。

  為了這個叫派的生命奇觀,李安非常耐心地用了30分鐘來做鋪墊。從他的父親到他的出生,從他童年到他的少年,從他父親那個浪漫的法國泳池到「小便」的由來,又從關於「小便」的種種嘲辱中得以奮發,憑藉他過人的智商將那些曾經嘲弄的目光一一俘虜。總之影片半小時後,即派傷感地隨父母登上那艘倒黴的輪船之時,已經是個機智、獵奇、冒險、瘋狂而又善良的阿三少年。世上沒有憑空而來的生命奇觀,每一個生命奇觀的背後,都有一段不同凡響的成長史篇。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觀後感,電影中的生命奇觀,除了少年派和那隻孟加拉虎之間的生存博弈,還有他們漂泊海域時邂逅的各種生命奇蹟。比如漂浮海在上那個聳人聽聞的食人島,比如藏著人類牙齒的未知植物的花蕾,比如那些不食人間煙火,到了老虎口邊還傻愣著看戲的狐獴等等,不停地給我們驚喜。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觀後感2

  看完首映回來都三點了,小地方,傷不起,首映的時候才五個人,後來陸續又進來了一些,大概有十五個人左右,IMAX啊,票價50啊,還送暴米花跟飲料啊。看了一下其他時間排場,都是50啊。這效果,這片子,這3D,這劇情,不科學啊,新媽媽再愛一次什麼的都100,120啊。還再等什麼的,趕緊組團看的!!!

  語言表達跟邏輯都不行的人,不知道怎麼寫影評。我上次看電影覺得3D效果不錯的居然是雷神啊,所以少年派在我心中給暴出多少條街了都知道的。上次看電影最少的人是上午場的海洋,九個人,假裝大姨媽肚子痛請假看的,可惜只有讓我流口水的畫面記錄片,只是沒有什麼劇情。這次少年派什麼都滿足我了。每一次海上天氣的變幻,都會然你覺得沒有白白浪費3D的選擇,老虎幹掉其他動物,只有少年的第三天早上的朝霞,靜止的海水,倒映在海水裡的天空,完全天水人合一,船就像在天空裡划行一樣,你恨不得這副畫面靜止,永遠的擁有它。最漂亮的畫面也就是預告片裡在夜空下大量的水母,還有一躍而起的鯨,已經漂亮到無法用語言描述了。哪怕最後的那場暴風雨,翻滾的海水,擊破天空的閃電,少年的咆哮與絕望,都處理的各種震撼。

  因為沒有看過小說,劇情對我還是有吸引力的。不要覺得前面的鋪墊太長,後面的細節其實一直都在貫穿他父親的話,你在老虎的眼裡看到的是自己的倒影,那天晚上老虎背對著他望著遠方,少年說你看到了什麼,你跟我說說,透過老虎的眼睛他想看到的就是自己要看的。之前關於蓮花的解釋,在食人島上也印證了。派對老虎的感情,我想就像他日記裡寫到的,對於被老虎吃掉的恐懼,讓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必需滿意他的食慾,漸漸也給了動力跟活下的勇氣,再到最後相互依賴,我想對於漂流很久的他們來說,大家都太孤獨了,如果每天一睜眼只有周圍大片望不到邊際的海洋,那真的太讓人崩潰了,那種被孤獨的吞噬感覺,會讓人覺得絕望。

  他說他哭不是因為獲救的喜悅,而是他與老虎經歷這麼多的奮戰,它沒有好好的道別,沒有回頭,那怕是看他一眼,在他抱著老虎的頭,準備死的那一刻,他以為他們是一體的了,但他父親說的對,動物就是動物,不會把你當成朋友,

  最後另外一個故事講述的時候我還在想花的時間太多了,細節真實的描述太多了,但越是這樣,越讓我頭皮發麻,真實的可怕反而讓我抗拒相信。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觀後感3

  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3D電影走進我們的生活,最近上映的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不但故事獲得好評,就連科技的運用也是很棒的,如果你還沒有看過這部電影,就讓我來帶你感受《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帶來的視覺盛宴吧!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不怕劇透的電影,揚馬特爾原著700萬冊的銷量和電影前期營銷讓我早已知曉,這是一個阿三少年與一隻阿三老虎的漂流故事。當我們大多數導演還在為講故事發愁時,李安早已不滿足於生命奇觀的故事,歷時5年的雕琢,讓李安的追求已經細緻到了場景中出現的任何一個元素的美學呈現。

  和卡梅隆的《阿凡達》相似,《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動物元素和環境元素的美術效果均已跳出了我們熟悉的範囿,無不挑戰著我們被束縛的視覺神經。比如孤舟在分不清海面與天空的夜空中漂浮,更像是在無際的宇宙中迷失,或說是在一種詩意境界中遨遊;比如靜得透亮的夜空下,螢光水母點亮的海面,與《阿凡達》的螢光森林一樣瑰麗而神奇更可貴的是,李安亦未停留在炫技的層面,當派沉靜在這瑰麗的畫面中淡忘正在經歷的苦難之際,螢光水母帶來的新一輪滅頂之災悄悄襲來,這些視覺奇觀並又成為推動人物命運的一部分。

  李安早早透露過他的視覺野心,《少年派的奇幻漂流》3D視效果然沒有令人失望,色彩飽滿視野通透,一改我們對過往3D灰暗的印象。《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視效上顯然有意追求對人體感官的延展。比如派循著若有所思的虎的視角凝神海面,那一層層如夢如幻撲面而來的異彩影像完全超越了淺顯視覺的感受,恍惚間一層層逼近頓悟的天際佛國。可以這麼說,李安恨不得將我們視覺的、聽覺的、味覺的、嗅覺的、幻覺的等等各種感官錯亂而又立體的調度起來,饕餮這一感官盛宴。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觀後感4

  一個具有著蠱惑人心的美麗的小島,上面長滿美麗的花草樹木和成千上萬隻活潑可愛的猢獴,伴隨著小清泉的溫暖,一切都是那麼美好……可到了夜晚,靜謐無人時,天堂霎時變為了地獄,溫泉釋放出腐蝕生物的化學物質,樹木變成了吃人的妖怪,一切又都是那麼恐怖、醜惡……

  你能想像得到嗎?你相信它的存在嗎?這段場景就出現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部影片中。

  派和他的重視守護者——老虎理察·帕克就來到了這樣一座小島上。在經歷了幾個月的海上「航行」之後,精疲力盡的派和帕克登上了這座無人島,「快樂」的無人島。看到這一美好的場景時,我也陶醉了,所以和派一樣並沒有在意這座島的秘密,它那不為人知、在暗處獰笑著看著你的秘密。

  夜晚,一片寂靜,派在無聊之際摘下了樹上的一顆「果實」,當他撥開了這顆果實時,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樣東西,一樣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東西——人的牙齒!派一下子驚醒了,原來他身處於一座食人島!不過別誤會,島上確實沒有人,不有一人一虎,當然她們肯定不會是那神秘的「食人族」,如果沒有人,那麼「食人」一說又從何而來呢?沒錯,就是那些美麗的植物,就是她們!這些植物在夜裡會不斷地釋放出有毒的化學物質到溫泉裡,所以溫泉裡魚的屍體就可以解釋了,於是很自然地,開頭所描述的恐怖已在不知不覺中來到了我們身邊……

  派不敢多待,他帶著帕克逃走了,去尋找另一條生路,一切又變得如此簡單,老虎走了,派活了下來。當我正詫異於太過於平淡的結局時,成年的派又給我們講述了另外一個故事,由於這個故事實在是太殘酷,過於深刻地接觸到人的本質,在這裡我就不多說了,其實我也領會不到。

  結尾處,派問了這樣一個問題:「我剛才講了兩個故事,在這兩個故事裡,我的家人都死了,我流浪在大海上,最後都得救了。在這兩個故事裡,你更喜歡哪個?」

  那一刻,我並沒有在意聽故事的人說了什麼,只是在心裡想著:我更喜歡有老虎的那一個故事。不僅是因為另一個故事太過於醜惡,而且我很喜歡故事中的老虎,我認為這裡的老虎恰恰也是派心中那個幻想出來的一位朋友,派怕孤單,於是幻想出來而又親切的老虎陪自己度過這一奇異的海上漂流的旅程,這也是派心中的真實想法,刻畫出他最真實的心理。

  隨著字幕的放映與燈光的照亮,人們一言不發地走出放映廳,似乎還都沒有緩過神來。等出了影院,才聽到交談聲,太深刻了。

  回到家,想了一會兒影片的內容,竟然都已忘記一小半了,唯記得的還是那隻老虎和那座小島,全是些美好的東西啊,我想。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觀後感5

  星期五晚,我與同學一道觀看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電影所講述的耐人尋味的故事,引起了我的思考:

  1.信仰與理智。這是影片反覆探索的東西。影片一開始,派的父親就告誡信奉三種宗教的派要理智對待,不要盲目地信這信那,但派依舊保持自己「複雜」的信仰。從這裡開始,理智與信仰的對抗就一直穿插於影片中,直到最後,影片拋出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你願意相信第一個故事,還是第二個?」是相信信仰,還是選擇理智?在第一個故事中,是信仰,讓派在孤身一人與一隻老虎漂泊於海上時不至於絕望,是堅信上帝、神、安拉會向他施以援手,從而讓他樂觀地活下去,並最終獲救。然而,我們不能忽視理智的作用,正是理智地思考,讓他從荒島死裡逃生。而理智同時也告訴我們,上帝、神和安拉都是虛假的。第二個故事比第一個故事更符合實際,儘管我們不願意接受。那麼,我們又該如何抉擇呢?我的答案是:做一個有信仰且有理智的人。有信仰,卻不狂熱,只是奉行不悖;有理智,卻不麻木,只是沉著冷靜——這或許是一種最好的做人方式。

  2.毅力與決心。派這個名字的由來在引起我們發笑的同時,也展現了他的決心與毅力。日後,正是這種決心與毅力支撐著他在海上漂流了227天。如果光有信仰,缺少毅力與決心,他仍難以活下來。這也告訴了我們:要做一個有決心有毅力的人。

  3.人與動物。在給老虎理察·派克餵食時,派說老虎的眼神像是在說些什麼。派的父親說那只是派的倒影,派卻發現那裡除了他的倒影之外,還有別的某種有靈性的東西。最終派救了快要淹死的老虎,並和它一起活了下來。如果沒有老虎,派也活不下去。影片中派和老虎的關係或許就是人與動物的最佳關係,即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共存共亡。影片最後,老虎沒有回頭,走人了莽莽叢林。派很傷心,卻不後悔。派愛老虎,這種愛不止於老虎。我們對其他動物也應如此,不管它們是否有靈性,都要愛它們,與它們和諧共處,讓這個星球永遠生機勃勃。

  4.自己與上帝。在派漂流的時光中,他無數次祈禱上帝顯靈來救自己,而實際上是他自己救了自己。這說明天助自助者。在險境中能救自己的,唯有內心那份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希冀,唯有博大的愛與堅強的意志。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觀後感6

  在今天我們整整看了三節課的時間看完了這部影片。這裡面的主角令我由衷地傾佩,在一個小船上與兇猛的野獸共同度過了二百多天.....

  這個男孩就叫做PI,我知道的他第一個特徵就是把3.1415926......等一直寫到幾個黑板上。他的父親經營著一個動物園,使得他從小就很了解動物的一習一性一。在後來舉家遷往加拿大時,與他們同船的還有動物園裡的一些動物,因為父親打算把它們趁機以高價賣掉。然而貨船中途沉沒,Pi的家人全部遇難。在多次喊叫之後無反應,他趕緊拖出一艘小型救生艇,衝向大海之中可沒想到他的救生艇中有一些恐怖的動物。開始一個斑馬在他的船上,後來一隻鬣狗出來了,一撲上去斑馬就被它給咬傷了。在不遠處又發現了一隻紅一毛一猩猩。他過來了,他上船了。在救生艇上的最初三天,鬣狗咬死了猩猩,活吃了斑馬。可它還想咬死PI,剛準備撲上來時。一隻成年的孟加拉虎衝上來,一口就把這只可惡的鬣狗吞了,接著這隻孟加拉虎就與PI度過了這海上漂泊227天的歷程。

  如果一個人的內心沒有信仰沒有強大的一精一神力量是不可能在海上漂流200天的。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觀後感7

  今天是我調到第1組的第一次看電影,在後面總是搶不到前面的「首席」,這次看的電影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個叫做派的孩子,在看到了一隻孟加拉虎吃掉了一隻鹿這樣子的血腥場面後,不禁害怕。由於生意不順利,所以他們一家打算到外地去發展在乘船的途中,船底不海水衝破了,這是,他正好出來了躲過了這次災難,但不幸的是,這一船的人只有他和4隻動物活了下來,鬣狗把斑馬和紅毛猩猩咬死了後,突然,從船倉裡面出來了一直老虎,而且正是小時候的那隻孟加拉虎。

  從這以後,他們就開始了長達兩百多天的漂流,多少次命懸一線,經歷了這麼多事情,派還是活了下來,終於,再一次暴風雨後,他們漂到了一個島嶼,上面有很多貓鼬,他跳進了一個清水潭。到了晚上,這個島嶼從側面看像個女人,老師說這個島嶼能吸人的靈氣,但派還是和那隻老虎離開了這個島嶼,奇蹟再一次的發生了,他們漂到了一個沙灘上,那隻老虎離開了,派哭得一塌糊塗。

  這部電影給我的啟發是:一個人如果沒有了對手,就是不會讓自己更厲害,認為世界上沒有人能超越自己,所以就會放縱,而導致退步。這就和我們現實生活一樣的,如果沒有對手,那我們就沒有幹勁了。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觀後感8

  我看少年派像一個坐過山車的過程。

  原本我是帶著看一部充滿幻想和童趣的冒險片的輕鬆心態去看的,當看到派在不同宗教中去尋找神的時候,我發現導演是在探討信仰。於是,當成年的派告訴作家「我的歷險故事與信仰有關,聽完我的故事,你也許會重新相信神」的時候,我開始正襟危坐,並且不敢再怠慢這部影片的每一處細節。

  然而,影片的最後,成年派只是問了一句,在兩個故事之間,你更願意相信哪一個?當作家回答,更願意相信有老虎的那一個,成年派則說,所以,你相信神。

  說實話,這樣的回答讓我十分失望。

  看完電影後,我跟我的同學陳陽姐吃了頓飯。我問她,你怎麼看影片最後的回答?她說,十分憤怒。陳陽姐是一個並不特別虔誠的穆斯林,我是一個並不特別虔誠的基督徒,所以咱們能當好朋友。

  失望或者憤怒的原因,是因為這樣的回答等於是說,所謂信仰,只是因為相信會讓我們更好受。在信與不信之間,信讓你得安慰,不信讓你得痛苦,所以你應該選擇信。

  再進一步說,信仰不過是自欺欺人,只是我們都需要這樣的自欺欺人。

  這顯然不是我想要的一個解答。說得不客氣點,這樣的回答太心靈雞湯了,事實上,一個人願意相信什麼跟他真的相信什麼是兩回事。就說那個作家,他說他更願意相信有老虎的那個,但他真的會相信有老虎的那個嗎?他真的就如此簡單地能夠重新拾起信仰?

  當我把這個想法跟另外一個同學說起的時候,她卻問了一個讓我啞口無言的問題:那麼,你到底想要看到什麼樣的回答呢?

  如何在這個不完美的世界、在我們不完美的生活中,去相信存在一個完美的上帝?如果上帝真的這麼完美,他為什麼要讓我們和我們的生活如此不完美?

  有太多的神學家、哲學家、文學家做出過自己的回答,這些回答巧妙、精緻、充滿哲理,但世人從來沒有因此滿意過。只要人還存在,這個問題就會一直存在,會被一直問起。

  所以,你又期待李安在一部電影中做出什麼讓你滿意的回答呢?

  我得承認,這是李安特別了不起的地方。他最後的解答,可以讓普通人心滿意足、也獲得足夠的安慰;一個完全沉溺在信仰中的教徒,估計會一笑而過,一部電影動搖不了他任何東西;真正會受到傷害的,是那些依然在信與不信之間搖擺不定的人,李安影片中的問題足以引起他們的共鳴,然而李安最後的回答對他們而言卻毫無道理。但這第三批人,卻又根本呢沒法責難李安。

  但至少,我知道信仰不是一道選擇題,不是在「能帶來安詳的信」與「會帶來痛苦的不信」之間的簡單選擇。選擇信仰有時候恰恰是選擇痛苦,而真正的信仰則會不畏懼任何的質問(更不會用簡單的二元選擇來逃避質問)。

  在我從未接觸基督教的時候,最早了解的聖經故事就是關於約伯的故事,一個質問上帝的故事。

  約伯是世上最虔誠、最敬拜上帝的人,但因為上帝與撒旦打了個賭,所以上帝允許撒旦任意折磨約伯,來考驗約伯的信仰。約伯很快失去了一切:財產、至親、健康。約伯的朋友前來看望他,約伯痛不欲生、質問上帝憑什麼如此待他?朋友們一個個替神回答約伯,卻都回答不了約伯的質問。

  故事的高潮是上帝親自出現,他用一系列的問題回答約伯的問題:我立大地的根基時,你在哪裡?我讓日出日落、潮漲潮汐,你在哪裡?我讓河馬的皮厚如銅牆鐵壁、讓鱷魚的牙鋒利如刀,你也要問我憑什麼嗎?我讓獅子捕食斑馬、讓禿鷹追逐兔子,斑馬有沒有問我憑什麼?兔子有沒有問我憑什麼?

  這樣的回答能不能讓約伯滿意?我不知道。但約伯最後服了。因為造物主向約伯展示了自己神奇的造物,這一切偉岸、壯麗、奇絕的事與物讓約伯不得不承認自己的渺小,於是,他選擇臣服。

  所以,其實少年派最打動我的的地方也是那裡。當少年派在海上遭遇暴風雨和電閃雷鳴時,他對著這天地間無比美麗又可怕的一面大喊,神跡!這就是神跡!帕克,快出來向神敬拜!

  但當帕克畏縮於閃電的威嚴時,少年派發出了更加感動我的一番言論:上帝,你拿走了我的一切,讓我失去了我的親人,我臣服!我都臣服!但你為什麼還要嚇它(老虎)?你還想要什麼?你還想怎樣?

  我想很多信徒都經歷過這樣一個階段,很多教徒都發出過像少年派一樣的問題。只可惜,我們的生活不是一部電影,信仰也不是一道選擇題。不是一個更美好的故事就會讓我們放下自己的疑慮,然後在將醒未醒的時候戛然而止。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觀後感9

  前不久落下帷幕的奧斯卡頒獎典禮,華籍導演李安不負眾望,憑藉《少年派》成功斬獲三項大獎:最佳導演獎、最佳攝影家和最佳原創音樂,以我的看法應該是可以獲得最有含金量的最佳電影獎的。很多觀眾評價少年派故事簡單、情節乏味、敘述拖沓,簡單的說一點都不好看,我這裡要替《少年派》辯解下,如果你這樣看這部電影,那我要對你說:你一點都不了解這部電影,你沒有用心去看。

  獲得最佳導演獎不是沒有道理的,首先從故事情節的安排上看,很多人認為開頭敘述派的名字的由來、派的多種信仰、派在動物園的故事毫無意義,其實不然,如果沒有這些情節,如何來體現派的善良,派的信仰、派的幸福,也就無法和後來海上漂流生活形成鮮明的對比,無法產出強烈的心裡反差和外人無法想像的內心的掙扎。你可以想像如果是一個屠夫在海上漂流,他會為殺魚而痛苦嗎,他估計會把老虎也殺了。這是一直愛、一種信仰,宗教裡的博愛。宗教各有差異,但是它都告訴我們博愛,不殺生,愛世間萬物。故事的結尾,派被救了,他失聲痛哭,他痛哭只有一小部分是因為被救的激動,而大部分是因為孟加拉虎走了,而且沒有回頭看他一眼。很多時候你愛一個人,而他只是你生命的一個過客,走了以後再不會回頭,永遠的失去了聯繫,就像那隻孟加拉虎,你不知道在他的心裡,有沒有在意過你,而你只是希望他走的時候哪怕只是一個轉身,也足以安慰這一段緣分。

  因為保險公司的調查者的懷疑,他們不相信派和孟加拉虎的故事,也不相信那個食人的漂浮島,派無奈說出了另外一個版本的故事,他說好吧,故事是我和我的母親還有一個廚師、一個水手在救生艇上,最後廚師殺了水手和母親,並吃了他們的肉,我也吃了一些,後來我把廚師殺了。。。還有一個耐人尋味細節,後來記者在派家裡看到保險公司調查者的結論書上,明確的寫著他們相信了派說的第一個故事,那個他們一開始完全無法相信、無法接受的荒誕離奇的故事,甚至有些魔幻。他們為什麼沒有採用第二個看起來更加真實、更接近現實世界的故事呢,我們不得而知,如果是你你會相信哪個故事呢?

  我是看完電影後看完了《少年派》全書的,書裡更加細緻的描寫了派的成長、派的內心世界的變化、海上漂流更多的故事,甚至看到海上漂流快結束的是時候,我已經無法分清夢境、幻覺和現實了,這一點才是《少年派》最具價值的一點,人有時候不能活的太現實,太現實必將殘忍、必將無情、必將違背良心、必將泯滅人性、必將爭名奪利......

  最佳攝影獎也有人質疑,就有一位知名導演說最佳攝影家給《少年派》,完全是不合情理,說《少年派》根本就沒有攝影,畫面全是合成。我覺得這就是有些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了。老兄合成也是需要技術的,沒有攝影師的取景角度、拍攝手法、精湛的技藝,後期合成也無法完美的融合幻境與現實。《派》的攝影就是最好的幻境與現實的融合,才給我們以享受夢幻的畫面、唯美的意境。

  至於最佳原創音樂,我這裡就不想多說什麼了,我也不是專業的音樂人,對音樂只能憑自身愛好來評量。只想說好的音樂是一部電影的靈魂,一部電影是讓人哭、讓人笑、讓人深思、讓人回味,全靠音樂,正所謂餘音繞梁、三日不絕於耳,音樂是唯一讓人擁有的靈魂的享受。

  最後說,朋友如果你還沒有看過這部電影,請回家下載看下吧,用心的去慢慢品味,確實是一部難得的好電影,他的思想上的高度,甚至超越了我之前最喜歡的,它所表達的愛不局限在人和人直接,它涉及萬物,請用愛對待這個世界。世間不只名利、金錢、點頭哈腰、勾心鬥角。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觀後感10

  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電影嗎?勵志電影呢?這個寒假,我就看了一部勵志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可好看啦!很感人呦!聽說還獲得了20xx年的「奧斯卡」獎項呢!

  這部電影是一部回憶影片。主人公pai回憶他的童年生活和青年生活。回憶過後,他感到傷心與後悔,而他的朋友卻覺得他的童年和青年生活很有趣。當然,對於像「沒有來得及和父母說得最後一句話,他們就死了。」的情形,朋友對pai還是很同情的。

  在欣賞這部電影的時候,我多次對姨媽說:「如果我是pai呀,我早就失去了生活的勇氣,活在世上就是受罪啊!」姨媽對我進行了耐心的教導,讓我明白,雖然是受罪,但人能來到這個世界就是幸運,我是懂非懂,但我還是覺得電影很感人,幾次被感動落淚。

  通過欣賞影片,我懂得了生命的意義及各種動物的性格特徵。同學們,在生活和學習上,我們一定要學習pai面對困難永不退縮,勇往直前的堅韌個性,克服各種困難和挫折。

  希望同學們也去觀看這部勵志電影,讓pai的精神伴我們成長,助我們成才!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