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工匠觀後感1000字
2023-08-10 05:12:08 2
範文一:大國工匠觀後感1000字
看完《大國工匠》心中一股熱血油然而生,我想我也要努力做出自己的成績。工匠們一個個鍥而不捨,耐心專注,不僅為國爭光,還揚名中外,打造一個又一個「中國製造」。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這種付出使我們每個人敬佩。
他們的鑽研精神值得我去深思。我是一個怕苦怕難的人,只要遇到一點傷害就會退縮。以前我非常喜歡跳舞,媽媽把我送去學民族舞,因為怕痛還沒學完半期就不學了。但是,我今天看了《大國工匠》後,對我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
周東紅是一位高級技工,經他手撈出曬成的宣紙,每張紙的誤差不超過一千克,並且他30年來,始終保持合格率100%的成績,一直延續著家族的手藝,並且做得更好。許多著名書法家、畫家指名要他出手的紙。他有現在的成績是因為他每天堅持鍛鍊、不怕苦、不怕累的結果。他不管天氣多麼寒冷,他每天都光著手在冷水裡面撈紙,即使手生有凍瘡,還依然堅持著。記者問他為什麼不戴手套,他回答說戴手套就練不出手感,必須天天找感覺才能找到最佳的效果。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有堅持不懈才能創造出價值。
胡雙錢,是一位航空「手藝人」,他工作了30多年,創造了驚人的打磨記錄。他打磨的作品都是難度非常大的,幾乎每件工藝品都只有人的頭髮絲那麼大,即使這樣他在做每一個工藝品都耐心專注,做出的作品中沒有一個次品。他能有這樣驚人的成績都源自於他最初的喜愛——飛機,所以他從小磨礪自己的意志,刻苦訓練,完成自己的夢想。
孟劍鋒是一位高級工藝技師,他的鏨刻技術揚名遠外,得到各國人士的讚賞。他在做第一件作品中國結時,每天沒日沒夜的刻苦鑽研,手上起了厚厚的繭他也沒有放棄,依然堅持著自己的工作。只要作品有一點點小瑕疵他都要重新去做,重新打磨,他說「只有自己滿意,人家才會滿意」。直到做完一件工藝品後手上連紋路都沒有了,還是沒有放棄,一直默默無聞的做下去。孟劍鋒先生今年60歲了,做這個工作已有43年了,靠信念樹立口碑,他的這種鏨刻人生,追求極致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看完《大國工匠》,我對我以前的怕苦怕累、半途而廢的行為感到懊悔。過去,我學過跳舞、彈琴、唱歌、但由於怕吃苦、不想練習種種原因放棄了,各種一會一一從我手邊溜走,但我聽到周東紅先生的話後,瞬間點醒了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有堅持不懈才能創造價值。現在我的理想是努力學習,參加高考,繼續讀書,將來找到一個好工作,腳踏實地,勤勤懇懇,盡職盡責的做好自己的工作,並且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下去,成就一番自己的事業,學習「工匠精神」。
他們敬業勤勉,書寫著一線勞動者的不平凡,為社會,為國家做出突出的貢獻,讓我們為之震驚,為之嘆服,為之激動。他們能夠數十年如一日地追求職業技能的極致化,靠著傳承和鑽研,憑著專注和堅守,締造一個又一個「中國製造」,一念執著,一生堅守。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像他們一樣敬業奉獻,那麼我們的人生將更加出色,國家將更加強大。
範文二:大國工匠觀後感300字
觀看5月2日中央電視臺《大國工匠》胡雙錢的先進事跡後,我深受感動。他在鉗工這個平凡的崗位上一幹就是35年,是什麼力量支持著他?
這可以從這位樸實的老工人的言語中找到答案——我相信我們這樣的大國,一定還會搞大飛機。這就是當「運十」項目下馬後,許多民營企業高薪聘請他,但是他毅然留下的原因。
這是一種什麼力量?是上飛公司永不放棄的精神。這種精神在上飛公司的老員工身上處處可見,型號取證,他們為保節點,放棄休息,以廠為家……
研製大型客機,需要百折不饒、永不放棄的精神,這種精神需要紮根到我們的型號研製團隊中。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作為物流保障的翔運公司,要為兩大型號確保「穩平快」的服務,就需要傳承這種精神。今後,我們要加強大飛機文化的宣傳,培養員工愛崗敬業,為民機事業做出我們的貢獻。
範文三:大國工匠觀後感
近日,上飛公司高級技師胡雙錢喜獲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並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受了表彰,新聞聯播在《大國工匠》專題短片中報導了胡雙錢的事跡。此時恰逢「五一」國際勞動節、「五四」青年節,又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中國商飛公司一周年、中國商飛公司成立七周年即將來臨之際,回顧過去、評說現在、展望未來,感慨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正是每一個鮮活的人物和事例,為民機事業每一步的發展壯大提供了時代的記載和歷史的積澱。
民機歷程可歌可泣,載譽歸來可喜可賀
還清晰記得,去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中國商飛公司時所說,「中國的飛機製造業走過了一段艱難、坎坷、曲折的過程,實際上我們大飛機的製造很早就起步了,後來就停下來了。而今邁步從頭越,現在這個勢頭很好,開局很好,方向正確,基礎也很好。」中國的民用飛機發展歷程真可謂是歷盡曲折,從70年代中國自主研製生產的「運十」飛機,到90年代中美合作的麥道82、麥道90飛機,人聚人散、幾起幾落,數十年的光景隨風逝去,有苦難、有輝煌、有無奈、有不解,直到現在ARJ21-700飛機、C919大型客機、中俄合作研製的寬體客機三型號並舉,發展歷程不算是波瀾壯闊,卻也是可歌可泣。
航空「手藝人」胡雙錢,作為一名普通平凡的勞動者,作為上飛公司2000多名技能工人的代表,卻因為35年工作時間裡加工過數十萬的飛機零件,沒有出現過一個次品,而變得不平凡、不普通。這次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的榮譽稱號,既是對胡雙錢本人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優秀品格的褒獎,也是對上飛公司廣大技術、技能和管理人才長期以來不懈努力的讚譽,更是對千千萬萬從事民機事業的辛勤勞動者和堅定支持者的精神激勵,可喜又可賀。
型號研製恰逢其時,隊伍建設正得其勢
當前,公司的型號研製和發展建設正處在最為關鍵的時期,機遇與挑戰並存,傳承與創新並舉,項目與人才並重。型號任務快速推進,現在技能人才登上舞臺大放光彩,為型號貢獻智慧和力量。
近幾年,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進一步抓好職業能力教育的政策,為加快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指引了發展的方向和實現的路徑。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積極支持民機技能人才隊伍的建設和發展,通過舉辦國際級技能大賽、建設國際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實施國家級技能人才實訓基地項目等,給予上飛公司多次指導和幫助。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浦東新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專門拿出資金支持上飛公司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技能人才千人計劃、百人計劃等項目的建設工作,目前已經累計支持近億元,後續還將加大力度繼續給予支持。中國商飛公司和上飛公司積極利用各方平臺、政策和資源,以推進職業能力建設基地的發展為契機,加快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為後續型號批生產提供優質的人才保障。尤其可貴的是,經過幾年的歷練,上飛公司已經擁有了一批誠實守信、具有高超技能水平的操作人員,他們踏實肯幹、敬業奉獻,為民機裝配製造和企業的長遠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正所謂:咱們工人有力量,勇立潮頭敢擔當。匠心築起民機夢,同心協力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