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玄奘之路》紀錄片觀後感

2023-07-31 11:14:49 1

  (一)

  用了4天時間看完《玄奘之路》這部12集紀錄片,從開始的好奇到後來的震撼,已經不是簡單能用一句兩句話概括了,乾脆為它寫篇日誌吧。知道這部紀錄片是這次演出結識了著名朗誦藝術家徐濤,火車上他推薦我看這部他解說的這部紀錄片,正巧這周值班,漫漫午後無事可做,便開始看了起來。

  整部紀錄片以玄奘法師撰寫的《大唐西域記》為主,從人文、地理、歷史和現狀4方面來述說這段歷史行程,以玄奘西行取經的過程為重點敘述了他一生的同時,又簡單概述了他一路的經歷和見聞,還闡述了佛教的發展史,把人的思緒帶入1000多年前的唐代,復原了當時西域的風土人情,還根據《大唐西域記》裡當時的人文地理結合現狀現況來講解,使簡單的一段西行取經又東歸的行程變得生動、立體起來,無論是佛教徒還是喜歡地理、歷史的觀眾來說都會有特別的意義!

  玄奘能夠活著從大唐偷渡、走到印度那爛陀寺絕非偶然,也不是僅憑運氣,還有自己的智慧和信仰。沒有智慧,他就不會說服他的第一個胡人徒弟帶他偷渡、說服他放過自己而沒有被他滅口,沒有智慧,他早就慘死在焉耆土匪的刀下,沒有智慧,即使到了那爛陀寺也會因為辯經辯不贏對手而死去,沒有智慧,即使取經返回大唐也會因為當年偷渡的行為而獲死罪……每逢遇到困難,他都用自己的智慧機智地化解了,而又是因為他有堅定地信仰來在他遇到困難的時候支撐著他,達到他的目的、獲得他想獲得的知識。從他28歲西行印度到回到大唐一共19年,19年他已從青壯年變成中年人,完成這一切得需要一個人有多麼強大的內心?

  看片子的時候,我無數次想回到那個年代做一個唐朝人,無數次想跟隨玄奘西行,哪怕受盡那九九八十一難也值得,玄奘法師,他身上一定有很強大的人格魅力和極其淵博的知識,我這個皈依弟子對於佛教的了解連皮毛都沒有,慚愧至極。下次去西安,一定要再去大雁塔看看,此生要有機會,一定走下玄奘之路!

  (二)

  我自認為自己是一個典型的實用主義者,在感性與理性之間進行著思考和生活,缺乏幻想和想像。我看東西經常會把故事情節與現實或歷史對照起來讀,也正因此春節期間看到央視在播《玄奘之路》的記錄片時,激起了我極大的熱情,畢竟《西遊記》是植根於每個中國人內心的經典,通過與真實歷史人物和事件的聯繫,再看《西遊記》或許能給自己一些現實的啟發。

  玄奘所著的《大唐西域記》和其弟子所著的《三藏法師傳》是本部紀錄片所依據的重要史實資料。看這部片子,更多是被歷史人物信仰驅使下的堅持所打動,不僅經受八百裡大漠和雪山等險惡自然環境的考驗,而且要與不同民族、身份和信仰的人交流溝通取得支持。

  《西遊記》中的一些傳說與《大唐西域記》中的描述不謀而合,白馬馱經、經書落水的故事情節,石磐陀與孫悟空的人物形象。玄奘西遊所行記錄不僅啟發了吳承恩,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影響了中外學術和歷史界,帶給後人巨大的精神感召。

  玄奘沿古絲綢之路踏上西行求經的道路,他是「運用語言的大師,描繪歷史地理的能手」,是探險家,但他更重要的身份是文化使者,在「輸送財富」的絲綢之路上「傳播信仰」。古印度的歷史因玄奘的記錄得以重建,同時《大唐西域記》更加堅定了唐太宗重建絲綢之路新秩序的信念。

  一個僧人不僅在弘揚佛學事業上起到承前啟後的巨大作用,而且對國家、對國與國之間的文化交流起到如此深遠的影響。我們應該感謝《西遊記》,是它讓我們有了與真實歷史人物接觸的衝動。

  而同時,當看到英國考古學者斯坦因自稱是玄奘在天之靈,欺騙看守墩煌的王圓籙掠走莫高窟大量珍貴文物時,內心一陣悲涼。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和精神支柱。看今日中國之傳統文化,反而在臺灣、日本和韓國等地方得到了好的繼承,我們身邊好多傳統和手工技藝等在逐漸丟失,如果這是經濟社會轉型必經之痛的話,我們希望這種陣痛之後是傳統文化受尊崇。

  傳承傳統文化需要一個個像玄奘一樣的堅守著。

  (三)

  用了兩天的時間把《玄奘之路》這部紀錄片看完了,(.)從開始的好奇變為震撼,心情五味陳雜,說不清、道不明。鏡頭第一個畫面就是玄奘在廣袤的沙漠上孤單的身影,讓我不得不嘆服他的偉大!

  整部紀錄片以玄奘法師撰寫的《大唐西域記》為主,以及他的弟子根據他的敘述編寫的《三藏法師傳》為輔,從人文、地理、歷史、現狀四方面來述說這段歷史行程,以玄奘西行取經的過程為重點敘述他的一生及他一路的經歷和見聞,還闡述了佛教的發展史,復原當時西域的風土人情,還根據《大唐西域記》裡當時的人文地理結合現狀來講解,使簡單的一段西行取經又東歸的行程變得生動、立體!

  玄奘是充滿智慧的!他能從大唐偷渡,通過絲綢之路,歷經西域各國,到達印度,後又成功返回,靠的決不僅僅只是運氣,而是他的智慧、勇氣和毅力。如果沒有智慧,他不會說服石盤陀助他偷渡,不會

  說服石盤陀放他一條生路,沒有智慧,他早就死在了焉耆土匪的刀下,沒有智慧,他即使到了那爛陀寺也會因辯經辯不過對方而死去,沒有智慧,他取得真經回到大唐也會因為當年的偷渡行為而被判死刑當土匪殺人搶掠時他無畏、勇敢的身影讓人折服,面對高昌王的威脅時他的絕食反抗的毅力讓人敬佩,他從28歲開始西行印度取經之旅,到回到大唐一共經歷了19年,從青年變成中年,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多麼強大的內心啊!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所以這位來自東土大唐的高僧才會先後受到涼州眾僧侶的保護、大唐高官李昌的援助、高昌王的厚待及護送。突然想到了那些急於趕路而不與僧侶結伴同行的商人,他們一個不漏的死在了土匪的刀下。他們為了追求財富,急功近利,然而欲速則不達,最後是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看完影片之後,一直有一個偉岸的身影立在我的心頭,他感動著我,激勵著我。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那大雁塔,走走玄奘之路。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