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母親觀後感三篇

2023-07-31 13:49:59

  母親觀後感篇一:我的母親讀後感

  題目:感動

  ——讀《我的母親》有感

  母愛無言,任你用千言萬語,也難以表達對這份沉甸甸的感激。

  我讀了《我的母親》心裡久久不能平靜,那份深沉的母愛充溢著我的胸懷。胡適的母親23歲守寡受盡了人生的痛苦與折磨,母親雖然沒有讀過書卻千方百計的送兒子去讀書,每個學生每年一般只送兩塊銀元,先生教起書來自然也不盡心。母親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學到更多的知識,第一年便送去六塊錢,往後每年增加,最後一年加到12元,這就是母親對兒子的希望和寄託。

  有一次,胡適得了眼病,母親聽說眼病可以用舌頭舔去。母親便真的用舌頭舔病眼,根本沒有考慮會不會傳染的後果,這一舉動,表達了一個母親發自內心的情感和無私的愛。

  每天天剛亮時,母親便把胡適叫醒,叫胡適披衣坐起,胡適從不知道母親醒來已經多久了……十天當中,總有八九天胡適是第一個開學堂門,表明了母親艱辛的付出。

  讀了《我的母親》,你能不為文中母親那用盡一生的操勞和無私的愛為之肅然起敬,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深深的懷念和感恩。

  我想到了現在的社會現象,現在有的孩子一味的指責自己的父母,不是大老闆,不是當官的,覺得自己在富有的孩子面前抬不起頭,但你有沒有想到,父母無論的貧窮、富貴,每個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平等的,看看他們為我們付出了他們的全部,我們用盡一生也無法回報。

  由此我想到了我自己,媽媽每天接送我上學放學,媽媽生病時,還依然為我洗衣做飯,生氣時對媽媽發脾氣認為是理所當然。讀了《我的母親》我愧疚不已,我每時每刻享受著這份關心,忘了叫一聲感恩、一個擁抱。讀了《我的母親》能不感覺到母愛是最真摯的情感。母親對我們不求任何回報,為我們嘔心瀝血,給我們無限的溫暖!

  母愛的深沉執著,我們只能用心去感受、用心去聆聽,用自己的心和實際行動去感恩母親。

  母親觀後感篇二:漂亮媽媽觀後感

  當我們坐在明亮的教室裡接受教育,跟老師學習想學的知識,擁有一個健全的身體,是否感覺到了這是一種幸運?也許,大家認為這是再平常不過了。但是,但是聰明的我們有沒有想到,那些身體殘疾的孩子,他們不能像我們這樣過上正常的生活,不能上學,該是一件多麼痛的事。《漂亮媽媽》這部影片,就說的是一個殘疾孩子和他母親的故事,故事中的男孩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下與母親相依為命,不屈不撓,讓人動容。

  鄭大是一個聾兒,在圍繞鄭大的一群人當中,與其最為親密的當然是他的媽媽了。作為一個殘疾兒童的媽媽,她始終都充滿著希望,一直相信自己的兒子與常人無異,一直堅持讓兒子與平常的孩子一樣上學而努力,一直親身教授知識認識世界,並且相信世界是美麗的。作為鄭大的媽媽,她放棄了作為以前班花的榮耀,放棄了優越的工作,只是想多多的陪在孩子身邊。在她的眼中,兒子就是她的全部。兒子一點點的進步都足以讓她欣慰好久,在這方面來看,鄭大是幸福的,他有一個了不起且深愛著他的媽媽。

  鄭大雖然耳聾,但是戴上助聽器後也能也能與人交流,在他的內心當中也渴望得到大家的認可,希望能和其他同齡孩子一樣穿上紅白相間的校服去上學,渴望追上平常孩子的步伐,去參加學校的活動。然而當他欣喜的穿著與其他孩子差不多一樣的校服出現在大家面前時,他受到了懷疑鄙視跟嘲笑,或是冷漠。這一小的情景不是正好反映了我們現實的世界嗎。面對那些身體有殘缺的人,社會上的人們要麼用一樣的眼光去看他們在他們背後指指點點,要麼當他們遇到困難時冷漠的呆在一旁生怕對方纏上自己,更有甚者去嘲笑,打罵他們。其實在他們的內心世界中,我所體驗到的他們並不需要多少同情,他們需要的是咱們注視他們的目光與常人是無異的。

  上學一直是鄭大和他媽媽的願望,然而學校卻因為他聽力不好的原因而拒絕接收這樣一個孩子,好在他們兩母子一直都是帶有希望的人,也沒有怨天尤人,而是一直努力想要達到學校的標準。面對這樣一對努力著的母子學校的冷漠讓人心寒,僅僅只是追求那一點點的升學率就要放棄充滿希望的母子嗎,鄭大母子希望的不過是教室中那一方矮矮的課桌,然而學校無情的拒絕了他們,鄭大的媽媽也想過把兒子送到特殊學校,但由於鄭大的聽力並不是很差也不能入讀,並且特殊學校的資源是很有限的。這讓鄭大母子處在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在我看來我也會讓像鄭大這樣的孩子進入平常的小學接受教育,這需要引起學校,以及我們的國家對這方面兒童的支持。

  當然影片當中也不乏對鄭大母子十分友好的人。其實我們看到,我們對殘疾人的一點點關愛他們都會感到十分的開心。

  母親觀後感篇三:高爾基母親讀後感

  我通過讀高爾基《母親》一書有體會,此書講的是蘇聯時期工農人民為理想﹑真理和對美好生活所嚮往努力奮鬥的故事。

  《母親》是我極為欣賞和喜歡的一部作品。它描寫了前蘇聯時期工農人民為真理,為平等,為自由,為過上好的生活而不斷奮鬥的故事。

  巴威爾·符拉索夫是工人區中鉗工的兒子。他偷偷地學習——因為這是工人所不能擁有的權利。一些工人的子女和他一起讀書、討論問題、辦報、散發傳單,幹起革命事業。母親起先擔憂自己的兒子,慢慢的,她喜歡並欽佩這些年輕的革命者們,自己也受到了教育,參加了革命工作。隨著革命事業的不斷壯大,沙皇反動政府開始迫害革命者。但以巴威爾為首的組織卻冒著生命危險宣傳革命思想。工農運動越來越浩大,群眾的反響越來越強烈,母親的思想覺悟也越來越高,她將整個心靈獻給了屬於人民自己的革命事業。

  《母親》是一部思想上的革命作品。它號召人民團結起來,為自身利益而奮鬥。小說中,巴威爾這一群青年將自己的青春獻給了壯麗的革命事業。他們不顧個人安危,為無數平民的利益到處奔走,演說、散發傳單,用宣傳去喚醒人民,使人民從以沙皇反動政府為主的壓迫大眾的機構中解脫出來。他們追求真理、熱愛和平,所以他們要奮鬥,要用行動去打倒一切不平等的現象,去捍衛群眾的利益,去創造社會主義的社會,去實現無產階級的和平夢想。他們崇高的理想和真誠的呼籲使無知的工農階級覺醒,他們偉大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感染了身邊的人。母親正是從一個柔弱、溫順、憂鬱的傳統工人區婦女變成了一個有著深刻見地、滿腔熱情、勇敢無畏的新時代革命工作者。她不辭辛勞地長途跋涉送報紙、傳單,不顧警察的殘酷毒打向群眾宣傳革命真理;她和青年們一起帶頭示威遊行,高高舉起代表理性、真理、自由的旗幟,向世界宣告著革命者強有力的信仰;她忍受著兒子被捕、骨肉離別的痛苦,在一個個革命者接連入獄後仍堅持著實現自己的宿願??當法庭審理這些革命者時,年輕人振奮人心的微笑顯示著革命事業的光榮與革命工作者的頑強,他們慷慨激昂的演說宣示著堅定的信念:「??你們使人們無法生活,毀滅他們;社會主義卻要把遭到你們摧殘的世界連成一個不可分割的偉大整體,而且這一點——一定要實現!」他們的眼睛裡閃爍著正義的光輝。這部小說使人熱血沸騰,令人強烈地感受到可敬的革命者們的勇敢不屈、正氣凜然,由衷地讚嘆他們對理想的堅持,欽佩他們對偉大事業的獻身精神。特別是母親這個人物的思想轉變,由膽小、明哲保身的保守派到熱愛生活、傳播真理的革命先驅。這壯麗、激昂的革命故事震撼著我,讓我看到了生命的真諦。

  通過讀本書對我有一些啟發,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學習他們對真理,美好生活嚮往和追求而努力奮鬥。無論在以後的生活,工作,學習總會遇到一些困難和阻力我們努力奮鬥,去努力奮鬥是現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