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家風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傳統家風建設的當代價值)
2023-07-31 01:25:47 1
優秀家風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作者:王傑(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中國實學研究會會長),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於優秀家風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下面內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優秀家風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
作者:王傑(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中國實學研究會會長)
一個人的人生起點在家庭,夢想啟航的地方在家庭。多次強調,「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一個家庭能否做到薪火相傳、源遠流長,關鍵就在於這個家庭的家風相傳。在家風傳承上,家訓、家規和家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家風又叫門風,是調整維繫家庭成員之間情感和利益的道德行為規範,是一個家族世代傳襲下來的精神積澱和人生修為。良好的家風是社會美德的一種表現形式。家風,傳承著精神,涵養著德行。「閨閫乃聖賢所出之地,母教為天下太平之源」「妻賢夫禍少,妻貪夫招罪」,通過長輩的言傳身教,特別是母親的撫養教育,對晚輩產生潛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從而把道德規範、處事原則傳遞給家庭成員,使家庭成員的行為合乎道德要求。
注重家風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國之本在家」,中國傳統社會歷來倡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治國平天下的前提是修身齊家,修身齊家的起點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指出:「從某種角度看,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是個人層面的要求,齊家是社會層面的要求,治國平天下是國家層面的要求。」縱觀五千年中華文明史,良好的家風一直蔭澤後代,教育子孫追求光宗耀祖、安身立命,追求為政以德、禮治天下。正因為如此,「孟母三遷」「嶽母刺字」「畫荻教子」等故事廣為流傳;並稱我國「四大家教範本」的《梁啓超家書》《曾國藩家書》《顏氏家訓》《傅雷家書》至今備受推崇;諸葛亮的《誡子書》、司馬光的《家範》、朱熹的《朱子家訓》等成為千古美談。
浙江省浦江縣的「鄭義門」,有著明太祖朱元璋親自敕封的「江南第一家」牌匾。15世子孫同居共財合食,後代為官無人以身試法,靠的就是一部《鄭氏家規》教化子孫。虎門銷菸民族英雄林則徐家族,世代注重家教家風,皇帝主持殿試201次,林家榜上有名183次,「無林不開榜,開榜必有林」成為家風典範。可見,家風已融入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黨員幹部的家風事關黨風政風。一個社會的良好民風,是以千千萬萬家庭的良好家風為基礎的;一個執政黨的良好黨風政風,也與廣大黨員幹部的良好家風密切相關。正如強調的:「領導幹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幹部作風的重要表現。」回顧黨史,老一輩革命家都是家風建設的光輝典範。毛澤東規定,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周恩來專門制定了《十條家規》嚴格要求親屬;鄧小平要求妻子,不要到外面工作,不要出風頭;陳雲家規,不準搭乘他的公務車,不準翻看、接觸他的文件,子女不準進出他的辦公室,等等。
「治人者必先自治,責人者必先自責,成人者必先自成。」黨員幹部要從嚴管理親屬子女,正家風、正門戶,真正做到為黨工作、為民掌權。然而,現實中一些黨員幹部為了「小家」不顧「大家」,為了「親情」不惜「徇情」,最終因為治家不嚴、家風不正,在親情面前喪失了原則和底線,走上了違紀違法之路。從近幾年查處的腐敗案件看,「丈夫辦事、妻子收錢」這樣的家庭式、家族式腐敗案例時有發生。反觀這些腐敗分子的墮落軌跡,大都是從家風開始的。有的對家屬的不合理要求百依百順,不惜鋌而走險、貪贓枉法;有的搞子女火箭式升遷、親屬承攬工程撈大錢;有的漠視親屬子女違法亂紀,甚至利用權力幹預司法公正,等等。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一個家庭有了良好的家風,這個家庭就會正氣充盈、和睦興旺;無數家庭有了良好的家風,這個社會就會風清氣正、和諧友愛。反之,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對於黨員幹部來說,要擺正黨性與親情、家風與黨風的關係,自覺涵養時代家風,堅決與「積不善之家」劃清界限,做到廉潔修身、廉潔持家、廉潔興家,努力成為「積善之家」,以過硬的家風鍛造過硬的作風,以過硬的作風塑造清廉的黨風政風,帶動社會風氣持續向好向善。
來源: 中國紀檢監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