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毛岸英犧牲後(得知毛岸英犧牲後)
2023-08-01 16:39:00 3
1950年韓戰爆發後,敗逃至臺灣的蔣介石同樣關注著這一場決定東亞未來局勢的大戰。蔣介石曾多次向美國提出派兵參加韓戰,但均遭到美國拒絕。一天深夜,一個從朝鮮半島傳來的情報令蔣介石震驚不已,久久不能平靜。
這個情報就是毛主席的兒子毛岸英犧牲在了朝鮮戰場。與毛主席鬥了一輩子的蔣介石聽到這個消息後內心五味雜陳,他半夜支開宋美齡,與自己的大兒子蔣經國促膝長談。蔣介石向蔣經國說了什麼?在得知毛岸英犧牲後毛主席又說了什麼?
今天博覽歷史就來帶大家一起了解1950年毛岸英的犧牲。新來的朋友可以先點個關注,既方便回顧往期精彩,又不錯過之後的內容。
革命信念,成長經歷「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1910年秋,毛主席離開家鄉韶山,決定走向外面廣闊的世界,在臨行前他寫下了這首詩夾在了父親每日常看的帳本中。此後毛主席踏上了一條為全天下窮苦人民謀幸福的革命道路,而毛主席的兒子毛岸英同樣也跟隨著父親的腳步,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1947年10月,毛主席給毛岸英的信中說「一個人無論學什麼或做什麼,只要有熱情,有恆心,不要那種無著落的與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個人主義的虛榮心,總是會有進步的。」
身上擔負著毛主席兒子的光環,毛岸英的人生卻並沒有如平常人所想的那樣一帆風順。毛主席是一個堅定的革命者,那一套「父傳子、家天下」的私有制觀念早就被毛主席所拋棄,毛主席參加革命,就是要打破這種舊世界,創造一個沒有剝削壓迫的新世界。
正因如此毛主席才會在年輕的時候將父親辛苦幾十年積攢下來的全部家財無償分給窮苦百姓,毅然帶著兄弟姐妹一起踏上革命的道路。
為了中國革命,毛主席犧牲了六位親人,他的弟弟妹妹以及他的妻子和他的孩子,都犧牲在了革命的道路上。
1950年的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不折不扣的立國之戰,但時至今日,一些人享受著無數志願軍戰士的犧牲而換來的勝利果實,一方面卻對這場戰爭指指點點,更是借污衊毛岸英的犧牲來否認毛主席一生為國為民的赤誠之心。
這些人極盡污衊之詞,稱毛主席派毛岸英去朝鮮戰場,就是為了「鍍金」好回來讓他接班。這種「鍍金」的說法在一段時間曾甚囂塵上,但是大家想想,抗美援朝戰爭是多麼艱難的一場戰爭,在戰前就有無數高層領導人反對出兵,唯有毛主席拍板支持出兵。
這場並不為世人所看好的戰爭,面對著美軍的狂轟濫炸,這是一個「鍍金」的好地方嗎?那些為了「保家衛國」而奔赴朝鮮戰場的志願軍戰士們,有無數人長眠在了朝鮮半島之上,毛岸英正是其中的一員。
如果說要鍍金,那麼只需要看看蔣經國和毛岸英的成長經歷,就可以明白什麼才叫鍍金。1910年出生的蔣經國在1925年10月去蘇聯留學,1937年3月回國,隨即被蔣介石委以重任。1939年6月,29歲的蔣經國就任贛州行政督察專員兼區保安司令,在贛南博得了「蔣青天」的稱號。
蔣經國之所以能夠在從上到下都爛成一片的國民黨內不畏強權,贏得民心,不就是因為他的父親蔣介石就是國民黨內最大的強權嗎?
1940年蔣經國創辦「三青團江西幹部訓練班」,共訓練幹部五百多人,這些人後來大都成為蔣經國嫡系中的嫡系,是他最初的政治班底。蔣經國的經歷才是培養接班人的標準經歷,讓其主政一方,贏得民心,培植勢力。
在蔣介石敗逃臺灣之後,蔣經國接班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而毛岸英的經歷就要坎坷的多。1922年10月,毛岸英出生於湖南省長沙市,在他8歲時,由於母親楊開慧被捕入獄,毛岸英和兩個弟弟也被關進了監牢。
楊開慧犧牲之後,地下黨營救出了毛岸英和他兩個弟弟並將其安排到了上海。此後由於中共地下黨組織遭到破壞,毛岸英兄弟流落街頭,就如同《三毛流浪記》一樣他們在上海街頭撿過破爛,賣過報紙,推過人力車。
1936年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蘇聯學習,在蘇聯期間毛岸英表現積極。當1941年蘇聯衛國戰爭爆發後,儘管中蘇兩黨有過不讓中國孩子服兵役的約定,但毛岸英還是堅決要求參戰,最終得到批准。
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毛岸英儘管沒有戰鬥在中國的抗日戰場,但他跟隨著蘇聯紅軍參加了進軍白俄羅斯、波蘭和捷克的戰鬥。1946年毛岸英回到延安,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有這樣優秀的孩子,應該委以重任將其安排在重要崗位才對。但毛主席卻讓回國的毛岸英住進當時的勞動模範吳老忠家裡,補上「勞動大學」的這一課。毛岸英開始學習開荒、翻地、播種等農活。
1947年毛岸英先後到山西、山東參加土改工作,也做過宣傳工作,當過秘書,但就是沒有將其派到部隊去「鍍金」。如果毛主席真有私心,為什麼不在解放戰爭節節勝利的時候隨便派毛岸英到各大野戰軍中鍍金呢?
同樣的毛岸英也沒有將自己視為「太子」,他一直牢記著父親的教導,立志做一個為人民服務的共產黨員。
痛失愛子,為國犧牲在毛岸英短暫的一生中,他曾決心為人民做更多有益的事。全國解放後,毛岸英多次提出要下到基層去工作,要求到工人中間去。
1950年夏,毛岸英託周總理出面向李克農說情,要社會調查部放他去北京機器總廠任黨總支副書記,並決心「在這個工廠連續不斷地做十年工作」。但韓戰爆發後,美帝國主義將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毛主席號召全國人民「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毛岸英主動申請要求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堅決要求入朝參戰。對此,毛主席也表示支持。
但毛主席身邊的工作人員都不同意,因為這次出國作戰,面對的可是火力強大的美軍,1950年的朝鮮半島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面對其他人的出面阻止,毛主席的回應就是一句話「誰叫他是毛澤東的兒子,他不去誰還去!」
毛岸英由於懂俄語、英語,過去又從事過機密情報工作,於是便留在彭老總身邊工作,任俄語翻譯兼機要秘書。後來毛主席回憶稱「我作為黨中央的主席,作為一個領導人,自己有兒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又派誰的兒子去呢?」
第二次戰役是在1950年11月25日這天打響的,因為彭老總作戰室所在地大榆洞發電報甚多,於是美軍認為大榆洞是個重要目標,就常常派遣飛機前來轟炸。
11月25日這天,毛岸英和高瑞欣等人是作戰值班員,美軍的飛機這次來得隱蔽又突然,連俯衝的動作都沒有,就迅速投下了燃燒彈,正好擊中了作戰室的木板房。當時毛岸英和高瑞欣正在專心地收拾作戰地圖和文件,所在的位置離門口很遠,等他們站起來往外跑時,還沒跨出門檻就被上千度的燃燒彈所吞沒,木板房瞬間化為灰燼,成為一片火海。
毛岸英和高瑞欣壯烈犧牲。在毛岸英犧牲的當天,彭老總便打電報告訴了周總理,這封簡短的電報,彭老總足足寫了一個多小時。當時毛主席正在指揮第二次戰役,因此周總理與其他同志商量後決定暫時壓下電報,沒有告訴毛主席。
直到戰役結束後的1951年1月2日,毛主席才得知了毛岸英犧牲的消息,毛主席怔住了,一聲不響,他的眼圈溼了,過了許久毛主席才發出一聲嘆息「誰叫他是毛澤東的兒子呢……」在場的人都禁不住淚流滿面。毛岸英犧牲時年僅28歲。
作為毛主席的長子,毛岸英並沒有沾過什麼光,毛主席嚴格地要求自己的子女,但是在內心裡毛主席對毛岸英是非常喜愛的。毛岸英常常在日記中自問「我做毛澤東的兒子合格嗎?」
在去朝鮮之前,毛岸英向他的父親問出了這個問題,毛主席說「等你回來,給你個答覆。」可是此去,毛岸英卻再也沒有回來。後來毛岸英的妻子劉思齊也問出了這個問題「岸英做您的兒子合格嗎?」毛主席毫不猶豫地回答「合格,他是我的驕傲。」
某天深夜,當毛岸英犧牲的消息傳到臺灣後,蔣介石這個毛主席的老對手內心也感慨萬千,他在聽到這個消息後有一些驚愕,隨後久久不語。
而將消息講給蔣介石聽的宋美齡卻對蔣介石的表現尤為不解,她覺得這並不是一件多麼讓人震驚的消息,甚至在她看來這還是一件喜事,宋美齡勸說蔣介石父子早點休息,於是自己便離開了。宋美齡走過,蔣介石叫住了自己的兒子蔣經國,與他進行了一番談話。
深夜談話,為國為民蔣介石問蔣經國他在蘇聯是否見過毛岸英,蔣經國表示他在蘇聯並沒有見過毛岸英。蔣經國1937年回的國,而毛岸英是在1936年才去的蘇聯,並且由於年齡尚小,毛岸英兄弟倆是在莫斯科的國際兒童院學習生活,與蔣經國並沒有見面的可能。
蔣介石聽罷嘆了一口氣說「我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可怎麼都要把孩子往蘇聯去送呢?學了一生都改不了的壞毛病。」蔣介石所稱的壞毛病是什麼呢?
其實蔣介石這番話看似在說毛岸英,其實也在說蔣經國。從蘇聯留學回來的蔣經國剛開始與國民黨的氛圍格格不入。早在蘇聯時,蔣經國就曾發表過與蔣介石公開決裂的聲明,稱蔣介石已是中國工人大眾的敵人,已是他的敵人了。
但蔣經國回國後與蔣介石冰釋前嫌,儘管接受過紅色革命教育,但蔣經國仍然沒有背叛他的階級,他是蔣介石的兒子。在受到蔣介石培養時,蔣經國還保留著一些共產主義的紅色思想,這在他彼時的日常工作和言行中有所體現。
蔣經國還曾用「大資產階級」這樣的字眼稱呼孔祥熙和宋子文,但隨著蔣經國在國民黨內地位的一步步提升,蔣經國也完成了由「紅」轉「白」的全過程,蔣介石想讓蔣經國接他的班,繼續執掌權柄,而蔣經國也不負眾望,在敗逃臺灣之後繼續舉起「反共」大旗,成為了國民黨內新一個特務頭子,通過「反共」來排除異己,鞏固權力。最終蔣經國順利接過蔣介石手中的權力,成為臺灣地區的新一代領導人。
感慨一番之後,蔣介石吩咐蔣經國去休息,在蔣經國臨走前蔣介石突然說「經國,好好活著。」此時蔣介石的身份不再是國民黨的領袖,而只是一名普通的父親對兒子的叮囑。
毛岸英的犧牲對蔣介石這種有著濃厚封建觀念的人來說太過匪夷所思,但這正是一個共產黨人會做出的事,他們是為了人民而犧牲,這一點,蔣介石一輩子也不會理解。
毛岸英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是為人民而犧牲的英雄。毛主席說「打仗總是要死人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已經獻出了那麼多指戰員的生命,他們的犧牲是光榮的。岸英是一個普通戰士,不要因為是我的兒子,就當成一件大事。」
毛主席去世後,中央警衛局在清理毛主席遺物時,發現了一個小柜子,那裡面裝的是毛主席親手珍藏的毛岸英的幾件衣物,這些物品毛主席身邊的工作人民從來沒有看到過。
而從毛岸英犧牲到毛主席去世的這26年間,毛主席是在怎樣的悲痛和寂寞中將兒子的這些衣物珍藏在身邊?這26年間毛主席的住處至少搬了5次,毛主席又是怎樣瞞過所有工作人員,沒有讓任何人去發現這些衣物呢?
我們不得而知。毛主席是中國的偉人,是人民心中永遠的領袖,但他也是一位父親。毛岸英犧牲數年後,毛主席用自己積攢的稿費資助劉思齊去朝鮮給毛岸英掃墓,並且叮囑她不要花國家的一分錢。
在臨行前,毛主席說「思齊,告訴岸英,你也是代我去給他掃墓的。告訴他,我無法自己去看他,請他原諒。告訴他,爸爸想他,愛他……」在多少個不眠的夜裡,毛主席是否會將他珍藏的毛岸英的衣物拿出來凝視、撫摸。這些衣物上,是否也曾浸染過一個男人的眼淚?為了中國,毛主席付出了太多。
歡迎朋友們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喜歡本期的朋友點讚評論關注支持一下吧,咱們下期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