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陵園參觀觀後感
2023-08-02 01:30:03 2
烈士陵園參觀觀後感怎麼寫?烈士陵園是後人為紀念中國革命先賢們所建的紀念性建築的統稱。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烈士陵園參觀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烈士陵園參觀觀後感1
今天,我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到烈士陵園看望烈士們。一路上,我們的心情非常沉重。
到了烈士陵園,我一看,「啊,真大啊!」活動開始了,我和同學們立刻站好,因為,在烈士們面前,我們要遵守紀律,維護好自己的形象。
我們開始給烈士們獻花了,我走到一名叫薛向羊的烈士碑前,把由我親手製作的小白花放在他的墓碑前,恭恭敬敬地給他敬了個隊禮。這時,我想:英烈啊,儘管您已經去了,但您的精神卻永遠地活在我的心中。現在我已經長大了,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報效祖國,我會沿著您走過的道路一直走下去。安息吧,烈士!
活動就要結束了,我只好依依不捨地離開了。但是,我永遠也不會忘記所有的烈士,因為不是你們的犧牲,就不會有新中國,就不會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烈士陵園參觀觀後感2
又是一年清明節。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拉烈士陵園掃墓。
剛踏入烈士陵園,一陣清香撲鼻而來,路旁種滿了桃花,香氣四溢。一棵棵青松挺拔的站在路的兩邊,我仿佛看到了一個個革命先烈高舉著旗幟,為新中國的誕生做出貢獻。
再往前走一段,我看到了一座高大的紀念碑。幾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映入我的眼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啊!那些為革命獻身的英雄我們怎能忘記?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不都是烈士的鮮血換來的麼?小時候,我們常聽媽媽說,我們的紅領巾使用烈士的鮮血染紅的。那時,我還不懂是什麼意思。隨著年齡的長大,我明白了,我們的美好生活都是靠革命先烈的奉獻而換來的!所以,我更加珍惜紅領巾,自豪的佩戴在胸前。時刻提醒我要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好好學習,對的起那些為國家而獻身的前輩。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今天的活動讓我們受益匪淺,明白了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我一定會好好學習,讓先烈們在下面含笑九泉。
烈士陵園參觀觀後感3
今天我們學校組織了我們去革命烈士陵園掃墓。
早晨,我們伴著陽光來到烈士陵園,胸前帶著一朵小白花,就出發了。
不一會兒,我們便來到了革命烈士陵園的紀念碑下,我們首先代表學校獻花圈,然後又聽了指導員的講解,接著我們又進行了宣誓,看著那聳立的墓碑,我心裡想著;革命戰爭時代,有無數位革命烈士都為了革命事業衝鋒在前,與敵人進行戰鬥。
接著,我們又來到了烈士墓前,我被一個14歲的烈士所吸引,他的名字叫王文明,寶坻區馬家店鎮蓮子營村人,1987年出生,2001年2月在潮白河為搶救落水兒童不幸犧牲,年僅14歲,看著看著,我的心不禁一顫:和我們一樣大小,卻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勇敢救人,多麼值得我們學習啊!
然後,我們又參觀了展廳,他們有的手持衝鋒鎗,向敵人發起猛攻;有的趴在沙袋後面,用衝鋒鎗向敵人發射子彈;有的衝了上去,與敵人殊死搏鬥;心中突然想起:革命烈士們為了創造今天的美好生活,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挺身而出。
參觀完展廳,我們又排著整齊的隊伍戀戀不捨的離開去學校,今天,是我最難忘的一天,如果沒有許許多多的烈士前赴後繼的英勇犧牲,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烈士陵園參觀觀後感4
5月13日,學校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來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天津市薊縣盤山革命烈士陵園,共同緬懷革命先烈的英雄業績。感受當年先烈們為國黨英勇奮戰的革命精神,緬懷在冀東抗日鬥爭中犧牲的革命先烈們。
為紀念在冀東抗日戰爭中犧牲的革命烈士,於1956年興建了盤山革命歷史陵園。整個陵園蒼松翠柏,莊嚴肅穆。在烈士墓區安葬著2764名烈士,多數是抗日戰爭時期的老紅軍和八路軍指戰員。站在紀念碑下,我們默哀,向烈士致敬,心隨著平靜的音樂輕輕地走著,沒有豪言壯語,有的只是心中那份深深的哀痛與崇高的敬意。聽著他們的事跡,使我的心豁然開朗,明白了我們的人民烈士為了解放全中國,為了國家,為了人民,他們拋頭顱,撒熱血,用自我的鮮血染紅了五星紅旗這面旗幟。為了勝利,他們獻出了自我的生命,而我們此刻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心靈的感激,使他們的在天之靈得到慰藉。在莊嚴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前,老黨員們重溫了入黨誓言,大家駐足停留,在宣誓聲中共同表達對共產黨的無比忠誠和對革命烈士犧牲精神的無限敬佩。在敬獻花圈之後,全體黨員一同瞻仰了抗日英雄紀念碑,四周被問分別是聶榮臻題寫的「光榮烈士永垂不朽」、謝哉題寫的「永遠活在人民心中」、「李運昌題寫的為人民革命事業而犧牲的英雄們永垂不朽」、宋劭文題寫的「抗日英雄浩氣常存」,每一句話都盡顯抗戰的艱苦和人民的偉大。
之後,我們又參觀了盤山烈士陵園墓區。站在蒼松翠柏掩映中的烈士墓前,緬懷烈士們豐功偉績的時候,黨員們的心靈深受啟迪,對英雄更多了一份敬仰之情,更加深刻的體會到了什麼是人生價值。腳踩在埋著無數烈士先驅的這片土地,我的情緒激蕩著,久久不能平靜。我認為此次活動是一次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具有深遠的好處。
隨後參觀了盤山抗日鬥爭事跡陳列館,管內展出了抗日戰爭時期的珍貴革命文物二百餘件,還有超多的文獻資料和圖片,生動想像地概括介紹了盤山抗日根據地軍民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跡。革命先烈用生命的鮮血扞衛了祖國和人民,他們大無畏的精神深深震撼著我的心靈。那些烈士英勇就義時還是那麼的年輕,在國難當頭時他們一心只為了救國,在奉獻自我生命時,他們根本沒有去想我能得到什麼,而是一心只想保衛自我的祖國、堅守共產黨的秘密。看著照片上那一張張充滿稚氣的臉和充滿朝氣的樣貌,讓人心中不由的肅靜和難過。
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作為一名黨員,要繼承和發揚革命先烈的光榮傳統。在日常工作中我要從本職做起,腳踏實地,勤奮敬業,勇於創新,努力提升服務水平和業務技能,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以更加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政治職責感投入到本職工作中,以英雄的精神為楷模,永葆共產黨員先進性。
烈士陵園參觀觀後感5
3月31日,在清明來臨的前夕,我們一行十幾個人,在駱校長和王辰老師的帶領下,一齊乘車來到了萬埠烈士陵園進行緬懷先烈、祭掃教育活動。
進入陵園內,仰目能夠看到矗立的烈士紀念碑,立於陵園中心的高峰之巔,高大雄偉,氣勢磅礴,我們群眾向革命烈士三鞠躬,表達了我們心中的景仰之情。並宣誓好好讀書,長大後要報效祖國。隨即又來到了烈士墓碑前,墓碑上刻著周仲傑、湯根林、張長林的革命先烈的名字,名字刻在紀念碑上,是革命烈士英雄的一生,光輝的一生,他們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那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告知世界,我們是不可侵犯和戰勝的。
我們又參觀了烈士的事跡,他們仿佛在給我們講訴了一個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周仲傑、湯根林、張長林多次立下戰功。在1977年6月中旬,潦河發生了特大洪水,上級任命周仲傑、湯根林、張長林三位同志為同機組人員執行抗洪救災任務。為了及時把黨的關懷和抗洪救災物資送到災區人民手中,搶救被洪水圍困的人民群眾,他們不畏艱難險阻,堅決完成抗洪救災的飛行任務。6月17日上午,在飛往安義縣途經高安縣時,因天氣突變,濃霧瀰漫,造成飛機失事,三位同志不幸壯烈犧牲的英雄故事。烈士們為國家的解放和繁榮強盛而奮鬥的壯麗生涯,革命先烈們的無私奉獻精神,讓我們深切的感受到,正是我國幾代優秀中華兒女的努力拼搏、無私奉獻,為中國的崛起、中華民族的復興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給中華民族渲染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讓我們在這種精神的感召和激勵下,自強、自信、自尊、自律,為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為我們完美的明天,努力奮鬥,笑迎挑戰。用我們這一代人特有的風格去描繪未來,讓我們的未來更加完美、和諧。
烈士陵園參觀觀後感6
清明時節,我們來到了烈士陵園,祭奠為新中國而獻出生命的英烈。
早上八點我們在單位門口集結,天空陰陰的透著幾分肅穆,呼呼的風中夾著絲絲的雨。列隊,我們懷著崇敬的情緒走向烈士陵園。
早晨八點半,烈士陵園舉行了莊嚴肅穆的升旗儀式。在眾人的矚目下,紀念碑前面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國歌在耳邊迴響,紅旗在風中招展,紀念碑前是各單位和學校獻上的花圈,XXX題下的「為國犧牲永垂不朽」閃著金光,在那裡我們的心靈受到了洗禮,烈士們奉獻的精神時時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看著表情莊重的孩子們,想到我們此刻的幸福生活,剎那間,我感受到了為國犧牲的英靈的欣慰,這時我才能體會到那種為後人為中華民族甘願犧牲的精神的內涵。作為一個水文人,我們的崗位同樣要求我們默默奉獻,在這奉獻中燃燒我們的生命,為人民的生活生產作保障,在這默默的奉獻中體現我們生存的好處。
升旗儀式之後我們參觀了各個紀念館,幾十年前的往事被翻了出來,我們能感受到槍炮的聲音依然在耳邊迴響,各個熟悉的或是陌生的英雄事跡像是一幅幅史詩般的畫卷在我們面前展開。吉鴻昌,白求恩,柯棣華,狼牙山五勇士等等,這些在華北大地上為中華民族解放而奉獻出自我一切的人們他們的事跡打動了我。在那個硝煙瀰漫的年代,那些默默奉獻的人,有些人的名字是大家熟悉的,有些名字是陌生的,甚至許多人沒留下名字。就是這些人為我們這天的幸福生活奉獻出了青春和生命,就是他們最初撐起了共和國的藍天。
在這天,戰爭對於我們來說只是電視上伊拉克或利比亞傳來的新聞圖片,或許有許多人對烈士的名字和事跡更加陌生,但是我們依然生活在烈士撐起的藍天下。時光能夠衝淡記憶,但是它抹不掉革命的精神,先烈們用鮮血和推到了壓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開創了我們民族的千秋大業。我們要把對先烈的無限崇敬和對英魂的不盡哀思,化為對黨的事業的無限忠誠和對人民利益的勇敢維護,繼承先烈的遺志,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自我絢麗人生。
烈士陵園參觀觀後感7
以前從未遊覽過烈士陵園,總覺得那只是一些為戰爭而犧牲的人的靈魂的寄存處,有什麼好看,何須看?這次在洛陽烈士陵園的遊覽徹底改變了我的看法。
踏進烈士陵園,一股浩然之氣便撲面襲來,古柏蒼松參天聳立、蔭天蔽日,使本來寒冷的空氣更添幾分寒意。可當我們瞻仰著烈士紀念碑的時候,當我們瀏覽著一行行先烈們的名字的時候,當我們觀看著先烈們奮勇抗戰的圖片和他們那些簡陋的遺物的時候,我們沒有感到絲毫的寒冷,相反,更多的則是內心的激動和靈魂的震撼。他們大都還很年輕,就這樣為了洛陽這座古城的解放而從容就義,他們的功績比他們的歲月還多。如果靈魂有大小,我想他們的靈魂必須是靈魂中的巨人。人站在紀念碑前總會感到自我的渺小,不是因為紀念碑的高大,而是因為我們所應對的不僅僅僅是一塊紀念碑,而且是一個個巨大的靈魂。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是啊!他們是該不朽的,他們以自我的生命書寫了山河的壯麗,以自我的鮮血描繪了新中國的宏偉藍圖。或許他們當時無法選取,也正是他們的無法選取更說明了他們靈魂的高尚。「青春換的山河壯,碧血染將天地紅」,或許這便是他們真實的寫照吧!
在那裡我們不敢大聲喧譁,唯恐驚擾了先烈們被殘酷的戰爭早已折磨的疲憊不堪的靈魂。歷史上曾有無數的帝王先賢長眠於洛陽這座古城之下,他們的靈魂在洛陽的安息也算是他們的榮幸,洛陽的歷史也會因此更加熠熠生輝。當我們回去時再次來到紀念碑前,我不明白該以怎樣的方式和這些偉大的靈魂道別,我只能在心裡默默的說一聲:你們安息吧,你們以自我的生命換來了洛陽的自由,我們也必須會用我們的畢生將洛陽古城建設的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