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市場電商平臺建設方案(花木電商如何從高速轉向高質量發展)
2023-08-01 17:48:17 2
在沭陽,花木電商銷售蔚然成風。丁華明攝
3月7日,花木種苗經營者謝某超、謝某嬌涉嫌無證經營林木種子,被沭陽縣農業農村局、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聯合查處;3月10日,花木電商貢某北涉嫌銷售假林木種苗,被沭陽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查處……眼下,一場名為「獵鼠行動」的誠信風暴正席捲江蘇沭陽花木種苗領域。
地處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的沭陽,是「南花北移之地、北木南遷之所」。當地花木類農產品網絡銷售額約佔全國三分之一。花木電商如何從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沭陽意識到,必須打造行業誠信生態。
馳而不息,久久為功。 從過去的「春風」行動、線上「綠盾」行動到花木「亮牌」行動,再到去年的「春雷行動」和「冬季攻勢」,為了花木種苗領域的誠信建設,沭陽一直在路上。「要以不獲全勝絕不收兵的決心,時刻保持強有力、常態化的高壓態勢,持續深化專項整治成效,不斷擦亮『買好花 信沭陽』這一金字招牌。」沭陽縣委書記彭偉表示。
商家在花木種苗快遞包裹上張貼「誠信標籤」。丁華明攝
給產品貼上雙標籤
在今年推出的「獵鼠行動」中,沭陽瞄準花木種苗領域貨不對板、以次充好、無證經營、虛假廣告等4隻「老鼠」。這其中,「貨不對板」無疑是危害花木種苗領域誠信建設的「碩鼠」。
「從我這裡賣出去的每一棵花木都『對板』,客戶有任何問題,可以直接撥打監督電話。」走進沭陽紮下鎮順河村菓玩叔無花果種植基地,老闆史長堅正給即將發售的種苗貼上「身份」標籤。樹種、品種、苗木種類、苗齡、原產地,連同銷售者名稱、地址、電話等,都在標籤上一一標註。
當種苗打包完畢,史長堅在包裹上又貼了另外一張標籤——沭陽縣花木電商監督曝光標籤。眼下,沭陽全縣花農廣泛使用監督曝光標籤,標籤上標註著沭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縣公安局等職能部門監督電話以及投訴平臺的二維碼。
「身份標籤加上監督曝光標籤,這兩個標籤都齊了,就可以喊快遞公司接貨了。」在史長堅忙著貼標籤的同時,花木電商經營戶嚴邦風正在印有舉報電話的承諾書上簽名蓋章,並將承諾書隨貨郵寄給顧客。
然而,在持續高壓態勢下,一些不法電商仍然心存僥倖,通過旺季開店、淡季關店等手段,或者到沭陽縣周邊地區開展非法經營活動,與監管部門打起了「遊擊戰」。
「受利益驅動,『貨不對板』『自創新品種 』等違法情況仍然時有發生,行業頑疾尚未得到徹底根治,稍有鬆懈就容易反彈回潮,前功盡棄。 」沭陽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姜若鳴感嘆。
按照「鎮不漏村、村不漏組、組不漏戶、戶不漏人」工作要求,沭陽縣指導推動花木重點鄉鎮建立起本地花木電商、外出花木電商、外來花木電商和花木種苗批發供應企業登記表等四本臺帳,並督促所有花木種苗電商逐一籤訂誠信經營承諾書。
目前,沭陽縣「四類花木電商」登記工作正穩步推進,花木電商誠信經營承諾書籤約率達到100%。身份標籤、監督曝光標籤和承諾書隨貨走,買家放心消費,從源頭上保證產品質量和規格。在沭陽,越來越多的苗木經營者意識到誠信經營的重要性。
掀起花木產業「誠信風暴」
眾所周知,沭陽是花木之鄉,也是電商大縣。發軔早,發展快,是沭陽電商發展的一大特色。2000年左右,沭陽花農就開始利用門戶網站、聊天室、貼吧、論壇等展示、推銷花木。2003年10月,當地年輕人嘗試在電商平臺開網店。如今,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勢。
十幾年過去,沭陽縣網店數量已達4.5萬餘家,成為全國首批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江蘇省農村電商十強縣、全國十大淘寶村集群中唯一農產品淘寶村集群。
沭陽縣顏集鎮堰下村村民趙蘇杭2009年大學畢業後,放棄了蘇南一家知名企業提供的高薪工作,選擇回鄉自主創業,成為一名「花農」。在父母的幫助與自身努力下,趙蘇杭的苗圃基地進入了發展快車道。截至目前,他已帶動近百人創業,成為當地有名的「電商達人」。
幹了這麼多年電商,趙蘇杭體會最深的是,只有誠信才能贏得客戶的信賴。現在,趙蘇杭的網店每天都有上千個訂單,其中既有老客戶,也有老客戶推薦來的新客戶。 「我銷售的所有產品都是自己去基地挑選的,保證產品的質量和新鮮度,也有一部分產品會在運輸過程中出現問題,但只要聯繫我們,就會立即補發。」
在業內人士看來,花木種苗行業電商之路步履蹣跚,但其網商化是一種必然趨勢。花木種苗與電商如何「無縫」對接至關重要,這需要行業及相關政府部門做出不懈努力。
其實,早在2016年底,沭陽縣便開始著力推進網絡誠信生態建設,牽頭實施沭陽花木提升工程,通過開展線下「春風」行動、線上「綠盾」行動和花木「亮牌」行動,不斷淨化網絡交易環境,探索形成了「政府引導 行業自律」為主體的網絡交易誠信體系。同時,沭陽還推動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導 行業自律」為主體的網絡交易誠信體系,開發農產品統一標識和「植物品種防偽溯源」系統。
沭陽今年推出的「獵鼠行動」中,多部門密切協作,打出了一套執法「組合拳」:加大花木種苗領域違法線索搜集、違法行為查處和違法案件曝光力度;重點巡查網上標價明顯偏低、發貨不貼「誠信標籤」、異地發貨等經營主體;落實信用懲戒舉措,增加違法經營主體違法成本,提升執法震懾;及時研究政策,著力降低快遞物流成本……據統計,「獵鼠行動」開始以來,沭陽縣已經查處31起案件。
沭陽縣花木產業的「誠信風暴」也吸引了一些專家學者的關注。「沭陽電商產業集群在我國縣域農產品電商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希望沭陽電商誠信建設不斷探索網絡綜合治理之道,不斷總結基層實踐經驗,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完備、更加定型的沭陽路徑。」江蘇省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副主任孫耀武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