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養成了一個好習慣作文500字
2023-08-02 07:16:43 1
篇一:我養成了一個好習慣
從上小學開始,就有一個壞習慣,喜歡把所有的作業都壓到假期的最後一天,也就是開學前一天的時候完成。
後來,再怎麼喊口號也不可以督促自己快些完成計劃,即使是制定了計劃,到中間就沒有毅力堅持下去拉。直到上一個「十一」假期,還是老樣子。
10.6號晚上,本來準備把積壓了還剩三分之一的作業完成,可是懶散已成為習慣的我卻總對自己說「眼皮都累拉!再怎麼也不能委屈拉自己的器官!還有明天,上午4小時,下午4小時,應該可以完成拉 !」於是便睡下拉。第二天,早上8點趕緊爬起來,洗臉還沒有洗就趴在書桌前看著那一道道讓人眼花繚亂的作業題……直到下午3。30,匆匆做完最後一道題目,整理好書包,拖著疲憊的身體,沉重的 書包,來到學校。等待一個對我來說已經什麼意義都沒有了的「作業全部完成」。那天晚自習,做完所有作業,累得一頭趴在桌上,意味深長地感嘆一句:「以後再也不幹這麼不划算的事情拉!」
於是從那次假期以後,我開始猛然醒悟,無論是兩天的假期還是晚自習的2小時,我都早早的完成要求的功課,把剩下的時間留給自己自由支配。這樣的人生才愜意嗎!
好的習慣,必須有壞的習慣襯託!所以應該為自己的缺點驕傲,為自己能知錯就改而驕傲。
我要感謝2007——10——07號那天或許讓我終生難忘的經歷!因為這樣一個把休息留到最後的好習慣會讓我受益終生!會讓我活的更精彩,更輕鬆!
我養成了一個好習慣!為自己驕傲,為自己的缺點驕傲!
篇二:我養成了一個好習慣
我有一個愛查字典的好習慣,提起這個習慣,還有一段經歷呢!
以前,我一有不懂的問題,就去問爸爸。有一次,我讀一篇課文,讀到「表彰」這個詞,不知道什麼意思,就向爸爸求救:「老爸,『表彰』的『彰』怎麼解釋呀?」「大概是明顯的意思吧!」 爸模稜 兩可地說。「您怎麼老是說『大概』呀?準確點行不行?」「我又不是字典,哪能那麼肯定!」爸爸脾氣不好,動不動就發火,我不敢再說什麼了。爸爸提到字典,我就去查字典了,果然,有「明顯」 的意思,但字典的回答是肯定的,我想:以後再遇到不會的字,就問這個不會說話的老師吧!
過了大約一個月,有一天,爸爸忽然奇怪的問我:「星星,最近怎麼不見你問我你不認識的字了?」我神秘地說:「我有一個永遠跟著我而且回答準確的老師,以後就不勞您大駕了」。爸爸好奇地問: 「是你們韓老師嗎?」我笑著說:「韓老師哪能永遠跟著我呀,我說的是字典呀!」爸爸先是一愣,等明白過來,點著頭笑了。
從此以後,我查字典更勤了,有一次上課時,老師問:「『膽顫』的『顫』在這裡讀什麼?」同學們都說讀chàn,我也拿不準,就偷偷地查了一下字典,在這裡讀zhàn,我說了出來,老師表揚了我,我心 裡非常高興。以後,我更加喜歡查字典了。古代的朝代、歷任皇帝,標點符號的用法,各國的領土、人口、首都,都能從字典裡查到,我一天也離不開字典了。爸爸見此情景,笑眯眯地拍著我的頭說: 「這個習慣好!」
篇三:我養成了一個好習慣
習慣是人必備的。當然習慣有好習慣,也有壞習慣。在我上四年級的時候就養成了一個愛看書的好習慣。
記得在我上四年級的時候,我還只是個看見書頭都大了的人。就算是看,也只是囫圇吞棗,一目十行。
可就是上了四年級下冊的時候,我竟然養成了一個愛看書的好習慣。
事情是這樣的,一天我正覺得無聊,就翻起老爸給我買的那些所謂的「精神食糧」——書。我挑了一本《格林童話》,細細品嘗起來,看了第一篇文章就覺得這本書像是一塊吸鐵石,牢牢的把我吸住, 無法掙脫。而且越看越有意思,看不懂就再看一遍,直到讀的透徹了為止才看下一篇。而這本書就像是一杯茶,你只有去細細的品嘗,才能品嘗出它的精華所在,品嘗出它的苦,而且越品越有味。
看了這一本書,我簡直像著了魔一般,深陷在書的長河中,無法自拔,一本接著一本的看。自從我懂得了看書,我就覺得我簡直好像生活在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裡,而且看著書中那有魅力的文字,我仿 佛身臨其境,深深地把那些文字刻在了心理。
在我飢餓的時候,它就是「精神食糧」,幫我充飢。在我疲勞的時候,它就是一把舒適的椅子讓我坐在上面休息。
自從養成了看書的好習慣,我想像力也豐富了許多,寫作文也不再枯燥無味,成績也有所提高。就這樣,書成為了我形影不離的好友,沒有了它,我生活中就像失去了什麼,不過書還是每天都伴隨著我 。
從此以後 我養成了天天看書的好習慣。
篇四:我養成了一個好習慣
在老師和父母的眼裡,我聰明、頭腦靈活。但也有個缺點,那就是不細心,經常丟三落四。對我這個缺點,媽媽不知說了多少次,可是她說歸說,我就是沒想過要改。我覺得,這不是什麼大毛病, 東西丟了再買就是了。而且我還自我安慰說:「誰能沒個毛病呢,只要大事上細心就行了。」
媽媽生氣地說:「你是不見棺材不掉淚,啥時壞了大事就知道了。」
我吐了吐舌頭,轉眼就把媽媽的教訓忘到了腦後,依然做自己的「馬大哈」。
沒想到,還真讓媽媽說著了,我的這個毛病終於壞了大事——
去年的中考,我竟然忘了帶準考證,直到被監考老師堵在了考場門外,才發現這是個嚴重得不能再嚴重的錯誤,豆大的汗珠和著淚水滴嗒而下。等到媽媽拼了老命地將準考證送過來,我急得都快暈 過去了。儘管監考老師一再安慰我,但剛才的「心驚肉跳」還是影響了我第一科的發揮。最後,終於因為第一科考得太差,影響到總分,我夢想多年的重點高中與我擦肩而過。分數出來後,老師同學都 替我惋惜。我像被雪打的茄子一樣,任憑媽媽怎麼數落,都不能吱聲了。
不得已,我回到了原來的學校復讀。老師給我講了著名數學家陳景潤的故事。陳景潤曾經不太關注語文,因為他是搞數學的。所以他寫的論文,總是達不以發表的標準,連他的著名的關於哥德巴赫 猜想的論文也被推遲了很多年才能發表。在被推遲發表的那幾年裡,幸虧他研究的課題沒有別的數學家推出來,否則,他多年的心血將會因為語文的缺陷而白費。從此,我對「馬大哈」的毛病有了徹底 清醒的認識。原來,一個人的習慣能決定一個人的未來啊。在重新複習的整整一年裡,無論做什麼事,我都告誡自己要認真,要細心。
如今,我終於改掉了馬大哈的毛病,養成了認真細緻的好習慣了。
篇五:我養成了一個好習慣
習慣,每個人都有。有的習慣是天生的,有的習慣是在平時的生活中慢慢形成的。這不,前不久我就在家長的幫助下養成了一個好習慣。
「呀!我的鑰匙呢?」真是急死人了快遲到了,可是我的鑰匙卻不翼而飛。媽媽見我著急的樣子,說:「叫你不要把東西亂放,可你偏不聽。這不,老毛病有犯了。」我氣急敗壞地說:「得了得了 ,媽媽你也別嘮叨了,還是快幫我找找吧!我以後一定改正還不行嗎!」媽媽一邊幫我找鑰匙,一邊又嘮叨起來:「『我以後一定改正』這句話真不知道你說了多少遍,可你改正了嗎?」我聽了,剛想 爭辯,可是看看時間只好繼續找。「啊!找到了!找到了!」我高興地歡呼起來,一吧抓起書包,飛快的向學校奔去。
下午放學了,我一邊走,一邊又回想起媽媽的話,總覺得自己是應該改正這個壞毛病了。因此我下定決心,要養成東西從哪兒拿,就放回哪兒的好習慣。為了養成這個好習慣,我可受了不少苦。經 過一次次的努力,我終於改正了這個壞毛病,媽媽看了也就自然高興了。從那以後,我終於養成了這個好習慣。
最後,我忠心祝願每一個人都能養成一個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