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沒有經歷過苦難的民族難稱偉大(多少民族因為文化缺少基本信念)

2023-08-02 03:11:58

【中國人的文化和信仰就蘊藏在中國的文字中。一個中國人,只要學會了中文,能夠聽說讀寫,能夠使用一二百個成語,中國文化的基本元素往往就融化在血液中了,就學會了許多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比如與人為善、自食其力、勤儉持家、好學不倦、自強不息、同舟共濟等等。

當走遍世界時,就知道中國文化中的這些基本信念是多麼珍貴。這不僅使中國能以人類歷史上聞所未聞的速度和規模崛起,而且使中國社會保持了比西方社會更多的溫馨和更強的凝聚力。世界上多少民族的文化中就是缺少了那麼一些基本信念,結果發展毫無起色,甚至一個接一個成了扶不起的阿鬥。

11月25日,在東方衛視《這就是中國》第39期節目中,節目主講嘉賓、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談文化自信。觀察者網整理節目內容,以饗讀者。】

張維為:

大家可能注意到,我在談中國或者中國崛起的時候,經常使用的一個形容詞就是「精彩」。為什麼呢?因為中國是一個文明型國家,中國崛起是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崛起,而文明型國家是 「百國之和」的國家,也就是歷史上成百上千個國家慢慢整合起來,形成一個超大型國家。那麼它的文化自然也是「百國之和」的豐富多彩。而且這種精彩不僅是時間上的——數千年沒有中斷的偉大文明,而且是空間上的——發生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中國人說民以食為天,我們不妨從餐飲文化切入來進行簡單的國際比較。西餐中,比較公認的、最好的菜是法國菜,但法國菜主要是法蘭西一個民族的菜餚,而「百國之和」的中國,僅是最富盛名的就有八大菜系,其中任何一個菜系拿出來,其豐富性和多樣性可能都超過法國菜系。再加上這些菜系的各種分支以及其他許多菜系,一切都是中國漫長歷史上「百國之和」的產物,只能用「精彩萬分」來形容。其實餐飲文化只是中國文化豐富性的一個縮影,其它文化領域也類似,從文學到詩歌,從美術到戲曲,從音樂到建築,從家居到民俗,物質遺產也好,非物質遺產也好,中國文化的豐富性舉世罕見。隨著中國迅速崛起,越來越多國人開始體會到文明型國家崛起的無窮魅力,只要你具有一定的文化鑑賞力,中國大地到處都是燦爛的文化風景線。

中國文化的精彩還在於其海納百川、融多樣為一體。中華民族在五千年延綿不斷的文明歷史進程中,創造了氣勢恢宏、內涵豐富、延綿不斷的文化成就。這些成就包括中國人崇尚「天人合一」和整體主義,包括儒、釋、道的互補。這是一種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可以互相包容,「大道並行不悖」的傳統,這與當今世界許多地方無休止的宗教衝突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中國光是方言就有成千上萬種,還有56個民族之間的差異,但在一個文明型國家內部,這種差異是無比的精彩,大家欣賞這種差異,熱愛這種差異。這些差異都可以在中華文明「和而不同」的框架內,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此外,中國文化的精彩還表現為開放和時尚。隨著改革開放,中國國門大開,各種西方和異域的文化元素紛至沓來,與中國文化碰撞,這種碰撞使中國文化更加精彩萬分。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現代的,甚至是非常時尚的,比方說網際網路來自西方,但在網絡世界裡,俠客傳奇、三國、西遊、水滸、封神、山海經都可以大顯神通。與外界大規模的文化互動,激活了許多中國文化的意象和資源,激活了中國迅猛發展的文化創意產業,從視頻作品到影視大片,從《流浪地球》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從手機表情包到動漫、VR等等,都是如此。無疑數千年綿延不斷的歷史為我們提供了世界上最博大精深的文化資源。

人們經常問一個問題,為什麼世界其它文明古國大都幾乎是中斷的,唯有中國延續至今。現在看來主要原因大概就是文化。其它文明古國往往依賴軍事徵服,一旦這種軍事徵服的強力控制減弱之後,各個地方就走上獨立之路,相比之下,中華文明的特點是一直擁有一個「相對穩定的、統一的文化核心」。有學者說,中國歷史上形成了以中原為核心,以黃河長江文化為主體,聯合周圍區域文化一種格局,核心與周邊互相吸收,互相融合,逐步形成了「多元一體」的文化格局,延續至今。也就是說,我們的文化既有百花齊放的「多元」,也有互相交融的「一體」,可以說「多元一體」是中國文化延綿不斷的真正秘訣。

今天,我們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慶祝人民共和國的偉大崛起。從文化角度看,正是中華民族勤勞、向上、堅毅等文化特質,鑄就了中國崛起的輝煌。走遍全世界,中國人就是世界上最勤勞的人民,2000多年前老子就講天道酬勤,中國人創造的與勤勞有關的詞彙幾乎都是褒義的,如勤奮、勤快、勤勉、勤儉、勤懇等等,中國今天的成功就是一代接一代的中國人共同拼打出來的。

中國人向上,中國人的古訓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無論在世界哪個地方,中國人總是想辦法改變自己的命運,總在爭取更上一層樓,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託起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中國人堅毅,篤信「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遇到外部的壓力越大,中國人的奮鬥精神就越足,民族的凝聚力就越強。

所以,吃苦耐勞、奮發向上、堅毅不拔,這些中國人的文化特質託起了這個偉大國家的崛起。

網上曾流傳過這麼一段文字,寫得挺好的,一個民族總有些東西是不能褻瀆的:天破了,我們自己鍊石來補;洪水來了,我們自己挖河渠疏通;疾病流行,我們不求神跡,自己試藥來治;東海淹死人,就把東海填平;太陽暴曬,就把太陽射下來;斧頭劈開的天地之間,到處都是不願做奴隸的人。這就是我們的文化信仰和民族精神。

隨著中國的崛起,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也開始感受到了中國文化及其中國崛起的意義,不少人主張要向中國學習。義大利前總理馬裡奧·蒙蒂先生在2018年就曾撰文呼籲「西方應學習中國人的長遠眼光」,希望有一天西方能夠找到一種方式,「使得我們能夠具有像中國這樣的長遠眼光」。

義大利前總理馬裡奧·蒙蒂

早在10年前美國正經歷嚴重金融危機的時候,《時代周刊》就發文探討如何借鑑中國經驗,文章寫道「擁有五千年歷史的古老中國在經濟危機中仍然保持活力,而『年輕』的美國卻顯得年邁虛弱,經濟陷入了不景氣的泥淖中」,還提到今天的中國有五個方面值得美國學習,實際上這背後都有中國文化的影響:

一、明確大的發展目標,以舉國之力投資基礎設施建設。

二、投資教育、注重人才戰略性的培養。

三、尊老養老的文化使得中國社會有很強的凝聚力。

四、培養一種健康的儲蓄習慣。

五、民眾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

這篇文章感嘆中國改革開放數十年改變了無數普通人的命運,使中國成為創造財富最快的地方。實際上以上這五個方面,都可以看出中國文化的巨大的影響:舉國之力實現大目標的背後,是中國政治文化中歷來比較重視政府的作用;注重教育是中國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這個影響延續至今,現在中國每年培養的工程師數量超過美國、德國和日本之和;尊老愛幼是中國孝敬文化的延續和發展;儲蓄習慣反映了中國人勤儉持家的生活方式,雖然現在年輕人的儲蓄習慣可能有所削弱,但總體上還是遠遠高於美國,這為中國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充沛的資金;努力改變自己命運更是我前面講到,中國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種精神的體現,它包括了中國選賢任能不分高低貴賤的文化傳統,也體現了當今中國制度安排總體上有利於普通人改變自己的命運,所以中國也成了世界上改變了自己命運人數最多的一個國度。

談到文化自信,我們一定要談一談語言,因為語言是一個民族的文化血脈。去年9月,我和新加坡資深學者馬凱碩先生在上海有過一場對話,探討亞洲智慧對世界的貢獻。我們兩人對多數問題的看法高度一致,但在涉及英語的問題上有一些分歧。馬凱碩經常撰文談印度的崛起,他認為印度現在和中國的差距還相當大,但印度最終也能追趕上來,一個原因是印度人的英文水平比較高。對此,我有所保留。我說,我曾經讀過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的回憶錄,我發現他在治國理政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往往首先寫信給他在劍橋大學讀書時候的英國同學,跟他們交流思想。尼赫魯的思維方法跟英國人相當接近。依我之見,絕大多數印度精英把西方世界的認可,特別是西方對印度所謂民主制度的認可,看成一個很高的標準、甚至是最高的標準。這和中國的政治領袖完全不一樣,中國政治領導人一直認為,要探索適合自己民情國情的制度安排,要借鑑西方的有益經驗,但最終要超越西方。

毛主席也好,鄧小平也好,他們不講英語,只說中國話,而且還都帶著濃濃的鄉音。可能正是他們中國式的思維使之沒有陷入西方思維的陷阱。他們願意學習西方的一切長處,但始終堅持不能失去自我。以鄧小平為例,他1978年訪問新加坡,受到很大觸動,因為這時的新加坡與他16歲去法國勤工儉學時候路過的新加坡已經完全不一樣了,他回國後多次講,要向新加坡學習,但同時他也說,在一些方面,我們要做得比新加坡更好。後來我對馬凱碩先生說,我不否認在「術」的層面,印度人英語比較好,可以方便印度人借鑑西方文明中有益的東西,但在「道」的層面,恐怕英國人的思維方法使印度政治精英、政治領導人難於完全跳出西方的思維方式。

印度總理尼赫魯

我記得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曾說過這樣的話,語言是存在的家園,語言本身顯示一個世界。換言之,我們說語言,語言也在說我們。我注意到中文和西方語言的一個重要的差別大概如此,學過英文的人可能都知道,最頭疼的是背單詞,如果你要流暢地閱讀《紐約時報》,大約需要掌握兩萬個單詞,沒有這麼多單詞的話,會讀得很累;但中文不一樣,中文的核心漢字就是三千來個,這些漢字可以形成無窮無盡的組合,表達無窮無盡的意思。我覺得,某種意義上,這種文字差別可能反映了中西方兩種文化的差別。我個人認為,中國文字的最大文化特點是「求同」,比方說,凡是與水有關的東西,就加上「三點水」,如江、河、湖、海、洋;凡是與金屬有關的東西,就加上「金」字偏旁,如金、銀、銅、鐵、錫等等,對於所有不同的東西,我們都力求發現它們之中的共同之處。但與漢字不同,西方文字的最大特點是「求異」,對每一樣東西,它往往都要創造一個專門詞彙來表述,所以西方語言對詞彙的要求特別大。

我想這一點可能對於我們理解中國政治文化和西方政治文化的差異也有幫助,對我們治國理政也有啟發。比方說我們如果沿著中國「求同」的思路來處理各種矛盾,成功的概率一般會大一些。只要在人民內部矛盾的範圍內,無論是鄰裡矛盾、地區矛盾、單位矛盾、勞資矛盾、官民矛盾,只要我們能夠把重點放在尋求各方的共同利益,求同存異,解決矛盾的效果一般比較好,因為中國人有「求同」的文化基因。反之,如果放棄自己的傳統,轉而採用西方「求異」模式,效果可能會要差一些。當然,我們也可以從西方「求異」的文化中受到不少啟發,用好了也可以產生好效果,事實上我們也是這樣做的;但我們千萬要防止邯鄲學步,人家的東西還沒有學會,自己的好傳統已經丟掉了。

這又使我想起了在國家現代化的進程中,現代化與文化傳統之間的關係,特別在文字的問題上,中國曾經有過曲折的經歷。19世紀中葉,英國發動的鴉片戰爭強行打開了中國的國門,中國當時確實被西方強大的軍事力量、物質力量所震撼了,導致很多中國人失去文化自信,甚至產生中國需要全盤西化的呼聲。當然這方面比較極端的例子就是要求廢除漢字,認為漢字阻礙了中國的現代化。

民國政府曾頒布的簡化字表 圖片來自百度百科

但經過一個多世紀的探索,中國人已經看到,自己的文化傳統其實是現代化事業的寶貴資源,我們可以自信地堅持中華文明本位,同時也汲取他人之長,與時俱進,最終實現符合中國民情國情的現代化,一種中國人真正喜歡的現代化。中國語言文字的演變也展示了中國文化與時俱進的能力。

一個民族的語言文字是一種民族精神的反映,是民族認同的一個重要利器。保持了漢語,就保持了中國文化的根。在國家現代化的進程中,漢語實際上一直與時俱進,它汲取了其它文字的某些長處,從文體修辭到語法詞彙,漢語都吸收了大量外國元素。白話文、漢語拼音等方面的創新,大大方便了漢語的學習和推廣。掌握簡體字與閱讀繁體字也沒有太大矛盾,雖然不一定能寫,但閱讀是很容易的。

現在看來,今天的漢語一點都不落伍,反而它既十分傳統又非常時尚,它能夠翻譯世界上所有的人文科學著作,能夠與現代科技完全兼容,在網際網路為標誌的新工業革命時代,它甚至展現出一些獨特的優勢。為什麼中國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一下子走到了世界的最前沿?這當然有我們的技術方面的巨大的進步,但一定也有文化原因。比方說,為什麼中國出現了「微信革命」?我想一定是微信契合了中國人的某種文化偏好。我這裡首先想到的是中國人的「圈子」文化,這裡的「圈子」是個中性詞,沒有貶義,也沒有褒義,只是客觀描述,。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中國人可以隨時拉一個群,開始交流,在西方文化中這要難得多,他可能要徵求每個人的「授權」才可以拉群。相比之下,中國人在這方面的態度要開放要包容很多,這本身也是中西方文化的一個重要差別。

另外一個原因可能就是中西方文字的差別。我曾經比較過《聯合國憲章》的六種聯合國官方語言的版本:中文、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俄文、阿拉伯文,中文本是最薄的、頁數最少的,也就是說,中文具有西方語言或者其它語言難以企及的簡潔明快,中國的方塊字還超級緊湊,中文還有一些其它西方語言難以達到的特點,比方說豐富的形象,這些特點使中文特別適合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溝通:同樣大小的手機視頻,中文的信息量大概是西方語言的兩到三倍,而且中文的拼音輸入比英文輸入速度還要快。中文還是一字一音,語音輸入的速度更快於西方語言。

所以中文既是一種古老的語言,同時又能夠與時俱進。我甚至聯想到一個問題,近代由於種種原因,我們不少人一度失去文化自信,喊出廢除漢字的口號,現在回頭看,肯定是過頭了。一旦與時俱進,中文似乎完全可以適應現代化,特別是適應移動網際網路的使用,所以我們成了引領世界移動網際網路革命的國家。那麼我們今天是否可以反觀西方,如果移動網際網路的確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話,西方的語言,英文也好,法文也好,德文也好,怎麼適應這個時代呢?西方是不是也要提出自己的語言要與時俱進?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烏克蘭「廣場革命」中推翻列寧雕像

在這個節目中,我記得有觀眾也提過,中國人似乎缺少信仰,缺少宗教情懷。中國的老百姓不一定信教,但依我之見,中國人的文化和信仰就蘊藏在中國的文字中。一個中國人,只要學會了中文,能夠聽說讀寫,能夠使用一二百個成語,中國文化的基本元素往往就融化在他的血液中了,他就學會了許多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比如與人為善、自食其力、勤儉持家、好學不倦、自強不息、同舟共濟等等。當你走遍世界的時候,你就知道中國文化中的這些基本信念是多麼珍貴。這不僅使中國能以人類歷史上聞所未聞的速度和規模崛起,而且使中國社會保持了比西方社會更多的溫馨和更強的凝聚力。世界上多少民族的文化中就是缺少了那麼一些基本信念,結果發展毫無起色,甚至一個接一個成了扶不起的阿鬥。我們要做的就是通過教育,把中國優秀的傳統價值更多地激發出來,從而使我們社會變得更加積極向上。

這使我想起了主席多次表述過的一個觀點:「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在政治層面,文化自信為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打下了最深厚、最紮實的基礎。在生活層面,中國人應該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因為我們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最用之不完、取之不盡的文化資源。我經常講這個觀點,在西方你看到一座山,它就是一座山,在中國你看到一座山,它裡面全是文化,全是意境,全是我們先人留下的足跡和感悟。什麼叫精彩?這就是精彩,這就是中國。

好,今天就和大家分享這些,謝謝大家。

討論環節

範勇鵬:張老師講到了文化產生於中國的「百國之和」。「百國之和」其實它是一個很重要的文化發展條件,首先要有多樣性,有一個「百」字,但是同時又要有統一性,有一個「和」字。文化這個東西其實是非常嬌貴的花朵,要在很嚴苛的條件下才能生長起來。比如張老師提到中國的菜系,中國的菜系怎麼產生的?我們今天吃到的很多東西在明朝之前是吃不到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足夠大,文化和物種足夠多元,中國和世界的交通足夠頻繁,所以才能醞釀出這樣一種飲食文化。

說起飲食我們也要承認,西方飲食文化裡邊有一個是很厲害的——甜點,像鬆餅、提拉米蘇,西方的甜點是怎麼產生的呢?就是因為西方在近代資本主義擴張的過程中建立了一個跨越全球的大帝國,所以才開始產生白糖這種能夠在世界範圍內進行成規模種植、傳播的產品,才能夠產生出這種輝煌的飲食文化。實際上今天西方的甜點文化還是登峰造極的,我也非常愛吃。

說到這兒我想起,《易經》裡邊有句話講得非常好,叫「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這句話提出兩個概念,一個叫「可久」,一個是「可大」,它指的是人,一個賢人君子;但是放到文化發展裡邊,其實也能看到一個文化要發展,基礎首先要「可大」,其次要「可久」,比如中國歷史,我們文化自信的根底來自哪?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長期的統一、和平、發展、繁榮。近些年網絡上有一些我個人認為不是很正確的聲音,有些人說歷史上只有在分裂動蕩時,才會產生偉大的思想,好像文化只有在這樣的時期才能繁榮。客觀地講,動蕩離亂確實會產生一些悲劇意識,在詩歌、哲學、藝術上會有一些特殊成果。事實上這種觀點也不新鮮,最早嚴復說過「知歐洲分治之所以興,則知中國一統之所以弱矣」。這句話是什麼背景呢?就是西方興起之後,中國遇到了一個3000年未有之變局,所以喪失了自己的自信,開始現象別的文明是不是有比我們好的地方。這種心態完全可以理解,但是你看看世界上能夠像中國人一樣,自我反省了180年還在自我批判的民族也不多,恰恰這是我們的文化自信。

但是放到今天再回看歷史,我們就發現這樣的歸因是錯誤的,所以我們看到阿富汗的巴米揚大佛、伊拉克的博物館等輝煌的文化就這麼毀掉了,非常令人痛心。其實真正回到歷史裡面,可能還是統一繁榮的狀態對文化更有益。今天看看我們的年輕人,我們玩的文化,我們的電影,我們的遊戲都在繁榮發展;今天我們要實現文化自信,要讓我們的文化繼續發展,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夠維系統一和平和發展的大環境。

第二點就是剛才我講到的「可久」,「久」也是很重要的,有沒有文化,很大程度上看是不是書香傳家積累下來的東西中國文化和其他文化相比,最大的一個特徵可能就在於持久性。

我記得當時美國總統川普來中國訪問時,和在故宮有一段對話非常精彩,川普總統問,這就是你們的歷史沒有斷?回答,對,這是我們5000年沒有斷的文化,而且還講了一句,我們的人也一樣,也沒有斷。這句話、這種自信,我當時看的時候就想,今天世界上有多少民族、多少文化,可以有這種自信呢?中國給世界提供了一樣什麼東西呢?提供了一個時間尺度。因為我是學歷史的,比如說歷史紀年叫以事系年,從左傳開始,魯隱公元年,隱桓莊閔僖文宣成襄昭定哀,一直到公元2019年,我們的歷史記載是一個完整的歷史記載。我們給世界文明提供了一個時間坐標,大家想像一下,如果沒有中國,今天世界上有很多歷史問題是說不清楚的,根本就沒有紀年的。另外還比如歷史學、考古學界有天文考古學,靠天文現象和史料之間互證,這種東西在中國文化裡邊有獨特的意義,因為中國有很多歷史記載準確到年,所以能夠做這樣的工作。北師大的歷史學家劉家和教授,他講過一個觀點非常有意思,他說中國的文明叫「經學」文明,經是什麼呢?就像古人講經者常也,就像一條經線,沿著這條線,每一代人在傳統的繼承上去創造自己新的文化,然後造成層壘,最後形成了我們今天這個繁華的文明基礎。

歸結起來,如果說講中國文明的自信在哪?我覺得非常深層的自信就兩句話,一是孔子的 「吾道一以貫之」,另一句話是周人講的「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馬:張教授剛才演講中提到中國的文化自信中有一個要素就是非常注重教育。最近「德國之聲」做了一個報導,以5G為例,為什麼中國在高尖端科技領域走到了歐洲前列?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有大量精通數學的人才,意思是在中國這樣一個注重基礎教育的國家,奠定了有更多人可以精通數學的基礎。我們經常說要學好數理化,對於這一點的執著也是文化要素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側面。

張維為:學好數理化恐怕是屬於我們紅色文化的一部分了,建國以後為了現代化特別強調。實際上老外蠻害怕的,我前面講中國一年產生的工程師數量超過他們這麼多國家的總和。

範勇鵬:過去這些年經常有文章傳播一種觀念,西方好像是快樂教育、素質教育,其實西方人自己也很擔心的,我記得老布希總統在當年競選時發表過一個演講,明確提出,基礎教育的失敗已經威脅到了美國的國家安全,已經提到了這個層次。

今天中國在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時代,年輕人怎麼去為文化自信做貢獻?我覺得就是學習,知己知彼,學好自己的文化,學好其他民族的文化,當然包括數理化。

問答環節

QA:我提的問題是,隨著祖國越來越強大,我們國人也越來越自信,但是某些方面過於自信,從而變成自負。如何避免這種自負現象?

範勇鵬:這位朋友問到自負的問題,其實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中國式問題,中國文化的一個特點就是還沒自信呢,就開始擔心自負;因為我們講究中庸,比較謙虛。你看看美國人政治集會時都喊USA、USA,領導人天天喊America First、美國第一,最近幾天英國人也開始喊要讓英國再次偉大,但是他們從來沒有擔心自己自負。

回到這個問題,我覺得不用擔心,因為真正的自信往往是不會自負的。自負是什麼產物呢?往往第一是自卑,同時又對這種自卑狀態不滿,所以會產生自負。舉個例子,在文化史上很重要的一個事件,就是隨著英國、美國、法國的興起,他們管自己叫文明,其它地區都是野蠻,德國人就不幸被劃到野蠻世界裡邊了,德意志民族非常痛苦。所以從歌德到赫爾德一直到康德這些人,他們在建構一個東西,就是你是文明、是比我強比我大,但我認為你那是物質主義,是膚淺的,我們德國人代表的是文化。

從這裡面,你能看到他就像少年維特一樣,是一種強烈的自卑,才會產生出這種文化自負。中國歷史上,當混得特別慘的時候也沒有真的特別自卑,特別發達的時候也沒有特別自傲,比如中國最強的時候我們也講不聞往教,「遠人不服,修文德以來之」。我們不去強行推廣我們的東西,你願意接受、願意來我們歡迎。反之,當我們觸到歷史低點時,幾乎沒有人在自我批判的同時認為自己的文明不行了,骨子裡那些四書五經還是在往上冒。所以剛才張老師提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就是語言,印度人為什麼英語那麼好?為什麼中國這麼多年像民國時期那麼多學者在美國留學,難道他們的英語不好嗎?為什麼就沒有產生出英語、法語寫作的一流作家、思想家?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自己的文化基因太強大了,即便在那種時候也沒有自卑。從這個角度來看,將來中國文化不管是繁榮到什麼程度,我覺得不用特別擔心自負這個問題的。

張維為:我經常說,在「三行人必有我師」的總體文化下,不大會走得非常極端。中國教育和西方教育相比,有一點就是我們在孩子小的時候,一般指責比較多,父母批評比較多。老外喜歡鼓勵自信,你要在國外教過書你就知道了,很明顯的差別,比方你作為老師提出一個問題,我們的留學生一般是在想怎麼回答,要考慮面子,很猶豫;美國學生特點是問題還沒有聽清楚,已經舉手回答或者不舉手就站起來回答了。所以恐怕中國文化中還是多強調一點自信比較好。我覺得不會有太多問題,因為最終會取得一種宏觀的整體平衡,對個人來講,多數人只要心智成熟,不會一下子變得非常自負,他會有一種平衡。社會也是這樣的。

成都在上海浦東機場立了一個廣告:「成都,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他不糾結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到紐約三個機場做廣告,可以說得高大上一點,「中國,一個最能夠改變自己命運的神奇國度」,也可以做得更加俗一點,「中國,一個最能夠發財致富的神奇國度」。不是自信自負的問題,是實事求是,所以我比較相信講真話,它會感染人,不要再糾結自信自負的問題,它會自然取得平衡。

駱珺:因為除了剛才範教授說的自卑之外,很多時候盲目的自信是來源於一種無知,所以一方面我們不要停止學習,要不停地學習吸收和我們不一樣的東西。另外一方面就是我們中國傳統思維常講的要實事求是,只要我們不停地學習,只要我們實事求是,我們就不會盲目的自信,也不會自負。

範勇鵬:我還想澄清一個問題,就是今天我們講的中國文化、文化自信其實不是說只有我們中國產生的文化,在講文化自信的時候,千萬不要滑到文化保守主義的方向裡去。今天的中國,我們從頭到腳所有的東西都是來自於全世界,我們頭腦裡想問題的方式很多是來自於西方、國外,實際上今天所謂中國文化就是一個融古今中西為一體的世界文化和時代文化,對於這樣一個能夠代表世界的、代表時代的文化,我相信自然是具有包容性的,它不存在這種自負問題。

QB:主持人好,兩位老師好,我的問題是在道路自信、制度自信,還有理論自信之外,我們為什麼還需要再堅持文化自信?

張維為:我自己有一個觀點,就是無論講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還是任何什麼自信,最終只有在文化上確立這種自信,才是真的靠譜。所以文化自信確實是個最基礎的東西,比如說理論自信,其實背後講的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一定要中國化,如果沒有中國化,理論自信往往是靠不住的。道路自信,講白了就是我們中國自己的一整套做法。這個做法裡面包含了很多文化的元素,比如選賢任能,和我們過去的古代科舉制度、漢朝察舉制度都有關係,一脈相承,是制度的延續發展,這個跟文化血脈建立聯繫之後,會發覺它是真正的自信,發自內心的自信。我又要提福山了,跟他辯論時,他就說文化肯定是趨同的,這是西方政治學、現代政治學一個核心的觀點,他覺得穿牛仔褲和喝可樂吃麥當勞,最後大家都要選票,都要一人一票、多黨制。我當時直接反應就是文化自信,我說一個是麥當勞文化,一個是八大菜系文化,究竟誰整合誰?是我收編你的問題,有這個自信之後,談問題的視角就不一樣了。

範勇鵬:其實中國文明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宗教高度寬容。看一看人類歷史上只有一個以世俗文明為平臺的文明,才能真的做到宗教之間的平等和包容。如果是以某一個宗教為基礎的,那麼對其他宗教它天然是一種矛盾,中國歷史上除了極少的例外,大多數情況下沒有發生過因為宗教的衝突。舉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子,河南有一個著名的景點叫關林,關羽的頭顱葬在那個地方,門口有一副對聯,上聯是「漢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下聯是「儒稱聖釋稱佛道稱天尊」。所以中國文化是,如果你的人格達到了大家公認的地位,那麼所有宗教大家都認為你是聖人。

比如大家最近看的《長安十二時辰》,裡邊描寫到景教、波斯的瑣羅亞斯德教等等,包括基督教、伊斯蘭教傳入中國,你會發現這些宗教都把它最美好的最偉大的那些東西帶到中國來了,但是我們把衝突和矛盾給留在外面了。

西方所講的宗教自由,隱含了一個意思是,宗教之間是自由的。這涉及到一個問題,不信教的人有沒有自由?中國的憲法保障的宗教自由是什麼?我們明確地講是保障信教和不信教的自由,所以是遠遠高出西方的宗教自由一個等級的。

,
同类文章
你想燒香和崇拜佛嗎?

你想燒香和崇拜佛嗎?

雖然人們聽說過他們的手,但每個人都真的明白有很多人。手有歷史悠久的歷史,而這個過程的發展過程也更加艱難,對我們進行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人們可以看到自己的命運
生命線分支分叉20種圖,即新分叉更困難

生命線分支分叉20種圖,即新分叉更困難

手掌中有許多線條,這些線條不同。而不同類型的手蛤與它的含義不同。事實上,手的類型非常多。一般來說,我們明白我們必須知道屬於自己的一隻手,你可以了解自己的命運
女人手在川志紋理,四川條紋,一個女人有一個強大的

女人手在川志紋理,四川條紋,一個女人有一個強大的

四川鑲邊這隻手是以相同的方式,而手不同,它代表的意義是不同的。男女的結果也有這樣的手階段也不同。當然,雖然手可以看到我們的命運,但我們將在一生中生命
有一種手工製作的飢餓,汞極為開發。

有一種手工製作的飢餓,汞極為開發。

對於一些更好的人來說,他們很容易賺錢,可能會突然有一天,他們的生活會有意想不到的財富,這種意外的財富可以讓你更好地生活。但是,沒有人能擁有如此美好的生活
智能線條突然扭轉了智慧。

智能線條突然扭轉了智慧。

事實上,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如何改變他們的手,因為我們的手會改變,這也改變了我們的命運。我們的一隻手會改變。這隻手代表著我們一天的命運
WISDOM線條被破壞,但佈線很難發展

WISDOM線條被破壞,但佈線很難發展

我相信大多數人沒有仔細理解握手,但每個人都必須聽到它,但手有一個漫長的歷史,但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事實上,注意你的手。好處,因為它代表著我們的命運
6種面部男人注定要在窮人的窮人中有一個典型的可憐的臉

6種面部男人注定要在窮人的窮人中有一個典型的可憐的臉

臉是一個非常神奇的東西,因為我們可以通過它看到一個人的命運。許多人對自己的命運非常好奇,所以他們會去手和自己的出生和八個角色,看看他們的命運
女人臉,大,全圖,長期以來,已久期待著

女人臉,大,全圖,長期以來,已久期待著

每個人都可能有一個長的痰液和身體部位的不同位置,而不同地點的代表的含義也是不同的。最明顯的是最常見的是人臉上的痣。在我們臉上有很多職位
掌心掌心手掌的手掌手掌手掌的女人?

掌心掌心手掌的手掌手掌手掌的女人?

不同的雙手有不同的財富,有些可能具有平穩的水流,有些可能是粗糙的壽命。在性質中,手相對發展一個人未來的財富。如果一個女人真的有一隻手掌,那麼未來會發生什麼
一個男人可以在右手結婚嗎?

一個男人可以在右手結婚嗎?

對於女孩來說,嫁給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他們看不到。有些人不能結婚。如果你結婚,他們的婚姻生活不會幸福。人們,人們,你可以擁有幸福的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