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離世微博帳號怎麼處理(微博發布逝者帳號保護公告)

2023-08-02 04:32:39

郭凡是什麼時候會想起那個因抑鬱症離開人世的朋友的呢?

例如在十月份,學校的天氣很好,陽光灑在身上很舒服。去上課的路上,郭凡看見前面有個高高瘦瘦的女孩,正笑著和同伴說些什麼。郭凡突然停了下來,「那一瞬間我感覺又回到了我剛認識她的時候,她也是這麼快樂地笑著。」

郭凡聊起這個話題的時候,手指無意識地劃著手機界面,手機界面始終停留在一個女孩的微博主頁上。

「我和年年是大學同學。她的QQ空間和朋友圈裡有很多照片,她愛拍照,愛跳舞,看起來是個很熱愛生活的人。」

郭凡和年年的相熟是因為社交網絡。有一次,年年在朋友圈發了一些負能量的話,郭凡私聊她安慰了她一番。一來二去,兩人就熟悉起來了。甚至連不願意告訴一般人的微博,年年也大方地告訴了郭凡。

在微博上,年年展現出了她的另一面。「她微博上的文字觸目驚心,僅僅是掃過一眼,我就喘不過氣來。」郭凡回憶起曾經看到的年年的微博,「看了她的微博我才知道,她其實過得很痛苦。」

雖然知道年年有抑鬱的症狀,但是郭凡從來沒有想過她會自殺。郭凡用手指著那個出現在自己微博「經常訪問」的帳號說:「你看,她走得多有預謀。之前她特別愛發微博,每天能發上好幾條,可是有一天她就把全部的微博清空了,再後來,她離開了這個世界。」

得知年年離開的那幾天,郭凡變得很沉默,她說:「我的心每天都在流淚。」每當腦子裡冒出年年這個人時,郭凡總是忍不住打開她的微博。但是她的微博裡什麼都沒有,不管是歇斯底裡的發洩,還是生活裡的美好都已經被刪除得一乾二淨。

「除了微博,我還看她的QQ空間和朋友圈。她在QQ發的最後一條動態是一封遺書。但是幾天後,我就看不見了。因為她的空間設置了『僅顯示三天動態』。看到那個帶著鎖的頁面的時候,我一瞬間就掉了眼淚。我把我們在QQ上的聊天記錄一張張截下來,因為不知道哪一天,這些僅存的數據就會消失。」

像郭凡這樣的人並不少見。他們在網絡裡,為那個永遠不會再出現的朋友留下電子墓碑。每一次點擊逝者帳號,都是一次回憶與祝福。

許多人死在數字的世界裡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人們的生活開始與網絡緊密連接,也產生了一群網絡原住民。根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7月,90後達到3.62億,全面超越了80後,成為了移動網際網路新的主流人群。作為網絡原住民,90後對網絡的依賴持續加深,每月上網使用時長超過一萬分鐘,同比增加了26.6%,人均每天使用時長同比提升24.8%,達到447.7分鐘,月人均單日使用時長接近7.5小時。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創辦人尼葛洛龐蒂曾經預言網際網路時代的人越來越將以一種「數位化生存」的狀態存在於世。在其中,人們的生產、生活、行動、思維等方式都將以數位化的形式得以重新顯現。提到數位化生存,與之相對應的是數位化死亡。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每年全國死亡人口大約890萬人,其中非正常死亡人數超過320萬,2019年死亡人口達989萬人。

和現實世界不同的是,網絡中生與死的概念顯得更為模糊。一個人已經離開了人世,但他的帳號可能會一直更新,仿佛還在網絡中以另一種方式活著。一個人依然在世,但他選擇註銷自己的社交帳號。那麼在網絡世界中他的永遠消失,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種死亡。

牛津網際網路研究所(Oxford Internet Institute,Oll)的研究者卡爾·奧曼(Carl Öhman)和大衛·沃森(David Watson)使用來自聯合國的最新死亡數據以及臉書受眾分析工具提供的信息做了一項研究。在這個研究中,他們考察了兩種情景。情景A假設從2019年起沒有新用戶加入臉書,情景B假設臉書繼續以目前每年13%的全球增長率擴張。

(在情景 A 中,臉書自 2019 年起停止增加新用戶)

在情景A中,到2100年將有14億臉書用戶死亡,期間死亡率穩步增長,並在2077年達到頂峰,屆時僅在一年時間內就將有超過2900萬用戶死亡。在這一假設之下,臉書上的死亡帳戶數量將在大約50年內超過活著的人數。情景B的結果則顯示,每年13%的持續增長率使得臉書上死亡用戶的預期數量增加了3.5倍,總計達49億。到22世紀的頭幾十年,死亡人數很可能將與活著的人數持平。

(在情景 B 中,臉書的用戶增長率保持不變,直到市場飽和。)

這些數據看起來有些不可置信,但它的背後卻是數位化死亡與數字遺產的問題。正如研究者奧曼所說:「對我們數字遺產的管理最終將影響到每一個使用社交媒體的人,因為我們總有一天會離開人世,留下我們的數據。」

說到數字遺產的管理,首先我們需要明確數字遺產是什麼。

數字遺產指的是公民死亡後以數字編碼形式存儲在一定載體或網絡中的合法資產,它包括但不限於存儲在網際網路上的信息、照片、帳戶信息、視頻、電子文檔、電子郵件和數字應用程式等。

前不久,@微博管理員發布了關於「保護逝者帳號」的公告。公告提出,微博將對逝者帳號設置保護狀態,防止逝者帳號被盜。被設置為保護狀態的帳號不能登錄、不能新發內容、不能刪除內容、不能更改狀態。

其實關於如何處理逝者帳號的問題,在國外已有一些相關的保護機制。2013年穀歌成為第一個允許用戶指定繼承人的網絡公司,指定的這位繼承人被稱為「閒置帳戶管理員」(inactive account manager),他可以繼承過世用戶的Gmail、雲存儲和其他服務。

臉書自2015年開始,允許用戶指定一個朋友或者家庭成員作為她們的遺產聯繫人(legacy contact),該遺產聯繫人在他們去世後將繼續管理他們的臉書帳號的部分內容。2019年,臉書又推出了「悼念」(tributes)標籤,用於用戶已過世但仍然活躍的帳號。

無論國內還是國外,這些公司所出臺的機制都試圖通過對逝者帳號的管理,幫助解決其數字遺產歸屬問題。

除了管理方在行動,用戶們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根據一條和未讀一起在網上發起的「數字遺產」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受調者表示,如果有一天他們離開了,最想留下的數字遺產是微博和微信。

歸根到底,微博和微信都是社交平臺。對於每個平凡的人來說,社交帳戶被封鎖和留存後,就仿佛自己生命裡的一部分在網絡上有了永生的權力。數字遺產不是簡單的信息集合,而是一個人的行為和思想的凝結。

然而根據英國的輿觀調查公司(YouGov)的調查顯示,只有7%的受訪者希望自己去世後社交帳號依然保持在線狀態。

二十來歲的謝欣在這個問題上表示,非要留下已逝者的社交帳號這樣的舉措並不是緬懷的最優解。她說:「這樣的帳號其實沒有什麼價值。(帳號)終究只是一個人留在這個世界的痕跡,而不是他本人。」

在謝欣看來,像微博這樣的社交媒體平臺根本就在於「社交」二字。「如果是從保留信息的角度來說,這個帳號裡的內容可以遷移走,換一種保存進儲存卡之類的方式再發回給親友。但是不需要在一個社交平臺留下痕跡。社交平臺應該是活人的場所。」她認為,微博平臺的功能性是非常重要的。「就像人死後應該葬在墓園。過世者的帳號應該像別的物質遺物一樣,或是埋葬或是封存。」

在一條和未讀聯合發布的關於「數字遺產」的調查中,有一個問題是「你願意在離世後,讓家人查看你網上的隱私嗎?」高達83的受調者選擇了「不願意」,僅有少部分受調者選擇「願意」。一位女生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李睿是一名平時喜愛攝影的大二女生。她的社交媒體上,就有許多自己出遊時用各種專業攝像機拍攝的照片。大概是因為對「留存」這件事十分看重,她充分認可保護逝者帳號的做法。她說:「如果是我,一定會選擇在自己死後保留自己的社交媒體帳號。」她解釋道,「人活一世不就是想給這個世界留下一點點痕跡嗎?像微博、微信這樣的地方就是我們普通人能留下一點什麼最方便的所在了吧?」

在李睿看來,自己身邊的親朋如果有一天離開了這個世界,她一定會希望他們的社交帳號能夠好好保留下來。「我會時不時地去看一看。這種感覺很溫暖。」

她唯一的擔心是,「認證逝者的規則能得到好好規範嗎?如果有人偽造各種證明惡意認證死者封鎖帳號怎麼辦?」

當點開@微博管理員 發布的關於「保護逝者帳號」的公告時,底下不少網友都提到了一個ID:走飯。

「走飯」這個帳號屬於一位已經離開人世的抑鬱症患者。生前,她常常在微博上更新一句短短的動態。她時而充滿對生活的希望,時而又消沉悲傷。在2011年,那個「網抑雲」、「抑鬱症」、「焦慮症」還沒有被大範圍關注,也不像如今這樣帶著許多負面爭議色彩的時代,走飯各種充滿想像力和煙火氣的句子是一個「寫在雲端,活在泥濘」的靈魂最好的寫照。

她就像是生活中我們身邊的任何一個女孩,只不過有了抑鬱症的枷鎖。她感嘆黃日華和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的青春不再,她看《夏目友人帳》,她好奇吃飯前拍照手機會不會掉進菜裡……她真實而又鮮活。

她說:

「作為一個懶人我所說過的最動聽的話大概就是』你走開,讓我來』」。

「真愛都是手能碰到的東西,床,滑鼠,和床,等等」。

她的最後一條微博永遠地停留在了2012年3月18日。

這是她在公開場合留給公眾的最後一句話。當時光輪轉到2020年九月,這一條微博下的評論已經有100多萬。

將近八年的時間過去,走飯的微博成為了很多人的樹洞。人們在這裡卸下疲憊的外殼,向一個永遠不會有回應的最佳傾聽者述說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有人說著再也活不下去,堅持不了;也有人說一切都會好起來,還有新的明天。她的主頁像是一個巨大的車站,聚集再疏散情緒的洪流。

在微博上,我們能找到不少這樣成為了樹洞的逝者帳號。但其實更多的是沒有獲得關注的帳號。他們像風一樣消逝在這個網絡世界裡,只有被吹過的人還記得。

郭凡每次想年年的時候,就反覆地看手機裡存著的她朋友圈截圖,回想著她的樣子。有時候,郭凡也會給她發消息,就好像她只是去了一個有點遠的地方。

在日劇《人生刪除事務所》中有這麼一句話:每個人都會死去兩次,第一次是肉體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第二次是不被世人所記得的時候。

年年下葬的那天,郭凡盯著她朋友圈那張「希望永遠快樂」的背景圖看了很久。還沒來得及去年年長大的地方看看,還沒來得及成為知心好友,就這樣結束了。在郭凡看來,在某種程度上,自己所留存的年年的社交帳號,就是她的電子墓碑。

「隨著時間的流逝,她的微博清空了,微信和QQ也再也不更新了。漸漸地再也沒有人提起她了,我好怕有一天我也會忘了她,她會徹底地在這個世界上消失。」

其實,有些人希望自己死後社交媒體帳號永遠公開,是為了保留自己在這個世界生活過的痕跡。但也有些人離開世界前清空了一切社交帳號上的內容,仿佛從來沒有來過。死亡這件事是不可避免的,但或許遺忘才是真正的消失。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