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人生若只如初見觀後感

2023-07-30 08:28:22

  人生若只如初見,講述了民國時期軍閥割據之時,為完成母親遺願助父親官復原職的而與江左巡閱使的三公子易連愷結婚的秦桑之間的愛恨糾葛。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人生若只如初見觀後感,歡迎閱讀參考!

  篇一:人生若只如初見觀後感

  《人生若只如初見》,是作家安易如的作品。只有在她的筆下,我才能感受到古典與現代之間的契合點。

  古代詩人、詞人的一生經歷很少被人細細品味,但卻像一壺醇香、沁人心脾的好茶,有天然之美。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

  在這本書中,讓我記憶深刻的就是《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文章一開始就提到了這句話。這句話無疑是中國最經典的一句話。有人覺得這只是一句沒有什麼意義的話,但我卻覺得它富含哲理。

  這句話極其形象的描寫了辛棄疾的一生。失而復得的驚喜,出現在那個火樹銀花不夜天的上元燈節。辛棄疾,也就是辛稼軒。剛開始,他還有「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的雄心壯志,可是,後來卻變了。辛稼軒用一闋《青玉案》證明了自己。

  一個人,無論怎樣,他也不可能一生都有好的運氣。不把握好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最後驀然回首時,也許已經空無一人。常常一個人在失去後,才懂得擁有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常常在擁有時不懂得珍惜,後來追悔莫及;常常在最後失去什麼時,還是覺得是偶然,依舊懵懵懂懂。

  我曾經看過一部微電影,《天堂午餐》。電影讓人醒悟,不要在擁有時不去珍惜,而是後來失去時才履行承諾。影片的兒子,正是在母親在世時說等他長大了再給母親燒一頓飯最後母親突然死亡,他才後悔,給母親做了一次「天堂午餐」。

  一個人,不要永遠那麼拖沓,該行動的時候就要珍惜現在所擁有的機會,不然最後都已成空,燈火已黃昏。如果一個人不懂得把握,終究那壺令人回味的茶,會散盡香味,就連最令人享受的味道,也會消失不見,也許最糟糕的結果,就是連茶壺都被翻倒。或者,燈火已不闌珊,也不人海茫茫,最終只有自己站在黑暗中。所謂的火樹銀花,只是一種裝飾。

  最後,文章寫道:人海茫茫,驀然回首時,我們是不是還有運氣看到那個等在燈火闌珊處的人呢?我們最常看見的結果是:終於明白要尋找的那個人是誰時,燈火闌珊處,已經空無一人。

  對,運氣只是運氣,不能代表以後的一切。如果說一個人經過漫長的等待,是否還能履行自己的承諾,挽救差點失去的所有,逝去的那股香味。

  篇二:人生若只如初見觀後感

  《人生若只如初見》這本書講述了古典詩詞背後的唯美、動人的歷史浪漫,作者以自己的見解向我們描繪出一段段經典的愛情故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這裡有的是痴情之間的等待、痴情中的守望、痴情中另一方的放棄、痴情中的承諾。

  班婕妤的痴情,換來的卻是飛燕與合德的入宮,換來的是漢成帝寵幸趙氏姐妹,最終漢成帝死了,死在了另一個女人的身上,但她,班婕妤,仍在他的陵園裡,陪住他一生一世。安意如說:「天下女人,邁入皇宮的和未入皇宮的,其實都一樣。只要皇帝願意,他都可以嫖得到。皇宮是個金碧輝煌的妓院,皇帝是天底下最大的嫖客。」班婕妤與漢成帝的愛情非常短暫,如若是這樣,當初還不如不見的好。

  楊玉環的到來對於李隆基來說,無異於是上天對他的賞賜,自此,「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五十多歲的李隆基和楊玉環在夜半無人私語時,只是平常夫妻之語,「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簡簡單單的愛情,平平凡凡的愛情,想要換來至死在一起,卻,不能如願。最終的結局,都無能為力,玉環「一抔黃土收豔骨,數仗白綾掩風流。」這場悲慘的命運毫無徵兆,開始和結束,我們誰都無法預料。若,人生若只如初見,多好,只是匆匆的一見,你仍是你的君主,我仍做我的佳人,也許就不會有如此結局吧!

  安意如說:「如果明天日光照耀,你我手裡依然一無所有,也請你不要絕望,為我珍重。即使,告別愛情的時候,也希望你我一切都好;我不在愛你的時候,也許不是我不愛你,只是,我已不能再愛你。」

  很多時候,我們愛的太久,以為會有很好的結局,殊不知,還有我們未知的路、難走的路。想走的時候,又止步不前,停在原點猶豫不決:這樣的路到底是對還是錯。直到最後才發現,我們缺少的是前進的勇氣、等待的恆心。想要一起天荒地老,卻失去了原來的記憶,原來的諾言,原來——愛的勇氣。

  人生若只如初見,如果結局是這樣,你我當初是不是應該不再見面?

  篇三:人生若只如初見觀後感

  書皮有潔白底色,粉紅色如揮墨點撒一般,毫無章法,有深有淺,卻給人以無拘無束的感覺。右側印有七個簡潔娟麗的顏體字:人生若只如初見。這本帶有濃鬱古典氣息的書像一位傾國傾城,眸底又暗藏哀愁的女子,使我不禁牽起她的纖纖玉手,與她暢談。

  她的嗓音清澈透亮,宛如天籟,向我講述無數個古人的故事,使我聽得如痴如醉。她講司馬相如與卓文君一見鍾情,一曲《鳳求凰》引佳人聞弦歌而知雅意,」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使我感動;她講曹操志於平天下,求賢若渴,引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直抒胸襟,令我感慨;她講戚夫人貌美但單純,還是被善妒的呂后做成「人彘」,仰問上邪,終不見劉邦,惹我悲哀。

  我最愛的女子便是盛唐時期長安才女——大張豔幟的魚玄機。她本命幼薇,入道才改為玄機。這是個名副其實的名字,她命有玄機。

  她有才情,但一生多遇桃花劫,《閨怨》便是她真實的寫照。被李億拋棄,被溫庭筠拒絕,當她改名的時候起,她就不再是那個「無知少女「了,儼然成為了一朵詭豔的**。若不然,哪個尋常女子敢放出:」自能窺宋玉,何必很王昌?「的豪言!任世人為了她,無毒不清,六根不淨,七情已生,八風凜冽,多麼瀟灑,多麼烈豔!當她的夫君回答她的小婢女綠翹:「當然是你更好。」時,魚玄機的嫉妒之情如吐著信子的毒蛇般緊緊纏住她的心,使她窒息。她痴了,她憨了,撻死了綠翹,親手把自己送上了斷頭臺。最後一刻,她看見了因爭搶她的花箋打破頭的男人們正幸災樂禍,她也看見了陳韙為她流的眼淚。她滿足了,陶然死去。那一刻,她不是詭毒的,只是一個純真快樂的小女孩。

  漫漫來路,命有玄機。

  這麼多,都是這本書,這個美麗而歷盡滄桑的女子告訴我的。她身姿旖旎,眼波婉轉,面若桃花,朱唇榴齒,如此妍麗,再佐以淡淡的哀愁,便不能不令人愛上它了。我會牽住她的皓腕,唇角漾起微笑,同她一起呢喃,一起進入那多姿多彩、美妙而哀愁的世界。

  篇四:人生若只如初見觀後感

  看到一本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見》,一開始,是被這本書的書名所吸引。「人生若只如初見」,原句出自納蘭容若的《木蘭花·擬古決絕詞》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在她的筆下,一首首古典詩詞,都變成了一幕幕悽美動人的歷史愛情畫卷,細細品位,就如一壺沁人心脾的好茶,慢慢回味,還能感受到它的醇香。

  翻開目錄,看到的每一章節的名字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句,從「人生若只如初見」「當時只道是尋常」到「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翻開書本,從班婕妤的《團扇歌》到白居易的《長恨歌》,從司馬相如的《長門賦》到陸遊的《釵頭鳳》,楊玉環、卓文君、李清照……她在詩詞的變幻中講述了古代英雄美人,才子才女不為人知的毅志思想。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在冰冷絕情的深宮大院,她始終相信,她愛著的男子會重新對她回眸,可是沒有,當繁華盡落,天子與凡人一樣躺在冰冷的墓穴裡時,她依然在他的陵園裡,陪著他一生一世。

  「山無稜,江水為竭,冬雷陣陣,夏雨雪,天地和,乃敢與君絕」將雙指併攏,她對天發誓,原以為她會得到幸福,殊不知,皇室的戀情是廉價的,陰謀和狠毒,將她付出的愛戀全部抹去,變成了一個僅僅值得可憐的犧牲品。

  「人生若只如初見」中的這個「若」字,是世上多少人期望,卻永遠不會實現的。因為遺憾和希望,世間的人大多喜歡假設曾經和將來,不得不說,「人生若只如初見」是美麗,而又惆悵的。我們都曾遺憾過,後悔過,但這是我們人生中必須經歷的,正如書中所說「命運就像名貴的絲絹,怎樣的巧奪天工,拿到手上看,總透出絲絲縷縷的光,那些錯落是與身俱來的原罪」。誰都會有一個美好的開始,卻都不知結局怎樣,我們能做的,便是珍惜這場人生的初見。

  若,人生若只如初見,該多好!沒有開始,就沒有結束……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