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青蛇電影觀後感

2023-07-30 13:20:18

  導語:影片開始,修煉千年的白蛇帶著五百年道行的青蛇化為人形,相互纏綿著在大雨之夜「降臨」人間。以下小編為大家介紹青蛇電影觀後感文章,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青蛇電影觀後感1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淺談電影《青蛇》的靈動之美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秦少遊的一句詞,很多人都喜歡用它來形容電影《青蛇》的那種如詩如畫,如夢如幻,縹緲靈動的意境之美。而在我看來,卻也是十分妥帖的,一句話勾勒出溫婉纏綿的煙雨江南,恍惚間耳畔如傳來幽幽的古琴聲,流光飛舞的水面之上樓閣林立,少年書聲朗朗:「春城無處不飛花。」沐浴於月色之下的白蛇妖嬈一笑,霎時間花雨飄零,桃色漫天。

  美,由此處而始。

  在我看來,《青蛇》的藝術審美是遠遠勝過於它的故事與內涵的,而我對它的鐘情也在於此:一種從骨子裡透出來的美感,不同於《畫皮》的精緻雕琢,更多的是自然的靈動與超凡脫俗的飄逸。

  徐克早期的片子大多都拍得超脫,但是最空靈的,應該要屬《青蛇》。將李碧華原著的妖冶詭譎展現得淋漓盡致,融合了《倩女幽魂》的飄逸悽美,在此基礎上,平添幾筆遊弋的靈動,將整部片子拍成了一軸轉動的畫卷。

  《青蛇》太美了,我想表達的太多,以致不知如何下筆,思來想,就挑三樣影片中隨處可見的東西來說吧。

  先是雪紡。影片運用了大量的雪紡與輕紗,加上大風鼓吹,讓人覺得飄逸輕盈。二蛇的造型應是張叔平最具特色的代表作之一吧,在此且不提那經典的崑劇式的片子頭,單說二蛇的衣裙,清一色雪紡紗,柔軟的質地足夠輕盈,行動間水袖飛揚,裙擺翩翩,加上戲曲的念白,王祖賢和張曼玉演得入骨的媚態,真讓觀者覺得嬌柔似水,媚若無骨,步履移動間似縹緲的畫影,靈動異常。

  而白蛇的屋宅更是虛幻飄逸得不似人間。雷楚雄是我挺喜歡的一個美術指導,他在布置白府的時候確實是很聰明的,用大幅飄揚的雪紡代替冰冷生硬的牆壁,或隨風蕩漾,或綴地輕垂,四周煙霧繚繞,襯著芭蕉翠竹,松靄紅蓮,燈光從後面打過來,陰影透在紗簾上,宛若一幅水墨畫。這是一種隨意的,寫意的美,美得靈動自然,絲毫不覺矯揉造作。這便是,明明同出一人之手,為何《畫皮》的布景那般精緻用心卻仍舊遠遠比不上《青蛇》的原因。

  然後我要說的便是「水」。若要營造出一種靈動的氛圍,又怎能少了水?影片的片頭便是潺潺的流水,水上漂過流蕩的青紗。如果細心一點,便可發現這個片段是截自青蛇和法海打賭的那一場戲,天真妖嬈的青蛇在水中極盡魅惑,綠色的裙帶逐水漂流,一切都是流動的、蕩漾的,包括法海那蠢蠢欲動的妄念。

  二蛇的出場是伴隨著淅瀝的雨聲的,不論是在紫竹林裡以蛇身替產子的村婦擋雨,還是初次幻化成人形後在屋簷上纏綿戲雨。白蛇更是利用了一場以酒化之的傾盆大雨來製造與許仙初次偶遇的機緣。

  江南除了煙雨,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小橋流水。流水在這部影片裡的出場率是極高的。同一條河,白蛇在水中邂逅了許仙,少年少女於此間夜放荷花水燈,青蛇和盲道士在水上鬥法……導演甚至還覺得意猶未盡,將小橋流水也搬到白蛇的府邸,於是白府便有如懸於荷塘之上的水榭樓臺。

  水波蕩漾,光影流轉,水與光的結合是最富靈動詩意的。而我要說的第三點便是光影。影片對光影加以巧妙的利用,營造出一種靈動的美感。白蛇初見許仙之際,躲在暗處笑意盈然,月色襯著粼粼的水光,半明半滅地打在她素白的臉上,漫天都是飛舞的花瓣,整個畫面唯美至極。許仙第一次至白蛇家探訪,二人相對而坐,曖昧調情,背景是大幅雪白的輕紗帷幔,燈光將或疏或密的竹影投在帷幔之上,仿佛宣紙上一桿杆林立的墨竹,風吹動帷幔,竹影隨之晃動。畫面中明明無月,卻讓人如見朦朧月色,明明寂寂,卻讓人如聞風聲。

  荷塘裡水聲潺潺,霧靄繚繞,明滅的光影斑駁地打在飄揚的帷幔上,這三者的巧妙結合,將白蛇的屋宅虛化得如同仙境,空靈得不惹塵埃。

  除此之外,我還不得不提一下《青蛇》的配樂。這部影片的配樂堪稱香港電影史上的經典,雷頌德和黃沾天衣無縫的配合為《青蛇》增色不少。古典而空靈的旋律將整個氛圍烘託得如同虛煙一樣輕靈縹緲,時而歡快地躍動,時而委婉地抒情,聲音和畫面和諧地相融,鏡頭配合著音樂旋律有節奏地快速轉換,達到一種極為靈動的藝術美感。

  我不知徐克是否是因為主角乃蛇精的關係,而有意將這種靈動貫穿於她們出現的每一個畫面,從二蛇蕩漾的褶皺紗裙而起,至她們柳腰款擺的身姿,眄睞的嫵媚神情,再至江南飄搖的濃煙霧雨,隨處可聞的流動的水聲,搖曳的光影,白府裡翻飛的帷幔,嫋嫋的檀香,以及與每一處情節都配合得天衣無縫的躍動的旋律……從畫面到聲音,從色彩到布景,從人物造型到道具,竟是無處不美。

  「自在飛花輕似夢」,年少時讀秦少遊是這句詞,以為這已足夠輕靈,直至看了《青蛇》,才知何謂真正的自然靈動之美,美得這般超凡脫俗,像濯清漣而不妖的紅蓮,一面冶豔,一面空靈。

  其實本來是想借這部片子談談美術指導對於電影的重要性,可能是我個人看東西偏重於審美,所以對藝術更感興趣,覺得一部有價值的好電影,應該是更富有藝術性的,即便是商業片,只要能巧妙合理地對美學加以利用,一樣可以有藝術的價值在裡面,做到即叫好,又叫座。

  青蛇電影觀後感2

  初中時就看過青蛇,當時十幾歲對看電影只是一種消遣,前幾天又看了倆遍,長大了終於看懂了。還是一邊說電影一邊說感受吧,雖然電影名字是青蛇,但是四個主要人物(人,妖,神)的刻畫和表演均有出色之處,覺得猶以法海為最有新意(趙文卓版法海超帥~雖然我也挺喜歡李連杰的),比《白蛇傳說》有新意多了。

  剛開頭修行20年的法海就收了一隻修行200年的平和溫順的蜘蛛精(可能暗示法海是神明大蟒蛇神(八部天龍之一)轉世),但是蜘蛛精產生的佛珠使他動搖。在紫竹林碰到青白蛇,原本要收妖,但看到倆蛇為孕婦遮雨,放她們一馬並把佛珠給了她們讓她們修煉。

  白蛇青蛇修的人身,遊戲人間。崑劇念白變成了她們的平素言談,白蛇娘子此番化作美豔人形遊戲人間,因有千年道行相助,是以喜怒哀樂等諸多凡塵情感皆可生成,歡笑悲泣,隨心而來,無異常人。而小青修煉時日尚淺,雖有凡人皮囊掩護,然而蛇性難改,小青可以說是一個心智在十一二歲的階段,慵懶滑膩依舊,只知道隨心所欲瘋癲玩樂,不懂得傷春悲秋淚灑西風。

  小青見那書呆子許仙跟白蛇終日廝混糾纏,歡樂逍遙,不由得心生妒意,暗下決心要跟姐姐鬥法相拚,不相信自己收不了許仙那一顆情魚色心。

  剛開始還發洪水天災,小青和小白去治水還碰見法海,法海看到她們有如此善心也感到很欣慰,但是小青好像對法海有意(小青前面就說過一句話「紫竹林的和尚也不錯」小青對法海是有好感的),但是小白讓小青敬而遠之。

  後面其中一段小青和小白一起說謊騙許仙說看到的是紗布。小青根本不知什麼是說謊什麼叫說謊,該如何說謊。說的前言不搭後語的。對話表達出來的效果很好。看得我也哭笑不得,《白蛇傳說》的對話怎麼看都像是念臺詞。

  再來說說許仙。其實他早清楚娘子小青皆非人類,奈何愛戀大過驚懼,怎捨得那人間仙境溫柔鄉。死裡逃生,一夢醒來,他聽聞法海即將來犯,當下就要帶著娘子和小青逃亡離去。拉拉扯扯,去留成惑,你說這濁世男子到底愛上了白娘子小青哪一個?你說這天仙般的青蛇白蛇到底是愛上了這人間俗子法力高強的法海還是戀上了這花花世界浪蕩乾坤?如此這般,豈能逃脫?

  犯了色戒的法海內心矛盾重重(法海煉自己定力那一段小青是翠綠色蛇尾,纏綿的是黑灰色蛇尾,暗指法海,不是小青抱著自己蛇尾自嗨。),將那許仙劫往金山寺,逼其剃度,為其講經,希求佛法施威,令他迷途知返,回頭是岸。

  青白蛇雙雙飛來,長袖翻飛,大戰法海。一時之間水漫金山,江河決堤,將民宅淹沒,生靈塗炭,慘不忍睹。白蛇早有身孕,跟法海鏖戰之下,動了胎氣,在水中產下一嬰孩。原本已被人妖孽緣和心內色念困惑不堪的法海禪師驚見白蛇修煉成人產子,更是心神恍惚,是非難辨。他再難搞清所謂人神妖孽有何不同,而自己苦心修煉驅魔降妖又是為了哪般。

  念頌什麼「大悲天龍般若諸佛世尊地藏般若巴嘛空」,妄稱什麼「心有如來靜似如來」,到頭來還不是被妖嬈嫵媚的青蛇所迷惑,且看他神姿縹緲,情不自禁,怕是已經愛上了這投懷送抱耳鬢廝摩的溫香軟玉。

  什麼神佛菩薩,若是真的眾生平等,保不準他就跟這妖異女子攜手雙飛,只羨鴛鴦不羨仙去也。

  怎奈天上人間,戒律永存,美夢虛幻,想都不能想。最後結局出乎意料,小青認為許仙出家是背叛了她們姐妹(許仙出家是為了不讓法海收他們。)一劍刺死了她認為懦弱、醜陋的虛線,白素貞好像已變作凡人被雷峰塔壓死,法海去救白素貞但是只救得孩子。青蛇滾入水中,隨波逐流,遠離紅塵。(最後小青要走時法海貌似叫的一聲是小青,前面總是妖孽的~)

  最後,如果你有心,就把影片調到開頭,你會發現,影片還沒開始前的片頭曲部分,全部的畫面,都是小青在誘惑法海時脫掉的那件順水流走的絲衣。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