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的餅(你知道光餅是怎麼做出來的嗎)
2023-07-30 07:05:36 2
今天小薇給大家介紹一個霞浦的傳統手工——光餅,相信閩浙一帶都聞名遐邇,那就來追溯光餅的歷史的吧。
來源:微拾霞浦
霞浦光餅
據福州府志記載: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抗倭英雄戚繼光率軍入閩追殲倭寇,連日陰雨,戚繼光貴在用兵神速,但行軍過程中,架鍋燒飯拖延不少時間,戚繼光又想不出其他的好法子.有一次,行軍至慈谿龍山東門外,一老農為戚家軍獻上許多中間小孔、外置芝麻的鹹餅以作慰勞,並對戚繼光說,這餅光光的,用繩子穿上帶在身邊,餓時即可充飢.消息傳開後,沿海各地的百姓爭相為軍隊做光餅.光餅名稱從此流傳開來.由於助戚家軍平倭有功,據說明嘉靖帝賜名曰「繼光餅」也因為該餅略帶鹹味,又稱鹹光餅.
講完歷史,那跟著小薇的腳步來到霞浦縣東關陳氏光餅店,陳氏是柏洋人,14歲就開始學藝,如今已經43歲了,將近30年的精湛手藝,街坊都說他光餅好吃,現在他的手藝也傳給他的兒女,兒媳。
那就近距離來看看霞浦光餅的製作流程:
光餅是用麵粉做的,加上適量的清水及少許鹽不斷搓揉,陳氏兄妹認真而專注....
再捏成小餅,然後整齊的攤排在圓匾上.....
餅胚做好後,現在準備開始烘烤了。餅窯裡的木炭早已燒的通紅,陳氏大哥用棕毛往爐裡撒了些水珠,讓爐的溫度降低些。
再用手夯實下餅胚上的芝麻,就可以下爐烤了。
一張張的餅胚整齊有序的貼在窯內壁上
根據當時的火候大約15分鐘左右,光餅漸漸透著金黃的色澤,同時散發著餅香和芝麻的香,哇,小薇忍住了口水,等待出爐....
陳家大嫂握著手中炭火,來來回回,上上下下的烘烤著,讓窯上面的餅也能均勻受熱熟透.......
5分後陳家大嫂拿著鐵鏟和鐵篩子一個個將窯壁內的光餅逐一鏟下
譁啦啦........往圓匾上一倒,滿香撲鼻而來,小薇終於忍不住了,一手抓了一個,一口咬下........
光餅表面金黃,色似金鉑鉑;餅底脆而堅硬;餅內鬆軟可口,好香酥,咬到嘴巴裡也特別有嚼勁。不愧是老手藝,連這麼簡單的食物也能吃出不一樣的感覺......
從歷史而言,製作簡易的「光餅」在前,即所謂戚繼光將軍下令趕製的行軍殺倭的乾糧。從「光」字而解,既指餅形、色澤的特徵,當然也包含傳自光州及也含有紀念戚將軍的「光」,飲食文化的內涵豐富深湛,很有歷史風採。
而在霞浦當地每逢祖先祭日與每年清明節掃墓時,在眾多的供品中都少不了「光餅」,它成了人們懷親念祖的一種必不可少的文化
喜歡我們,請關注公眾號愛霞浦:hcwtth
愛霞浦,愛家鄉
長按二維碼一起愛霞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