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博物館觀後感400字

2023-07-30 17:56:33

  導語:抗戰精神穿越時空,歷久彌新,化為永恆,激勵我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人類和平的崇高事業而努力奮鬥!以下小編為大家介紹博物館觀後感400字文章,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博物館觀後感400字1

  201*年5月11日,我們帶著忐忑的心情來到了建川博物館。這兒,是歷史的重現,看著這些一座座的博物館,就如同歷史的畫卷一幕幕的從眼前略過。

  建川博物館位於四川崇州的大邑縣安仁古鎮,內建有18座博物館,其中,分為抗戰系列、紅色年代系列、地震系列、民俗系列四個系列。各個系列下又有不同的博物館供觀賞。

  沿路進入館內,首先略過的便是中國老兵手印廣場,那一個個強勁有力的掌印,那一排排鮮紅的血印,錯落有致的陳列在廣場上。相信,每一個掌印背後都有一個故事,一段傳奇的事跡,雖然,他們的故事被這時間一點一滴的給衝淡了,但是那一個個血印卻會永遠的屹立在建川博物館的老兵手印廣場。

  接著,我們來到了中流砥柱館,在中流砥柱館的側面是一面繪有萬裡長城局部圖,上面還有毛澤東"指點江山"的雕像。在這館內,陳列各種各樣的抗戰文物,這些,雖在各種抗戰片裡都似有無有的看過,但是在這裡看到這些,就有一種別樣的感覺,那些,是那麼的真實。

  感觸最深的或許還是得是5·12抗震救災紀念館,第二天便是5月12日,已經5年了,作為一位四川人,汶川地震這會深深的烙印在我們的心裡。那一天,讓多少人就這麼遠遠地離開了,在我們還沒有反應過來,他們就這麼一個一個的遠走了。館內,雖然只是一些圖片,但看著這些圖片,眼睛還是不禁的溼潤了,08年那一年、那一天的一幕幕又從心底襲來。地震無情,人間有愛。在地震面前,所有人團結起來,共同抵抗這天災。當看著那些人的志願者的申請書的時候,無比的壓抑,這些,就是我們身邊的事,就是5年前的事,他們和我們一樣。那教師護住學生的雕像、那救助同學的圖片、那救災是的用具,是那麼的真實,這一切,縱使再過十年、二十年、一個世紀,還是揮之不去。前不久的雅安地震,好在並沒有當年那麼嚴重,沒多久也就解決了,還在並沒有歷史重演,不然,又會給多少人烙下心理陰影,雖然,這樣也給不少人烙下了不少心理陰影。

  再之後,又看了幾個博物館,看三寸金蓮館的時候,感嘆裹腳女人悲哀,一生下來就被束縛,穿著那比手掌心大不了多少的鞋子,估計一步步都是鑽心的疼吧。或許,當時被束縛的不僅僅是腳吧,還有那些傳統的思維,女子無才便是德,夫為天等等,害苦了多少女子呀。看不屈戰俘館,感嘆那些戰士的堅強意志、寧死不屈的堅韌品格,痛恨日本的殘暴行徑。看紅色年代鏡麵館,那一面面的鏡子,印著燈光,照著牆面澤澤生輝。

  由於時間關係,還有一些館並沒有來得及看,這一次參觀,滿載而歸。

  以上為了應付上交的要求寫的,下面在填上一寫更為真實的情節。

  我是懷著非常不滿的心情去的,因為參觀這個博物館,我們每人交了90元。再加上坐那個車,實在是受不了沒有窗子的車,再加上那車開的那麼那麼的慢,看著一輛一輛的車從身邊略過,再加上昨晚沒睡幾個小時以及吃了早飯,終於,在車上吐了,吐了就吐了吧,吐了就好了,沒想到,這還不同與往日,還有二度來襲。坐了一個多小時的車,總算是到了,唉,坐這麼久的車,我都可以回家了,一個多小時喲,開快點應該可以到家了。

  然後,等了半天,那輔導員各種煩,要這樣那樣照相,我們壓根就是來充當背景的,就是來當群眾演員的。半天過後,我們才得以自由活動,參觀這個參觀那個,最後就只是為了蓋個章才跑來跑去了,不過,有些地方還真的蠻好的,那天腳是痛得不行,想想那些穿著三寸的鞋的人走我們這麼多的路會不會腳都斷了。其中,最滿意的還是數那天的午飯,好久都沒吃的那麼豐盛了。

  博物館觀後感400字2

  歷史,一直是一個厚重的話題,不是指史料文物的厚重,更是人們心情的厚重。泱泱中華五千年,歷史的縴繩在一代人有一代人手中傳遞,然後,勒進那些稚嫩的肩膀,拉動著歷史之船,向前,向前……

  和風拂面的春日,我校志願工作服務站和思政部共同組織了建川博物館的主題參觀活動,讓我們這群生長在和平年代的大學生得以有機會重溫歷史。

  驅車一個半小時之後,我們到達了建川博物館。站在建川博物館的正門口,雖然不似想像中那般氣勢恢宏,卻也自有一種莊嚴肅穆的氣勢,令人忘記了嬉笑追打,以鄭重之心、肅穆之情傾聽歷史的聲音。

  建川博物館多是展現近代歷史,尤其是以二戰前後的歷史為主。

  遠離了金戈鐵馬的戰場,黯淡了刀光劍影的鋒芒,遠逝了馬嘶鼓鳴的砍殺,吹散了狼煙滾滾的塵埃。那曾經驚天動地的抗爭,已化為無聲的圖像,化為冰冷的文字,定格於展覽窗口中,融化於殘劍折戟中,靜靜的呈現於我們的眼前,重現著歷史的恢宏和殘忍。一遭走過,就仿佛經歷了那一段艱苦的歲月,體驗了那如火如荼的抗爭。

  我想,不論哪一個民族,定然都有過那麼一段血和淚融成的不堪回首的過往。在危難面前,那些奮起抗爭、眾志成城的民族一舉擊潰了來犯的敵人,逐漸崛起、強大,載入了歷史的華章。而那些畏懼不前、臨難自保的民族,怕早已銷聲匿跡,被歷史所遺忘。

  在中流砥柱館,在川軍抗戰館,在飛虎奇兵館……一張張圖片定格了那時的艱苦環境,一段段文字訴說了那時的不屈抗爭。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歷史從來都不缺乏英雄,正是有了這些鐵骨錚錚的漢子,有了這些柔韌堅強的女子,那刻板而又艱澀的歷史才變得如此鮮活,如此生機勃勃。歲月蒼老了他們的容顏,卻帶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在群雕廣場,200多位全民族抗日將士英雄群體形象昂首挺立於天地之間,縱貫九州,氣宇軒昂,仿佛建立了歷史的他們,仍然守護在他們曾拋頭顱、灑熱血的地方。

  曾幾何時,我們也進入了歷史的畫卷中。依然記得那一日的天旋地轉,記得那驚天動地的哭喊,眨眼間,天翻地覆,生命的家園遭遇了史無前例的巨大衝擊:高樓大廈夷為平地,鮮活的生命在廢墟之中殘喘。那裡有母親,有孩子,有丈夫,有妻子,有鶴髮童顏的老夫妻,也有剛剛步入結婚殿堂的新人……在汶川地震館的展區中,生命從未向那時那樣脆弱,也從未向那時那樣頑強。生的意志支持者災民奮力自救,也為搜救人員贏來了時間。一幕幕感人的畫面不斷的上演著,牽動了億萬人民的心。多難興邦,在災難面前,中國人民再一次展現了民族的力量,向世界宣告著,災難壓不垮我們,更打不倒我們!

  澎湃的熱血在靜心池邊得以沉澱。歷史不僅是要向我們展示它曾經的艱難困苦,更是要我們在這幸福的時代銘記先輩們曾經的苦難,勿忘過往,開拓明天!

  博物館觀後感400字3

  中華文明延續了五千年,有蘇武牧羊鑄就的一心向國,有嶽飛練就的嶽家軍,有譚嗣同在菜市口從容慷慨喚醒國人覺醒……代代華夏兒女以生命鑄就了我們的民族魂。

  在那個戰火遍地的年代,那個死亡的陰霾不散的年代,那個華夏民族飽受蹂躪的年代,一代代的中國人用血肉之軀抵擋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昔日硝煙瀰漫的戰場已成為繁華的都市,滾滾長江帶走了南京30萬不安的靈魂,徒留江河嗚咽。血染九州,遍地的殷紅譜寫了歷史的頌歌。

  在抗日救亡中,大多數的人犧牲後沒能留下一個名字,他們心甘情願的做了歷史的塵埃,但是就是有他們才有了我們如今的繁榮安定。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在槍林彈雨出生入死,唯一的念頭就是:保家衛國。那個年代沒有地域差別,有的只是一顆愛國心、一份救國意。

  歷史轉個彎,我仿佛又回到了2008年。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這年,中國讓世界見識到何謂眾志成城,何謂大愛無疆。那些感動了13億的人,那些動容了世界的故事在眼前一次次的回放,那幅稚嫩的蠟筆畫你看到它後面曾經的笑容了嗎?大災面前,平民、總理、主席還有千千萬萬個人民子弟兵,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救援。在這場災難中我們還看到生命的不屈,生命的奇蹟不斷上演。

  汶川,別哭請允許我跪在你的身旁用生命之吻對你做最有效的人工呼吸總理,別哭請允許我遞上一盒潤喉片潤潤你沙啞的喉嚨雪災、洪災、旱災、水災多少災難,我們都從死亡地帶闖出多少年來,我們都用龍的精神在大地殘酷的夾縫中求生存四川別哭都江堰別哭北川別哭茂縣別哭中國別哭哪裡有死亡哪裡就有迎風而長的生命!

  網絡上流傳的故事、詩歌,曾經見證了這個古老民族在災難中的意志。我們相信:多難興邦。每次災難都市以進步作為補償,而我也願意相信,中華民族積澱了五千年的民族魂將更加堅強。

  民族魂,不衰!民族魂,將引領我們走下去。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