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觀後感作文四篇
2023-07-30 17:53:39 1
導語:節目是以邀請知名演員,主持人,運動員,企業家以及教育者等等各行各業中的優秀,上進的人物來做客,先是董卿對嘉賓做一段簡單的採訪。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朗讀者觀後感作文四篇,歡迎借鑑!
朗讀者觀後感一
在這個星期,老師讓我們觀看了中央一套播出的《朗讀者》節目。剛聽老師說完,我很好奇,難道這個節目是一群人在朗讀嗎?那該多無聊呀!為什麼老師會讓我們看這種節目?
等看了之後,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並不是我想的那樣。嘉賓都是一些知名的人士,而他們的朗讀,也不是平白無趣,而是發自內心,充滿真情實意。當節目剛開始時,主持人董卿阿姨就簡潔明了地告訴了我們第一期節目的主題:遇見。在我心中,遇見這個詞是相當平常的,不就是一個人碰見另一個人嗎?當我看到一個人時,我才發現遇見沒有我想的那麼簡單。他就是聯想集團總裁柳傳志,他曾經想當太空人,可是沒能當選。這時他"遇見"了他的父親,是他的父親鼓勵他,使他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他選擇了新的行業,並且經過多番波折,當上了總裁。看完之後,我感慨萬千:人生是多變的,但有許多人都因失敗而沮喪。可他們都未曾想過,或許他們走另一條路,便可登上人生巔峰,可他們並沒有這麼做,而是選擇了放棄,在一條路上跌倒不起。哪怕當不上白領,董事長什麼的,只要勇於挑戰,不畏失敗,總有一條路適合自己。
通過這個節目,我受益匪淺,明白了許多做人道理。
朗讀者觀後感二
繼春節期間央視剛剛播畢的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引爆全國觀眾對於中國詩詞的熱情後,2月18日晚,央視一套三套聯合播出了董卿主特併兼製作人的又一文化綜藝新作《朗讀者》。
此間一眾娛樂綜藝節目熱鬧上演之際,《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等文化綜藝均颳起一股清新之風,其中,《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總決賽更是一舉奪得實時收視冠軍。此番,董卿以製作人、主持人雙重身份推出的《朗讀者》,在「熱身」階段便引發關注。董卿曾介紹稱,《朗讀者》不是朗誦節目,不是語言節目,而是人生節目和情感節目,這裡不僅有在各領域推動社會進步的人,而且有很多普通人。
《朗讀者》第一期節目以「遇見」為主題,邀請了知名演員濮存昕、知名企業家柳傳志、世界小姐張梓琳、著名翻譯大家許淵衝等嘉賓,在節目中,濮存昕第一個亮相,他講述了自己鮮為人知的一段人生經歷,童年時竟被同學起綽號「濮瘸子」,他以一篇老舍散文節選《宗月大師》致謝改變自己一生命運的恩人,濮存昕感謝了一位醫生,改變了他的命運。柳傳志暢談因拙成巧的人生軌跡,高三時為何與成為百裡挑一的飛行員的機會失之交臂。節目現場柳傳志重現「父親的演講」,朗讀兒子婚禮上的家信,「柳式家訓」讓觀眾深受啟發。=張梓琳首度透露自己一舉奪魁,當選世界小姐的決定性因素,並分享了為人母近一年的驚喜與感動。
在第一期節目中,還特別邀請了四川音樂學院畢業的著名鋼琴演奏家李雲迪,從頭到尾彈奏《朗讀者》主旋律,成為一大亮點。臺灣民謠之父胡德夫彈唱經典歌曲《匆匆》,充滿了意境。以朗讀和訪談為核心的節目內容,加上經典音樂藝術的組合,《朗讀者》首期獲得了巨大成功,實現了董卿當製作人的開門紅。
壓軸出場的是曾翻譯《詩經》、《楚辭》、《唐詩》、《宋詞》、《牡丹亭》,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的96歲高齡的著名翻譯家許淵衝先生。董卿在現場與許先生娓娓互動,許淵衝道出了曾用翻譯林徽因詩詞追求女同學的獨家趣聞。已為中外文化傳輸做出傑出貢獻的許淵衝老人,近百歲高齡每天依然堅持工作到凌晨3、4點,他活到老、學到老,永遠用年輕人的心態努力工作,感動了觀眾。
朗讀者觀後感三
《朗讀者》定位為文化情感類節目,通過節目中嘉賓的朗讀,讓觀眾感受文學之美、聲音之美和情感之美。
蔣雯麗分享與愛滋病患者「親密」故事
從2002年開始,蔣雯麗已經做了十五年的預防愛滋病宣傳員了,她說當初只是有這樣一個願望,想做一些好事、善事,結果一做就是這麼多年。蔣雯麗與先生顧長衛合作的電影《最愛》就是以愛滋病感染者為背景,而片中就是找了這群感染者來拍攝。在《朗讀者》訪談中,蔣雯麗談起了電影拍攝時的幕後故事:她要求劇組工作人員和愛滋病感染者們同吃同住。值得一提的是,今晚在《朗讀者》的現場將會出現神秘嘉賓,讓蔣雯麗感動不已。
「同桌媽媽」16年陪讀兒子以朗讀感恩母親
除了蔣雯麗分享與愛滋病患者「親密」故事外,另一位感動無數國人的「同桌媽媽」陶豔波也將和兒子楊乃斌一起走上《朗讀者》的舞臺20xx中央臺朗讀者觀後感20xx中央臺朗讀者觀後感。因為16年堅持陪伴患有聽力障礙的兒子楊乃斌讀書,「同桌媽媽」陶豔波曾獲評「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從無法說出一個詞彙,到順利完成大學學業,楊乃斌16年的學習生涯,全部都有母親陪伴,這中間歷盡艱辛,旁人無法想像。不過,陶豔波從未有過怨言,她說,「教育乃斌是我一輩子的職責。這是一個母親會做的,為了孩子,一切都值得。只是堅持走的路比別人長一點。」
為了報答母親的付出,在《朗讀者》的舞臺上,楊乃斌將朗讀冰心的散文《不為什麼》,「獻給我的母親,如果不是她16年的陪伴,可能也就沒有我的今天,當所有人都想要放棄的時候,只有她還一直堅持,一直鼓勵我。」他還分享說,之所以來到這個舞臺,是因為這麼多年,他都想跟媽媽說一聲謝謝,但是一直沒有好的表達方式。楊乃斌還推薦聽障孩子以朗讀作為康復訓練,「對於一些聽障孩子來說,這樣的朗讀相當於一次康復訓練,是有實質幫助的,我小時候也每天都朗讀訓練。朗讀對於聽障孩子來說是有特殊的意義的。」
朗讀者觀後感四
董卿主持的《詩詞大會》居然一期也沒看過,只知道最後這個節目火了,而今天換臺換到中央一臺,居然看到了董卿主持的《朗讀者》,而且居然是第一季第一期,剛看一會就喜歡上這個節目了。
現在對一些搞笑類的欄目不怎麼感興趣,對語言類的相聲也聽不出來笑點,但是董卿主持的《朗讀者》卻一下就吸引住了我的目光。
等我看時已經是第二個朗讀者了,柳傳志老先生,正在和董卿聊天,最後讀了他送給他兒子的信,說到他兒子,他說終於結婚了!後來在信中才注意到原來他兒子已經四十多了,怪不得老先生說終於結婚了!
他在兒子婚禮上的講話,有兒子的家庭都應該拿來好好欣賞一下,他說感謝康樂(他兒媳婦)父母培養了這麼好的女兒給我們家做媳婦,所以作為回報,我們也把我們的兒子送給你們做女婿,好幽默的柳老先生!
最讓我感動的是一對結婚26年的夫妻依然恩愛如初,每天給對方讀情詩,而且丈夫為了妻子每天看到美景,居然真的花十年時間種了一大片花花草草,每天生活在詩情畫意之中,連董卿都羨慕的說,「我從來沒有羨慕過別人的生活,但是看到你們的生活後,我真的羨慕了。」我想屏幕前在婚姻中水生火熱的人們更羨慕吧。好想讓他們再多講講他們的愛情與婚姻。真的是愛是最好的保養品,沉浸在愛中的女主人公雖然年齡比她丈夫大,但是看起來卻比他老公更年輕。他們的生活在我們看來真的恍如世外桃源一般,羨慕呀。
接下來是世界小姐張梓琳的朗讀,劉瑜的《願你慢慢長大》,而董卿的表現更讓我震驚,她在剛聽完讀的是這篇時,立刻能背出來這篇的經典語句「我希望你能有好運,如果沒有,願你在不幸中學會慈悲,願你被很多人愛,如果沒有,願你在寂寞中學會寬容」,真的讓我佩服她的閱讀量與記憶力。因為張梓琳也是一個媽媽,所以她讀的很有感情,真的恍如讀給她的女兒聽。
接下來96歲的老翻譯家許淵衝先生才是真正的震撼,老先生一上臺先送給董卿他的名片,他說他是唯一一個把唐詩宋詞翻到國外,又把外國名著翻到中國的翻譯家。老先生好活潑可愛,真的用這個詞在老先生身上毫不違和,感情豐富,說到林徽因的那首詩,一下子熱淚盈眶,說到如何走向翻譯的路上又會回憶到初戀,真的好可愛!當董卿說到我們都會說「床前明月光」,但是你會翻譯成英語嗎?老先生一下子搶著說簡單,然後立刻就說出答案了。而且以老先生的高齡,居然每天熬夜熬到三四點,他說如果他能活到一百歲,就能把莎士比亞翻譯完,為什麼要熬夜呢?他說這樣我們就可以延長白天了,偷來了時間,定著一個小目標,老先生的小目標真是讓我們汗顏吶!而且據老先生說2007年時醫生就說他只有七年的壽命了但是他卻不管那些,繼續自己的翻譯事業。最後老先生沒有朗讀,而是由他的眾多學生從四面八方趕到北京來參加這個節目,而他的學生們現在都是各個單位的頂梁柱。他的最經典的是這句話「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記住了多少日子!」
這一期的主題是「遇見」,我相信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所有的遇見都是一種緣分,無論是兒女,還是戀情友情,每一種遇見都是一種緣,珍惜這份緣,珍惜這份情就是我們該做的了吧。
這個欄目最大的亮點就是我們可以發現文字的魅力,而且又不枯燥無味,而且可以發現背後的故事,這個欄目有新意,而且以董卿的文字功底,文學修養,確實把控的很好,很喜歡這個欄目,以後周六八點有期待了。期待以後有更多的人來朗讀,朗讀背後的故事。
在這個一片搞笑類節目,相親類節目充斥各大衛視的今天,《朗讀者》這個欄目無疑是一股清流,《詩詞大會》見證了董卿的文字功底,《朗讀者》無疑會更上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