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劃歸杭州市(杭州臨安撤市設區)
2023-08-08 18:59:03
臨安劃歸杭州市?悠悠錢王故裡,巍巍天目山麓臨安,有著優越的自然稟賦,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如今,前所未有的機遇,讓這座千年古城,正在煥發新的活力,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於臨安劃歸杭州市?以下內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臨安劃歸杭州市
悠悠錢王故裡,巍巍天目山麓。
臨安,有著優越的自然稟賦,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如今,前所未有的機遇,讓這座千年古城,正在煥發新的活力。
兩年前的9月15日,臨安舉行「撤市設區」掛牌儀式,正式成為杭州最年輕的「第十區」。
過去的700多個日夜裡,這片孕育了錢王文化的沃土,沿著城市國際化、產業現代化、全域景區化的「三化」融合戰略,從東部到西部,從城市到鄉村,3126.8平方公裡,處處發生著美麗蝶變——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城鎮職工醫保、城鄉居民醫保等24項民生政策已實現同城同待遇,到年底將達到27項全面融杭;
杭臨城際鐵路、科技大道改擴建工程將於年底同步建成投用;
包括多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在內的一批產業鏈項目相繼落地,青山湖科技城成為全省新的產業高地……
兩年來,臨安發展勢如破竹,在民生、交通、產業、城市等方面齊頭並進,逐步與杭州主城區實現全面融合。從「市」到「區」,一字之差的背後,是臨安人的幸福,也是臨安人的底氣。
轉眼間,臨安區迎來兩周歲生日。看,綠水青山間,臨安邁向杭州主城區的腳步,越來越有力。向都市奔跑 加速融杭 追尋美麗幸福夢
「歡迎來臨安做客,高速免費了!年底就有地鐵了!」2019年1月1日起,杭徽高速杭州西至臨安段對部分客車免費通行,在杭工作的臨安人李沐然立刻發出這條朋友圈。
這是臨安區謀劃已久的一條融杭舉措:通過政府購買杭徽高速杭州西至臨安段小客車通行費,實現浙A牌照七座以下小客車免費通行,構建起臨安城區與杭州主城區之間的快速通道。
加速融杭,交通先行。過去兩年來,臨安打開山門,深入謀劃和推進「一高兩鐵三快速」融杭交通體系,打造「半小時」交通圈。
交通帶來的改變是直接的,而更多的「融杭福利」則讓臨安人的生活與主城同步。兩年來,杭臨之間的「親近感」與日俱增。
「我們小區是老舊小區改造的樣板,新房變舊房,小區環境提升,配套也更完善了。」最近,70周歲的臨安人蕭榮芬住進南苑小區的「新家」,這個家,她已經居住了30多年。
今年7月,杭州全面啟動老舊小區改造,而早在4個月前,南苑小區改造工作便率先啟動,針對小區外立面牆體脫落、線路老化、道路狹窄不暢、管網混裝以及消防安全等居民所期盼,制定了科學合理的方案。
老舊小區改造、城中村改造、美麗城鎮、美麗鄉村建設……在改善市民生活居住環境的道路上,臨安一直在努力。臨安區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相繼投入使用,品質享受觸手可得。隨著融杭一體化發展政策的穩步實施,醫療、衛生、社保、教育,各項惠民託底舉措相繼出臺,群眾得到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伴隨著城市品質的不斷提升,臨安的國際化視野也越來越廣。
一直以來,臨安都是「兩城夾一湖」的格局:科技城與臨安主城之間,夾著10平方公裡的青山湖,二者相依卻不相見。兩年前,在臨安「撤市設區」之際,「濱湖新城」工程打下第一樁,一場為期5年的「新城崛起記」拉開大幕。隨著項目的不斷推進,「兩城」之間長久以來的環湖周邊地帶被激活,彼此間的「距離」將前所未有地貼近起來。
青山湖畔,濱湖新城「一橋一隧一廳」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經通過評審,將於9月底前正式開工。項目的建設,將進一步完善濱湖新城交通路網,拓展交通外聯功能,緊密聯繫南北區塊,同時增強青山湖的「親水性」。
今年8月召開的臨安區委十四屆九次全會上,臨安再為提升城市能級提出新目標:一年打基礎、三年拉框架、五年成規模。深入實施青山湖綜保工程,強化青山湖國家森林公園管理,大力引進總部經濟、眾創空間、文創旅遊等產業項目,確保年底前完成新天地商業綜合體主體工程,2020年完成雙林溪提升改造、廟山公園等一批景觀工程,2022年建成投用湖底隧道、跨湖大橋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加快展現國際湖城秀美輪廓。
一邊是功臣塔旁、錢王陵邊,身背千年歷史的舊城區,另一邊則是定位「杭州都市區新綠心、臨安城市發展新核心」的新城,兩城攜手一湖,共同為臨安注入新鮮血脈,也讓臨安向城市國際化進擊。擔創新使命 產業崛起 青山湖畔產業大升級
功臣山下,一方田園、半邊山水,距離杭州主城區30多公裡的青山湖科技城,是臨安產業發展的最好見證。
自2009年誕生以來,枕一湖清水、傍半城綠意而建的青山湖科技城,在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這條「科創大動脈」的西端,承擔著創新的先鋒使命,賦能全省乃至長三角的經濟發展。
今年2月,浙江第一次「官宣」了浙江大都市區的建設目標定位。杭州成為全省四大核心都市區之一,不僅要以數字經濟為特色,還要重點打造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等功能平臺。青山湖科技城就是這條大走廊上最西面的重要智力引擎。
今年,青山湖科技城將迎來奠基的第10個年頭。作為臨安做好「西優」發展文章和全區經濟發展的主平臺,青山湖科技城正不斷做強「創新」引擎,紮實推進千億平臺建設,著力打造城西科創大走廊的創新之源、產業高地。
2018年,臨安啟動了青山湖微納智造小鎮建設,將其作為培育集成電路產業鏈的主平臺。目前,小鎮已招引集聚包括多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在內的37個產業鏈項目和13位高層次人才,成為《浙江省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產業布局地和浙江省集成電路產業重點培育地。未來,小鎮還將培育100家產業鏈企業,形成1000億元產業規模,拓展10000億元市場。
近年來,浙江將數字經濟作為全省的「一號工程」培育。抓住數字經濟戰略機遇,臨安積極布局數字經濟產業,培育「產業現代化」新動能。青山湖科技城以高端裝備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產業為主導,大力推進產業現代化進程。
在青山湖科技城的龍頭引領下,去年,臨安引進浙商、實到外資分別為35.3億元、2.17億美元,獲得杭州市招商引資、浙商回歸考核一等獎。今年8月,在杭州市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工作推進會發布的「招商賽馬榜」中,各區縣市「同臺競技」,臨安招引項目個數、招引項目總投資、全市152個項目開工率、新設企業同比增幅位列同組第一。
敞開懷抱迎接企業的臨安,如何幫助「客人」解決「成長的煩惱」?今年以來,結合「走親連心三服務」活動,臨安以服務企業360、臨裡紅黨建聯盟為載體,幫助企業解難題。前8個月,全區走訪企業944家,收集企業問題779個,已辦結740個。品詩畫風光 全域風景 彰顯「第十區」後發優勢
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背後,是環境整治的縱深推進,城市能級的加快提升。作為浙西大屏障,杭州的「西大門」,臨安在城市國際化、產業現代化的道路上,一直著力寫好「綠水青山」的文章。
穿越曲折別致的水上森林、野趣盎然的八百裡養生園,走過池杉灣、楊樹灣,全長42.195公裡的青山湖環湖綠道,是臨安新晉的「網紅打卡點」。今年6月落成後,青山湖綠道已經成為當地群眾休閒鍛鍊的熱門地。西融主城區,東聯青山湖科技城的「綠色長廊」,成為了保護生態、改善民生與發展經濟有機結合的載體。
樹在水中長,船在林間行,鳥在枝上鳴,人在畫中遊。隨著一條條綠道的建成,城鄉生態空間的有機聯繫增強了,獨特韻味的山水人文生態特色更明顯了,宜居樂業的慢生活,不再遙遠。
「撤市設區」以來,臨安以浙江大花園、大通道、大都市圈建設為契機,不斷做好「保護與發展」並舉的文章。放眼長三角大區域,臨安高標準建設鄉村遊升級版,綠色發展正成為臨安經濟後發優勢。「推進全域景區化,把臨安全域作為一個大景區來打造。」臨安區主要負責人說。
初秋的高虹鎮,岸綠水清,碧水潺湲。龍門秘境村落景區宛如一條遊龍,盤踞在綠水青山間。新四軍紀念館、鄉愁館、咖啡吧、黨群服務中心已投入使用,同樣落成的,還有攀巖體驗中心、天石灘、千畝梯田等旅遊項目。
今年以來,臨安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攻堅年」活動。按照全域景區化的目標,啟動實施新一輪村落景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集中資源打造龍門秘境、大明山景中村、上田村等「八線十景」村落景區。今年打造的「八線六景」村落景區,龍門秘境村落景區便是其中之一。臨安區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打造村落景區的目的,就是讓這些鑲嵌在西部山區的旅遊資源串珠成鏈。
井然有序的背後是頂層設計。2017年4月,臨安在全省提出「村落景區」的概念,並制定了首部《村落景區標準》。兩年過去,臨安已成功創建了22個村落景區和4個3A級村莊旅遊景區,並為鄉村注入了新的產業。
眼下,僅指南村就有70多家各具風情的民宿、農家樂,不少原來在外地的村民回鄉創業就業。「去年,農家樂收入超過200萬元。」指南村村民潘一新說,環境整治後的鄉村旅遊產業,為他們家帶來了經濟收入,而全村人均收入也從2010年的14213元,增至2018年的35074元。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共同願景。文化,是風景之上,更能留住鄉愁的記憶。作為錢王故裡,臨安擁有極為豐富的吳越國時期文物遺存。今年年初開放的臨安博物館,使臨安人引以為傲的錢王文化,有了新的地標,也使浙地燦爛的吳越文化有了依託和歸附。眼下,臨安正以博物館為主體,沿功臣山和太廟山打造吳越國文化考古遺址公園,繼續傳承和續寫精彩故事。
錢塘自古繁華。作為吳越文化的發源地,臨安正踏著時代的大潮,向世人展示著歷史文脈與現代繁華交融的城市金名片。
今日的臨安,走過了改革開放40多年的風雨歷程,邁入了縣域經濟向都市經濟加快轉型的全新階段,將開啟融杭一體化發展的壯麗新徵程。(王逸群 江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