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校史館觀後感800字(四篇)

2023-08-08 02:00:19 2

  範文一

  法國的巴黎聖母院是人們夢寐的天堂,可事實上那天堂只屬於上帝;神秘的愛琴海是人們渴望的地方,可事實上那童話也只是童話;頤和園的過往使人們追憶而神往,可追憶過後那還是殘缺;北京的故宮金碧輝煌,可無論怎樣終不是我們心靈的居所。

  但,有個地方,雖不如天堂明亮,亦不讓人渴望和神往,也不金碧輝煌,但足讓我們找到心靈的居所。他沒有巴黎聖母院那般讓我們仿佛浸沒在海水中的窒息感,亦不如愛琴海那般讓人想吶喊、想跳躍。他平靜卻不死氣沉沉,他莊嚴卻又不失朝氣,他有自己的韻味。他不想太過引人注目,可他的氣息還是吸引著太多太多的人。他,我的學校,一個可愛的學校-----淄博第六中學。

  115年的歲月,讓他經歷了太多太多。由光被中學到成為工廠接管的學校,再經過歲月的洗禮,時光的蹉跎,他已從當時老師所期盼的「光被四表,潤澤千秋」的光被成為了現在桃李芬芳,香飄天下的六中。列別捷夫說「平靜的湖面,練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環境,造不出時代的偉人。」那時的十年內亂,是他的低谷,那時有太多太多的學校消失、瓦解,而在那些將要瓦解的學校中,他挺了過來,度過了一劫,但那次的平安並不是好運,不是偶然,那是一所學校所僅剩的老師共同的努力與堅持,那是必然。正因如此,才有了他現在的惠澤百代,才俊輩出,才有了現在他鋼鐵般堅強的外表和一顆柔軟的心。那十年,真不知是他的幸還是不幸。

  115歲的他,從當時的小學變成了現在的高中;115歲的他,從小濟美樓變成了高高的教學樓;115歲的他,教化萬千學生,使他們瓊林江俊彥,蟾宮折桂枝。不同時代的優秀學生們擁抱著自己的夢想,為祖國,為社會奉獻。李振生在穗偃中找到了破解世界難題的鑰匙,而他曾是一個六中學子,也只是眾六中學子中的一員罷了。除他外,亦還有很多很多,可他們的目標卻都有一個「弦揚商博文化,傳承魯商精神。」老人們常說:「人不能忘本。」而他們真正明白並學習這句話,亦是在六中。是六中不僅教授他們知識,亦美化他們心靈。讓他們不至於空有一身本領,亦有一顆美好善良的心。

  115年了,已經一個多世紀了,時間過得真快,115年中,一屆又一屆的新生帶著青澀走進校園,一屆又一屆的學子在這彩俊風華舞青春,一屆又一屆的學子在這雄鷹展翅,高飛萬裡。115年來,他繼往開來,吐故納新,一層層攀登,一步步創造輝煌,一步步有輝煌走向更遠的未來。

  但過去已成為過去,過去已永遠靜止不動,時間也不會止步不前,此情只可成追憶,他未來的美好還要我們去追尋。

  115年的包璞守貞,奮鬥超群,115年的卓識遠見,獨立潮頭,他用百年的滄桑歲月,描畫了百年的輝煌篇章。

  這個學校,是我們的學校!

  範文二

  校史館內的一張張畢業照,一本本校友錄,一份份紀念品,記載了淄博六中百年的輝煌歷程,引導著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學子,積極向上、發奮圖強。

  --題記

  在齊國故都淄博市,有一所文化底蘊深厚、教育理念卓越、人才摯出、文明齊魯大地的百年名校--山東省淄博市第六中學。

  校園內歷經百載的歷史遺蹟,見證著學校的發展興衰,也是中國近代史的濃縮和凝固,是活生生的歷史教材。一百年前的「濟美樓」是星漢燦爛、人才薈萃的象徵,現在已經建成了李振聲院士館和藝術館。一百歲的長廊建築被闢為學校的校史館,訴說著學校和民族的榮辱興衰。

  六中的校史館記錄了學校百年的成長歷史,激勵學生努力學習報效祖國。傑出的校友李振聲院士館,形象的展示了李振聲院士嚴謹的科學精神、輝煌的科學成就、淡泊名利的人生態度和寬厚博大的人文情懷。

  百年老校一步步走來,對「一」有著特殊的情感。校友李振聲院士,為解決人口德國的吃飯問題勤奮鑽研幾十年,榮獲2006年度全國最高科技獎。他「弄一粒小麥,殫精竭慮,成就當代后稷;捐百萬大獎,虛懷若谷,自稱農民兒子」的高尚情懷,成為淄博六中精神踐行者的傑出代表,也用實際行動深刻的詮釋了淄博六中「從一做起,叩問一流」的學校精神。

  讓我們以李振聲院士為榜樣,奮發向上。今天我們以淄博六中為驕傲,三年後六中將以我們而自豪!

  範文三

  踏著清晨仍帶有潮溼氣息的空氣,班主任帶領我們穿過燦亮的日光,來到校史館屋前。邁著整齊有力的步伐,同學們各個莊重嚴肅,準備著接受跨越百年的精神文化的饕餮盛宴。

  灰色的磚砌牆身,其間點綴色塊脫落的白色石灰,質樸的美感滲入心田,館身瀰漫開來一層古老的書卷氣息。透過窗欞,似乎都像看到百年前的學生們凝視老師的堅定眼神,像聽到穿越而來的書聲琅琅。畫面定格與此時周圍葳蕤的草木交相輝映,意似回到了光被學堂黑白畫面時期。我們小心邁上臺階,踏上顏色比磚紅略深的木地板,它開始吱呀吱呀唱起時代的歌,慢悠悠的,百年頌歌。

  「光被四表,潤澤千秋」,入眼的八個大字氣勢恢宏著衝進視網膜,卻不突兀,115年的傳承足以擔得起四表千秋。甚至,等我們的耄耋之年,顫顫巍巍經過六中門前,望著一代代薪火相傳的六中人仍會欣然想起初入六中看到的八個大字,雄渾磅礴,熱血沸騰。像酒一樣,越是陳酒,便越醇香。百年的文化積澱令得六中的校園滿溢著學問的味道,有些澀,卻回味無窮。當年的李振聲院士走過的路,看過的景色,此時盡在我們腳下,眼中。感受著他勤於自勉,精研細磨的學者態度,回想著擲地有聲的「誰說中國人養活不了自己」的拳拳愛國之心。滿懷著身為六中學子的自豪,我開始聽講解員我們的學長學姐們的慷慨激昂,看校史文物的風雲變幻,用心聆聽這個睿智老者細細悠悠地給我們講述他的興衰榮辱。

  書法家舒同先生說:「你們是完全中學,也是鋼鐵中學」。不錯,百年曆程,豈會一路無阻,順行至今?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儘管我不曾經歷,卻仍能想像出那時黑暗的雲,昏暗的天,還有那些心靈流離的學者。但是,我們是鋼鐵中學,是擁有鋼鐵意志的中學,是擁有鋼鐵意志的人。那時的六中學子知道,教育的發展本應方興未艾,於是,六中人執著著,堅定著,用涅而不緇的行動和心志詮釋著六中的百年校訓:「抱璞守真,奮鬥超群」。他們的剛正不阿,他們的對精神家園的堅守,感動了一代一代六中人,並將繼續被我們發揚光大。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儘管我們六中經歷的諸多艱難困苦,仍湧現出一批以李振聲院士為代表的優秀人才,而這些都有歸功於六中始終恪守著的「以教學為中心,以質量為生命」。逝者如斯,不舍晝夜,現在的六中,早已成為了德育為先,文體兼美的重點中學,秉持著「從一做起,叩問一流」的六中精神,辛勤培育著祖國未來的棟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從踏進六中大門,成為六中學習一員起,我便深深折服於六中的偉大。

  參觀過後,穿越帶有溫暖書卷氣的長廊,我暗想:莫見乎隱,莫見乎微。身為六中一個元素,便須踐行六中之精神,從一做起,從細節做起,將來的校史冊上必有我們輝煌燦爛的一筆。館內的地板還在吱呀的唱歌,我們卻已聽不見,此時的我們已變成了作曲人,譜一曲慢悠悠的時代之歌。

  範文四

  四年的生活,平凡快樂,經歷了百天的緊張奮鬥,如今的我終於如願以償的走進了六中的校門,這裡將是我新的母校,我未來三年裡拼搏和高飛的起點。

  百年前,西方傳教士來到了我們中國,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也許是出於偶然,也許是一時興起,他修起了一間低矮的小屋,將它作為學校。而日月如梭,時光飛逝,這位始校長永遠也想不到,轉眼百年後,這間簡陋的小屋竟變成了規模宏大,人才輩出的重點名校。而它歷經的坎坷與時光的蹉跎,卻沒能讓它的精神隨時光的浪潮消失殆盡,而是始終銘刻在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心中。它擁有歷盡滄海桑田後所沉澱的穩重,也充滿著明天的朝氣與希望。它依依不捨得送走一批又一批興高採烈踏上明天光輝道路的畢業生,而又張開懷抱迎接我們這樣的小種子,讓我們在這裡充分地汲取知識的甘霖,受到關愛溫暖的陽光照耀。使我們幼小的夢想在這裡萌芽,最後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邁過這道門檻,腳下是先輩們曾經走過的路,也許幾年前,幾十年前,他們同我們一樣,懷著激動的心情步入六中,步入校史館,用充滿好奇的眼神細細打量著這間歲月清香瀰漫的書屋,當他們踏出校門,各有一番建樹,我們就來到了這裡,仰望著他們的功績,在心裡暗下決心要追上他們的腳步,而三年苦讀後,我們大家是否都能夠當得起瓊林江俊彥,蟾宮折桂枝的榮耀,一切都還是未知數,所以現在我們在拼搏,堅持看清自己的夢想。

  從邁入校門的那刻起,我們就已經為自己的未來做了最正確決定。決定為了自己那尚且還是未知數的未來而奮力一搏。拒絕了躲在自己安逸的窩裡,選擇了去搏擊長空,經受風雨的洗禮。從步入六中的那一刻,我們就將責任。目標、毅力、合作的種子種在了心裡。三年的確是苦悶難熬的,跟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少了,跟朋友在一起瘋的時間沒了,我們正在完成成長這個褪繭的痛苦過程,只有將那些無用的想法拋之腦後,全身心灌注到對未來的規劃上,忘記想要退縮的路,我們才能建立屬於自己的豐功偉績。三年後,昂首挺胸走出校門的也許是另一個李振聲,垂頭喪氣走出校門的是也許是又一個路人甲,只要多努力一點,未來就會變好一點。無論如何,珍惜這三年裡的每分每秒,珍惜在母校裡所認識的每位同學,每個老師,他們都是陪伴你完成成長的戰友,是幫助你,同你一起患難的夥伴。

  從校史館踱步回來,心中的那些猶豫早就煙消雲散了,取而代之的是對明天的期待和對未來的自信。拼搏三年,三年後,就是母校以我們為榮的時刻。六中的歷史需要我們去了解,而六中的未來卻需要我們去拼搏,需要我們去書寫。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