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拜太歲道場(道教拜太歲需要多少錢)
2023-08-08 10:24:34 4
拜太歲應該去哪裡?
去長春觀
首先是供品。如果在家裡的神龕前祭拜,就要準備供品。供品不在於價格大小,品種多少,只要清潔和心誠。一般是三杯茶酒,幾件乾果,還有應時的菜餚。香燭點燃以後,虔誠跪拜,心中默默祈願。如果在道教宮觀中祭拜太歲,一般供品都由宮觀統一置備,自己可以不必攜帶。
其次是程序。在元辰殿裡祭拜值年太歲和本命太歲。先要上香祭拜眾星之母鬥姥神(有的道觀在元辰殿中供奉玄天上帝)然後上香祭拜值年太歲,再上香祭拜自己的本命太歲,在跪拜時,都要默默懺悔自己所犯的過錯,祈求太歲神護佑自己在本命之年或者相衝之年健康平安,來年順利選擇往大廟參拜:通常到供奉有太歲神的道教宮觀進行。進大歲廟和進普通的廟的拜祭方式略有不同,如欲到大歲廟宇拜太歲,首先到廟外請一份太歲衣包,太歲衣包的作用有如一份表格,要將自己的名字、年齡及出生年、月、日寫在上面,以知會太歲應保佑哪一人。首先然後先向六十太歲的統領上香;其次向該年太歲上香(2011辛卯年的太歲為範寧大將軍);再向自己出生年所屬的太歲上香(大廟設有六十太歲一覽表);最後將太歲衣化掉。另外,可在由宮觀擇定的吉日參與集中舉辦的拜太歲道場,如不參加道場也可提前登記,餘下的事情交由道士們代為辦理,這樣既省事又方便。據說參加道場的方式由於有專業道士指點,拜太歲效果更佳。
2、選擇往普通廟宇參拜:由於某些地方沒有專門的太歲廟,可到附近的廟宇參拜,門外如果沒有正式的太歲衣出售,可用壽金(拜神金紙)代替;在壽金上寫上自己的名字及出生年、月、日,壽金數目按自己的歲數多少而定;向廟中的太歲上香參拜;將預備好的壽金放到屬於自己年歲的太歲像下(可請廟中的工作人員代勞);如廟中沒有設太歲神像,可於其主神像(觀音、佛祖等)面前參拜;最後化掉其餘衣紙。
3、選擇在家中自行拜祭:不論太歲廟廟或普通的廟,新春前後總是人頭湧動的,假如不想往廟宇參拜,亦可選擇在家中自行拜太歲,俗語稱為「拜當天」。首先在紅紙上寫上該年的太歲資料,以2011辛卯兔年為例,可寫上「辛卯年當年太歲之位」或「辛卯年封齊太歲位」;將紅紙放在家中的神明(如觀音、關帝)旁邊;以六色果(六款水果)及齋菜等作供奉,誠心地祈福許願;最後將衣紙化掉。
我們提醒注意:
1、不論你用哪種方法,只要誠心拜祭,太歲便會保佑你。至於最適當的拜太歲日子當然是農曆正月初八的吉時,而帶去供奉的物品不需有肉,只需簡單的香燭及水果即可。
2、講究的話,到寺廟參與拜太歲的朋友,除拜值年太歲之外,還要拜自己的本命太歲。不同出生年份的人拜不同的本命太歲,具體可詢問寺廟內專業道士。
道教中為什麼說要「拜太歲」
道教中所說:「太歲當頭坐,無災也有禍」,衝犯太歲,其年事情不順,身體不寧,遭災惹禍,被陷害,破財等等。「犯太歲」,即是指自己「本命太歲」星君(即自己出生年的本命屬相)與當年的「值年太歲」星君相衝。(流年中的當年屬相)相同,(主傷害、易破財、防盜賊、感情挫)、相衝(主兇險、運勢乖、易損財、意外傷)和相害(主疾自古以來通常認為:犯太歲的人都會流年不利、凡事不順、事業困頓、身體多病。故而「犯太歲」的人一般都要在每一年的年初正月初八,參加道教「拜太歲」的法事(道場)。通過法師進行誦經、步鬥、上表、請願等專用科儀的儀式,可以得到與神靈的溝通,神靈便會賜福於參加法事道場的信眾,得到神靈的感應與保佑,以得到一年的全家平安、身體健康、百事順利。
北京哪裡可以拜太歲?
白雲觀!就在天寧寺橋西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166acb0100h2us.html
你好,請問拜太歲的具體步驟是什麼?我在網上搜了一下,寫什麼樣的都有...
拜太歲的步驟
祭祀太歲的的供品不需有肉,只需簡單的香燭、水果及齋菜即可,如選用六款水果及齋菜等。除此,當然還有拜祭太歲的必備紙寶,紙寶如能道教開光那是最好,而完整的太歲五合紙寶則是:
太歲紙寶三份、天神紙寶三份、地主紙寶三份、祖先紙寶兩份、灶君紙寶兩份。
首先預備一張桌子,在正中央擺放一個香爐,另用一張紅紙在上面寫著年份及太歲的名字,把這張紅紙貼在供桌後的粉刷牆壁上,要剛好是香爐對正的位置。
把供品擺放在供桌上,跟著敬虔的持香下跪,禱告祈福,然後,便把香插在香爐上。
當香燃燒到一半左右,就可以開始進行燒衣。這時要預備一個聚寶盆或香爐等,把紙衣逐一焚燒。
到道觀拜太歲的方法
一開始,安太歲是在家中擺設太歲神位,晨昏供奉一年。而今現代工商社會的人工作繁忙,沒有足夠時間在家中供奉太歲, 加上一般人認為大型的宮觀香火較為鼎盛,如在宮觀供奉太歲,趨吉避兇之力更大,故此現時往宮觀攝太歲的行為, 已成為過年的一個習慣。
可以的話,於年正月初八日,(如該日未有時間處理者也可以選其它日子)到有供奉六十甲子星君的廟宇。
攝太歲的程序
1、先按照每間道觀之規矩拜祭。一般程序,先參拜鬥姥元君,再拜值年太歲(當年太歲)參拜並祈福許願,最後向本命元辰(自己所屬太歲)參拜。
2、用紅紙寫上名字。
3、大百解 (填上內裡之條文,最重要是填寫自己的名字,年次八字,居所的地址,以免與同名同姓的人混淆)。
4、事主物件 (小許指甲) 用利是封入拜上。
5、祈福 (稟上祈求之事)。
6、暖福 (於中秋節前後,再重做一次)。
7、記著,年尾一定要回到同一廟宇要還神。
道教 太歲是啥
太歲是道.教信.仰中太歲神的簡稱,乃道.教值年神靈之一,一年一換,當年輪值的太歲神叫值年太歲(流年太歲)。太歲神在所有神中,影響力最大,素有年中天子之稱,掌管人.世.間一年的吉兇禍福。道.教《神樞經》說:「太歲;人君之象,率領諸神,統正方位,翰運時序,總成歲功」。
實際上,早在《周禮》中便有拜太歲的記載。在顓頊曆上,西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是太歲在丙子,太初曆用超辰法改變為丁丑。漢成帝末年,由劉歆重新編訂的三統曆又把太初元年改變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從乙酉改變為丙戌。
《淵海子平》記載:太歲乃年中之天子,故不可犯,犯之則兇。《三命通會》說:夫太歲者,乃一歲之主.宰,諸神之領.袖。太歲當頭有災.禍,刑衝破害鬼推磨,流年若還逢忌神,頭.破.血.流難躲過。古語有云:太歲當頭坐,無喜恐有禍。 可見太歲,乃諸神中最有權力的年神,掌管人們一年的禍福,主.宰全年運程。
在《荀子·儒效》篇中,避太歲的信.仰則是從避歲星的佔星術中分化出來的,兩種信.仰在戰國時代常常混淆,一直要到漢代以後才逐漸釐清。至今發現的考古資料都不能證明春秋時期中原確實使用過「十二次」來標記歲星的位置,《甘石星經》和《史記》裡也沒有提過。
古時候將太歲視為君王,東漢王充的《論衡》說:「太歲之意,猶長吏之心也。」南宋祝泌的《六壬大佔》說:「帝王系命於太歲、后妃系命於歲之陰」在清代《協紀辯方書》得到一個扼要的總結:「太歲,君象,其方固上吉之方,而非下民之所敢用。」太歲為貴神,其所在之向當然也是尊貴吉利的,但是黎民百.姓卻因為太歲所在的方向太過於尊貴,反而必須避開,以符合上下尊卑的身分。
太歲並不是兇神,而是守護神,明代《三命通會》說:「真太歲,又名轉趾煞,要大運日主與太歲相和相順,其年則吉;若值刑衝破害,與太歲相戰克則兇。」與太歲相順則吉,相逆則兇。清末民初的命算大家袁樹珊(1881-?)說:「夫太歲,至尊,非煞也。」。
太歲星君
清代《協紀辨方書》也說:「《廣盛歷》曰:歲破者,太歲所衝之辰也,其地不可興造、移徙、嫁娶、遠行,犯者主損財物及害家長。惟戰伐向之吉。……按,歲破為最兇之神,而《廣盛歷》雲『戰伐向之吉』者,蓋向歲破、即坐太歲而敵人乃居歲破之位也,然則乃是用太歲,非用歲破也。」
六十甲子各有歲神輪值,而當年輪值之歲神稱為值年太歲,如想知道自己的值年太歲,只需找出自己在六十甲子所屬的名稱,便可找出自己的值年太歲。 「太歲」原為星紀元,在後來的歷.史演變中才附會以人間歷.史人物之名替入。
什麼叫做犯太歲?犯其實即是衝,「衝」亦分為「年衝」及「對衝」。 「年衝」即是指生肖之年。「對衝」即是指生肖之年再加上六年,「對衝」又叫「六衝」,即子午衝、醜未衝、寅申衝、卯酉衝、辰戌衝、巳亥衝;以辛巳蛇年為例,巳與亥為相衝,因此肖豬的人仕在辛巳蛇年,便是「對衝」,犯了太歲;凡是遇到「年衝」或「對衝」的生肖,都要到廟裡拜太歲,才會諸事順吉。
刑太歲,又稱「偏衝」,自己的出生年如與流年所屬生肖相差三年,便是刑克,即與流年太歲「偏衝」。古語有云:太歲當頭坐,無喜恐有禍。例如蛇年,肖蛇為太歲,肖豬為衝太歲,而肖猴和虎為「偏衝」太歲。
犯太歲
順星拜太歲就是拜自己六十甲子所屬的「太歲神」,太歲主管人一年的流年禍福。據道經記載,太歲神主管人的「本身生命之災」和「流年臨犯之厄」,也就是說人一生的吉兇禍福,是由太歲神主管的。人們經常說:「太歲當頭坐,無災也有禍」,便指的是「犯太歲」。
衝太歲、害太歲、臨太歲、刑太歲
凡是在自己的「本命年」,或者自己的屬相與「值年太歲」相臨、相衝、相害、相刑的時候,容易導致災.難的發生。若是屬相與「值年太歲」相臨,稱作「臨太歲」,主傷害、易破財、防盜賊、感情挫。若是屬相與「值年太歲」相衝,稱作「衝太歲」,主兇險、運勢乖、易損財,意外傷。若是屬相與「值年太歲」相害,稱作「害太歲」,主疾病、財物慎、犯小人、事業頓。若是屬相與「值年太歲」相刑,稱作「刑太歲」,主刑災,犯口舌、礙工作、慎出行。
「衝太歲」、「害太歲」、「臨太歲」、「刑太歲」統稱為「犯太歲」。
拜太歲原因
古書云:「太歲如君,為眾神之首,眾煞之主,有如君臨天下,不可冒犯。」由於太歲神位高權重,人人敬而畏之,為避免得罪太歲,因此在衝犯太歲之年,都必須在新開春期間求取「太歲符」,祈求新一年平安順利,趨吉避兇。
拜太歲流程
一般「拜太歲」的流程)有:步虛韻、誦天尊號、慢澄清韻、臣香文、誦《太上玄靈北鬥本命延生真.經》、化「二十四解厄符」、拜「九皇(本命星君)、三臺星君」、說稟文、宣表文、誦「鬥姆寶誥、順星寶誥」、小贊韻、高功燻表、高功拜表(踏罡步鬥)、開光(太歲護身符)、香花送韻(化表)、出壇(誦「消災延壽天尊」)至「元辰殿」、化普表、隨壇信眾拜自己所屬「本命太歲」、回壇謝神等。
化太歲的簡介
至真道人說:太歲是太歲神的簡稱,乃道教值年神靈之一,一年一換,當年輪值的太歲神叫值年太歲(流年太歲)。太歲神在所有神中,影響力最大,素有年中天子之稱,掌管人世間一年的吉兇禍福。
道教《神樞經》說:「太歲;人君之象,率領諸神,統正方位,翰運時序,總成歲功」。 《淵海子平》記載:太歲乃年中之天子,故不可犯,犯之則兇。《三命通會》說:夫太歲者,乃一歲之主宰,諸神之領袖。太歲當頭有災禍,刑衝破害鬼推磨,流年若還逢忌神,頭破血流難躲過。古語有云:太歲當頭坐,無喜恐有禍。 可見太歲,乃諸神中最有權力的年神,掌管人們一年的禍福,主宰全年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