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古縣文旅融合(文旅融合太原古縣城高光出圈)
2023-08-13 03:46:33 1
2月9日,太原古縣城,青磚白雪天色蒼茫。城牆內外,古景今人,如時光穿越,專程前來賞雪打卡拍照的遊客絡繹不絕。
2月6日農曆正月十六晚,夜空裡團團煙花下,古城流光溢彩,人頭攢動,人們舉起手機拍下盛世的美麗,流連不舍,以「錦繡太原中國年·鳳舞龍城花燈會」為主題的民俗活動華彩收篇。這個正月,太原古縣城迎來了開城以來最為高光的時刻,至今熱度不減。
從央視的新聞聯播到全國各地自媒體,高密度多頻率報導;短視頻《滿江紅》打開古城消防巡邏、「社牛」太原小夥慷慨激昂誦讀等衝上熱搜火出圈兒,太原古縣城妥妥成為山西文旅的「流量之王」,不僅讓晉源區在太原旅遊市場一家獨大,還打造了一份響噹噹的太原文旅新名片,驚豔表現足以在山西文旅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日前,山西晚報記者三赴太原古縣城,探尋這張新文旅名片是如何打造的。
《滿江紅》領航,古縣城紅紅火火過大年
太原古縣城,紅火得順理成章。
1月22日大年初一,張藝謀執導的《滿江紅》上映,太原古縣城的一處四進院落正是張藝謀影視基地,深宅窄巷、鬥拱飛昂,隨著電影一舉成為網紅景點,風光無限。
想著沈騰、易烊千璽的身影,真能「一秒入戲」。拍照打卡,沉浸式體驗穿越的遊客排起了長龍。
整個「中國年」期間,《滿江紅》發揮龍頭帶動作用,「錦繡太原中國年·鳳舞龍城花燈會」六大活動全程護航,每天10分鐘的煙花秀持續跟進,太原古縣城打出一連串好牌。
置身古城,漫步流光溢彩的花燈長廊中,品美食小吃,看民俗表演,逛山西百縣萬品的年貨節,賞奼紫嫣紅絢麗的煙花,思厚重悠遠的晉陽歷史。還有「冰雪樂園」「國際大馬戲」等,從早到晚,不論男女老少,不論在哪個時間段進入太原古縣城,都能夠找到自己的那道菜。可以說,張燈結彩的古縣城滿滿的煙火氣,濃濃的年味道,遊客數量接連創下新高。
人氣高帶來商氣旺,古城裡近300家商鋪,家家生意爆火,門前不是排隊的就是等座的,食材人手遠遠支撐不了熱情的遊客,以至於有商家不得不提前閉門。一家羊湯館,午夜時起火熬大鍋湯,等不到第二天下午,數百碗羊湯銷售一空。有百餘家商戶單日營業額過萬元。
古城縣衙旁邊的年貨節是名副其實的「省」字號,匯聚了全省100多個區縣的1.2萬個山西年貨精品,展位100多個。承辦方山西樂村淘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王軍介紹,年貨節上通過500多名直播網紅與上千名短視頻達人集中銷售宣傳山西農產品,累計線上銷售額逾千萬元。
年貨節的展位不收取費用,由古城無償提供水電保潔等服務。年貨節由省商務廳和太原市政府主辦,是政府讓利企業、企業讓利商戶、商戶讓利遊客的共建共贏的過程。
太原古縣城運營方、太原龍投雲際文化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侯貴鋒告訴記者,從1月21日(除夕)到2月6日,共計接待遊客670536人次,本省遊客64%,外省遊客36%,旅遊收入共計3400餘萬元。某權威平臺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太原同城景區人氣榜、收藏榜、熱銷榜均排名第一。
太原古縣城裡共有146間套民宿院落,「中國年」半個多月來,入住率高達75%,叫好又叫座,而之前相當長的幾百天裡,這些名為「福·曉月」「泰·桃源」的民宿清冷孤寂。
因地制宜順勢而為,做大做活「文旅 」
太原古縣城建成於明洪武八年(1375年),至清代一直是太原縣的所在地,比紫禁城大45歲。
2013年,太原古縣城修復建工作開啟。歷時8年,2021年5月1日,太原古縣城建成迎客。佔地面積0.8平方公裡,比紫禁城約大0.1平方公裡。城內有79處文物建築、49處歷史建築中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極具文化價值和遊覽價值。
古城傳承了兩千五百多年的晉陽古城文脈,沿用了晉陽古城「城池鳳翔餘」的建築格局,宛如一隻頭北尾南振翅高翔的鳳凰,因此,被稱為「鳳凰城」。
太原古縣城開城前,平遙古城、大同古城、忻州古城、榆次老城、青龍古鎮已經聲名在外,古縣城如何發展,才當得起後起之秀?
太原龍投雲際文化副總經理侯貴鋒介紹說,從迎客開始至今不到兩年時間,古縣城契合國潮文化新風向,因地制宜順勢而為,走出了「文旅 」融合發展之路,給遊客多角度、多層次、多級別的沉浸式娛樂體驗,這樣的例子在太原古縣城比比皆是。
文旅 科技演藝,高科技加持,古城的「樓閣燈光秀」「北城牆燈光秀」等項目,結合3D投影、無人機等,讓傳統的歷史建築煥發出新的光彩,展現不一樣的韻味。還有宋代市井生活《清明上河圖》藝術展覽、反映古代皇帝大婚文化的《宮囍》數字藝術展,夢幻且震撼,嘆為觀止。
文旅 研學,古縣城打造的「白蘭地·扎染研學基地」「山西梆子·戲曲研學基地」「文字傳承·印刷研學基地」等獨立研學院落,已經接待從小學到大學的不同年齡段的學生。
還有文旅 劇本殺,2021年國慶,《迷霧古城》實景劇本殺小試牛刀,身著明代服飾,妝發完備的NPC與玩家在景點位置的沉浸式互動。2022年2月,來自國內近百家劇本殺創作團隊帶著爆款劇本匯聚太原古縣城,舉行劇本殺展會。
從劇本殺延伸到文旅 遊戲IP、文旅 動漫二次元,還有文旅 露營、文旅 冰雪嘉年華等活動,吸引了年輕人的目光。
2023年的年貨節,也正是文旅 農業 電商,拉動消費,產業發展的創新模式。
文旅 融合發展顯然是成功的,開城第一年,太原古縣城遊客接待量就達到579萬人次。2022年受疫情影響,全年連續總運營時長僅為6個月,遊客接待量為262萬人次。
借光是暫時的,自己發光才是根本
有人說太原古縣城春節期間爆火,是躺贏血賺,靠的是《滿江紅》熱映。這話不假,明星的盛名自帶流量,《滿江紅》的票房自帶人氣,但成功來得真那麼突然嗎?
侯貴鋒告訴山西晚報記者,早在太原古縣城修建過程中,張藝謀影視基地建設就是園區裡的重要施工項目。
張藝謀影視基地在太原古縣城東北片區,現存縣衙、察院、按察分司等行政建築。2018年7月開始打地基,8月雛形初現,10月進入內部裝飾期,2019年2月收尾完工。
該基地是一座四進傳統圍合式院落。佔地50畝,建築面積5400平方米,極具山西建築特色,由兩所院落打通,通道狹長,院落內部結構整齊貫通。
基地落成3年後的2022年4月26日,《滿江紅》劇組進場開始場景搭建,6月26日舉辦開機儀式。整個夏天在此全封閉拍攝,到8月15日全部人員撤出,歷時111天。
古城人見證了電影主創團隊的辛苦和努力,工作人員告訴山西晚報記者,他們由衷敬佩電影主創團隊,夜晚總是燈火通明,演員和工作人員熬大夜是常有的事情。古縣城運營團隊最大程度配合劇組的拍攝,為大家提供了強有力的後勤保障,《滿江紅》的拍攝周期比張藝謀導演的原定計劃時間縮短了二十餘天。拍攝期間,有人曾經看到過沈騰在古城騎著單車鍛鍊身體,劇組相關主演曾經居住過古縣城的民宿房間。
2022年12月上中旬,太原市民正值「陽過」高峰。中國年要不要辦?要不要大辦?活動能不能取得預期效果?員工們很忐忑,既擔心又期待。運營方太原龍投集團高層積極落實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緊緊把握文旅業發展新契機,錨定「兩個轉型,文旅先行」目標要求,排除雜音,迅速做出決策。
好消息傳來,《滿江紅》首映,古城人一邊與張藝謀導演團隊爭取廣告宣傳資料授權,一邊開始協助電影布景團隊緊鑼密鼓置辦道具等,按照電影場景進行還原布展。順利拿到製作方的官方授權,攝製的劇照、場景、住過的院子等權限均可對外開放……
「電影是快餐文化,火爆時間是有周期的,最多不過一年半載,就會煙消雲散。一個景區要想長盛不衰,借光是暫時的,學會造光、自己發光,才是根本和永久的。而造光、發光就是宣傳自身的文化價值,打造文化品牌,傳播文化精神。」
說這話的是我省著名作家,品牌中國戰略規劃院副院長、山西中華文化促進會副主席王進,在海南過年的他和太原市龍投集團文旅產業總監高偉偉通電話,特地講到張藝謀在喬家大院拍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借光爆火前後經歷,直到長篇電視劇《喬家大院》講晉商誠信天下的故事,晉商精神轟動海內外。喬家大院方四季客滿,不僅榮光還成為晉商的精神家園。
王進就是晉源人,古縣城的城牆、關帝廟、縣衙、文廟等承載了他少年時代的記憶,而今他的大唐詩社也在這裡。對於太原古縣城的發展,他有無限深情。1月30日,他特撰文《張藝謀〈滿江紅〉帶火太原古城之後:山西文旅產業應學會從「借光」到「造光」》,「自己造光,自己發光,將晉陽文化發揚光大。這將是太原古城興盛所在,文化靈魂所在,市場品牌所在。也是源源不斷的文化動力和生生不息的文化魅力……」
侯貴鋒表示,太原古縣城藉助影視劇發力,將組織專家學者、作家藝術家等深入挖掘晉陽文化內涵,整合市場和文化兩大資源,自己造光,自己發力,「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將晉陽文化發揚光大。
2月7日,《滿江紅》影視基地暫停開放,繼續進行暫時休整、提質升級改造,過不了多久將再次開放。
共同發力護航祥和年 信心堪比黃金
三晉之勝,以晉陽為最,晉陽之勝,均在晉源。
晉源區內,名勝古蹟有晉祠、太山、蒙山、天龍山、赤橋古村等,現代新景有天龍山網紅橋、稻田公園、太原植物園、晉陽湖、晉源花卉小鎮等,美麗鄉村有花塔村、北大寺村、三家村、晉陽堡村、趙家山村等,單拿出哪一個都可圈可點,引人流連。
位置居中的太原古縣城,自然和各景區景點連線成片,成為旅遊黃金區,形成旅遊的產業鏈,不僅打造引領區域發展的「新引擎」,更推動太原市的文化旅遊發展。
長久以來,省外遊客在太原多是中轉,過夜都難得。而晉源區,高端或商務酒店數量更是屈指可數。2月8日,說起古縣城民宿創下75%的入住率新高、省外遊客佔比高達46%的數字後,晉源區宣傳部副部長楊潤德難耐驚喜,脫口而出:「這就可以單做一個好新聞啊!」
他太知道數字背後的不易。元旦剛過,晉源區委區政府召開十多個部門聯席會議,當即就古縣城春節元宵節活動成立了工作專班,每天下午三點開調度例會,各部門抽調精幹力量開會,協調處理解決各種問題。安保、車位、垃圾轉運、保潔、秩序維護,公安、交警、消防、環衛、晉源街道和社區幹部等,天天奮戰在一線。
為確保景區秩序遊客安全,古縣城自身投入的各類工作人員700餘人,晉源區投入了多少人力則很難統計。
侯貴鋒說,這是一場大考,特別是大年初一到初五幾天,氣溫驟降,人湧如潮,交通的引導、入城的秩序、服務響應的速度都是古城需要進一步提升的地方。古縣城當即採取一系列舉措,隨時增加人手,調度購票方式等,越來越井然有序。
直到2月9日,古城人氣不減,既對今年,更對未來,侯貴鋒眼裡放著光:「我們收穫了信心,信心堪比黃金。」
之所以堅定這份信心,不僅僅一場電影抑或一個春節、一場燈會,還有政務理念的轉變、政府的決心和擔當,各個職能部門的通力協作、當地居民的支持和參與。
目前,太原古縣城已恢復免費入園,園區花燈會則延續到2月21日,也就是「二月二,龍抬頭」那一天。
太原古縣城被省內外遊客熱捧,深愛晉陽文化的楊潤德更看重的是,晉陽文化得以更好地傳承和發揚。每天,非遺晉陽風光流星、晉陽三三叉、鐵棍背棍、太原秧歌、太原鑼鼓、舞龍舞獅等極具晉陽文化特色的社火巡演表演,吸引數以萬計的人關注觀看。
在楊潤德眼裡,古縣城守護的是太原的文化積澱和歷史底蘊,文化活起來,動起來,火起來變得觸手可及,這才是古城該有的樣子和正確的打開方式。
我國知名網際網路學者、數字學者劉興亮是山西人,2月3日,他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向世人邀約「沒有歷史就沒有現在,沒有現在就沒有未來。去太原古縣城看一看,你會感覺到比看《滿江紅》帶來更多的觀念衝擊。」
而今,山西古城無疑將成為一個符號,如同「山西大院」一樣,或許比山西大院還要響亮,因為,今天的古城,有炊煙,有情意。
漫天飛雪,將太原古縣城的歷史感拉滿,「一城看山西,一街五千年」款款呈現。
山西晚報記者 趙晉燕 宋俊峰 實習生 靳韜冉
(責編:can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