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今天觀後感範文

2023-07-31 18:30:09 1

  很抱歉,我寫的這麼老長,與電影大多無關。

  也是覺得寫影評,系統負責排版,這點很省事。

  就說說看別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淚,那幾顆感同身受的金豆子。

  第一顆金豆子。

  對父母,邁不過的那道坎。

  片子裡的小女主角,代表了一個黑暗面,站在原諒的對立面,恨的咬牙切齒,恨的有理有據,對她的父母。她瞧不起宋慧喬虛偽的原諒,她想殺了那個總是打她的父親,她也原諒不了那個只會站在旁邊對她說「快向你爸求饒啊就不打你了啊」的母親,她對父母真真切切的那種恨意,並沒有讓我覺得無理取鬧,我同情她,就像同情我自己。

  但這同情,毫無意義。

  父母,是一個嚴重的詞,代表了倫理綱常與一個人的情一個人的良心,父母又是一個簡單的詞,誰沒父母,遍地都是甲乙丙丁的父母。對待這個詞彙,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這理解可能千瘡百孔。

  看阿加莎的偵探小說,看死亡看人類之間的陰謀,看她道破真理之後嘲弄的表情,她不認為恨這種東西的致命性,我想她是對的,「恨」是會消失的,它不像愛有那麼持久的強大力量。

  恨是會消失的麼,我有時候不信,可能是因為我蠢。

  我的第一份恨,竟然給了我的家庭,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會把這種高級複雜的感情給了自己最親近的人,起碼螞蟻與單細胞動物,他們不會在夜裡蒙著被單哭得像個傻逼,他們不懂那種微妙又危險的感情,我以為我會像他們說的那樣子,什麼我長大了就懂了我長大了就知道自己過多幼稚了我當父母了就知道了,只差最後一個沒完成,剩下的成長,我迅速經過,但很抱歉,我還沒懂。

  可能還是因為我蠢。

  老生常談的話題,和母親不和,從小到大一路打架鬧彆扭過來,沒有過溝通,不怎麼一起說悄悄話,不怎麼一起逛街,我這個貼心小棉襖,顯然不太合身,或者這個小棉襖自己成精了,不服帖了。說一件事,小學的時候,我媽抽屜裡的一塊裸鑽不見了,然後她來質問我是不是我拿走了,並且活色生香的製造了一個理由,是我拿給我們音樂老師了,用來獻寶和討好,這什麼跟什麼啊,我一頭霧水,當然是沒有,但我也懂,小時候我有個不好的毛病,特別愛動家裡的東西,東拿西拿的,我媽第一個就問我,她沒錯,但我真沒拿。可她不管,反覆詢問無果之後,就已經升級到揚起巴掌作勢招供,我也嘴硬,也是事實,就是沒拿,結果就是,我永遠忘不了的場景,她拿了把剪刀,把來勸的姥姥鎖在外面,就在我的房間裡,舉著剪刀逼問我。

  就是逼問。

  我嚇壞了,看她每次就要落下來的剪子,我就哭著大喊,媽媽,是我拿的是我拿的。可當她收回,我就又一口咬定真的不是我拿的,這反反覆覆的舉動是不是可笑極了,估計我媽也累了,也是哭笑不得,我卻是戰戰兢兢的像上了次戰場,到現在,我也記得,那是一張歇斯底裡到有點瘋狂的臉,那張臉是我媽的臉,像一個吃人的怪物,屈打成招這個詞,想起來是真的委屈。

  後來這鑽石到底哪裡了,我不知道,她到底發沒發現她誤會我了,我不知道,因為我的母親從來不會向我道歉。她會跟我說,溝通?什麼叫做溝通,你姥爺都是拿燒火棍和我溝通,更甭提心靈上的溝通。小時候我就很討厭那個從未謀面的姥爺,想起來真是可笑,明知道,這和別人又有什麼關係,我在想,小時候的媽媽,會不會也在恨著姥爺的爸爸,如果是,那我會心理平衡點。

  第二件事,我知道我媽的病史了,竟然是抑鬱症。這種病,第一次從小說裡走出來,進入我的生活。請注意,這種疾病,不可忽視,它迅猛如虎,或許是現在生活中的一大隱患。

  就在上中學的時候,因為家裡一筆生意壞掉,那人拿著錢跑了一個月,一個月後回來了,卻一分錢也不答應給我媽。有天我媽早上收拾著東西就走了,後來聽我爸講才知道,她準備了一桶汽油一包耗子藥,準備和那個人同歸於盡,可能是我爸敏感,老早就有預感,給阻止了下來,接著,我媽就發病了,一發不可收拾。她第一次發病是剛生完我哥的時候,我奶聯合著一群小姑子對我媽不好,百般欺負,冷嘲熱諷嫌棄我媽農村來的,配不上我爸,可我爸也不過就是個農村娃,自己本事,混到了外面。我能想到我奶的樣子,當時我爸在外地賺錢,她一人對付不過來,精神就壞了,不吃不喝。我爸請了三個月假,每天就只照顧我媽,和她一起熬了過來。

  這次發病,讓我對之前她的某些做法,有了底。

  我開始放軟,那是一個病人,那更是我的母親,她脆弱的像個小孩,我第一次知道這種精神疾病,並不是書上文藝青年所嚮往的那種東西,它是貨真價實的疾病,致死。它病在腦子裡,精神裡,卻拖垮整個身體,整個生活。沒有藥物可以快速有效的醫好它,像是一個巨大的黑洞,死亡與絕望相依相伴。此外,這種疾病,給患者,更給患者的親人,帶來無盡的摧殘,你想不明白,你如此愛身邊的這個人,但這個人只想拋下你不管,只盼著死,你不知道是拿這個病還是這個病人撒氣,你可以詛咒癌細胞,但不能對著她的腦子大吼大叫,他們太脆弱了,脆弱到不爭氣,如果他們真的走了,那活著的人怎麼辦。所以到後來,我一直很厭惡自殺的人,是真心瞧不起那些把又死又矯情的話掛嘴邊的人,他們不知道什麼叫做死亡,死就是什麼都沒了,沒那麼好看,沒那麼皆大歡喜。

  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媽迅速消瘦,每天就坐在沙發上發呆,兩眼無神,既可怕又可憐,我問她在想什麼,她平靜的說,她看著家裡浴室纏著的水管,就想拿來勒在脖子上,死了就好了。聽她這麼說,我又是一陣害怕,我害怕失她,即使我和她總是在爭吵,但那是我的母親啊,她溫暖的手和香香的味道,是誰都給不了的。人真是可笑的動物,自動刪選過後,留下的都是美好溫存的畫面,這是不是一種自我修復的能力,足夠治癒。

  好在這個發病期過了,我又像上了一次戰場。

  關於抑鬱症的常識,我是知道了不少,原來是有發病周期的,熬過了,就好了,但得死死的看著守著,這考驗的就是身邊人的意志。

  我看著疲憊又開心的父親,不禁想哭,這個男人,又在過我不知道的多少年裡,陪著母親過了多久呢,他想過放棄麼,答案是沒有,否則我的生命,就早不存在了。我和我爸聊了很久,關於媽媽的過,我決定像他說的那樣,小心翼翼的維護這個家,呵護母親,更像是一種保護,爸爸說,她是脆弱的,她只有我們三。

  那一刻我覺得我長大了。

  甚至我原諒了,原諒了一切母親過的莫名其妙,這原諒聽起來有點假惺惺,忸怩作態,畢竟我是女兒,她是母親,但是你們又知道多少,關於過那些不好的回憶,它們確確實實是存在的,不會因為親情的情分,少一點,或者淺一點,或者又因為以親情之名,多了很多分的痛,與不可原諒,世界上所有的傷害與隔閡都是一樣的,不分輕重,不分你我,都是痛,結結實實的,由表及裡。

  我可能理解了那句話。

  恨是會消失的,它不像愛有那麼持久的強大力量。

  但我知道,我和我媽還是會有很多爭吵,就像上個月我倆還在電話裡因為一點小事吵得不可開交,理由很搞笑,我媽問我我男朋友近況,我說就那樣,她陰陽怪氣的說我看你倆都是玩玩的,他上班了又進社會了,你倆又異地,肯定背著你亂搞,也是,他亂搞你也不知道。當時聽完我就火了,覺得這媽當的真是莫名其妙,潑冷水都潑的和情敵有一拼。後來我想了想,也許是我媽想表達,擔心我被騙被欺負,但以她的性格,說出來就是這樣子。我能選擇一個會說好聽話的母親麼,不能。

  我的耳朵與心不是一個高科技產物。

  它不會自動轉換成大家都可以理解的東西,它需要傾聽與交流,需要慢慢來,需要真誠的交換,但顯然我媽和我之間,永遠少了一個步驟,永遠是一個過激反應,不管是實施方,還是被實施方,哪個都是一面牆,硬邦邦的,不會拐彎。

  可能就像我哥說的,你倆簡直就是一個樣,連吵架都像是對面安了面鏡子,要多像就有多像。有一天我做了一個很好的夢,我嫁人了,我穿著紅彤彤的衣服,美滋滋的坐在床上等待新郎來接我,我媽坐在我的旁邊,她沒有哭,我也沒有,不像是別人結婚那樣,哭得死活來,生離死別,我們都很高興,那一刻特別好,我與她之間沒有了任何隔閡,我只知道我要走了,幸福的過日子了,我媽也是祝福我的,為我高興。是的,我不希望她做什麼,她只對我笑笑就好了,我是個簡單又直接的人,如果你是愛我的,就別傷害我,對我笑笑,讓我知道,我們不需要任何語言的交流,這很難麼。

  所以第二顆金豆子,給原諒。

  宋慧喬,最後大聲質問笑的滿臉褶子的修女,也質問神父與所有以感化眾生的宗教,信仰,是的,她並沒有原諒,又憑什麼原諒,她以為自己原諒了,但誰都沒有,只是哪一種方法讓我們更好受一點,哪一種方法就是可行的,這方法與其叫原諒,不如叫逃避。我們不願拿著別人犯的錯來懲罰自己,除了原諒,還能做什麼呢。

  可真正的原諒,是來自於對自己的妥協,而不是給別人。

  她騎著自行車,氣喘籲籲地一路下來,等待體力耗盡那一刻,那一刻來了,像是和情人的每一次高潮一樣,你以為心臟已經超負荷,在絢爛之極的邊緣,要停止了,但是它沒有,它繼續且周而復始的跳動了,這就是活著的人,還要繼續活下。我們原以為我們會死,我們會因為失戀而死,與至親的隔閡而死,愛人世而死,辭職而死,2012而死,但我們都沒有。那還有什麼可以繼續恨的呢,活著的人,恆溫,會呼吸,會到處走走停停,最重要的是,我們還會遇到更好的人,愛上他,和他度過一生。

  而那些恨,太微不足道了。

  對我的母親,我也常常在想,若是無法真正溝通,索性就不在糾結如何溝通,就讓她慢慢老,我慢慢長大,這比例會越發反轉,但完美,看著她日漸嚷不起來的小身子骨,我竟覺得,她變小了,會是我的孩子,換我照顧她,當然,我不會原諒她的那些小性子與無理取鬧,真想也拎過來打下屁股啊,這是原則問題啊,哈哈。

  但是我會原諒一些,然後再原諒一些。

  恨是會消失的,它不像愛有那麼持久的強大力量。

  愛是什麼,自己掂量。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