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女兒的一封信劉墉
2023-08-01 03:27:09 1
劉墉是亞洲頂級暢銷書作家。小編整理了給女兒的一封信劉墉,快來看看吧。
《給女兒的一封信劉墉》
今天我看美國網球公開賽的時候,你過來瞄了幾眼,說:「奇怪,這個達文波特為什麼沒表情?她贏球沒露出特別高興的樣子,失分好像也不在乎。」當時我笑笑,對你說:「就因為她沒有得失心,所以能成為世界頂尖高手哇!」
其實,很多頂尖高手在賽場上都這樣。我記得2000年全美高爾夫職業賽時,「老虎」伍茲到最後一天早上,還落後七桿,下午居然反以兩桿贏得冠軍。他對記者說:「我完全沒有感受到什麼戲劇性,因為當時只專心比賽,我關心的就是怎麼打好下一桿。」
比賽到最後往往比的是「心理」,誰能承受較大的壓力,發揮出原有的水準,誰就能獲勝。因為比賽時狀態容易失常,選手能保持原來的水平就已經不錯了。你看世界溜冰大賽,選手練習的時候,是不是個個神勇?連名不見經傳的都能連著三轉跳。但是到了正式比賽,面對滿場觀眾和電視轉播,卻又一個接一個摔跤。
除了在賽場上要有一顆平常心,賽前保持體力也是重要的。想想,如果一張弓總被拉滿,即使不用時,也用東西撐開,它能有力量嗎?當然沒有!它平常必須放鬆,到張弓射箭的時候,才能表現最佳的彈性。
所以好的選手,無論他是運動員,還是作文、演講比賽的參與者,在他比賽之前,甚至前一陣,都會特意讓身體休息。只有在真正比賽時,才使出全力。有些人甚至在動靜之間,判若兩人。
我以前有個學畫的女學生就如此,她上課時羞羞怯怯,好像連有問題都不敢開口,但她居然是華人圈有名的演藝天才。有一次,我看到她在臺上又唱又跳,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後來常想,那些明星之所以在臺上能魅力四射,都因為私下儘量收束自己,保留髮光發熱的能量。他們的「一飛沖天」,來自「三年不飛」;他們的「一鳴驚人」,來自「三年不鳴」。
你記不記得去年年初我們在北京時,有人在席間談到太空人楊利偉?說上太空的前一晚,有人偷偷到他房門外聽,裡面傳出呼呼大睡的聲音。第二天,太空船穿出大氣層,那最危險的時候,楊利偉的心跳居然也不過七十幾下。養精蓄銳,臨危不亂,他才能成功啊。
孩子,你未來會面對許多大的考驗、大的比賽,希望你能記住我說的這番道理。
《給女兒的一封信劉墉》
親愛的孩子
當我走時,留給你的,不是萬貫的家財、廣大的土地、富麗的居室,而只是滿架的圖書。在那些舊書中,你將可以發現我出汗的手澤、折角的痕跡、扉頁的記載和文中的眉批。它們或許包括幼嫩於蒼老幾種字體,那代表我不同年齡的記載;它們的內容可能武斷而激情,那必是我年輕的言語;它們的筆跡也許顫抖而歪斜,那是我病中臥在床上所書寫。當然你也可能發現有我對你母親寫的熱情字句,那必是我戀愛時期,讀不少書的傑作。
親愛的孩子!我留給你這些書,並非要你嘆服父親讀書之多,更非強迫你同意眉批中的看法,而是因為這些書反映了我一生和治學的態度。如果你懷念我,便摸摸它們吧!如果你欽佩我,便禮拜它們吧!如果你羨慕我,便閱讀它們吧!如果你想超越我,就去買更多的書來看吧!
父親字
相關閱讀:
在女兒小帆讀初中時,劉墉寫出了《靠自己去成功》、《跨一步,就成功》,如今小帆已經高中畢業,並攀上了美國長春藤名校,被哥倫比亞及其它名校錄取。這本《再試一次,就成功》記錄了小帆進入長春藤名校前三年的高中生活狀態,以及小帆在這個成長階段遇到的和將要面臨的種種問題。劉墉不定時地配合身邊有關的事情及女兒自身面臨的種種事情,寫出了這本書。書名有兩層意思,一是成長的過程中人總是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失敗,失敗了不要氣餒,只要有「再試一次」的勇氣和信心,就能獲得成功;二是在取得了已有的成功之後,人總是容易安於現狀。只有抱著「再試一次」的信念,才能不斷超越自己,攀上新的成功高峰。
梁實秋是「節制」大師
在自製篇中,劉墉向女兒回憶了三十多年前跟文學大師梁實秋先生一次同桌用餐的經歷。那次吃飯,冷盤端上來,梁先生說他有糖尿病,不能吃帶甜味的燻魚;「冰糖肘子」端上來,他又說不能碰,因為裡面加了冰糖,「什錦炒飯」端上來,他還說不能吃,因為澱粉會轉化成糖。最後,端上「八寶飯」,我猜他一定不會碰了,沒想到梁先生居然大笑道:「這個我要。」朋友提醒他「裡面既有糖又有飯」。梁大師則笑說他早知道,就因為早知道有自己最愛吃的「八寶飯」,所以前面特別節制。「我前面不吃,是為了後面吃啊!因為我血糖高,得忌口,所以必須計劃著,把那『配額』留給最愛。」劉墉用這個例子告訴女兒許多偉大的人,都因為他們節制自己,集中力量在特定的事物上,才有傑出的成就。
曾經不是妻子理想的丈夫
在愛情篇中,劉墉更是拿自己舉例,他向女兒透露說自己並不是妻子高中時理想中的男生,「她希望嫁個學理工的,將來和她一起出國。正因如此,你的外公外婆起初十分反對。他們怎能不反對?要知道,你媽媽才跟我談兩個月的戀愛,她的人生理想就全改了。她不再拼命用功、想考託福出國。只希望跟我這個藝術家在一起,平平淡淡過一生。」劉墉說自己所幸總記著妻子的理想,並暗暗發誓讓她的理想實現,如果沒有那麼發誓,也許妻子原先的夢想就不會全改觀了。同樣的道理,他教育女兒「不要以為他不合你的條件,他就不可能闖入你的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