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錢學森話劇有感範文大全
2023-08-01 12:55:31 3
篇一:思想匯報-觀《錢學森》話劇有感
一次次熱烈的掌聲,一句句發人深省的臺詞,一幅幅鮮活的畫面。這就是《錢學森》話劇帶給我最直觀而又最深刻的印象。短短一個多小時的話劇表演帶給我的卻是持久的心靈震撼!
從上小學開始就聽到錢學森這個名字,他總是和「兩彈一星」、「人民科學家」、「愛國精神」等等榮譽和讚揚緊緊聯繫在一起。但是對我而言,這似乎只是腦海中的一個模糊的影像,看不見摸不著,從來沒有產生過一種直觀的概念。就是在《錢學森》話劇當中,我深刻地體會到了錢學森無與倫比的力量和人格魅力。婉轉的序幕仿佛讓人回到了純真的孩童時光,然而緊接著的卻是戰火紛飛中沉重的陰霾。錢學森就是在這樣一個場景中進入我們的視線。當那個負傷的軍人抓著錢學森的衣角,撕心裂肺的喊出:「小子,好好學,記著造飛機??」我感受到了那種強烈的痛苦和不甘,這恐怕就是積貧積弱的中國帶來的無奈。從交通大學畢業了的錢學森選擇的畢業志願是清華大學留美公費生,進入MIT學習,他僅僅花了一年時間就獲得了麻省理工的碩士學位。為了學到更加先進的飛機製造理論,他進入加州理工師從馮.卡門繼續深造。在學術上,他一絲不苟堅持真理,敢於和自己的老師就學術問題爭論。憑藉這種學術上的品格,錢學森在空氣動力學上獲得了極高的造詣。當心中國成立的消息傳到錢學森夫婦的身邊,他們立刻下定了回歸祖國的決心。他們放棄了美國安逸的生活和優越的科研條件,卻遭到了美國政府的重重阻攔,錢學森曾一度被逮捕進警察局。困難並沒有消磨錢學森的歸國意志,終於在中國政府的幫助下,錢學森成功回到了祖國的懷抱。迎接錢學森的不是優厚的待遇,是茫茫的戈壁和遠離親人的思念,但是錢學森和一大批的科研工作者為了新中國的國防事業承受著這些艱苦的條件,伴隨著飛彈發射成功的轟隆巨響的是他們發自內心激動的歡呼。
如果說錢學森在學術上的巨大成功展現他的個人魅力和學術素養,那麼錢學森一如既往的對祖國的關懷和熱愛則是他之所以偉大的深刻體現。一句「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成為錢學森拳拳愛國深情的真實寫照,同時也激勵著後人奮發向上,愛國奉獻。
看著臺上同學們深情的表演,我的心中充滿了敬意,不僅為他們的表演,更為他們的表演所詮釋的強大精神內涵。我在想,其實他們的表演本身就是一種對祖國的熱愛。作為一名交大的學生,我想到了那句耳熟能詳的話—「選擇了交大,就選擇了責任」!
篇二:黨課思想匯報_看《錢學森》有感
敬愛的黨組織:
20XX年X月XX日,在黨支部的組織下,黨員,預備黨員以及入積極分子們一起觀看了紅色電影《錢學森》。看完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感想頗多,並對愛國主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也了解了我黨建國後建設中國、繁榮中國的艱辛與努力,因而想談談自己的認識,向黨組織匯報自己的思想。
錢學森,在年輕時便才華橫溢,出國留學,擁有一個美滿的家庭,並在國外取得很大的成就,在二十八歲時就成為世界著名的空氣動力學家。後來,在新中國成立後,錢學森便打算回到自己的祖國為國家做一份貢獻,但是卻遭到美方的百般阻撓,最終經過周恩來總理的幹旋,錢學森同志終於突破美國重重阻攔回到了祖國。自1958年4月起,他長期擔任火箭飛彈和太空飛行器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為中國火箭和飛彈技術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沒的貢獻。
在得知新中國成立的那一刻,錢老便堅定了回國的決心。而在當時,比起大洋彼岸優越的科研環境、生活條件、薪水待遇,祖國積貧積弱、一窮二白,差別之大猶如百萬富翁與街頭乞丐,回國意味著,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要承受很大艱苦。然而對美國的優越,錢老仍然毅然決然的放棄,是何等的革命情懷啊!或許對於有的人來說,愛國似乎一種衝動,是一種熱情,是一波洶湧的海浪,然而可能在五年這近乎兩千個日夜面前,什麼都退卻了,但錢老卻在美國堅持著。他再次給我們拋出這樣一個命題,五年的堅持值得嗎?對於我們現在處於歷史回顧者的位置來說,我們的答案是毋庸置疑的,但對於當時的錢老呢?他對於國內的形勢有太多的未知,對於未來的路途又太多的不確定,他不能肯定地說,回國後必定能獲得重用。他所能確定的只有一件事,他要把自己所擁有的知識奉獻給祖國。錢老一直記住,他是中國人,他的根無論過去多少個歲月,也無法使之抽離於神州大地之外。
未看電影前,對錢老的了解止於小時學過的「兩彈一星」,看完《錢學森》後才了解了這位偉大科學家的傳奇一身。他說:「我一定要讓中國人擁有自己的原子彈和飛彈,哪怕他的存在帶來質疑和爭論!」
在回國後的幾十年來,他始終保持對馬克思主義的崇高信仰、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對祖國和人民無限忠誠,始終把愛祖國、愛人民作為人生的最高境界,自覺把個人志向與民族振興緊緊聯繫在一起,為祖國強盛和人民幸福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論遇到多少艱難困苦,都堅定理想信念不動搖。當時「東方二號」的發射曾遭遇失敗,大家都感到萬分沮喪、洩氣,而錢學森卻說:「不就是天上掉下來個東二嗎?今天掉下來,明天我們把它射上去。」句句豪氣幹雲,聽的人盪氣迴腸,從心底裡為他喝彩!
回國後,面對新中國技術、人才、工業等方面的空白,情況不容樂觀。當時所有人對原子彈都沒有一點概念知識,同時也沒有足夠的技術以及先進的工業來創造造原子彈所需的零件,可想而知,當時要完成建造原子彈這個任務是多麼的艱巨,但是,錢學森並沒有退縮,他從無到有,一步一個腳印,奇蹟般地完成了黨和人民交給他的任務。回過不到半年的錢學森,就為祖國的飛彈事業做出了長遠的規劃。1964年,在大漠深處成功爆炸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1966年10月27日,中國兩彈結合試驗成功。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一號升空。錢學森和他的同事為祖國的航天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兩彈一星」,是錢老的驕傲,也是我們全國人民的驕傲。
錢老的一生充滿波折,也滿載著愛國情誼。錢學森生前曾經說過「我個人僅僅是滄海一粟,真正偉大的是黨、人民和我們的偉大國家。」他用他的一生告訴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把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的命運聯繫起來,才能把自己的人生價值最大化,才能活得更有意義。錢老的精神不應僅風靡於這片刻,而是應像史冊上的巨人們一樣,流芳百世,讓後世的子子孫孫深切的去領會。
我知道我學習錢老的精神還不夠深刻,但我會在今後的日子裡更加的努力,以一個正式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同時,歡迎黨組織的指導和批評。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篇三:黨課思想匯報看《錢學森》有感
敬愛的黨組織:
X月X日,在黨支部的組織下,入黨積極分子們一起觀看了紅色電影《淺學森》。看完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感想頗多。
錢學森,男,漢族,浙江杭州人。1939年6月考取清華大學公費留學生,1935年9月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成為世界著名空氣動力教授馮?卡門的學生。1938年7月至1955年8月,錢學森在美國從事空氣動力學、固體力學、和飛彈、火箭等研究,並與導師共同完成高速空氣動力學問題研究課題和建立「卡門-前近似」公式,在二十八歲時就成為世界著名的空氣動力學家。後來,經過周恩來總理的幹旋,錢學森同志終於突破美國重重阻攔回到了祖國。自1958年4月起,他長期擔任火箭飛彈和太空飛行器研製的技(轉載於:www.773N.com校園生活網:入黨思想匯報——觀錢學森有感)術領導職務,為中國火箭和飛彈技術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沒的貢獻。
未看電影前,對錢老的了解止於小時學過的「兩彈一星」,看完《錢學森》後才了解了這位偉大科學家的傳奇一身。他說:「我一定要讓中國人擁有自己的原子彈和飛彈,哪怕他的存在帶來質疑和爭論!」他說:「不就是天上掉下來個東二嗎?今天掉下來,明天我們把它射上去。」他說:「回到我的祖國,我做什麼都可以,如果我想,我可以種蘋果。」他還說:「不要服我,要服科學。」句句豪氣幹雲,聽的人盪氣迴腸,不愧為可以抵五個師的男人。錢學森的科學造詣之深厚,其對科學的鑽研精神,將其一生獻於科學的奉獻精神令人無限敬仰。有一幕情景,年輕的錢學森在做一次講課,他說未來的飛行器速度可以加速到突破音速,當時這句話換來的是一片夾著質疑聲的掌聲。而現在我們都知道,突破音速已是現實。在被監控的情況下,他並未頹廢,而是出色的完成了他的《工程控制論》。回國後,面對新中國技術、人才、工業等方面的空白,他從無到有,奇蹟般地完成了黨和人民交給他的任務。可以說,他是中國航空事業的開山鼻祖。
錢老年輕時代遠赴大洋彼岸求學時就暗下決心:學成後報效國家。電影中,在剛得知祖國統一時,他就下了返回祖國的決心。在現實的世界裡,他有這樣一句話「我在美國前三四年是學習,後十幾年是工作,所有這一切都在做準備,為了回到祖國後能為人民做點事。因為我是中國人。」而在當時,比起大洋彼岸優越的科研環境、生活條件、薪水待遇,祖國積貧積弱,差別之大猶如百萬富翁與街頭乞丐,回國意味著,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要承受很大艱苦。然而他硬是突破重重阻攔輾轉5年登上回國旅程。錢老的愛國精神感人之至。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科學無國界,而科學家是有國界的。」
回過不到半年的錢學森,就為祖國的飛彈事業做出了長遠的規劃。1964年6月9日,東風二號發射成功。三個月後,大漠深處成功爆炸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1966年10月27日,中國兩彈結合試驗成功。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一號升空。錢學森和他的同事為祖國的航天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他還說過「我作為一名技術工作者,活著的目的便是為人民服務,如果人民對我的工作滿意的話,那便是最高獎賞。」在錢學森的著作中,人們驚訝的發現,他晚年所做的工作目標瞄準的是2049年,這一年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周年。他是一名優秀的黨員,值得所有人學習。
錢學森用他的一生告訴我們,一個人,只有為國家民族貢獻自己的智慧,只有把自己的命運和國家命運聯繫起來,才能贏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最高尊重,才能把自己的人生價值最大化,才能活得有意義。
此致
敬禮
匯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