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電影《天那邊》觀後感

2023-07-31 20:57:33

  電影天那邊觀後感(一)

  在課堂上看完一部電影《天那邊》,剛開始聽到這個電影名字的時候,只是單純的被這個電影名字所吸引,覺得這麼電影名很有意境,有種說不出來的感覺。主人公羅老師支教過程中的酸甜苦樂並不單調乏味,劇情中也沒有豪言壯語激情澎湃的造作,也沒有條件艱苦主人翁死命堅守的虛偽,只是通過輕鬆幽默的情節展現了支教生活平常經歷的故事,讓人忍俊不禁的同時若有所思……

  劇中江可可是個三分鐘熱度的形象,典型的反映著城市裡長大的這代人中很多獨生子女吃不得苦做不來事的性格缺陷。最初出於對校花的愛情,他義無反顧信誓旦旦一路豪言壯語,與許小萌一起遠道而來。可是,在沒有KTV沒有酒吧沒有網際網路的鄉村,這位典型的城市男孩顯得無所適從……最終所謂的愛情再也無法接受現實的檢驗三個月沒到就半途落荒而逃。「你別再逼我了行嗎?我在這呆不下去,我要回家我想我的爸媽……你去實現你所謂的理想和人生價值吧,你別再把我牽扯進來……這個地方不屬於我,今天我必須要走,誰也別想攔著我……」許小萌再三挽留無果,只能苦苦問道:「那我們的愛情呢?」江可可沒有答案。

  許小萌用勤懇踏實的現實表現堅守著最初的理想信念,讓我們看到一個現代青年放棄華美的都市生活致力於改變邊遠山村落後教育現狀的無悔奉獻的正面形象,她外表清純美麗意志堅定執著行動幹練果敢不事張揚沒有絲毫矯揉造作之嫌,這可以看做是徐本禹們現實支教生的完美塑造。他們原本不追求什麼報答,孩子們的深情接納大概就能讓他們感動不已。

  「破羅」老師所代表的土教師,捨不得那些小屁股們放棄了自己走出大山的機會把青春和人生全部交付給了貧瘠的山村,其樸實無華與無私奉獻更值得敬佩。我不由得想到自己在暑假期間和朋友們一起到新化上橫溪村支教的情形。這個暑假讓我難以忘懷,以前聽老師說我們學校有哪些老師到偏遠的地方去支教怎麼偉大的時候當時的感受沒那麼強烈,因為自己沒有親身經歷過的就不能感同深受!而這個暑假,第一次走進貧困的上橫溪村,如果用幾個詞語來總結我們這次的旅程的話,那是:變化、走訪、獨立、傾聽、忙碌、感動、心酸。

  當我們回首曾經時,覺得自己的想法很幼稚。我們最初抱著很簡單的想法來支教。覺得很好,很喜歡。我們好幾個是學社工的,所以覺得很有意義。但是隨著各項工作的開展,好累,好繁瑣。也因此我們的想法在不斷地成熟。

  漸漸地,我才明白,實踐的作用,是讓我們能夠走出大學這座象牙塔的庇護,去接觸社會,認識社會,也是了解自己。在這途中,儘可能的鍛鍊自己,而不是去體驗生活。

  在這次支教中,我們懂得了在一個活動中重在我們付出了什麼,給孩子們帶去了什麼,我們自己收穫了什麼。感動,並不是刻意去尋求,而是那麼自然而然的、不經意間的就被孩子們感動了,一輩子不能忘記的。

  當孩子們知道我們將要離開的時候,依舊認認真真在課堂上聽著課,卻在課下的時候偷偷地遞給我們一隻好多層的紙船,裡面有他們想說的話。最後一天的典禮上,有幾個孩子唱了《祝你一路順風》。我在孩子們的紙上寫下:「請留住你們燦爛的笑臉,讓我們帶走這個夏天最美好的回憶」……眼眶有些重……

  如今再想起自己離開的時候那些捨不得我們的孩子們,想起他們那一張張充滿稚氣又可愛的笑臉,在那裡所有受過的委屈都變的那麼的渺小,留在記憶中的都是那溫馨的一幕幕!記得有個人說過,生活絕對是不公平的,你必須接受這樣的事實,不要把生活當成志在必得的競賽,並非所有的努力都有收穫,嚮往未來,始於現在——當熱情歸於平淡,生活中剩下的是責任,不要試圖生活在別處,你只能面對生活的現實。「如果沒有愛,誰來分享成功的喜悅;如果沒有愛,誰來分擔失敗的痛苦。付出真心,還來真情。」這是那個人,也許應該也是我們這群支教生的心裡話吧。

  天的那一邊,原來並不遠。今天我們這群還在校園裡的,但是又在不久之後要走上社會的學生來說,不論以後是和羅老師一樣走向支教的路,亦或是走上其他的工作崗位,我們都邁出了走向天那邊的一步,面對一個不同於學校和家庭也許遠離喧鬧的新的環境,我們就是現實中的江可可或許小萌……

  「享受寂寞,品味孤獨。」當激情和光環漸漸褪去,平淡成為生活的常態,這樣一種生活,我們經歷其中的艱辛,體會其中的快樂,感悟其中的純粹。在這個徵途上,我們應該選擇什麼主題以及如何去堅持,這個用華美空洞的詞彙未必可以回答的問題,應該不是多餘的思考。江可可堅持不下去最終一走了之,許小萌大雨中身心交瘁昏倒在泥路上……

  看到這一幕,我感覺到理想和愛情總在現實中蒼白無力,守望與堅持往往最難以做到。如果江可可能夠執著一點,或者如果許小萌沒有最終堅持住,是不是他們的人生軌跡就會從此不同……

  青春旋律基調如何,我想在於選擇了什麼樣的主題,在於做出了怎樣的堅持。

  電影天那邊觀後感(二)

  從電教室出來,我抬頭仰望那一碧如洗的天空,擦乾我眼中的淚水,又想起了遙遠的天那邊。在那間簡陋的教室裡,會不會又來了一位新老師呢?

  影片以一對戀人到山村支教為話題展開,剛剛大學畢業的許曉萌和男友江可可一起來到邊遠山區做3個月的支教老師。年輕有抱負,要實現自己人生理想當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促使許曉萌這個在家嬌生慣養的獨生女,從家裡偷偷跑出來毅然報名到山區做一名志願者;江可可,是個有多年海外學習生活,沒有完成大學課程的都市時尚男生,他來到這裡,主要是為了見證自己對女友的愛情忠貞不移,不顧哥們兒們的再三盤問和要挾,不顧將要面對的任何艱難險阻。這樣,三個月的時間,兩個不同目的的都市時尚男女將要變為山村裡的老師…

  一開始一切都是新奇的,遠離了城市的喧鬧,在寧靜山野中聆聽鳥鳴狗吠;擺脫塵世的紛擾,自由的呼吸著清新的田野空氣。這裡湛藍的天空下,散發這泥土的芳香,淳樸的鄉民們熱情地歡迎他們的到來。江可可和許曉萌似乎有誤闖世外桃源的感受。然而世外桃源的淳樸生活對於早已習慣了方便快捷的都市生活的人來說只是一時的新鮮,卻不是長久之計。陰暗潮溼的屋子,狹小的床鋪,不帶半點葷腥的飯菜,讓習慣都市生活的這對青年男女有些不知所措。

  小萌因為有理想與意志的支撐,而不拘生活上的小節,專心投身教育。而江可可卻開始舉棋不定,他開始來這裡的目的是什麼?這裡又是不是他實現理想與人生價值的地方?在這沒有電視,沒有手機信號的偏遠山村裡,他們唯一的娛樂方式是猜拳跨步,一條泥濘的小路上,兩個移動的身影,電影中給了這樣的特寫。

  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可可最終選擇了離開。他背棄了與小萌的誓言,但我卻並不責怪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選擇,選擇來這裡是因為愛情,選擇離開只是因為看清現實,他並不屬於這裡。小萌因戀人的離開而病倒,此時在他身邊安慰她的是羅老師。其實這個人物早就出場了,只是在前面我們一直把他當作一個笑話來看,學生們稱呼他「破羅」。他帶著濃重鄉音的普通話,他滑稽的迪斯科舞蹈,他在足球場用手死抱著球不放。他每一次出現都會引來陣陣爆笑聲。

  「破羅」一人身兼數職,他不僅是老師,還是校長,還是學校大廚。一個從5、6歲到16、17歲各各年齡段混合的班級裡,共有18個學生。他每天要從小學課程教到高中課程,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全能老師」全心的愛著這些孩子,不願意讓他們受一點委屈,同時也為擁有這些孩子們而自豪和驕傲。但是,他畢竟只有山村裡的初中水平,沒有標準普通話教學沒有科學嚴謹的教學方法,沒有科學的教學理念……

  遙遠的天那邊需要像羅老師一樣的願意無私奉獻精神的教員,因為他的呵護孩子們才得以快樂成長;也需要像許曉萌一樣的具備先進科學文化水平的教師,因為有她的正確引導學生們才能成人成才。羅老師為了修建教室,上山背黃泥遇到泥石流,而葬身大山裡。他的那份無私奉獻精神,最終由許曉萌繼承了。小萌捨棄了城裡優渥的工作待遇回到這個需要她的小山村。

  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勇氣與魄力,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決心和毅力的,我喜歡小萌的那份率真與獨立,執著與堅強,她好似一朵蘭花在寧靜的幽谷中散發著淡淡的若有似無的香氣,只有凝神靜氣才能嗅到她的美。我喜歡羅老師的樸實與樂觀,專注與奉獻,正如一顆不起眼的小草,雖然渺小但並不放棄,一直堅持做最真最好的自己並為孩子們奉獻一切。

  電影天那邊觀後感(三)

  它的開場就是一陣春風,理所當然地把你帶進春天的莊園。

  那山,那水,那一雙充滿好奇的瞳孔…我特別鍾情於那股清純,那陣樸氣。但我認為,我之所以鍾情,是因為,我仍在天的這邊。在舒適的電腦前,發表著:「啊,那地方才是生命的源頭」,「哇,真好,那清新自然,noratrace」,無論我看多少遍,我仍在天的這邊,像我這種淨會發出感慨,表露嚮往的人,能對「天那邊」有多大益處?答案不言而喻。

  我終於理解,為何在片尾的末端,當有新記者及相關人員採訪小萌和18個孩子時,她會沉默下來。

  她和那群孩子就像生活在井底下,外來的人是被套著繩索或鋼絲伸到井底探消息甚至只為了完成任務,他們一收儀器就會被拉回井面,在陽光普照的鋼筋水泥地上向人們宣告著地下有這樣一處泥濘黑暗的角落,然而,黑暗,他們握不走,泥濘到了地面也會被曬乾,也就是不再能代表井底的它——這就是許小萌為何沉默的原因,也是破羅一味拒絕讓志願老師授課的原因。

  羅老師最後去世了,消失得如此平靜與安然,不曾引起「天這邊」的人一絲愕然與惋惜,僅僅當新聞一般接聽。或許是因為對地面上的人來說,他始終在地下,不曾相互交集,而對「天那邊」的人來說,他一直守護著他們,只不過是從泥土上轉到泥土下,隱忍地躲藏起來。

  就算我回到琉璃閃爍的宏觀大樓,我也會禁不住想到,原來在這地球上,還有這樣活著的同伴,如同我們看到從泥土裡爬出來的螞蟻,卑微但從未停止勞動——我們都是地球的過客,而地球又是宇宙是過客,哪裡是頭,何處是尾?

  天那邊?事實上,哪裡有天?我們不同在一個每天都自西向東轉動的球體上,外層是大氣層,連遮擋紫外線是臭氧層,都被人類竄起的狂妄與愚昧捅破著。

  以前在課堂上,天那邊,總是美好與憧憬,「天那邊是海」,「天那邊是太陽」,「天那邊是夢想」,誰料到,真正的天那邊,卻在我踩著的泥土下,潮冷陰溼。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