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歌舞劇卡門的觀後感

2023-08-01 02:27:13

  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卡門的觀後感,提供全面的卡門的觀後感信息,希望對您有用!

  卡門的觀後感篇一:歌舞劇《卡門》觀後感

  歌舞劇《卡門》觀後感

  這個學期,我在家中欣賞了歌舞劇《卡門》。這也是我除了在藝術鑑賞課上外第一次接觸歌劇,第一次欣賞西方歌劇。我很感興趣!

  歌劇《卡門》完成於1874年秋,是比才的最後一部歌劇,也是當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劇。四幕歌劇《卡門》主要塑造了一個相貌美麗而性格倔強的吉卜賽姑娘——煙廠女工卡門。卡門使軍人班長唐·豪塞墮入情網,並捨棄了他在農村時的情人——溫柔而善良的米卡愛拉。後來唐·豪塞因為放走了與女工們打架的卡門而被捕入獄,出獄後他又加入了卡門所在的走私販的行列。卡門後來又愛上了鬥牛士埃斯卡米裡奧在卡門為埃斯卡米裡奧鬥牛勝利而歡呼時,她卻死在了唐·豪塞的劍下。

  歌劇的序曲為A大調,四二拍子,迴旋曲式。整部序曲建立在具有尖銳對比的形象之上,以華麗、緊湊、引人入勝的音樂來表現這部歌劇的主要內容。序曲中集中了歌劇內最主要的一些旋律,而且使用明暗對比的效果將歌劇的內容充分地表現了出來,主題選自歌劇最後一幕中鬥牛士上場時的音樂。本劇的序曲是音樂會上經常單獨演奏的曲目。

  欣賞完如此精彩的歌劇《卡門》,我想很多人都會有一些感想。現在,我就談一談我的觀後感:

  《卡門》的序曲介紹了三段音樂:西班牙民俗風,鬥牛士之歌與命運主題。第一曲敷設出西班牙熱情而兼吉普賽風情的地域色彩。第二首鬥牛士之歌活潑明亮,取材於西班牙的舞曲,點出了自由主題。第三首命運主題旋律低沉凝重,有如說話的平板腔調,時常以頑固的低音主題重現。卡門代表愛情的本質,正如她的出場歌Habanera的歌詞所說,自由狂野,變動不居,有如吉普賽女郎,或是叛逆小鳥,沒人能捕捉她,馴服她,限制她。

  鬥牛士之歌也是西班牙舞曲,卡門被鬥牛士所吸引,鬥牛士的音樂一揚起,她的心就隨之起舞。一句口語說出的問句卡門在那裡與緊接著出現的命運主題變奏帶出了卡門的出場,以及她的Habanera之歌。最後一幕中,荷西手持利刃,在鬥牛場外親手殺死卡門一景的音樂,是鬥牛士主題與命運主題交鋒的尖銳時刻。鬥牛士之歌在前景,但是每一樂句中斷之際,命運主題隱隱浮現,漸漸的,命運主題在鬥牛士之歌的句子中間切入,漸趨龐大。這好像兩組力量並行,文字(命運)的力量與舞曲(自由)的力量相互拉扯,這兩種力量爭奪樂團內的空間,同時也織出一首更複雜的曲子。鬥牛士殺死牛,場內響起歡呼之聲時,恰好是荷西殺死卡門之時,兩首曲子此刻已合而為一。此處諷刺性十分明顯,卡門對鬥牛士之愛情,卡門對自由的追求,正好帶來她死亡的命運,像是那頭被放入競技場的野牛一般,她的命運早被註定。

  我對主要演員卡門的扮演者印象很深刻,她豐滿,高貴氣質,有些放蕩但並不過分,感覺上很狂野,這樣的女人很符合卡門的原始劇情,演員Gertseva非常棒的演繹了一個很真實性格的卡門,其他主要演員從技巧上看,都完成和演繹的角色很透徹,很有力量,唯一我覺得不足的是群眾演員有些凌亂,因為很多大型戲劇都是從當地招募臨時群眾演員,加上語言的問題,西方人明顯在集體項目上不如中國人整齊,似乎過於自由了些,想想我們國人的大型舞蹈和戲劇,動作整齊流暢,這可能就是東方集體主義精神和西方自由主義精神的明顯差別吧。

  卡門的觀後感篇二:歌劇《卡門》觀後感

  用音樂詮釋人生

  ——歌劇《卡門》觀後感《歌劇》大致講述了這麼一個故事:一位漂亮潑辣而性格堅強的吉卜賽姑娘卡門愛上了士兵唐·霍塞並使其陷入情網,唐·霍塞因此捨棄了原來的情人米凱拉並離開軍隊加入卡門所在的走私販行列。但這時卡門又愛上了鬥牛士艾斯卡米羅,於是霍塞與卡門之間的矛盾日益激烈。最後,倔強的卡門斷然拒絕了唐·霍塞的苦苦懇求,因此激怒了唐·霍塞,終於死在唐·霍塞的劍下,故事最終以悲慘結局。

  歌劇《卡門》以高超音樂技藝,敘述了一個悲慘的愛情故事。歌劇的序曲為A大調,迴旋曲式。整部序曲建立在具有尖銳對比的形象之上,以華麗、緊湊、引人入勝的音樂來表現這部歌劇的主要內容。序曲中集中了歌劇內最主要的一些旋律,而且使用明暗對比的效果將歌劇的內容充分地表現了出來,音樂色調的明亮與敘事內容的陰暗,兩者間構成強烈反差,這種奇妙的品格成就了作曲家比才的不朽偉業。歌劇《卡門》的主要特色在於,它不僅保留了原小說的真髓,而且通過音樂的獨特力量,從根本上轉化和提升了原小說的藝術品質。普羅斯伯·梅裡美的《卡門》充其量是一部「著名的」短篇小說,而喬治·比才的《卡門》則具有充分的資格被看作是一部「偉大的」歌劇。自從梅裡美的小說《卡門》問世以來,「卡門」這個鮮明的女性人物形象吸引各路英傑,經歷了文學、音樂、電影、舞蹈等不同媒介的詮釋,但只有在歌劇《卡門》中,「她」才獲得了充實飽滿和有血有肉的真實再現。這是一個必須依靠音樂的魅力才能獲

  第1頁共3頁

  得全部生命活力的人物形象,她的妖豔、狂放、熱情和堅決,她全身的感官性魔力,幾乎「本能地」召喚音樂的加入——因為音樂在所有藝術媒介中,是一種最有效的直刺神經的感官武器。以音樂塑造卡門,優勢不言而喻。卡門似乎專門為音樂而生,而音樂也在期待著卡門。歌劇《卡門》中,音樂對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劇情的渲染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的音樂配置始終充滿半音的誘惑和舞曲的節律,其音樂勾人魂魄的魅力否決了觀眾對她進行正統道德判斷的可能。男主人公唐·霍塞既令人同情又讓人唾棄,而《卡門》利用音樂的色調變化充分展示了他的猶豫、無奈、情不自禁、痛不欲生、以及最後的歇斯底裡。就連有點讓人討厭的鬥牛士,《卡門》也通過一曲雄健豪放的《鬥牛士之歌》,使這個沒有多少戲劇分量的人物在觀眾腦海中打下深深印記。

  歌劇《卡門》寫的是愛情,但是不僅僅是在說愛情,或者說,《卡門》中的愛情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愛情。它通寫愛情,表達出了人生感性生命的不可預測與不可捉摸,也連帶著揭示出了人生命運的乖戾、盲目和無情。卡門,一個吉普賽女郎,美貌潑辣,桀驁不馴。她是所有男人的獵物,又是所有男性的陷阱。唐·霍塞,一個普通士兵,循規蹈矩,恪盡職守。但他卻不自覺的走入了卡門的圈套,厄運從此纏身,直至走向毀滅。這也就是愛情的本真原型——「諷刺、直白、殘酷」。《卡門》揭示出了人生的正面價值(愛情與自由)與負面威脅(墮落與死亡)具有反諷意味的相輔相成。它以逼真的寫實展現出人性的辯證悲劇,但絕無半分多餘的浪漫氛圍。這歸功於作曲家能以超

  第2頁共3頁

  然物外而又體貼入微的心態對待他筆下的每一個人物和每一個情境。為此,比才在這部最後的作品《卡門》中獲得了堪與相莫扎特媲美的成就,這大概也就是歌劇《卡門》成為當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劇的主要原因吧。

  第3頁共3頁

  卡門的觀後感篇三:歌劇《卡門》的觀後感

  歌劇《卡門》的觀後感

  史夢瑤我看了一部喜愛已久經典歌劇《卡門》。以前我只是知道這是法國普羅斯貝爾·梅裡美寫的短篇小說,大致情節了解,但覺得並不獨特。看過比才的歌劇《卡門》後,就有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

  歌劇完成於1874年秋,是比才的最後一部歌劇,也是當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劇。四幕歌劇《卡門》主要塑造了一個相貌美麗而性格倔強的吉卜賽姑娘——煙廠女工卡門。卡門使軍人班長唐·豪塞墮入情網,並捨棄了他在農村時的情人——溫柔而善良的米卡埃拉。後來唐·豪塞因為放走了與女工們打架的卡門而被捕入獄,出獄後他又加入了卡門所在的走私販的行列。卡門後來又愛上了鬥牛士埃斯卡米裡奧在卡門為埃斯卡米裡奧鬥牛勝利而歡呼時,她卻死在了唐·豪塞的劍下。

  歌劇覺得精彩的部分當然是它的音樂。最為熟知的便是《鬥牛士之歌》,那是埃斯卡米裡奧為感謝、崇拜他的人而唱的,那也算是西班牙鬥牛的象徵曲了。除此之外,卡門的詠嘆調《愛情是一隻自由的鳥兒》完完全全展現了一個大膽敢愛、豪情奔放的吉普賽女人的特質;唐·豪塞的詠嘆調《阿爾卡拉龍騎兵》中大管以中庸的快板奏出灑脫而富活力的主旋律。還有序曲等,音樂貫穿全劇,因為高興而唱、對話而唱、預示悲慘結局而唱、訴說愛情而唱,便使得《卡門》在情節、藝術手法上有了不同凡響的效果。

  特別喜歡我看的這個版本的卡門的扮演者,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歌劇中的卡門是個非常美的吉普賽人,美到只要讓她看一眼你就會深深愛上她。是個奔放、不羈的女人。而扮演者雖說在美貌上差了些,但卡門的大膽,狂野,熱情,忘情地舞蹈卻表現得淋漓盡致。她本身就是一隻跳動的音符,隨著音樂為唐·豪塞翩翩起舞。她連回答審訊也用歌曲,甚至只是哼哼旋律而沒什麼詞。就像《愛情是一隻自由的鳥兒》中唱的她就是一隻叛逆小鳥,沒人能捕捉她,馴服她,限制她,即使最終因為自由而死。

  作品不僅僅是作品,其實它反映著一個社會的現實問題。當歌劇《卡門》首演於巴黎喜歌劇院時卻遭到失敗。一位批評界人士認為樂隊的演奏「亂七八糟」;而另一位則評價說,樂曲缺少「創新和個性」。但在今天,《卡門》既獲得了評論界的美譽,又受到了大眾的歡迎,並且成為19世紀能與曠世奇才莫扎特的作品相提並論的幾部歌劇之一。這只能說明巴黎上流社會無法容忍這樣題材的歌劇而已。

  的確,在現在的人們看來,敢愛敢恨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她願意為了自由而犧牲所有,她敢於做男人才能做的事,她喜歡打情罵俏,自己挑選情人,並且玩弄和欺騙男人,最終又將他們拋棄。她隨心所欲,自己制定遊戲規則,並且總能贏。風流奢侈、自由奔放、放蕩不拘。她不僅讓女人們羨慕,更讓男人們嫉妒,為愛她而付出一切,為失去她而傷心欲絕。在十九世紀那樣一個環境背景下,我們是否可以理解為是作者通過小說展現一種美好未來的假設呢?反正比才是用音樂、表演,用歌劇完美的體現了,這也是歌劇《卡門》歷經百年依舊如此受到歡迎的原因吧。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