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觀《天狗》有感

2023-07-31 22:43:54 1

  引導語: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連續劇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觀《天狗》有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電影天狗觀後感篇一:天狗影評

  在影視鑑賞課上看了電影《天狗》,但並沒看到結局,於是回來後便上網找了資源重看了一遍。這是根據張平小說《兇犯》改編,由戚健執導的《天狗》獲2006年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影片,贏得當代年青人的肯定。

  一個戰場上的戰鬥英雄卻變成了連殺3人的兇手,這裡面究竟有著什麼樣的隱情?影片從尋找真相開始,2條主線並進。一方面是對案件的調查,一方面是對真相的回顧。

  護林員李天狗和妻、子踏入村子的時候,受到了廣大村民的熱烈歡迎並贈之於豐厚的禮品,李天狗在欣喜中開始了新的生活。然而熱情和禮品的背後是為了山上蒼天的古木,在李天狗發現這一事實並退回所受的禮品後,靠亂伐殺林而大發其財魚肉鄉裡的孔家三兄弟又設宴再次利誘,然而正直的天狗又一次拒絕了他的要求。從此,熱情變成了薄情,先斷水,再斷電。在那個西北的貧瘠之地,無水則無法生存,無奈之下,李天狗只得用自己的全部家當(700餘元)高價買來可樂和蠟燭度(轉載於::電影天狗觀後感)日,並一再寫信向上級組織反映,誰知信件卻一直被村裡人扣壓不發。接著孔家3兄弟又設計羞辱其妻子桃花、並將其兒子誘入深山,藉此威脅李天狗。家人忍無可忍,憤然離去。更大的陰謀展開了,3兄弟糾集一群人將李天狗暴打至昏死過去,3處刀傷、5處骨折,腸子都被捅出。從昏迷中醒來的李天狗,拖著傷痕累累的身軀,以頑強的毅力,艱難地爬回了護林點。他取下那杆老槍,再次以不可戰勝的信念,拖著自己的血軀趕到了山林。他鳴槍示警,在3兄弟向他撲來前,軍人的本能讓他只用3槍就解決了那3兄弟。結尾是

  光明的,李天狗成了植物人,很多年後,他的兒子也成了一名軍人並來到他的病床前,我們的英雄流下了淚水。

  從內容上看,《天狗》講述的是一個傷殘戰鬥英雄對抗地方惡勢力的簡單故事。此類故事在影視藝術中屢見不鮮,「戰鬥英雄」與「地方惡霸」是正邪分明的兩極,如果僅僅描述正邪的對立,那麼影片無疑會落入俗套。《天狗》的成功在於避開了劇情上的陳規舊俗,在正邪之間注入廣闊的人性空間,強調對處於正邪、黑白之間的人群及其思想的刻畫與表述。張平以現實的筆觸,深入又無情地剖析了當代中國民眾身上的痼疾。《天狗》對此實現了影視化的完整表達,以「群像」的方式讓觀眾看到中國人的自私、怯弱、偷生、蠅營狗苟等特點。

  從人物刻畫上看,這部片子中,富大龍飾演的李天狗做為正面的英雄,他信念的源泉來自於戰場,他的職責就是護林,就是保護國家的財產。作為父親他疼愛兒子、做為丈夫他深愛妻子,但為了國家的財產,他寧願家人和他一起受苦。朱媛媛演的妻子桃花顧小家而又明大義、潑辣而又精明的一面,在村長家和村長老婆打起來並逼出村長後,終於將上次沒還的紅包扔給了村長。雖然最後因為無法忍受村裡的環境選擇了離開。但他一直深愛這他的丈夫。孔家3兄弟,以長年累月盜伐國有山林大發橫財而富甲一方、稱霸鄉裡。上接官府、下壓百姓,視村民如魚肉。以村長為首的村民,長期在孔家3兄弟的壓迫下,不敢怒、不敢言,只有在得知老3最後沒搶救過來也一命嗚呼的情況下才敢說出真相。全村人都滿足於「吃國家公林」,安逸於自己的生活,甚至樂意活在孔家三兄弟的「地方王權」之下。村長最後「大

  爆發」,說出了心中積了多年的怨氣,也從側面反射出他的敷衍、苟活之道;看水房的「老闆筋」,好色輕義,唯利是圖,為掙小錢而不顧公平良心;小賣部的「厚眼鏡」,當狗子被斷水斷電時,乘機哄抬價格,為了蠅頭小利,不惜趁火打劫;劉全德受天狗幫助,老實巴交卻又膽小怕事。除了這些「有頭有眼」的人物外,幾處全村性的群眾場面也將國民性中的人云亦云等弱點暴露出來。

  除了思想的深刻之外,《天狗》成功留下了李天狗這一錚錚鐵骨的男子漢銀幕形象。就形象而言,富大龍與李天狗這個偉岸的人物有所差距,但已有的「軍人」經歷(他曾出演過《紫日》、《少年彭德懷》等片)使得他具有了軍人的氣質,讓他完全融入到影片之中,將一個落難英雄的無奈與堅強演繹得淋漓盡致。李天狗並無宏圖大志,只是戰爭的生死考驗讓他知曉責任與良知的意義。在孔家兄弟請客攤牌之後的回答極具真實感與衝擊力,言行舉止符合一個真正經歷過炮火洗禮的軍人形象。他在萬般無助下打了不理解的妻子,站在門口呆呆地看著妻兒離開時,嘴角在輕輕囁嚅。那欲言又止欲說還休的無奈讓我感動不已,真可謂「此時無言勝有聲」。朱媛媛在片飾演李天狗的妻子,這一角色最接近中國廣大農村婦女的形象,一方面盡力維護家庭的和諧團結,另一方面又免不了世俗之氣。她為了生存而不顧一切與村長妻子打架的一段,將一個蠻勁潑辣的村婦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影片的農村生活氣息濃厚,片中大多的群眾演員的表演不落痕跡,配合青一色的山西方言,營造出一個真實的偏遠山村。

  從臺詞上來看,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孔家的酒宴上,天狗豪爽的一口吞下一杯酒,直著眼說:好酒我喝過,茅臺!好煙也抽過,紅塔山!那是上戰場前師長給的,師長說了,弟兄們,對面的山是國家的山、林是國家的林,你們給我上去守住了,那怕只剩下一個,全連128個弟兄啊,只回來54個,我丟了一條腿,可我撿了條命。林子,是國家的,這是國家的文件,以前的不說了,現在開始按國家的辦。導演通過對這段臺詞的設計,反映了天狗的決心與無奈。以及天狗的兒子秧子對天狗說過的一句話:爸爸,那我以後做連長,幫你管著排長。記得當時看到這的時候非常感動,小孩子的話最真誠,秧子對於父親天狗似乎有著一種天生的崇拜,這段臺詞既反映了孩子對父親的崇拜與維護,體現了父子之間深厚的感情,同時似乎也為結局中秧子去當兵埋下了伏筆。秧子在病房裡對著沉睡的天狗叫了一聲:一班長。我覺得這是臺詞中最妙的一句之一,一句一班長既勾起了人們對前面那段感人對話,那個小小的承諾的回憶,同時似有若無的再次點出了天狗軍人的身份,同時又有著秧子對這樣英雄父親的崇拜,敬仰以及鼓勵。一句「一班長」包含了許多,許多……

  最後,我想用桃花的一句臺詞對天狗說一句:天狗,你比他們都牛!

  電影天狗觀後感篇二:觀《天狗》有感

  時至今日,每每想起電影《天狗》我都要清醒地提醒自己,他不止是英雄,他更是一個稱職的護林員。但是,看過電影的人無一不認為他是英雄,是什麼造就了他?沒有對比就沒有差異,李天狗做了盡職的護林員該做的事被捧上了英雄的地位,這意味著與之相比的是更低的社會道德底線。其中的緣由不得不令人深思。

  李天狗曾經是個戰鬥英雄,在戰場上被打殘了一條腿,回到地方後,組織安排他到偏遠的泮源村護林點,當了一名護林員。剛進泮源村時,整個村莊對李天狗熱情有加、送禮的人絡繹不絕,真可謂是民風淳樸啊。但是幾天後天狗巡山的過程中發現了令人觸目驚心的一幕!林場的一角遍地木樁,偷砍亂伐的現象如此嚴重!熱情質樸的鄉親們整天幹的竟然這種勾當!單純的天狗不知所措,只好挨家歸還了鄉親們的禮物,這令鄉親們感到十分丟人,紛紛罵起李天狗。而這一切不是結束,才是剛剛開始。他的舉動終於引出了村子中利益鏈的背後掌控者——三條龍兄弟。三兄弟擺酒席宴請李天狗,開出大價錢想將李天狗拉到他們麾下。但天狗是戰鬥英雄啊,死人堆裡爬回的命怎麼能被錢收買呢?因此李天狗拒絕了。天狗一家的苦日子也就開始了。

  他們不僅停了護林點的電,還斷了李天狗一家的水,被逼無奈天狗只好用微弱的薪水買奢侈品—可樂。在這個缺水的山村,簡直是不給人留活路!接著,三兄弟又把毒手伸向李天狗的家庭,他們打起李天狗妻子桃花的主意,在一個夜晚將桃花騙到水房裡,設陷羞辱。同時又將天狗的寶貝兒子騙進了深山,險些丟失。李天狗忍受著,但沒有屈服,他拿著一把步槍,拖著殘疾的腿,堅強地守護著山林。在這場力量懸殊的較量中,他堅持著軍人的信念。終於,為了驚天利潤,三兄弟良心磨滅,準備鋌而走險了。他們糾集了失去理智的村民將李天狗暴打一頓。在天狗昏死過去後,他們趁著夜色的掩護上山,開始準備終結名貴樹木的性命。李天狗從昏迷中醒來,他拖著傷痕累累的身軀爬回護林點,取下那杆步槍,爬到山林。在生命垂危之際,李天狗開了正義的三槍,懲罰了壞人,保護了古樹。

  天狗為了守護一個護林員起碼的良知和責任,被各種社會關係和力量推向絕境。看完以後全班都掩面長嘆。這個故事所傳遞的信息和意義是具有普遍性的。當今中國,正處於經濟市場化的大潮中,拜金主義、一切向錢看已實際上成為社會主導性的語境。飛速增長的物質財富逐步淘空了人們的精神和靈魂,一切傳統和現實的東西都在金錢面前被解構。這也許是我們必須要經歷的一個歷史階段。李天狗在本片中,作為一個「道德人」出現。他抗拒著金錢的誘惑,守護著一個護林員的底線,他守護的不僅僅是一片森林,而且還有良知、正義、理想、政策、法律、崗位、職責、人的道德底線及許多人都已不再看重的國家利益和人們應該共同遵守的社會共同價值觀。從古到今,認識真理、堅持真理的人永遠只是少數,絕大多數人只是根據利益原則來決定自己的行為舉止。守護的艱難根源於此。這究竟是人類的不幸?還是人類的無奈?但值得慶幸的是,我們還有李天狗,還有那些知道艱難但決不妥協的人。我們呼喚這些人,希望李天狗們的隊伍能逐步擴大。這是走向國際化的中國人所必須具備的國民素質。我們知道那很艱難。但是我們呼喚。

  觀看完這部電影,我意識到中國觀眾要清醒的看到,電影的功能不僅僅是娛樂,它應該還有審美、有認知、有教化。一部電影是否優秀,首先不是它的科技含量和視聽奇觀,而是它的人文含量和對社會生活、對人性刻化的深刻程度。《天狗》這樣的電影很好,又一次向我們展示了一名共產黨人該有的堅守,我們當以天狗為榜樣,人人爭當天狗,也就是人人恪盡職守。天狗方能死而無憾,方能對得起天狗受的萬般委屈。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