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真正的礦物學之父(土壤礦物學奠基人)
2023-08-03 20:53:42
熊毅,著名土壤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我國土壤膠體化學和土壤礦物學的奠基人。在土壤物理化學、土壤礦物學、鹽漬土改良、土壤發生學、土壤肥力和土壤生態學研究方面有較深的造詣。他在黃淮海平原的治理工作上作出了重大貢獻。
終身成就
熊毅,土壤學家。貴州省貴陽市人。
1932年畢業於國立北平大學農學院(今中國農業大學),獲學士學位。
1949年獲美國密蘇裡大學碩士學位。
1951獲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博士學位。曾任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所長。
對土壤化學、土壤物理、土壤礦物、土壤改良、土壤發生分類、土壤肥力及土壤生態環境等進行了研究;土壤膠體的研究,對闡明土壤的性質、土壤肥力實質和土壤發生特性有重要意義。
出生東瀛
熊毅,字其毅,1910年4月13日出生於日本東京。
父親熊繼成是早年留學日本的農學家,1911年回國,曾任貴州農業學校校長,農場場長,貴州省墾植局長、蠶桑局長,貴州省農會會長等職。
熊毅從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養成用功讀書的習慣,萌發了科學救國的思想。在中學時,對數學和物理很感興趣,曾想學工。
1925年,畢業於貴州省立第一中學,因其父親病故,年僅15歲的熊毅來到北平當時著名書畫家姚茫父(又名姚華)舅舅家。
在舅父的鼓勵下,他考進北平大學農學院預科,兩年後進入本科,在土壤學教授劉和的教導及其影響下,對土壤學產生了很大的興趣,認識到當時中國的最大問題是吃飯問題,也就是要多生產糧食,而多生產糧食要靠肥料,所以,他選擇了農業化學系。1932年大學畢業,獲學士學位。同年被推薦到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壤研究室工作。
歸國建設
40年代中期,熊毅研究農業生產問題,通過調查研究,發表了《江西紅壤之性質及其改良》(1946)等論文。
1945—1947年,熊毅擔任了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壤研究室主任,除繼續進行研究工作外,還撰寫了《土壤工作十五年》(1946),全面概述了中國土壤科學研究初創時期的工作概況、學術貢獻及事業的推進。
這一時期,中國土壤科學的主要研究內容包括中國土壤分布概況,分省土壤圖之編制,土壤之垂直分布,土壤分類工作,土壤分層方法,土壤學與新生代地質學間之聯繫,水稻土性態,鹽漬土概性。漠境土壤性質及其分類,土壤粘韌性及其應用,土壤膠體礦質成分在土壤生成學中之應用,土壤指示植物及作物土宜,華南土壤施用磷肥效果,土地分等,土壤肥力等。
熊毅參加工作後,他的研究工作涉及到鹽漬土概性、土壤膠體、土壤發生分類、土壤化學性質、水稻土性態等方面,說明他知識面的寬廣和對事業的追求,為他以後研究事業的發展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赴美深造
1947年,他獲得中華文化教育基金的資助赴美深造。在國際土壤學權威密蘇裡大學馬歇爾(C.E.Marshall)教授指導下,從事土壤礦物研究。
1949年獲碩士學位;後轉到威斯康星大學,又在傑克遜(M.L.Jackson)教授指導下,從事土壤膠體研究。
1951年獲博士學位。
熊毅獲得博士學位之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已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他思念著故國鄉土,懷著赤子之心,繞道日本,於1951年8月回到日夜懷念的祖國。
到廣州後,看到了新中國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心情十分激動,決心報效國家,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努力工作。
他十分重視辦好學術刊物,自美國留學歸來後,他一直擔任《土壤學報》主編,1958年又創辦《土壤》雜誌,並且擔任主編,晚年還擔任《生態學雜誌》副主編和《環境科學》主編。
他親自審稿,嚴格把好刊物質量關,並對編輯人員嚴格要求,耐心指導,經常鼓勵他們做好本職工作。他常說:「學術期刊是整個科研工作理論聯繫實際的橋梁,編輯人員是建成橋梁的螺絲釘,你們要把這座橋梁架好。」
組織科研
在科研組織方面,熊毅也有豐富的經驗,他能博採眾長,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組織和支持新領域的開拓,促進聯合與協作,推動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和發展。
此外,對科技人才的培養和使用,他一直是十分重視的。在工作中培養了一批業務骨幹,有些已成為學科帶頭人,還親自培養了研究生10多人,其中有一名博士生。
他對年輕人總是諄諄教導,誨人不倦,並要求他們聽黨的話,服從國家需要,在學術上「一要立志,二要勤奮好學,三要獨立思考;四要集思廣益。」熊毅主張:「因才施用,對科技幹部的考核,不僅考核單學科的成績,而且要注重於研究的深度,還要考察研究的廣度和廣泛的適用性」。
面對國家建設中有許多大量的綜合性任務需要解決,他認為:「需要培養一些橫向科學人才,既需要懂得一些社會科學的自然科學家,也需要懂得一些自然科學的社會科學家,並加強各學科之間的橫向聯繫與滲透,培養大批基礎紮實、知識面廣,能向邊緣科學和綜合科學進軍的人才,這是一個迫切任務」。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幾十年來,他為祖國培養了大批土壤學專門人才。
關注雨果科普,關注科學趣聞!
歡迎關注頭條網「雨果科普」平臺
雨果科普
hugoscience
百度貼吧:雨果科普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