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卦卦象是什麼(易經乾卦第一詳解)
2023-08-03 13:43:19
乾卦什麼意思。
乾卦,是周易 易經學說專用名詞,是易經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上上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卦辭,元亨利貞。乾卦主顯,是「顯學」,坤卦主隱,是隱學。兩卦不可分割,乃是一個整體,是萬物運動最本質的過程。乾卦講的是一個事物從發生到繁榮的過程,即春生--夏長,與坤卦相反,坤卦講秋收冬藏的過程。
原文如下:第一卦 乾 乾為天 乾下乾上 乾,元亨利貞 初九:潛龍勿用。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九四:或躍在淵,無咎。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九:亢龍有悔。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鹹寧。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潛龍勿用,陽在下也。見龍在田,德施普也。終日乾乾,反覆道也。或躍在淵,進無咎也。飛龍在天,大人造也。亢龍有悔,盈不久也。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 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 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何謂也? 子曰:「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乎。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也,可與幾也。知終終也,可與存義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而無咎矣。」 九四曰:「或躍在淵,無咎。」何謂也? 子曰:「上下無常,非為邪也。進退無恆,非離群也。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故無咎。」 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也? 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溼,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平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上九曰:「亢龍有悔。」何謂也? 子曰:「貴而無位,高爾無民,賢人在下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潛龍勿用,下也。見龍在田,時舍也。終日乾乾,行事也。或躍在淵,自試也。飛龍在天,上治也。亢龍有悔,窮之災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潛龍勿用,陽氣潛藏。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終日乾乾,與時偕行。或躍在淵,乾道乃革。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龍有悔,與時偕極,乾元用九,乃見天則。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六爻發揮,旁通情也。時乘六龍,以御天也。雲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潛之為言也,隱而未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九三,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無咎。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起明,與四時合起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下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惟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為聖人乎?
白話解析:
初九①:潛龍勿用②。 【白話】筮得乾卦,佔得初九,就應該象臥龍那樣,潛伏隱居,不用於世。 【注釋】①初九:爻名。《周易》六十四卦各由六爻構成,其位自下而上,名曰:初,二,三,四,五,上,本爻居卦下第一位,所以稱「初九」,九,代表陽爻。六,代表陰爻。②潛龍勿用:爻辭。潛龍,爻象。潛,潛伏。「初九」一陽在下,故謂「潛」,龍:古代神話中神奇剛健的動物,《周易》取之為「乾卦」六爻的象徵物。潛龍勿用,比喻聖人、君子、學者不為世俗所移易,隱伏晦養,深臥韜光以俟時機。 【講解】龍,古代中國傳說中的神物,中國神秘文化的核心,中國古代帝王的象徵。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能陰能陽、能幽能明、能大能小、能細能巨、能屈能伸、能短能長、能下能上、能臥能飛,既能雲變、蛇變、魚變,又能鳥變,唯所欲化,而不失其本形的神能之至的靈物。 【說明】第一爻是事物的發端,位卑力微,須養精蓄銳,其目的在於進一步發展。因此《乾·初九》誡以」勿用「,實為時機未到,暫行潛藏而已;一旦形勢許可,就要步步進展,以達」飛龍在天「的境界。 九二:見龍①在田,利見大人②。 【白話】筮得乾卦,佔得九二,龍出現在田野,利於拜見大人。 【注釋】①見龍:現龍,龍現。見:現,顯現,出現。②大人:一般有兩種含義,其一指有道德有作為的人,其二指有道德並居高位的人,這裡指第一義。 【講解】九二,是數與位的結合。九,是筮策數,四象之一,陽爻的象徵。二,是爻位。陽爻居於卦下第二位就叫做「九二」。第二位居於下卦的中間不偏不倚。由第一爻潛伏而進入第二爻顯現,所以叫「見龍」。二於三才為地道,地上即田,因此稱作「在田」。「見龍在田」是自然之象,「利見大人」是指導問卦人行為的佔語。 【說明】九二陽剛漸增,頭角出露,邁開了重要的一步,雖距離最後成功尚遠,但居中不偏,已經具備成功的素質,固有」大人「之稱。 九三:君子①終日乾乾,夕惕若②,厲無咎③。 【白話】九三,君子整天健強振作不已,直到夜間還時時警惕慎行,這樣,即使面臨危險也可以免遭咎害。 【注釋】①君子:與」大人「意思相近,指有道德者,往往也兼指居於尊位者。②惕:警惕。若:助詞,無意義。 乾乾:健而又健。③厲:危也,咎:病也。 【講解】從卦位說,三於三才為人道。終日鍵鍵,是陽剛進取不倦的人道原則之一。陽爻而得陽位,故稱君子。君子遵守人道原則,不斷進取,便能化險為夷,轉危為安。 九四:或躍在淵①,無咎。 【白話】筮得乾卦,佔得九四,或者騰躍上進,或者退處在淵,必無咎害。 【注釋】①或:用作副詞,表示不確定之意。本句省略主語」龍「。 【講解】九四以陽爻居於陰位。九,陽爻。四,陰位。陽象徵前進,陰象徵後退。有魚在深淵之中,象徵進退未定。從卦上體來說,四居於上卦的最下一爻,居上卦則欲前進,居上卦之下爻,則又未必迅速前進,也是進退未定之象。所以斷之以「無咎」。 【說明】《周易》的第三第四爻,均處於比較難處的低位;三雖居於下掛之上,但未升至上掛;四雖已進入上卦,卻又居於上卦之下。這兩種位置若處之不妥,往往導致下受詆,上遭壓,所以《繫辭下傳》指出」三多兇「,」四多懼「。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①。 【白話】筮得乾卦,佔得九五,其卦象為飛龍在天,其佔語為利見大人。巨龍高飛天上,利於出現大人。 【注釋】①大人:指有道德並居高位者。與」九二「所稱大人有別。 【講解】九五剛健居中得正以居尊位,就象以聖人之德居聖人之位一樣。九,陽爻。五,陽位。五在三才之中為天道,天位。易卦每卦六爻,初爻、二爻為地道,三爻、四爻為人道,五爻、上爻為天道。鍵卦六爻,只有第二爻和第五爻得中,所以都有「利見大人」之佔。 上九:亢龍有悔①。 【白話】筮得乾卦,佔得上九,其卦象為「亢龍」,其佔語為「有悔」。 【注釋】亢:kang,過甚,嫉妒。曰」窮高曰亢「。此處形容龍飛到極高的程度。悔:悔恨,其勢已過,有所追悔。 【講解】事物的發展,物極必衰。」亢龍「高飛窮極,勢必遭受挫折。朱熹曰:」當極盛之時,便須慮其亢。「
卜卦麼……其實我不太了解 總之不同卦象有不同解釋的
易經中的乾卦代表什麼?為何要用馬來表示?
在我們中國的古代有太多的奇人異事,其中我們最為讓人所熟知的就是佔卜算命,測吉兇禍福的方法。這種東西相傳最早出自《周易》,而後就受到了許多的人去學習和掌握,其中也不乏很多精通此道的天才。例如諸葛亮、袁天罡、劉伯溫等等。但是依然有許多人對其中的原理不了解。例如有人問易經中的乾卦代表什麼?為何要用馬來表示?卦象中的乾卦代表天,而乾卦意思是主動,陽剛的意思,正好與相對應。
其實我們的卦象並不是一個非常準確的東西,不能說是什麼,只能夠把卦象做一個類比。面對這樣的卦象我們只能夠往我們所需要的的事物上面去理解,才能夠得出我們想要的結果。在我們的乾卦上,六個陽爻代表十分重的陽氣,也許有許多的人不能夠理解到爻的概念,這就好像是我們的二進位中的零和一,而爻就代表的是一,這樣對於卦象來說六個一已經最具有陽氣了。
所以在先天八卦中,乾卦就是代表主動、正義、強健之類的一個意思,面對這樣的卦象,我們在動物中也可以尋找到一個與之相對應的。這就是一種類像的思想。而在動物中,古人一直認為馬是最有陽剛之氣,最符合乾卦的,所以就選擇馬來對應乾卦。
其實卦象還能夠對應更多地事物,並不是單指一種東西,例如當我們利用卦象佔卜測吉兇時,我們所問不同的事情,而得出的結果也就不一樣,當我們算家庭情況時,如果出現乾卦,那麼就代表有很大的可能性與家庭成員中父親這個角色有關,因為我們的乾卦代表天,而一直以來就認為父親就是家裡的天。《易經》是一本神奇的書,如果有時間可以作為興趣去看一看。
乾坤八卦裡的乾卦是什麼?
一、 乾卦
八卦序數:一
屬性:金
卦象:乾為天 天風姤 天山遁 天地否 風地觀 山地剝 火地晉 火天大有
天時:天、冰、雹、霰。
地理:西北方、京都、大郡、形勝之地、高亢之所。
人物:君、父、大人、老人、長者、官宦、名人、公門人。
人事:剛健武勇、果決、多動少靜、高上下屈。
身體:首、骨、肺。
時序:秋、九十月之交、戌亥年月日時、一四九年月日時。行位「一四九」即此人在兄弟中排行是「老大或老四或是老九」。 數目「一、四、九」此可以是「一月、四月、九月之令」或數「是一、是四、是九」。
動物:馬、天鵝、獅、象。
靜物:金玉、寶珠、圓物、水果、剛物、冠、鏡。
屋舍:公廨、樓臺、高堂、大廈、驛舍、西北向之居。
家宅:秋佔宅興隆、夏佔有禍、冬佔冷落、春佔吉利。
婚姻:貴官之眷、有聲名之家、秋佔宜成、冬夏佔不利。
飲食:馬肉、珍味、多骨、肝肺、幹肉、水果、諸物之首、圓物、辛辣之物。
生產:易生、秋佔生貴子,夏佔有損,坐宜向西北。
求名:有名、宜隨朝內任、刑官、武職、掌權、天使、驛官、宜西北方之任。
謀旺:有成、利公門、宜動中有財、夏佔不成、冬佔多謀少遂。
交易:宜金、玉珍寶珠貴貨、易成、夏佔不利。
求利:有財、金、玉之利、公門中得財、秋佔大利、夏佔損財、冬佔無財。
出行:利於出行、宜入京師、利西北之行、夏佔不利。
謁見:利見大人、有德行之人、宜見官貴、可見。
疾病:頭面之疾、肺疾、筋骨疾、上焦疾、夏佔不安。
官訟:健訟、有貴人助、秋佔得勝、夏佔失理。
墳墓:宜向西北、宜乾山氣脈、宜天穴、宜高、秋佔出貴、夏佔大兇。
方道:西北。
五色:大赤色、玄色。
姓字:帶金旁者、商音、行位一四九。
數目:一、四、九。
五味:辛、辣。
阿彌陀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持之以恆、有求必應。
《易經》中「乾卦」,乾是什麼意思,乾卦有哪些講究?
乾的意思是:指事物從生長到強盛到衰落的一個過程。乾卦是六十四卦之首,全陽為乾、全陰為坤,乾卦大象是健,剛健中正之意。
周易·易經·乾卦的原文
《卦》 乾:元 亨 利 貞 「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 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 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初九曰:「潛龍勿用。」 何謂也?子曰: 「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而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乾龍也。」
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何謂也?子曰: 「龍德而正中者也。 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何謂也?子曰: 「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可與幾也。 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 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而無咎矣。」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何謂也?子曰: 「上下無常,非為邪也。 進退無恆,非離群也。 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故無咎。」
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何謂也?子曰: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溼,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 聖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上九曰:「亢龍有悔。」 何謂也?子曰: 「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乾龍勿用,下也。 見龍在田,時舍也。 終日乾乾,行事也。或躍在淵,自試也。飛龍在天,上治也。 亢龍有悔,窮之災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乾龍勿用,陽氣潛藏。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終日乾乾,與時偕行。 或躍在淵,乾道乃革。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龍有悔,與時偕極。 乾元用九,乃見天則。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 利貞者,性情也。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 大矣哉!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 六爻發揮,旁通情也。 時乘六龍,以御天也。 雲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潛之為言也,隱而未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君德也。
九三, 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 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九四, 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 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無咎。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 先天下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 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 況於鬼神乎?
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唯聖人乎? 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
《易經》中的乾卦到底是什麼意思?
易經六十四卦之第一卦乾為天剛健中正上上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這個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疊。象徵天,喻龍(德才的君子),又象徵純粹的陽
和健,表明興盛強健。乾卦是根據萬物變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貞」為卦辭,示吉祥如意,教導人遵守天道的德行卦辭乾·元亨利貞。
《子夏傳》說:元為原始之意;亨為開通之意;利為和諧之意;貞為貞固之意。
元,寓意事物的起始或基礎;亨,寓意事物的生長和壯大;利,寓意事物的創造與收穫;貞,寓意事物的趨正與靜止,發展「過程」的結束。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鹹寧。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這是對「元」的解釋,意思是,蓬勃盛大的乾元之氣,是萬物所賴以創始化生的動力資源,這種剛健有力、生生不息的動力資源是統貫於天道運行的整個過程之中的。
「雲行雨施,品物流行。」這是對「亨」的解釋,意思是,由於乾元之氣的發動,得到陰氣的配合,雲化為雨潤降於下,萬物受其滋育,茁壯成長為各種品類,暢達亨通。
「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大明」指日,象徵天道的運行。「六位」指一卦六爻所表示的六個時位。乾卦六爻,初爻為始,上爻為終,六個時位就是六個特定的時空環境。全句是說,天道的運行適應六個不同的時空環境,遵循由始到終的發展程序,表現出不同的方式,初爻為潛,二爻為見,三爻為惕,四爻為躍,五爻為飛,上爻為亢,好比駕御著六條巨龍在浩瀚的天空自由翱翔。「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這是對「利貞」的解釋。「乾道」即天道,天道的變化使得萬物各得其性命之正。天所賦為命,物所受為性,萬物由此而具有各自的稟賦,成就各自的品性,呈現一幅儀態萬方、豐富多彩的世界圖景。這幅圖景並不是混亂無序、矛盾衝突的,而是通過萬物協調並濟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最高的和諧,稱之為「太和」。天道的變化長久保持「太和」狀態,而萬物各得其性命以自全,這就是「利貞」了。
「元亨利貞」為乾之四德,是天道的本質,核心就是一個生字。《繫辭》說:「天地之大德曰生。」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可以區為分四個層次歷然的階段,元者,萬物之始;亨者,萬物之長;利者,萬物之遂;貞者,萬物之成。與四時相配,元為春生,亨為夏長,利為秋收,貞為冬藏。這個動態的過程發展到貞的階段並未終結,而是貞下起元,冬去春來,開始又一輪的循環,因而生生不息,變化日新,永葆蓬勃的生機。
「首出庶物,萬國鹹寧。」這兩句是指把天道運行的規律應用於人事所創造的業績。「首出庶物」是就物質生產的管理而言的,「萬國鹹寧」是就社會的管理而言的。《周易》認為,天地無心而成化,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無思慮,無目的,儘管通過自然的運行「保合太和」,卻不會有什麼自覺的管理行為,管理行為是人類所特有的,必須設定一個價值取向和管理目標,自覺地經營謀劃,合理安排。天地無心,人類有心,天地無為,人類有為,這是宇宙的自然史與人類的文明史的根本區別所在。管理之所以必要,是因為天能生物而不能辨物,地能載人而不能治人,天與人各有不同的分職。管理之所以可以,是因為人類可以推天道以明人事,順應自然界的和諧規律來參贊天地之化育,促進事物的發展,在物資生產方面可以「首出庶物」,促進物產豐富,經濟繁榮,在社會方面可以「萬國鹹寧」,促進政通人和,天下太平。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象傳》是對卦象和爻象的解釋,解釋卦象的叫做《大象》,解釋六爻之象的叫做《小象》。乾卦的卦象為天,天道的運行剛健有力,作為參與管理的君子觀此卦象,推天道以明人事,接受自然法則的啟示,應該把天道的剛健有力轉化為自己的主體精神和內在品質,自強不息,奮發有為,積極進取,迎難而上,在管理行為中始終堅持,貫徹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