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關於十五歲的笑臉觀後感600字

2023-08-05 09:53:53

  【篇一】

  昨日,與千餘名學生在流動影院裡觀看了電影《十五歲的笑臉》,學生們哭了,我也幾度淚流。

  電影講述的是一個讓全校老師「談虎色變」的班級,初三新學期英語老師程濤擔任班主任後,為了展現自己的工作業績,為了在這群處於叛逆期不諳世事的「小孩子」心中樹立起自己的威嚴,他總是擺出一副「師長」的架子,極力用沉重的課業負擔壓制孩子們對自由的渴求和天性的釋放,卻遭到了強烈的「抵抗」和反對。無奈,為了在心理上與學生們拉近距離,他設法通過班級的Q群長期「潛伏」,得到了平日教學中根本無法獲得的每一位學生的信息。在學校組織的籃球賽中,全班同學齊心協力,Q群中的字字句句都讓程濤深刻地了解到孩子們積極向上的內心世界。於是,他開始改變,孩子們也在老師、家長和社會的目光中一天天成長。

  電影具有濃鬱的時代背景和現實意義,勾勒出一副多彩的教育畫卷,教育管理者的兩種教育思想、失親家庭的教育、家長對教育的片面理解、教師的苦苦追尋與探索盡在其中,電影表達了學生對接受什麼樣的教育的渴望,表達了對理解他們、真心愛護他們的老師的喜愛與尊敬,也告訴我們教師如何適應時代發展和學生變化,改變僵死的師生關係,以生為本、平等的和學生相處,先育人,再教書。

  長期以來,教育質量一直以來被認為是教育的生命線,通過這部電影以及自己的教育實踐,我對教育生命線也有了新的認識,對教育質量也有了新的看法。

  教育質量的高低優劣,首先應當看學生的禮儀、品德、健康狀況,沒有健康的身體,我們教育出的學生就是廢品;沒有良好的品德,我們的學生就是危險品;沒有好的成績,他們頂多是個次品。我們老師和家長都要擁有這個基本認識。

  如果說師生關係是教育質量的生命線,不無道理。電影中程濤老師的轉變,實質上就是師生關係上的轉變,學生被班主任程老師的愛心與教育深深感動,轉變了學習態度,全班凝聚了起來,品德和靈魂得到提升,也取得了學習成績的飛躍。這才是教育的本來面目和基本規律。很多時候,我們連最基本的古訓「尊其師方能信其道」都忘記了。

  實踐證明:教師的尊重與愛是保證良好師生關係的前提和基礎,是優化師生關係的最有力武器。唯有如此,才會有優質的教育,才會有優異的教學成績。從教師的職業幸福感來講,學生喜歡你、尊敬你、親近你、信任你、想著你就是學生最珍貴的回報,也是良好師生關係的體現。

  影片中考9分的朱子敬作為主人公之一,籃球打得超級棒,單親家庭,極富孝心和正義感,和我們生活中的特殊學生一樣稜角分明,他們是師生關係處理中的關鍵,不能被忽視,必須重視,只有平等對人、全面育人,才會形成好班風、好學風,進而形成好校風。

  當學生們跑進雨中,有節奏的拍打身體,哭著大喊班主任的名字,觀眾都哭了,被這純潔的師生情感生生得打動了。而此時,每位觀眾都在想些什麼呢?

  我想,我是不是再爭取一次機會,在當一回班主任,回歸教師最珍貴的生產過程呢?

  應該是的。

  【篇二】

  天氣格外明朗,陽光輕輕搖曳在地板上,在這種氛圍下觀看《十五歲的笑臉》,無疑給心情塗抹了一層亮色。

  《十五歲的笑臉》講述的是初三一班的故事,一個新來的班主任程濤與一群調皮搗蛋的學生「你爭我鬥」的故事,中間也穿插著學生家庭的難言之隱。電影的主線圍繞著學校的籃球賽進行。程濤深刻的感受到孩子們齊心協力的精神,被學生積極向上的心態所感染,學生們也在老師的鼓勵、父母的關懷中漸漸成長。

  我們的十五歲似乎也沒什麼不同的,在清爽的早晨,騎著單車踏上追逐夢想的旅途;在短暫的課間,趴在課桌上小憩,成群結隊地在窗外的欄杆邊歇息,放鬆緊繃了一節課的神經;在汗流浹背的體育課上,好友及時遞來一瓶清涼的礦泉水;在夜幕低垂時,踏上回家的路,那時我們早已飢腸轆轆;在窗外華燈零星時,我們還在皺眉思索難題,邊上還有一杯溫熱的牛奶。這是電影裡的十五歲,這也是很多人一起奮鬥的十五歲的真實寫照。

  電影的一幀幀畫面讓我浮想聯翩。中考絕不是旅程的結束,而是一段新的路程的開始,它決定不了以後的我們會處在什麼位置,生活是富足還是落魄,但它證明著我們三年在一起經歷的點點滴滴,證明著我們一千多個日日夜夜的努力奮鬥。中考成績雖敘不出三年奮鬥和成長的所有璀璨,但的確是我們為其拼搏流汗的程度的表現,每一個發奮努力的背後必有加倍的賞賜。多年以後,我們可能會笑著說起,那年我們曾為了中考夜不能寐,這樣想來,我們若是盡心盡力的去做,已不留下遺憾。無論生活多麼辛勞,成長多麼苦澀,青春的我們,再累也要笑著奔跑!

  電影給予我許多,十五歲的我最想說的是:永難忘第一次與你們相逢在七年級的教室,那年你們十三歲……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