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最美教師觀後感【最新】

2023-08-05 22:31:27 3

  最美教師頒獎典禮,通過對一組優秀教師感人事跡的刻畫,講述「中國好老師」如何用知識改變人生、改變貧困,突出表現「陽光美麗、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成績顯著」的時代教師新形象。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觀後感,供大家參考。

  最美教師觀後感20xx【1】

  滿含激情,我觀看了由xx電視臺舉辦的xx年大型公益活動最美教師頒獎典禮,一個個真摯、淳樸、勇於奉獻的教師形象讓我感動,他們的無私奉獻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裡。作為一名教師,無論身在何處,都要心繫我們的教育事業,都要心繫我們所教的每一位學生。他們做到了,為了自己的教育事業,為了自己的學生,他們付出著自己的努力,他們犧牲者自己的健康,他們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同樣他們還洋溢著自己的微笑。

  雖說都是教師,由於學生的不同,教師要付出的努力也就有所不同。最令我驕傲和自豪的是我的家鄉洛陽從事特殊教育的最美教師——劉xx。她面對的學生都是一些殘疾人:有的聾啞,有的智力有明顯的缺陷,可是她沒有放棄任何一個孩子。雖然這些孩子不可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樣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是劉老師教給他們基本的生活技能,最起碼當他們走向社會的時候有一技之長,能夠養活自己,也能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她們做到了,這些畢業後的孩子融入了社會,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其中,她所教過的學生王啟升曾獲xx年雅典特奧會桌球比賽的金牌。從孩子們的成績中我看到了劉老師無私的奉獻精神,是她讓這些不能正常學習的孩子實現了自己的價值。她這樣又當媽又當老師,影響了我,我們的孩子都是那樣天真、活潑、可愛,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會少付出很多,可是我們做好了嗎?以後我會盡最大的努力讓自己做到最好。

  還有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留守兒童的媽媽」的老師王xx、被學生稱為「知心姐姐」、「第二母親」的老師王xx、致力於殘疾人公益事業的美術教師王xx、以「愛」為主線,先當父母,後當老師的仝xx、帶病堅持工作的畢業班教師白冰、勇於支教的教師劉xx、並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的教師張xx、37年紮根山區的教師張錦xx……他們都為了自己的教育事業,為了自己的學生奉獻著、勞累著,但是他們同樣也幸福著。他們的精神感動著我、感染者我,同時激勵著同為教師的我,讓我也奉獻於我的教育事業,讓我的學生也都能吸取更多的知識,獲得更多的快樂。

  這些最美教師是我教育道路上的指明燈,他們時刻督促著我要全心全意對待自己的工作,對待自己的學生,讓我們的教育事業更加光輝、更加燦爛。

  最美教師觀後感20xx【2】

  觀看了「尋找最美鄉村教師」,那些平凡卻又偉大的教師們的感人事跡讓我內心深受震撼,仿佛接受了一場心靈的洗禮。那些令人尊敬的教師們的人生經歷,看似迥異,卻也有著極大的相似之處,那就是在這個光榮稱號的背後,他們都飽嘗了常人無法想像的辛酸,卻贏得了學生的獨特的愛。

  2009年8月底,27歲的女大學生鄧麗放棄高薪職位,參加了省農村教師資助行動計劃。分配學校時,鄧麗堅持選擇了素有「恩施的青藏高原」、「屋脊小學」之稱的鶴峯縣中營鄉高原小學。當時的高原小學有7名男老師,人均年齡超過50歲。鄧麗到來之後,開起普通話教學和英語課,並肩負起一個班的班主任、一個年級的語文、四個年級的英語加上全校音樂課的教學重任。為了讓班上患先天性聾啞的兄弟倆更好地學習英語,鄧麗嘗試用自創手語跟他們交流。學期末,兄弟倆的英語成績從20多分提高到70分左右。在地處深山、氣候嚴寒的學校,孩子們沒有熱水洗澡,鄧麗和鄉親們一起動手改建了學校第一個洗澡間。一到嚴冬,生爐火、給學生洗澡、批改作業,臉上、手上滿是凍瘡的她,常常忙到深夜才能入睡。為了能改變孩子們的條件,鄧麗與外界多方聯繫,愛心人士先後為孩子們送來了新桌球臺、籃球、課桌椅、新書包等;去年10月,這所學校的孩子們在全國率先吃上「免費午餐」。「我所做的,只希望給孩子們帶來改變,希望他們有個開心的童年!」面對央視記者的採訪,樸實的鄧麗道出了這樣一個再簡單不過的追求。

  西藏自治區墨竹工卡縣日多鄉中心小學教師宋玉剛。1997年,年僅22歲的宋玉剛從拉薩師校畢業,分配到拉薩市墨竹工卡縣日多鄉中心小學。宋玉剛的事業就這樣開始了,上課、備課、改作業、關照孩子們起居、個別輔導、家訪……宋玉剛忙得不亦樂乎,許多時候忘記了吃飯,餓了就買些方便麵。細心的藏族老師看見了,便邀請宋玉剛到他們家吃飯,拿出酥油茶、風乾牛肉等招待他。宋老師說:「我喜歡這個只有兩千多人的鄉,即使有機會調走我也不想走,我只是希望能儘自己的一份力量讓學生的成績能越來越好」。

  在這樣一個所謂的「人往高處走」的年代,宋玉剛真的選擇了往高處走,他奔的是海拔高的西藏。有過常識的人都知道,像我們在東部生活慣了的人,到了西藏那高海拔的地方,生活都很困難,就會面臨很多的艱難和困苦。我們周圍也有到西藏去支教的,但是他們僅僅只是一年或是幾個月,而宋玉剛卻一呆就是五年,並且他還會永久地呆在那裡,因為他把家都安在那裡了。

  「馬背上的校長」徐德光所在的扇子林小學地處貴州原始森林的大山深處海拔在1500米以上。為了孩子們上學少走點路、少些危險僅憑一把鐮刀披荊斬棘徐老師硬是用雙手打開了一條山路。一日又一日一天又一天徐老師和自己的老夥計白馬將水泥沙子一點點運上山一點點鋪就了孩子們走出大山的希望之路。馬背上的徐老師雙手因為長時間握鐮刀割草砍樹殘廢了徐老師的白馬因為一次雨天護送學生回家滾落山崖,樹枝扎傷了一隻眼睛幾近失明,這一人一馬依舊走在山路上……

  吳金城老師,29歲的哥哥老師,負責了3個年級48個孩子的所有課程。一人擔起校長、老師、管理員、維修工、營養師、護衛等學校的全部職責。大學畢業後,吳金城最終選擇在家鄉禾庫鎮茶寨小學當個代課老師,每天拿起鋤頭當農民,放下鋤頭當老師。他用自己的青春和熱情,為孩子們鋪起了一條走出大山的路。他是孩子們心中最美的哥哥老師。感動之處在於:每天早上花了三個多小時做豆腐,只賺了幾塊錢,而且無怨無悔,願意為孩子付出一切。

  馬復興在出生四個月時摔到火炕裡燒毀了雙手,但這個沒有雙手的老師,卻是全校師生最佩服的人。因為他穿針走線、書寫繪畫、打球做飯樣樣在行。因為沒有雙手,為了能夠和健全老師一樣站在講臺上教書育人,馬老師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我能行」是馬復興最常說的話,www.3lian.com他從不輕易請求別人的幫助,他是生活中的強者。他用自己克服身體殘障、自立自強的切身經歷感染孩子們,讓孩子們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他用自己克服重重苦難的親身經歷教育孩子,以其自強不息、堅韌不拔、永不服輸的人格告訴孩子們怎樣成為生命的強者,怎樣克服人生的苦難。苦難給了馬復興太多的打擊,卻成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每一篇教案,每一堂課,他從不投機取巧,完整、漂亮的板書、繪畫伴隨著那雙帶血的殘臂在黑板上飛舞,他的樂觀自信、他的堅韌頑強、他的一絲不苟時刻震撼著孩子們的心靈。馬老師的一腔深情、一雙巧臂,為孩子們樹起了人生的標杆,他是孩子們心中當之無愧的最美老師。

  這群可愛的可敬的鄉村教師,他們強大的責任感與奉獻精神都很好地詮釋了教師的真正意義。我們常提教育,常常討論怎樣的教育才是最好的。看了他們,我才真正明白教育就是身體力行,就是言傳身教。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孩子們,什麼是人世間的大愛,什麼是真正有意義的人生。人生,短短數十載,可以有許多種度過的方式。他們選擇了一條艱難的路,可就是這條路,照亮了許許多多孩子們的路。什麼叫「蠟炬成灰淚始幹」,什麼叫「春蠶到死絲方盡」,這些詩詞準確地表達著我們內心的感受。

  我們作為師範生,教師將會是我們未來的職業,畫面中的最美鄉村教師,一個個樸實,真摯,感人,這無疑是對於我們一場靈魂的洗禮;最美鄉村教師,她們用執著與博愛,書寫了人間真愛,印證了平凡中的平凡;最美鄉村教師,美在大愛,大愛無痕,大愛無疆,只有真正的愛我們的學生,愛我們的事業,才會做好本該屬於我們的一切,才會無愧於這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最美教師觀後感20xx【3】

  滿含激情,我觀看了由XX電視臺舉辦的20xx年大型公益活動最美教師頒獎典禮,一個個真摯、淳樸、勇於奉獻的教師形象讓我感動,他們的無私奉獻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裡。作為一名教師,無論身在何處,都要心繫我們的教育事業,都要心繫我們所教的每一位學生。他們做到了,為了自己的教育事業,為了自己的學生,他們付出著自己的努力,他們犧牲者自己的健康,他們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同樣他們還洋溢著自己的微笑。

  雖說都是教師,由於學生的不同,教師要付出的努力也就有所不同。最令我驕傲和自豪的是我的家鄉洛陽從事特殊教育的最美教師――劉XX。她面對的學生都是一些殘疾人:有的聾啞,有的智力有明顯的缺陷,可是她沒有放棄任何一個孩子。雖然這些孩子不可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樣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是劉老師教給他們基本的生活技能,最起碼當他們走向社會的時候有一技之長,能夠養活自己,也能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她們做到了,這些畢業後的孩子融入了社會,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其中,她所教過的學生王啟升曾獲2011年雅典特奧會桌球比賽的金牌。從孩子們的成績中我看到了劉老師無私的奉獻精神,是她讓這些不能正常學習的孩子實現了自己的價值。她這樣又當媽又當老師,影響了我,我們的孩子都是那樣天真、活潑、可愛,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會少付出很多,可是我們做好了嗎?以後我會盡最大的努力讓自己做到最好。

  還有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留守兒童的媽媽」的老師王XX、被學生稱為「知心姐姐」、「第二母親」的老師王XX、致力於殘疾人公益事業的美術教師王XX、以「愛」為主線,先當父母,後當老師的仝XX、帶病堅持工作的畢業班教師白冰、勇於支教的教師劉XX、並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的教師張XX、37年紮根山區的教師張錦XX……他們都為了自己的教育事業,為了自己的學生奉獻著、勞累著,但是他們同樣也幸福著。他們的精神感動著我、感染者我,同時激勵著同為教師的我,讓我也奉獻於我的教育事業,讓我的學生也都能吸取更多的知識,獲得更多的快樂。

  這些最美教師是我教育道路上的指明燈,他們時刻督促著我要全心全意對待自己的工作,對待自己的學生,讓我們的教育事業更加光輝、更加燦爛。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